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在中国最广为流传的书籍是什么,那非《三国演义》莫属。这本书是罗贯中根据陈寿的《三国志》所改编的真实历史故事,在史实的基础之上,还采取了民间众多与汉末三国有关的民间故事与话本传奇共同编撰而成。使得其成为了众多演义小说之中艺术成就最高,也是百姓们最喜爱的一本演义小说。
艺术与通俗合二为一,二者兼有之令后人再难达到同等的高度。甚至建州的女真部努尔哈赤干脆将其作为军士启蒙教材教给自己的儿孙,如皇太极,多铎等人。正是因为这些受《三国演义》教养长大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一时之名将,三国的名气在清朝达到了顶峰。
但《三国志》总共才几十万字左右。太多的人物史料缺失了,比如说东吴的太尉戴昌都要去《晋书》之中才可以找的到。即使罗贯中添上了许多民间传说,再戏剧化的将其改编,但该缺失的还是缺失了。因此在《三国演义》之中,这些缺失依旧存在。比如今天说的这三个惊才绝艳的人物,在史料上在演义中,都是下落不明,令人遗憾。
一、蒋干
这个名字也许多人都会感到陌生,但是说到“赤壁之战”大家也许又会有些印象。蒋干在赤壁之战期间自称是周瑜的同窗,向曹操请命去劝降周瑜。但却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令曹操一刀斩了蔡瑁,后又有黄盖献降,他又请命去周瑜军中探查。结果带回了庞统,就有了火烧赤壁一事。
可以说在演义中,蒋干就是一个无才无能偏偏自命不凡的傻子。但事实上在《三国志》的记载中,蒋干不仅是相貌一表人才,且还是江南一带少有的论客:
“幹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
也就是在江淮一带,蒋干的辩论之才数一数二了。且在真正的历史中蒋干知道无法反间后很干脆的就回到了曹营,并没有演义中自作聪明的推荐庞统以及“盗书”这两件事。z这只不过是罗贯中艺术加工的事件而已。
虽说这一段情节略有变通,但不论是《三国志》还有《三国演义》之中唯一相同的就是。赤壁之战后,蒋干的消息就不见踪影了。两本书中都再未有这个人存在,不知道他后面到底去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
二、貂蝉
小说中的貂蝉是司徒王允的义女,当时奸臣董卓欲夺汉室江山。貂蝉以一己之力以挑起了董卓与吕布的矛盾,以美色令这二人反目成仇。最后吕布杀董卓,将貂蝉带回了家。也因此,貂蝉的义举使得她流芳千古。但在后吕布于白门楼丧命,貂蝉的下落却再也没有了后文。而正史之中关于貂蝉的记载可以说是根本没有,这位美人似乎就是文人笔下为了情节而存在的。但罗贯中笔下的其他人都是有原型的,应该不会单漏掉一个貂蝉啊。
但实际上私以为,对于这样的一个奇女子。过于去追求她的具体下落和死亡,反而还有些焚琴煮鹤之嫌疑。就让她以这样神秘的形象消逝在历史中,反而更好。
三、蒋义渠
蒋义渠为袁绍手下一悍将,官渡之战袁绍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打算将自己首领的位置就这样传给蒋义渠。由此可见蒋义渠必是一难得的有勇有谋的将领。且官渡大败之后,也是蒋义渠控制局面,其眼力和决断力都不可小觑。
但蒋义渠感念与袁绍的恩德,并未答应袁绍的请求。反而是带领着剩下的残兵败将,努力寻找失去的部下,反而帮助袁绍的部队恢复了元气,使得袁绍振兴了士气。但同样的,不论是史书还是演义小说之中,关于蒋义渠的描写也就到此为止,再也没了下文了。
小结
历史上的演义小说罗贯中算是难得的遵照史实而写的了,没有别的小说那般历史虚无主义。但却依旧有众多的人物缺失,也给我们留下的重重的谜团。貂蝉到底是不是真实人物,曹操死后墓葬在哪儿,都给后世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大家还知道哪些人物在历史上,是再无下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