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当中,为什么蜀国最弱呢?和君主发迹时间、人口、人才有关

三国当中,为什么蜀国最弱呢?和君主发迹时间、人口、人才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83 更新时间:2024/1/19 6:46:53

1、君主发迹时间

刘备的发迹可以说是三国中最晚的一方,曹魏可以从曹丕篡汉开始算起,不过在曹操当魏王时北方已经一统可以说为其打下了丰厚的基础,以至于曹丕上位后可以直接要挟献帝退位,自己登基大宝。

东吴的孙权继承了父兄的基业,严格来算的话是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原因是孙坚战败后江东早已归了他人,日后的江东都是孙策一城一城打下来的,与孙坚关系并不大。不过江东的基础比刘备要好上许多。

最后来说刘备,刘备的发迹时间可以说是非常惨淡的。从小织席贩履,好不容易战黄巾得到了一些战果,却只被封为了一个县令,不久后群雄割据,刘备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只好到处投靠。

刘备投奔袁绍,袁绍败,投奔陶谦,陶谦死,投奔刘表遭来曹操的大军;可以说刘备在当时诸侯的眼中俨然成为了一个扫把星。好在赤壁之战后刘备获得了荆州的四郡勉强立足,不久后入川抵抗张鲁,不料刘璋对刘备百般防备,最终逼刘备出川。

还未出川张鲁的大军就伏击刘备,军师庞统不幸中箭身亡,刘备大怒取了西川,不久后发动了汉中之战与曹操一决雌雄,将完整的西川放到了自己的手中,并且还有荆州的四个郡县,反观此时的曹魏与东吴,东吴占据天下两州,曹魏占据十州,蜀汉仅一州。

2、人口

1、蜀汉:根据记载军队大概就是8-13万左右,国家人口28万户,人口数量在90-120万之间。

2、东吴:根据记载军队数量大概在20-25万人左右,国家人口52万户,人口数量约230万人,因为东吴参与战争比较少,人口数量始终维持平衡或有少量上升。

3、曹魏:根据记载军队数量大概在40-50万人左右,国家人口约100多万户,人口数量约前期440多万人,到最后时期有记载说人口高达1000多万人。

蜀汉的人口在三国之中是最少的,能够出战的兵力也是非常少的,三国之间的人口数量是非常少的,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末世之乱包含黄巾,军阀混战众多人民只有两种选择,饿死或者上战场战死。

不过蜀汉压力是非常大的,据《三国志》记载:刘禅献人口表投降的时候,蜀国已经到了九个老百姓要养活一个当兵,要知道这其中包括老弱病残,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可见蜀汉压力之大,处于三国中最弱也是可想而知。

3、后期人才匮乏

蜀汉后期的人才匮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说的人才不能源源不断的问题还要提到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蜀汉地处西南,虽说没有受到战乱的危害,可由于刘璋的治理不堪,导致蜀汉的经济发展缓慢,人才逐渐凋零。

蜀汉前期的执政者是诸葛亮,他死后二十年蜀汉完全是依靠姜维来管理的,姜维本是魏国人,对蜀地并不算了解太深,另外,姜维长期在外统兵打仗,在朝中威望有限,已至于不能内除黄皓,反而差点遭到黄皓的迫害。随着五虎上将和魏延王平等蜀中大将的相继亡故或被杀,蜀汉后期良将不济,人才匮乏,缺少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综合:蜀汉只有益州之地外加一个汉中郡,在三国,蜀汉不仅地盘最小,人口最少,而且上下不能团结,后期内部分歧很大,这也注定了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的一个国家,成为三国之中第一个被灭亡的国家。整个三国,曹魏都始终占据着最强优势,诸葛亮和继任者姜维,仅以益州和汉中之地数次北伐中原,做徒劳之功,只会加速蜀汉的灭亡。

更多文章

  • 先秦:一笑差点倾国的齐国君夫人萧桐叔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桐个人资料,萧桐寓意,萧桐全部小说

    [var1] 01丧夫 萧桐叔子这个称呼我们可能觉得很怪异,一个女子为什么取了一个这样的名字呢?其实这是后世对于她的称呼,她生前是不会这样称呼自己的。关于萧桐叔子称呼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萧是封地名或者一个小国的名字,桐叔是她父亲的字,而子是女儿的意思。连起来就是说她是萧国或萧地桐叔的女儿,至于她

