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人告房玄龄谋反,李世民见后只问一句就将其赐死,这是为何

有人告房玄龄谋反,李世民见后只问一句就将其赐死,这是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308 更新时间:2023/12/15 3:44:40

房玄龄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耳濡目染,继承了父辈的聪慧,从小就博览群书。十八岁时成为进士步入仕途。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房玄龄在乱世投靠唐太宗,多次伴随秦王出征,专门为其出谋划策。他十分感激唐太宗的知遇之恩,尽心尽力的为其策划谋略,不求金银但为国家收拢大量人才,代替唐太宗与有才之人交往,劝说其共同为唐太宗效力。

但凡经过房玄龄举荐的勇士或者文官,后来大多都会得到唐太宗的重用,官运亨通也让他们更尽心效国。房玄龄在唐太宗的秦王府中一直掌管军机大事,专门负责处理文书,就连军书奏章都属于他的范畴。别人对他的评价都是这个人“深重地了解机宜”,是可以承担重任的人。后来隐太子将他和杜如晦一起驱逐到外面就任。

房谋杜断,唐太宗的左膀右臂

《旧唐书》中记载,“世传太 宗 尝与文昭 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可见在唐太宗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名气之大,成为街头巷尾的美传。

这两位贤臣犹如唐太宗的左膀右臂,玄武门之前,他曾命人将二人带回,如有抗命原地斩杀。之所以这么残忍,还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实力了得,一旦落入他人手中,对自己的江山百害而无一利。

二人也深知唐太宗的为人,乖乖回到长安。之后在玄武门事变中,房玄龄尽心竭力出谋划策,没有半点私心。这样的功劳看在唐太宗眼里,对其倍加信任。在玄武门事变中,他虽然没有以身相搏奋血杀敌,但是在背后谋划大局,立得大功。也因此唐太宗将其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此举势必招来了一些德高望重之人的嫉妒,经常会出现上奏弹劾房玄龄的人,但是唐太宗对其十分信任,一人独揽修改史书掩盖历史的重任,不仅懂得行政处事,还懂得察言观色,是能够被其重用的人才。

房玄龄在宰相之位时,对大唐尽心尽力,并且带出来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在李世民的眼里,房玄龄犹如自己的分身一般,对他十分看重。

被人诬告造反,房玄龄巧送奏折

唐太宗亲自征伐辽东期间,由作为丞相的房玄龄负责朝中大事,朝廷中很多觉得自己劳苦功高的人见到他的地位如此之高十分不满,于是派遣了一个小官上奏,说有人要造反。

这件事惊动了房玄龄,他召见这人亲自询问造反者是谁,这个人竟然说出房玄龄的名字。可见小官连房玄龄是谁都不知,但是这等造反的奏折自己审批打回也很不妥,于是将这个人送去了唐太宗的军帐中。

当时战事并不顺利,听到此事后十分生气,马上召见这个密谋造反的人仔细询问。问他造反者的名字,告密者回答房玄龄,唐太宗听后二话不说就派身边的士兵将其腰斩。

事后唐太宗写了一封信命人带给房玄龄,告诉他以后这种告发他的小事,你有自己处理的能力,可以先斩后奏。由此可见唐太宗对房玄龄十分信任,丝毫不会担心他背叛国家。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房玄龄

面对唐太宗的信任,房玄龄同样回以理解。在经历过大战之后,国家进入短暂的稳定期,百姓经历了一场战争后伤亡损失惨重,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恢复。但是此时的房玄龄年老衰弱,又染上了一场大病,在他病危之前,他心里还在为国家的将来着想。

他知道唐太宗目前是在死撑战役,但是有战争存在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长此以往对国家的根本也有损害。所以当务之急是让其停战,好好的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于是他叫来了自己的儿子,用衰弱的身体写了一封长篇大论的进言书,嘱咐儿子务必要交给唐太宗本人手上。

唐太宗收到了进言书后,也被他心忧天下的心怀感动,对房玄龄的儿子说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认可了房玄龄的进言后,他随即下了一道指令,不但亲自前往他病榻前探望病情,还大升他的家眷官阶,让他无后顾之忧。

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辞世,享年七十岁,唐太宗对于他的死讯备受打击,连续三日不肯上朝,追封他为太尉,陪葬昭陵,世人皆叹可惜。

房玄龄的一生从遇到唐太宗开始,都在为国家尽心尽力。对于唐太宗的知遇之恩,对于国家的社稷江山,哪怕是临终前都难以放手。这样先天下之忧而忧,以国家大事为一家己事的爱国之心,是后人都值得学习的精神。

更多文章

  • 蜀国亡后,姜维使用一险计,让五胡乱华提前30年,导致晋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野史记载姜维之死,姜维死后吴国为什么不入侵蜀国,蜀国灭亡时姜维干了些什么

    征服陇右地区一直是诸葛亮和蜀汉的愿望,所以蜀国的大部分军事策略,都是以征服陇右地区为中心展开。诸葛亮归西之后,姜维担任起了蜀国军事重任,主动攻打陇右,但是也没有如愿。因为姜维来势冲冲,魏国就派征西大将军邓艾与之对抗,两人能力相当,半斤八两,僵持了许久。陇右地区有许多的游牧民族,古时候称之为胡人,这些

