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岗寨46条好汉,只有一人配得上英雄二字,秦叔宝单雄信都不如

瓦岗寨46条好汉,只有一人配得上英雄二字,秦叔宝单雄信都不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00 更新时间:2024/2/20 13:29:57

此后,波澜壮阔的隋朝末年大起义,如同燎原烈火一般,在中原大地熊熊燃起。各地豪强势力,纷纷乘势而起,拥兵自重各霸一方,参与到逐鹿中原的大会战之中,人人都梦想着成为下一任天下之主。在风起云涌的反隋武装势力中,有一支队伍最为引人注目,这支队伍实力之强悍、人才储备之丰富,一度成为隋朝心腹大患,让隋炀帝胆战心惊。

这支队伍就是赫赫有名的瓦岗军。瓦岗军之所以屡战屡胜,声震天下,与其无与伦比的人才储备厚度密不可分,堪称隋末唐初优秀人才集中营。瓦岗军武将堪称人才济济,唐太宗李世民日后开创大唐所向无敌,正是得益于手下有一批能征惯战的瓦岗军好汉。后人根据他们的英勇事迹和传奇战绩,编写出古典文学名著《隋唐演义》,使得他们的英名千载流传。

《隋唐演义》中,瓦岗军众好汉合称为瓦岗四十六将,又称瓦岗四十六友,虽然其中很多人物事迹与史实不合,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的,比如唐朝名将秦叔宝、单雄信、徐茂公、单雄信、罗士信等尽在其中。他们驰骋沙场屡克强敌,斩将搴旗攻城拔寨,堪称八面威风。不过这一批人,称之为好汉尚无不可,但若称之为英雄,则大部分人都明显不够格。

古来所称“英雄”二字,有两个标准,一是德行,二是才干。瓦岗寨众多好汉们,个人才干无可挑剔,秦叔宝、单雄信之勇武,徐茂公之智略,都堪称极为优秀的军事人才。但要论及个人德行,他们很多人都有一个难以磨灭的污点。这个污点就是背叛故主,反复无常,轻于去就。就拿大名鼎鼎的秦叔宝来说,他的一生就曾几降几叛,反复无常之行为,实际不次于吕布

秦叔宝最初是隋朝武将,深受主将来护儿厚待。后来跟随大将张须陀征战瓦岗,张须陀兵败被杀,秦叔宝先归降军阀裴仁基,后来又彻底背叛隋朝,归降瓦岗军。隋朝大业十四年九月,瓦岗军在邙山大战中被军阀王世充击败,秦叔宝二话没说,背叛瓦岗军,投降王世充,《旧唐书》记载,王世充还封他为龙骧大将军。到武德二年二月,秦叔宝再度背叛王世充,投靠唐朝。

其他瓦岗寨好汉中,在频繁的征战生涯中,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投降反叛经历。如大名鼎鼎的单雄信,被《资治通鉴》直接批评为“轻于去就”。忠诚,是封建时代武将最重要的立身之本,动不动就背叛故主,趋炎附势投靠新主,甚至几降几叛,会被视为像吕布一样的“三姓家奴”,是武将个人德行上的一大污点。因此他们称之为好汉还马马虎虎,但若称之为英雄,则有些勉强。

不过,瓦岗众好汉中,有一个人却可以当之无愧称得上英雄二字。此人就是王伯当。王伯当是瓦岗军元老,对瓦岗军首领李密始终忠诚如一,不离不弃,生死相随。瓦岗军起义失败后,李密走投无路,暂且投靠李渊。此时李密昔日的手下大将们,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都已成为唐朝大将,对李密这个昔日主公视若路人,面对李密遭遇李渊的打压排挤,并无一人站出来拉他一把。

王伯当凭借他的才干,完全可以像秦叔宝等人一样,改换门庭投靠李渊李世民,换一个锦绣前程。但他丝毫却不为所动,宁肯跟着李密一条道走到黑。李渊畏惧李密身负绝世之才,对他毫无信任之心,李密饱受疑忌和排挤,最终决定另立门户。昔日的瓦岗旧将中,只有王伯当一人义无反顾,冒着天大的风险跟随李密出走,结果遭遇唐军重兵伏击,与李密一起被杀。

《旧唐书》记载,王伯当死前说了一番话:“义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公必不听,伯当与公同死耳”。王伯当说到做到,抛弃大好前程,心甘情愿追随故主,以生命践行了同生共死的诺言,堪称英雄。

更多文章

  • 隋文帝代周建立隋朝后,是否对北周的宫禁警卫制度进行了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幸存的北周皇室,隋朝取代北周的后果,隋朝什么时候取代北周

    而隋炀帝即位后于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革了隋文帝创建的十二府制度:“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左右骑卫。左右武卫依旧名。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加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是为十二卫。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依旧名。凡十六府。”与此同时,隋炀帝对十二卫的建制进行了改革:“十二

  • 隋朝的灭亡不能怪隋炀帝,归根到底还是隋文帝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文帝为何建立隋朝,隋文帝是怎么创立隋朝的,隋文帝统一隋朝原因

