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说朱元璋没文化,他发明了一组数字整治贪腐无数,至今都在用

谁说朱元璋没文化,他发明了一组数字整治贪腐无数,至今都在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71 更新时间:2024/1/22 23:18:37

“以前我还是个老百姓时,看到的地方官员大多数不能体恤民情,每个都是贪赃枉法、嗜酒好色的家伙,这些官员从不干实事,老百姓的苦楚他们装看不见。我最恨的就是这群蛀虫,所以,在我登基后,一定要重振法度,但凡遇到有官员搜刮民脂民膏的,定斩不饶。”

由此可见,朱元璋之所以杀了几万名官员,除了兔死狗烹外,最深层的原因,还是那份来自朱元璋心中的“痛恨”。所以,在他披上龙袍成了天子后,在官场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肃清运动”,无数贪官污吏闻风丧胆,官场风气和社会秩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朱元璋的统治下,若是敢贪赃枉法,轻则抄家入狱,重则满门抄斩株连亲族。朱元璋不但处死了许多巨贪,还剥下他们的皮,填充草料做成皮人,将其置于各地府衙周边,让每个地方官上班前都能看到这些贪官的下场,替自己敲响警钟。

起初,有些朝中重臣仗着自己是开国元勋有恃无恐、地方官则抱着山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对朱元璋的政策置若罔闻,依旧在暗地里我行我素,气焰十分嚣张。朱元璋见自己的举措没起到半点作用,火冒三丈,杀鸡儆猴,将为首的一批官员查办。

随后,他更是刨根问底揪出一众党羽,一时间狱讼大兴,数不清的官员锒铛入狱。在这场肃贪运动中,最出名的要数“空印案”与“郭桓案”,“胡惟庸蓝玉两狱”。

《朱元璋传》中说,空印案与郭桓案一共杀了七、八万人,《国史概要》也说,空印案与郭桓案连坐被杀的人数以万计。《刑法志》也有郭桓案“系死者数万人”之语。而胡惟庸、蓝玉两狱,株连死者且四万”。可以说,这几起案件的涉案金额巨大,对后世经济的影响十分深远。

聊到这,我们不妨先来说说“空印案”发生的前因后果。

什么是“空印”?“先印而后书”,也就是所谓的“空印”。1385年,朱元璋对户部侍郎郭桓起了疑心,怀疑他侵吞公粮、徇私舞弊,布政使李彧、按察使赵全德等人均与郭桓有勾结。朱元璋下旨彻查郭桓,经过一番调查后,得出惊人结果:与郭桓有勾结的并非区区几人,而是几乎所有六部大员。这群高官笼络在一起,与地方官互相勾结,侵吞朝廷下发的金银宝钞。

仅朝廷征的粮税以及鱼税盐税,这群官员克扣的赃款折成米粮足有两千四百万石。郭桓作为幕后主使之一,不但进行了长时间的侵吞,手法更是卑劣,在同僚中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朱元璋抑制不住杀意,挥笔写了一封诏书,不但,将罪魁祸首郭桓等六部官员一一治罪,并且,与这件事稍有牵涉的官员也未能幸免。

之后,这场事件中,朱元璋总共杀掉一万多名各地官员,《明史·刑法志》记载是“每岁布政司、府州县吏诣户部核钱粮、军需诸事”,主印官员(即掌握印把子的人)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远方。一时间官场无人,幸存的官员人人自危,甚至,为了让朝廷正常运转,朱元璋先是让罪行稍轻的官员戴罪当官,继续履职,等到有合适的继任者后再将贪官定罪。