  • 刘邦李渊七年就一统天下,曹操穷尽一生却仅得三分,是他能力差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和李渊谁能力强,李渊和刘邦哪个厉害,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

    大家都知道,魏虽继汉,可是却只占有了大汉领土的一半左右,剩下的另一半,则被吴蜀两个偏安政权所瓜分。不要说终曹操一世,就算是终曹魏一朝,都没能成功地统一天下,一直要到魏被晋取代之后,原先大汉的疆土才终于又被统一起来。为什么曹操如此厉害,又奔波了数十载,却始终无法平定天下?要知道,同样身为开国帝王的刘邦

  • 中国有个王朝,曾三次击败阿拉伯帝国,她不是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和阿拉伯帝国谁强,阿拉伯帝国击败过唐朝吗,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锋失败

    公元6世纪之时,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藏族先民大小部落群,经过数千年的分化组合,最终形成了相对较大的二十余个部落联盟。而随着唐王朝的建立,在青藏高原这里,生活在今天西藏山南市雅隆的悉勃野部,通过历年战争,逐一征服了其他各部族,从而建立了青藏高原有史以来第一个王朝,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吐蕃王朝。吐

  • 瓦岗寨46条好汉,只有一人配得上英雄二字,秦叔宝单雄信都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单雄信为什么退出瓦岗,为什么单雄信不能成为瓦岗寨首领,瓦岗寨英雄好汉排名

    此后,波澜壮阔的隋朝末年大起义,如同燎原烈火一般,在中原大地熊熊燃起。各地豪强势力,纷纷乘势而起,拥兵自重各霸一方,参与到逐鹿中原的大会战之中,人人都梦想着成为下一任天下之主。在风起云涌的反隋武装势力中,有一支队伍最为引人注目,这支队伍实力之强悍、人才储备之丰富,一度成为隋朝心腹大患,让隋炀帝胆战心

  • 隋文帝代周建立隋朝后,是否对北周的宫禁警卫制度进行了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朝幸存的北周皇室,隋朝取代北周的后果,隋朝什么时候取代北周

    而隋炀帝即位后于大业三年(公元 607 年),改革了隋文帝创建的十二府制度:“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左右骑卫。左右武卫依旧名。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加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是为十二卫。又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依旧名。凡十六府。”与此同时,隋炀帝对十二卫的建制进行了改革:“十二

  • 隋朝的灭亡不能怪隋炀帝,归根到底还是隋文帝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隋文帝为何建立隋朝,隋文帝是怎么创立隋朝的,隋文帝统一隋朝原因

    隋炀帝是隋朝的二位皇帝,但是偏偏这偌大的隋朝,却在短短是数十年就成为过去了,究竟隋炀帝都做了什么,把隋朝给弄丢了呢?杨广年轻的时候,史书是这样记载的:美姿仪,少聪慧,隋朝建立不就,杨广就被封为武卫大将军,当时的杨广还没成年(在隋朝十六岁成年),可见年轻时候的杨广是文武双全,又生的俊朗,二十岁作为三军

  • 同样是手握兵权,为何李世民敢逼宫,而朱棣却不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为什么李世民敢篡权而朱棣不敢,为什么说朱棣而不说李世民,朱棣和李世民的优势

    不过一个是对自己的父亲,没有一个是对比自己小的侄子,他们这一点在本质上有很多的区别。很多人就在想在朱元璋还在位的时候,朱棣就表示了不服,为什么他没有谋反?可李世民却反了,就是因为两者在几点上有很大的不同。那个时候的李世民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战功显赫,后期等自己的父亲老了,他的名声早就可以称帝了。不过大

  • 唐朝以胖为美,那么历史上杨贵妃到底有多胖,一看吓一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风气一旦形成,就开始慢慢扩散,很多女性也就以胖为美了,但不是越胖越美。据研究唐朝文化的专家称,杨贵妃只是身材匀称,具体多胖也不得而至,因为现在都说好女不过百。杨贵妃可能虽然胖,但是身材匀称,好看,看上去丰满。有一种富态美和富贵相。其实也可以说唐朝其实没有以胖为美过,现在之所以得出以胖为美的结论,其实

  • 唐朝时期,房玄龄和杜如晦,辅佐唐太宗实行了什么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太宗的这种布局使贞观初年许多政策的制定及完善可以最大程度的顺利运行,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贞观三年,房、杜分任左右仆射,太宗对他们说:"两位爱卿担任仆射,要多为朕访求贤才。听说你们整日处理各种公文都要上百件,这样哪有时间去选拔人才呢?自今以后啊,小的工作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干,

  • 唐代亡国皇帝,从未真正地掌握大权,最终却被无情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最惨皇帝,唐朝有几位皇帝被处死,唐朝有哪些皇帝被宦官所杀

    在唐代的后期有一个帝王,他从登基到被推翻从来没有真正地掌握过皇权,他就是唐昭宗。唐昭宗虽然出生于皇室世家,但是他的命运却从来就没有安宁过。唐朝末年民间天灾不断,洪灾、蝗灾、旱灾不断洗劫民间百姓,民以食为天,如果朝廷无法保障救灾的到位。农民如果无法自给自足,而且无法得到生活的保障,那么老实结巴的农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