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唐好汉为何反复争夺一粮仓?2004年考古时找到原因,傻子才不夺

隋唐好汉为何反复争夺一粮仓?2004年考古时找到原因,傻子才不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583 更新时间:2023/12/27 20:07:32

在对粮仓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一共清理了三个粮窖。这些粮窖的内径高达10米,深度也达到了10米,一个粮窖就可以盛放50万斤的粮食。而这座规模庞大的粮仓,至少有700余个这样的粮窖。根据专家们的估算,如果这些粮窖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储存最少3.55亿斤的粮食。至此,专家们终于找到了隋末起义军反复争夺粮仓的原因。

光是这一座粮仓里的粮食,就有如此多的数量,怪不得成为隋唐英雄们反复争夺的焦点。当初瓦岗寨的李密在夺取洛口仓之后,立刻就开仓放粮,吸引了大批百姓来投奔。从此以后,各路起义军都知道了粮仓的重要性,于是各路豪杰围绕粮仓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回洛仓作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大仓,不夺才是傻子。

最先占据回洛仓的是李密,后来世充又赶跑了李密,最后李世民围困洛阳迫使王世充放弃了回洛仓。李世民在夺得回洛仓之后,就不用再为粮草发愁了。回洛仓里隋朝遗留下来的粮食,足够满足李世民大军的需要。而且在李家夺取天下后,隋朝的粮食一直让唐朝人民吃了几十年。一些历史专家甚至以此来认为,如果不是这些隋朝遗粮,那么后来是不可能这么快就出现贞观之治的。

隋朝二世而亡,在很多人眼里隋朝不值一提,是一个衰败、腐朽的王朝。事实上,在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中,隋朝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越其他朝代。从隋朝修建的这些粮仓中就能够看出,隋朝绝对是历史上最富裕的朝代之一。不过,隋朝之所以灭亡和这些粮仓也有一定的关系。

隋朝时期的那些粮仓,基本上都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能够完好保存到今天的也就是这座回洛仓了。根据考古专家对回洛仓遗址的测量,整座回洛仓长1000米宽355米,面积达到了35万平方米。在这片巨大的区域内,整齐排列着700余个粮窖,足够隋朝都城洛阳的百姓吃几十年都吃不完。而当时的隋朝各地,还有许多像回洛仓一样的粮仓。

在隋文帝时期,隋朝是没有这么多粮仓的,粮食大部分都是在百姓手中,可以说是藏富于民。可是到了隋炀帝时期,因为大运河的贯通,隋炀帝修建了数量众多的粮仓,用来储存从天下百姓手中收取的粮食。像隋朝的第一大粮仓洛口仓,就是在大业二年建立的,回洛仓也同样如此。

当这些粮仓被建立起来之后储存了无数粮食,可是此时百姓手中反而没有粮食了。隋炀帝却根本不管百姓死活,并没有开仓放粮让百姓吃个饱饭。看起来隋朝此时国力强盛,满仓都是粮食,但是实际上当时的百姓已经饿得走投无路了。当百姓们吃不好饱饭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聚众反抗朝廷。曾经强大兴盛的隋朝,就这样淹没在了农民起义的洪流中。

等到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吸取了隋炀帝的教训,把隋朝粮仓里的粮食都分给了百姓。反正这些粮食如果不拿出来吃,放在粮仓里早晚也是烂掉,还不如分给天下百姓。唐朝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稳固统治,和隋朝留下来的粮食有很大关系。这些隋朝留下的粮食,让唐朝人民快快乐乐地吃了几十年,也算是功不可没了。

更多文章

  • 史上最牛的“五姓七望”,都敢“鄙视”李世民,看看有你的姓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原本姓什么,五姓七望为什么不和李世民结婚,李世民时期姓魏的都有谁

    但笔者却更欣赏这句话: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因此虽有些姓氏一度风光无限,却最终“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归根复命?那么曾有哪些姓氏,堪称史上最牛?还真不是大名鼎鼎的“王谢”两家,而是全盛于唐朝时期的“五姓七望”,不但敢鄙视李世民,无视李治,以至于到了后来,连大唐皇帝都

  • 到底是谁帮武则天当上了皇后?此人可真深藏不露,李世民都看走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武则天在李治身边多少年当了皇后,历史上李世民怎么处置武则天的,谁帮助武则天当上皇后

    但武则天之所以能够登上高位,跟一人脱不开关系,那个人就是徐茂公李勣(jì)。这事其实得分两条线来说,一条线是武则天的奋斗史,一条线则是李勣的深藏不露韬光养晦。可以说李世民英明一世,到了晚年却被这两个并无默契的队友给“玩”了。武则天的奋斗史想必大家都知道,入李世民后宫发现得不到宠爱,就另辟蹊径趁着李世

