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粮仓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一共清理了三个粮窖。这些粮窖的内径高达10米,深度也达到了10米,一个粮窖就可以盛放50万斤的粮食。而这座规模庞大的粮仓,至少有700余个这样的粮窖。根据专家们的估算,如果这些粮窖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储存最少3.55亿斤的粮食。至此,专家们终于找到了隋末起义军反复争夺粮仓的原因。
光是这一座粮仓里的粮食,就有如此多的数量,怪不得成为隋唐英雄们反复争夺的焦点。当初瓦岗寨的李密在夺取洛口仓之后,立刻就开仓放粮,吸引了大批百姓来投奔。从此以后,各路起义军都知道了粮仓的重要性,于是各路豪杰围绕粮仓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回洛仓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仓,不夺才是傻子。
最先占据回洛仓的是李密,后来王世充又赶跑了李密,最后李世民围困洛阳迫使王世充放弃了回洛仓。李世民在夺得回洛仓之后,就不用再为粮草发愁了。回洛仓里隋朝遗留下来的粮食,足够满足李世民大军的需要。而且在李家夺取天下后,隋朝的粮食一直让唐朝人民吃了几十年。一些历史专家甚至以此来认为,如果不是这些隋朝遗粮,那么后来是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贞观之治的。
隋朝二世而亡,在很多人眼里隋朝不值一提,是一个衰败、腐朽的王朝。事实上,在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中,隋朝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越其他朝代。从隋朝修建的这些粮仓中就能够看出,隋朝绝对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之一。不过,隋朝之所以灭亡和这些粮仓也有一定的关系。
隋朝时期的那些粮仓,基本上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能够完好保存到今天的也就是这座回洛仓了。根据考古专家对回洛仓遗址的测量,整座回洛仓长1000米宽355米,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在这片巨大的区域内,整齐排列着700余个粮窖,足够隋朝都城洛阳的百姓吃几十年都吃不完。而当时的隋朝各地,还有许多像回洛仓一样的粮仓。
在隋文帝时期,隋朝是没有这么多粮仓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在百姓手中,可以说是藏富于民。可是到了隋炀帝时期,因为大运河的贯通,隋炀帝修建了数量众多的粮仓,用来储存从天下百姓手中收取的粮食。像隋朝的第一大粮仓洛口仓,就是在大业二年建立的,回洛仓也同样如此。
当这些粮仓被建立起来之后储存了无数粮食,可是此时百姓手中反而没有粮食了。隋炀帝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并没有开仓放粮让百姓吃个饱饭。看起来隋朝此时国力强盛,满仓都是粮食,但是实际上当时的百姓已经饿得走投无路了。当百姓们吃不好饱饭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聚众反抗朝廷。曾经强大兴盛的隋朝,就这样淹没在了农民起义的洪流中。
等到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吸取了隋炀帝的教训,把隋朝粮仓里的粮食都分给了百姓。反正这些粮食如果不拿出来吃,放在粮仓里早晚也是烂掉,还不如分给天下百姓。唐朝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稳固统治,和隋朝留下来的粮食有很大关系。这些隋朝留下的粮食,让唐朝人民快快乐乐地吃了几十年,也算是功不可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