  • 越国实力不容小觑,还当过霸主,但为何不是战国七雄之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为啥越国不算七雄,七雄时期的越国,战国时期越国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var1]第一个原因,越国没有熬到最后。虽然越国一度很强大,但越国却很早就灭亡了。越王无彊三十七年(前333年),越王无彊欲效法列国征伐中原。但这个时候的越国早已与勾践的时候没有办法比了。楚国早有灭越之心了,趁着越国北伐,楚威王领军进攻越国,大败越军,杀死了无彊。由于他没有指定接班人,于是越国分崩

  • 迄今发现,孔子唯一存世真迹,乾隆佐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孔子存世唯一真迹,孔子真迹照片大全,孔子的书法真迹

    比干庙位于河南卫辉城北十四华里处,被誉为“天下第一庙”。比干,商朝第二十九任国君文丁次子,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父,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天下,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仁”。比干墓为有记载以来的第一座坟丘式墓葬,附近有家庙,是墓庙合一的建筑群,故有“天下第一庙”之称。[var1]比干任太师,辅佐侄子纣王,后因触

  • 为什么赵括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括实力有多强,赵括被包围有办法突破吗,赵括突围真的没希望吗

    [var1]其实不然。事实上,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正的将军。长平之败,赵括有过,可廉颇亦有过。非但如此,赵国上下,相如有过,虞卿有过,平原君有过,而首要之过非赵王莫属。纵观秦赵大决战前后,赵国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接连犯错,可谓是只知兵法却不识诡计,焉能不败?[var1]长平大战缘起

  • 美人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孔子说了句名言,谁知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为何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一生三句话

    [var1] 孔子出生在公元前551年,相传他有3000弟子,之中有72贤人,在春秋战国那个时代,孔子依旧立志去各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后来成为了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且被封为圣人。而“圣人”二字看似简单,自古以来却没出过几个圣人,成为圣人的他没有兵马,却连各国的帝王都要敬他三分,请他成为自己的座上宾

  • 赵氏只剩下一个孤儿,封地全没了,如何成为战国七雄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赵氏有多强,战国赵氏后来怎么样,战国哪几家是赵氏

    [var1]其实早在晋文公的时候,赵家在晋国就已经很辉煌了。而赵家之所以在晋国势力庞大无不跟第一代家主赵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赵衰是晋国的国政(相当于宰相)。赵家一直为晋国鞠躬尽瘁,但到公元前583年,晋景公突然宣布赵家谋逆作乱,请求天下英雄出兵共击赵家。晋景公为什么要诛灭赵家呢?根据《左传》中

  • 春秋五霸说法众多,那么哪个国家维持的霸业最长,哪个国家最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春秋五霸是哪五种国家,春秋五霸都有谁最厉害,春秋五霸在哪里争呢

    [var1]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乃姜氏齐国第十五代君主。齐国自太始祖姜尚被周武王分封在山东以来,便因为其负山拥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成为东方之大国。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兵民合一的制度,很快就使齐国逐渐强盛起来。齐桓公还接受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与各诸侯合

  • 战国四大名将中,排名倒数第一的名将,为何说不是廉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廉颇战国四大名将,战国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谁最伟大

    战国晚期,在秦国与六国战争过程中,涌现了一批绝世名将,其中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特意评选了战国四大名将,是为“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即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所谓战国四大名将,准确地说应该是战国晚期、秦国与六国战争中涌现的四位名将,所以吴起、孙膑、乐毅、赵奢等人才没有入选。[var1]《千字文》的“

  • 《道德经》作者是谁,老子还是周太史儋,战国竹简揭开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老子道德经的竹简版本,道德经是写在竹简上面的吗,道德经原版竹简版

    由于老子骑牛西去途中留下《道德经》,因此想要搞清楚骑牛西去的老子是谁,就要先搞清楚《道德经》的作者。但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人们发现老子著《道德经》之说越来越可疑,原因在于《道德经》中的很多内容与老子时代格格不入,其中一个致命之处在于“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所谓“三十辐共一毂”,即“三十根

  • 战国四君子中,为何说三个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是真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四大君子信陵君,信陵君为何排名战国四公子之首,战国四君子谁的能力强

    然而,为何说平原君、春申君、孟尝君都是沽名钓誉的假君子,只有信陵君才是真君子呢?不妨先看一看这四个人的情况。[var1]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妫姓,田氏,是齐威王的孙子,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一生奔波于齐魏秦之间,首开养士之风。从礼贤下士、结交宾客等角度来说,孟尝君做到了极致,但孟尝君却有两个重大污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