  • 吐蕃大将太厉害,武则天每年都派一流氓去求和,3年后大将自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和吐蕃这一对几乎同时在亚洲崛起,又在各自最灿烂,最生机勃勃的岁月之中对战的敌人。在公元687年到公元696年这短短的十年之间,一共对打了五次。论次数,唐军兵败有三次,吐蕃兵败有两次。而论规模,唐军大败两次,吐蕃大败一次。论战力,唐休璟、王孝杰、娄师德等等唐军名将,没有一个人可以打得过吐蕃的名将论

  • 尉迟恭战功赫赫,玄武门之变也立下首功,晚年为何十几年没出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尉迟恭真实历史,尉迟恭有什么实力,尉迟恭战功显赫

    其实,尉迟恭一开始也是个有为青年,不过随着身份和心态的变化,他才开始走上了作死的道路。尉迟恭原本只是隋朝的一名普通铁匠,由于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尉迟恭被征召入伍,随军四处平叛。由于他作战勇猛,悍不畏死,受到军中将领提拔,一直升到朝散大夫。后来刘武周起兵反隋,因为听闻过尉迟恭的威名,特意招揽其加入自己麾

  • 李建成身为太子,为什么会败给了李世民,他到底败在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建成和李世民哪个功劳大,李建成最后是怎么败给李世民的,正史上李建成和李世民恩怨始末

    由于李建成是嫡长子,所以早早的就被立为了太子,李世民仗着自己军功卓著以及自己势力的膨胀,他也对太子之位觊觎已久,因此哥俩为了太子之位展开了激烈的斗法。最开始的时候李世民一直想办法陷害李建成,以求离间李建成和李渊的关系。这样的话李建成就可能被废,李世民就有可能被立为太子了。可惜李世民这个想法太幼稚了,

  • 唐朝千牛卫究竟有多厉害,为什么李元芳遇敌总喊出自己的身份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千牛卫李元芳,李元芳千牛卫完整视频,李元芳是千牛卫最厉害的吗

    李元芳是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有狄仁杰有武则天,但的确没有李元芳这个人物。而在影视作品中的李元芳,乃是“千牛卫”,按理来说,这个职位应该是要时刻跟随在武则天的身边,保护武则天的安全,但李元芳却是狄仁杰的“贴身保镖”,所以李元芳的这个千牛卫,其实是一个“虚职”,有品阶,没实权。不过李元芳本身不重要,千牛卫

  • 隋朝和唐朝接连发起对高句丽的战争,为何一定要灭高句丽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和唐朝灭高句丽,隋朝130万大军没打过高句丽吗,唐朝为啥不吞并高句丽

    为何隋唐帝王,非要灭了高句丽不可呢?漫长的战争隋唐对高句丽的战争,可谓漫长。598年六月,隋文帝以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率“水陆三十万伐高丽”。结果,陆师遇到粮草不继、疾疫流行的困难,水师则遇到大风,未及开战就损失惨重。不过,当困难重重的隋军抵达辽河时,高句丽还是认怂,隋文帝找了个台阶下

  • 司马懿犯下的一个错误,祸害中国400年,杨广李世民因此丢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历史上真实评价,司马懿到底有多狠毒,李世民对司马懿评价

    初平元年(190年),经同乡徐荣推荐,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于是,公孙家族就此成为辽东一霸,是事实上的割据政权,但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后,辽东上表称臣。但在青龙五年(237年),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公孙度之孙)反叛朝廷,自立为燕王。第二年,雄才大略的魏明帝曹睿,命令司马懿铲除公孙渊势力,这是司马懿唯

  • 朱元璋空腹打仗,老乡送来糙米,朱元璋称帝后:免除这里6年赋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临终前喊四个字,朱元璋临终前遗言,朱元璋临死之前的遗诏

    朱元璋的创业历程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是从红巾军的小吏到占领南京,成为一方枭雄;第二阶段是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第三阶段是北伐元朝,收复云贵,统一天下。这三个阶段,最艰难、最难熬的时刻当属第一阶段。在朱元璋创业初期,他面临重重困难,甚至经常饿着肚子打仗。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率领

  • 靖康之耻,宋徽宗和宋钦宗被掳北上遭遇什么样的羞辱?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后的遭遇,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什么之耻,靖康之变宋徽宗到了哪里

    宋徽宗即位之后启用新法,但是宋徽宗重用的蔡京等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无恶不作,政治形势一落千丈。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宋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 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重和元年(1118年),置道官二十六等、道职八等。宣和三年(1121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