郭桓案发后,朱元璋意识到官场上的贪腐行为已成惯例,并认定“见任有司,皆系不才之徒”,觉得满朝文武没有一个好东西,此后,更加铁血无情的推行他整治贪官污吏的决策。在此之后,朱元璋重新修订关于经济犯罪的律法,在财务管理上推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朱元璋即“议用半印,出纳关防”,逐步开始广泛推行实施半印勘合以防伪,规范文书管理。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将记载税款、税粮的数字,都必须改成大写的“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就防止官员在其中动手脚以掩人耳目。在此之前,经常有官员篡改数字,虚报账目从中截留差价,将“一”加一横改成“二”的情况都属寻常,更有甚者,将“三十”多加一撇改为“三千”,其手段更是令人发指。

朱元璋的措施无疑是有效的,此后,再无官员敢通过修改数字的方式篡改账目从中克扣。时至今日,财务在使用阿拉伯数字记账的同时,还要用大写汉字再写一遍,一是、力求严谨方便对照,二是、防止有人篡改账目。今天财务领域广泛应用的大写数字,竟是一个没上过学的朱元璋发明的。对这个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皇帝,在感叹他的确有两把刷子的同时也有了几分敬意。

实践出真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朱元璋没读过几篇圣人文章,却在自己亲身体验后意识到贪官对国家的危害,以肚子里为数不多的墨水创造奇迹。由此可见只,要勤思多虑,定能做出前辈先贤都无法达到的成就,也能做出后人叹为观止的业绩。

但是,《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则对这次事件解释说:“这是因为钱粮在运输过程中会有损耗,所以,发运时的数字肯定跟户部接收时的数字是不符合的,但的,在路上到底损耗了多少,官吏们并不事先知晓,最终,只有到了户部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额。所以,官吏们习惯用空印文书在京城就地填写实际的钱粮数字。”

文末他们的普遍看法是:“朱元璋对任何不忠的表现都是极其敏感的,甚至,他对于朝中的官员多数是极其不信任的...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何宋朝三百年没能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仅用了一年就收回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刘伯温收复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明朝能收回燕云十六州,朱元璋收不回燕云十六州

    但在936年间,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像境外契丹请求支援,交换条件就是燕云十六州,结果石敬瑭如愿建立了后晋,但自此燕云十六州失去,中原从此不得安宁。赵匡胤发动兵变,国号为宋,从此就踏上收复十六州的道路。不得不说,赵匡胤也是戎马一生,有野心也有决心,他在位时,善听能言,根据宰相策略,发动战役,统一了湖、

  • 为何张居正死后,万历的反攻清算十分激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万历皇帝为什么报复张居正,万历有没有后悔清算张居正,万历清算张居正的悲剧

    首先一点,从最基本的原因找起,那就是明朝皇帝的血缘问题,貌似明朝的皇帝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一是跟大臣搞不好关系,二是专权,不允许别人反对他,听不进去不同意见。三是有各种奇葩的爱好。当然你有各种爱好不妨碍你成为好皇帝,所以在明朝,什么样的皇帝算好皇帝?一个甩手掌柜,而且甩给忠臣的皇帝,即使他沉迷女色或者

  • 宋朝的几起有名的“抢女婿”事件,一看这些老丈人,我就无语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婚姻家庭继承制度,宋朝如何选女婿,宋朝进士放榜抢女婿

    一、张邦昌、这位马屁宰相是进士出身,善于揣摩身边人的意图,有多少人是对皇位可望而不可及的,张邦昌却是历史上一个被逼上皇位的例子。在他还是宰相的时候,就物色好了一位女婿,便是胡寅,那时的他刚中进士。但是无奈胡寅直接拒绝了他这个想法,后来没办法只能采取强硬手段了,但不管怎么看,这两人完完全全就不是一派人

  • 他颇受朱元璋的宠爱,朱元璋摔倒他赶紧去扶,却因这一举动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兄弟对朱元璋的帮助,朱元璋电视剧朱元璋登基,朱元璋为何把他的兄弟都杀了

