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四君子中,为何说三个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是真君子?

战国四君子中,为何说三个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是真君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56 更新时间:2024/1/17 12:27:51

然而,为何说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都是沽名钓誉的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才是真君子呢?不妨先看一看这四个人的情况。

[var1]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妫姓,田氏,是齐威王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一生奔波于齐魏秦之间,首开养士之风。从礼贤下士、结交宾客等角度来说,孟尝君做到了极致,但孟尝君却有两个重大污点。

一,孟尝君是齐国国君之后,后被任为魏国宰相,曾联合秦、赵等国攻破齐国,此后孟尝君中立于诸侯国之间。孟尝君身份特殊,却为私利助他国攻齐,这是大节有亏。

二,孟尝君过赵,赵国平原君客之。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说“乃眇小丈夫耳(矮个子)”。孟尝君听了大怒,与门客下车就砍人,“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可见孟尝君心胸狭隘。

热情招待孟尝君的平原君,面对孟尝君屠杀赵人同胞的举动,史书没有记载他的反应,但估计一笑了之吧,由此可见平原君也是沽名钓誉的假君子。

[var1]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赵胜初为赵惠文王之相,赵惠文王死后,又为赵孝成王之相,是赵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除了无视平民百姓之外,还有二个重大失误。

一,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是韩国将上党地区给了赵国,引起秦赵爆发长平之战。韩国阴谋非常明显,就是挑动秦赵之争,但赵胜却力劝赵孝成王接受上党地区,“无故得一郡,受之便”。

二,秦赵战争一触即发时,平原君谋划的长平之战,却又屡中奸计。面对秦国孤立赵国的计划,和反间计(撤廉颇换赵括),平原君表现的非常平庸。

长平之战第二年,秦军围困邯郸时,平原君用毛遂、李同等人解了邯郸之危,虽然是平原君的功绩,但他的功于还不足以赎误国之罪。

[var1]

楚国的春申君黄歇,楚国六大家族中黄氏中人,曾任楚相,是四君子中唯一非宗室成员,以辩才扬名。但真正让春申君受到楚顷襄王重用,是因为设计将太子熊完救回楚国。当时,楚顷襄王病重,但太子熊完却在秦国作为人质,春申君让熊完装扮成楚使出逃,自己留在驻地,最终救回太子。

熊完即位,称为楚考烈王,自然重用救命恩人春申君,于是就有春申君辅国持权二十五年,说一不二,荣宠不衰,但春申君为相这么多年,却没有改变楚国国力下滑趋势,可见能力平平。

最高峰时期,黄歇有门客3000多人,其数量在“战国四公子”中居于首位。不仅如此,黄歇的门客多逞强好斗,奢侈浮华,上等门客都穿着宝珠做的鞋子,以至让平原君的门客自惭形秽。楚国国力在下降,但春申君生活却极为奢靡。

公元前242年,六国组成合纵联军,让春申君当权主事,一度攻到函谷关,但秦军一出关应战,六国联军就战败而逃,足见春申君能力堪忧。

[var1]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于信陵(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所以后世皆称其为信陵君。

与其他三人不同,魏无忌养士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挽救魏国,所以才效仿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的辅政方法,延揽食客,养士数千人,自成势力。另外,信陵君的仁厚,出自内心不含虚假成分,所以历史给予评价是“战国四君,皆以好士称,惟信陵之好,出自中心”。

长平之战后,秦军又一次攻打赵国,围困了邯郸,此时列国摄于秦国淫威,皆不敢出兵相助,于是就有了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打败不可一世的秦军。公元前247年,秦国攻打魏国,信陵君派使者向各诸侯国求援,最终组成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使秦国将领蒙骜战败而逃。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信陵君在军事上两度击败秦军,分别挽救了赵国和魏国危局,留有《魏公子兵法》兵书,展现了信陵君的军事素养。

可以说,无论是礼贤下士,还是个人能力品行,信陵君都首屈一指,所以他才能后来居上,反而成为战国四君子之首。学者汤谐有云,“当时秦患已极,六国中公卿将相,惟信陵真能下士,从谏若流,故独能抑秦”。

[var1]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列传》共2500余字,而直称“公子”的就有147处,远超对其他三君子的描述,足见司马迁对信陵君的仰慕之意溢于言表,这一细节揭开信陵君才是真君子的真相!

纵观历史,除信陵君之外,战国四公子的其他三人皆有不足之处,有点名不副实,与信陵君相比,其他三人说是“伪君子”有点严重,但至少是“假君子”。

更多文章

  • 孔子有何身世?竟是纣王之兄后代,六世祖因妻子太美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和纣王有什么关系,孔子和纣王亲戚,孔子死后他的后代在哪里

    [var1]武王伐纣之后,商朝宣告灭亡,但商朝王族并未消失,还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根据史书记载,商纣王一共有一子、二个兄弟、二个叔叔,即儿子武庚,兄弟微子启与中衍,叔叔比干与箕子。其中,武王伐纣之前,比干已谏而死,武王伐纣之后,武庚、微子启与中衍三人被武王俘虏,而箕子逃到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一

