但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登上高位,跟一人脱不开关系,那个人就是徐茂公李勣(jì)。这事其实得分两条线来说,一条线是武则天的奋斗史,一条线则是李勣的深藏不露韬光养晦。可以说李世民英明一世,到了晚年却被这两个并无默契的队友给“玩”了。
武则天的奋斗史想必大家都知道,入李世民后宫发现得不到宠爱,就另辟蹊径趁着李世民病重转而勾搭上了太子李治。这武则天找上李治也不是随便找的,因为她知道李治此人比较懦弱,并非李世民真正培养的帝王人选。
李治之所以能够坐上太子之位,完全就是因为他那两个深受李世民宠爱的哥哥,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这三还都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闹得太过,李世民知道其中不管哪一个上位,另外一个都没有活路,无奈之下只能选了李治当继承人,同时保住所有儿子的性命。
李治在宫中当隐形人不被重视了这么多年,突然被委以重任,能不慌吗?武则天抓住了这个时机,她知道李世民一去世自己肯定要被送去感业寺为李世民祈福,所以事先在李治这里留了个印象,使李治“见才人武氏而悦之”。
果然,公元650年,也就是李世民驾崩的第二年,李治在感业寺祭奠父亲时再遇武则天,一下子就勾起了曾经的回忆,二人抱头痛哭,“武氏泣,上亦泣”,这一来二去武则天就怀有了身孕,该轮到王皇后出场了。
王皇后随是皇后,在宫内却处处被萧淑妃压了一头;得知李治宠幸武则天并使其怀有身孕后,计上心来,主动将武则天接回宫。王皇后这主意打得好,一石三鸟之计,既能掣肘萧淑妃,又能让李治满意,同时能让武则天效忠自己,但她低估了武则天的野心。
武则天可不愿给王皇后当打手,用长女安定思公主为筹码,成功让李治起了废后之心。安定思公主到底是不是武则天亲手掐死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治认为这是王皇后掐死的就够了。更重要的是,王皇后还没有子嗣,生了个儿子的武则天瞬间筹码倍增。只不过她此时还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朝臣们的否定。
李治被武则天哄得神魂颠倒,但李世民特地留下来辅政的三位老臣,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却还清醒着。武则天曾派出母亲荣国夫人去拉拢过长孙无忌,却被长孙无忌骂了回来,褚遂良更是直接道:“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
三位辅政大臣,两位都表了态,唯独李勣淡定道:“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这话虽然没有明确的说支不支持武则天为后,但是却扎了李治的心窝子。李治心想:“对啊,我身为皇帝,立谁当皇后本来就是我自己的事,何时轮到外人来指手画脚?”
之后大家就懂了,武则天顺利登上后位,并且开始执政,最终成为一代女皇。但是这个故事还有唯一的一个疑点,那就是李勣为何要帮武则天?其实李勣并非是帮武则天,他只是想报复李世民。
原来当初李世民快要不行安排辅政大臣之时,唯独在这李勣头上犯了难,他怕自己看错人,于是就出了昏招。什么昏招呢?他让李治将李勣外派出去,看李勣同不同意;如果同意,那么就能让他封侯拜相,如果拖拖拉拉,那么就直接杀掉。
李勣自然看出其中门道,心寒不已,想自己为李唐江山付出如此之多却依旧被怀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没事给皇室添个堵。只不过后来武则天竟然直接取李唐江山而代之,自己成了女皇,这点李勣肯定也没想到。
参考资料:《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