    在朱元璋组建起义军的时候,军队中有一位叫做赵雍的人,这个人非常的机灵,很合朱元璋的心意,所以朱元璋一直对赵雍关爱有加,但最后因为一件事却下令杀了赵雍。朱元璋成功登上皇位后,还是坚持重用赵雍,他和徐达一起对蒙古进行讨伐,最终成功而返,朱元璋知道后更加的高兴,于是大摆筵席,对有功之臣进行赏赐。中间朱元璋

  • 他是位有抱负的皇帝,却屡遭臣子顶嘴,离世后“熙宁变法”便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熙宁变法怎么失败的,为什么叫熙宁变法呢,熙宁变法成功了吗

    古代帝王,特别是新君刚上位这点是最能体现到的,宋朝特有的国策,有如中国哲学中所提到的“无为而治”似的治理下,宋朝社会发展的有目共睹,但是任何制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如果不加以修正那么都会出现一些弊端,因此宋朝也是,到了宋神宗的时候,社会阶级矛盾,政权内部矛盾,以及民族矛盾都日益严重,于是这位有理想有抱

  • 为什么明朝十三陵没有被清朝拆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十三陵为什么只有三处,明朝十三陵有几个开放了,明朝十三陵复原

    这里涉及到中华文化认同、让天下归心之要旨。来硬的从不是什么上策。(想想,留头不留发,清王朝来硬的之后,所导致的嘉定三屠之反抗)溯及中华之源,首在尧舜之立,夏商周继之,秦汉大一统,唐宋承衣钵之传,明又继之。唯元与清类,窃位而居之。故清庭铁骑入关,打的就是为明帝崇祯复仇、维护正统的旗号。殊不知不久前,袁

  • 宋金灭辽,宋朝同为战胜国,为何没有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金灭辽完整过程,金国灭宋吞辽之谜,燕云十六州被谁收回

    公元1120年,宋朝江东(今安徽和江西)、两浙(今浙江和江苏)一场声势浩大的方腊农民起义爆发。宋徽宗无奈只好违约,提兵先去镇压方腊起义,这场内战一直持续打了两年,等镇压了方腊起义以后,再去攻打辽朝,此时,已经比约定时间晚了两年多。宋朝派童贯挂帅,出征辽朝,但童贯出兵又极不顺利,两次攻打燕京,均被辽军

  • 他是宋朝“最有骨气”美男子,至死不降忽必烈,一句诗词千古传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最有骨气的皇帝是谁,宋朝最有才华的皇帝,忽必烈善待宋朝皇室

    此诗句出自《过零丁洋》,不过今天的我们不来解析这首诗,我们只来说说它的作者文天祥。文天祥,抗元名臣,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是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爱国诗人。大家熟知的文天祥是一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他提兵对抗蒙古大军,被俘后誓死不降的故事也是耳熟能详。但是对于青年时期的文

  • 吴皇后问宋高宗:您吃饭为何要用两双筷子?宋高宗的回答令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对宋高宗的认识,宋高宗怎么退场的,宋高宗对自己的评价

    宋孝宗虽说是赵匡胤的嫡系子孙,但是在宋高宗的时候,他家已经沦落到和普通老百姓差不多的境地了,宋孝宗的亲生父亲只是一个小官,要不是宋高宗收养他做太子,他最多也就是做个县令,可以说宋高宗对宋孝宗是有恩的。因此宋孝宗在继位之后,对宋高宗非常的尊敬和孝顺,竭尽所能地供养宋高宗。我们都知道南宋在宋孝宗继位的时

  • 宋哲宗抱假传国玺,信以为真,宋徽宗识破当作废物丢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哲宗与宋徽宗的关系,宋朝有传国的玉玺吗,宋徽宗私下关系

    便命礼部和御史台仔细观察。这次经过众目审视使哲宗吃惊的见解出来了,古玉上的文字,虽已颇为模糊,只能辨清几个字,但有人把这些已认清和认不清的字排列起来估计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了不得这不是一颗普通古代玉印,而是一颗失传很久的珍宝传国玺。不过,也有人有不同看法,说是那所谓已经认出的字靠不住,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