  • 皇太极在入关前突然去世,可能有三个原因,应该与孝庄多尔衮无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太极死时多尔衮逼宫,皇太极会杀多尔衮吗,皇太极最后为什么杀不了多尔衮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也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四大贝勒之一,在努尔哈赤去世后,因为相对势力比较弱,反而被扶植为傀儡大汗,但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皇太极实现了大逆转,逐个击破了另外三大贝勒,成为了真正的实权大汗,接着又称帝,建立大清,把族名从女真改为满洲,在他执政的十七年间,完全统一了关外,消除了北面野

  • 嘉庆的生母令妃,为何深受乾隆的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嘉庆追封令妃为皇太后了吗,嘉庆生母是不是令妃,历史上的令妃和嘉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富察氏、乌拉那拉氏的出身,魏佳氏的起点实在是太卑微了,因此魏佳氏刚入宫时,只是一个地位底下的贵人,位次是倒数第一。然而,从乾隆十年起,魏佳氏的人生仿佛就像开了挂,节节高升。1745年,魏佳氏被封为令嫔;1749年,魏佳氏晋升为令妃;1759年,魏佳氏晋升为令贵妃;1765年,

  • 明朝万历帝最宠爱的公主,活到清朝被佃农欺负,活活饿死茅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死得最惨的妃子,明朝哪位皇后死得最惨,明朝哪位皇后和太子被逼死了

    文|和佛赏花去万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48年。期间一度辉煌,使得中国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经济主导地位。他死后仅2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后,对待明朝的遗老也不是斩尽杀绝,毕竟,这群人已经没有能力东山再起,主要还是实行怀柔政策。在这群明朝遗老中,就有一位大明的嫡长公主,

  • 《甄嬛传》皇上宴请年羹尧,华妃看到年羹尧的动作后为何那么惊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甄嬛传请年羹尧吃饭是哪一集,甄嬛传年羹尧华妃谈话,甄嬛传华妃和年羹尧的所有视频

    在年羹尧平定了罗布臧丹津的叛乱班师回朝后,获得了皇上的嘉奖,并特意宴请了年羹尧,为年羹尧打胜仗庆祝,但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年羹尧在宴会上却做出了出格的事情,不但皇上心生不快,苏培盛暗藏怒火,一旁的华妃看的也是惊慌万分,生怕皇上会爆发雷霆之怒。事情是这样的,在宴席上,因为年羹尧刚打胜仗,皇上为了让年羹

  • 名臣刘墉,真的配称为“好官”吗?其实他比“巨贪”和珅还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墉真实照片,历史上的刘墉真的这么厉害吗,历史上真实的刘墉是一个怎样的人

    说到这清朝的好官和贪官,最极端对立的两个人就是刘墉和和珅了。刘墉是出了名的好官,宰相刘罗锅,经常帮助老百姓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能够为朝廷解决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可以说,刘墉作为宰相的政绩是十分出色的。而和珅就不同了,和珅是个大贪官,他的私人财产,比国库还要多,他窃取了国家的财富,还做出一副

  • 李莲英照片被曝光∶面露阴狠,一脸脓包慈禧为何还宠爱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慈禧和李莲英的照片,慈禧为何独宠李莲英50年,李莲英的真实样貌

    要说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清朝慈禧太后绝对榜上有名。这位女性凭着高超的政治手腕垂帘听政,却没有足以媲美吕后和武则天的能力,最终只能留下遗臭千古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卖国言论。就是这样一位在权力中心的女性,却极其宠信一名小太监——李莲英。众人纷纷猜测,或许是由于他才华出众,样貌出色?最近,相机

  • 清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郑在生的人,一连生了七个女儿,直到四十八岁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但好在,郑英俊头脑灵活,反应也很及时,多难办的事儿只要到了他手里,就会迎刃而解,村里的男女老幼都对他佩服之至。一年夏天,郑英俊在离家四十里的某个镇上办事,偶然发现一张征婚榜,上面画着一张美女的画像,配有文字:“我家女儿拟寻找与其长相相同的夫婿成婚,相配者可揭榜提亲。”郑英俊看到美女画像的那一刻,心中

  • 和珅一直以贪闻名,他长得什么样?专家复原后王刚声称再也不演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和王刚有多像,王刚谈和珅真实长相,和珅年轻时有多厉害

    其实没有谁生来就是恶的。和珅也一样,他刚刚当官的时候就有人试图贿赂他,和珅拒绝了,但是却答应了贿赂他人的要求,还以为不接受贿赂就可以守住清欲。但是这世上凡是有了开头,就会有继续下去的理由。但是皇上的一个臣子李侍尧涉嫌贪污,和珅负责查办这件案子,而是通过严刑逼供得出了线索,后来要找到了李侍尧私藏的大量

  • 和珅一生的三大敌人:两人徒有虚名,一人压榨他3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在嘉庆帝等位期间和珅更是权侵朝野,据相关史实记载,和珅甚至将自己的人安插到皇宫之中,众官员皆称和珅为“二皇帝”。嘉庆帝更是将玉如意扔给和珅,和珅笑称“不敢与我斗”。在孝淑睿皇后去世期间,嘉庆帝甚至不敢留露感情,掉一滴眼泪。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下令抄查,查获白银八亿两,最后和珅在狱中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