    隋炀帝是隋朝的二位皇帝,但是偏偏这偌大的隋朝,却在短短是数十年就成为过去了,究竟隋炀帝都做了什么,把隋朝给弄丢了呢?杨广年轻的时候,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美姿仪,少聪慧,隋朝建立不就,杨广就被封为武卫大将军,当时的杨广还没成年(在隋朝十六岁成年),可见年轻时候的杨广是文武双全,又生的俊朗,二十岁作为三军

  • 同样是手握兵权,为何李世民敢逼宫,而朱棣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什么李世民敢篡权而朱棣不敢,为什么说朱棣而不说李世民,朱棣和李世民的优势

    不过一个是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一个是对比自己小的侄子,他们这一点在本质上有很多的区别。很多人就在想在朱元璋还在位的时候,朱棣就表示了不服,为什么他没有谋反?可李世民却反了,就是因为两者在几点上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的李世民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战功显赫,后期等自己的父亲老了,他的名声早就可以称帝了。不过大

  • 唐朝以胖为美,那么历史上杨贵妃到底有多胖,一看吓一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风气一旦形成,就开始慢慢扩散,很多女性也就以胖为美了,但不是越胖越美。据研究唐朝文化的专家称,杨贵妃只是身材匀称,具体多胖也不得而至,因为现在都说好女不过百。杨贵妃可能虽然胖,但是身材匀称,好看,看上去丰满。有一种富态美和富贵相。其实也可以说唐朝其实没有以胖为美过,现在之所以得出以胖为美的结论,其实

  • 唐朝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唐太宗实行了什么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宗的这种布局使贞观初年许多政策的制定及完善可以最大程度的顺利运行,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贞观三年,房、杜分任左右仆射,太宗对他们说:"两位爱卿担任仆射,要多为朕访求贤才。听说你们整日处理各种公文都要上百件,这样哪有时间去选拔人才呢?自今以后啊,小的工作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干,

  • 唐代亡国皇帝,从未真正地掌握大权,最终却被无情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最惨皇帝,唐朝有几位皇帝被处死,唐朝有哪些皇帝被宦官所杀

    在唐代的后期有一个帝王,他从登基到被推翻从来没有真正地掌握过皇权,他就是唐昭宗。唐昭宗虽然出生于皇室世家,但是他的命运却从来就没有安宁过。唐朝末年民间天灾不断,洪灾、蝗灾、旱灾不断洗劫民间百姓,民以食为天,如果朝廷无法保障救灾的到位。农民如果无法自给自足,而且无法得到生活的保障,那么老实结巴的农民也

  • 唐朝衰弱后,和亲由宗室女子换成真正的公主,她是第一个受牵连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十大悲惨公主,唐朝最惨的三个公主,唐朝最厉害的和亲公主

    安史之乱的时候,唐肃宗听从大将们的建议从回纥请兵攻打叛军,当时回纥一直向大唐臣服彼此关系特别亲近,看到这个请求后立即派来四千多名将士远道而来协助大唐。这些回纥兵是游牧民族出身非常骁勇善战,很快就打败了叛军帮助大唐稳住乱局。唐肃宗大喜,不但赏赐了很多物资给回纥还让敦煌王李承采娶回纥的英武可汗女儿为妻,

  • 司马炎比不过曹操?曹操没能打下东吴,司马炎却毕其功于一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如果曹操还在司马炎还敢篡位吗,司马炎和曹操哪个厉害,司马炎能打败曹操吗

    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国家统一是迟早的事情,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而已,赤壁之战东吴大挫魏国的锐气,曹操对此一直怀恨在心,便几次三番地想要荡平东吴,却屡次遭遇滑铁卢,连与曹丕父子联手也毫无胜算可言,只能望洋兴叹,可是司马炎后来却一击制胜,不仅让人慨叹不已。其实司马炎之所以能够一击制胜

  • 他是梁朝的皇子, 隋朝的国舅, 唐朝的宰相, 入凌烟阁排名第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梁朝名臣,唐朝凌烟阁24臣排名,隋朝和梁朝的关系

    梁朝的皇子萧岿的第七个儿子萧瑀,在无比优越的皇城江陵成长,九岁被封为新安王。萧瑀幼时便喜欢读书,稍长一点就能通百家之言,学问很好,但是由于时局原因,他只能跟随兄长即惠宗萧琮入隋。隋朝的国舅萧氏入隋后,时为晋王的杨广娶了萧岿之女为妻,她就是日后的萧皇后,由于杨广宠爱妻子,所以萧家子弟在隋朝都备受礼遇。

  • 隋朝的落没,是因为隋炀帝的残暴?还是因为修建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条件和历史作用,隋朝灭亡是因为开凿大运河吗,隋朝的灭亡与隋朝大运河有关吗

    在讨论中有学者开始意识到隋炀帝的正面意义,“馈后世以利说”即此繁兴。当今学者开始肯定隋炀帝的功绩,认为他堪称“祸起当代,利在千秋”的典型代表,史学界对隋炀帝的研究呈现出更加全面、深入、理性的特点。尤其是扩大了材料搜集范围,相关论述不仅在《隋书》、《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基础上前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