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出山时,根本没有军政实操经验,刘备怎敢把实权交给他呢?

诸葛亮出山时,根本没有军政实操经验,刘备怎敢把实权交给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92 更新时间:2024/1/19 20:00:38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最早得到的谋士是徐庶,后来徐庶因为曹操将其母亲挟持,最终迫使徐庶进曹营,在徐庶临走的时候,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

随后,曹魏大军南下,诸葛亮临危受命,以军师的身份在新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大军,因此,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诸葛亮出道就是巅峰,直接掌握了刘备集团的实权。

《三国演义》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部小说,和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以《三国志》等真实历史情况来说,刘备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定位就是一个谋士。

诸葛亮给刘备提了很多的计策,有的刘备压根就不听,第一次是刘备被刘琮出卖,走到荆州治所的时候,诸葛亮就建议刘备直接攻打刘琮,以夺取荆州,然而刘备以时机不到为由撤退了。

以历史马后炮的角度来说,还是刘备的计策好一点,以当时刘备的实力想要一举打败刘琮,只能是两败俱伤,被后追来的曹操捡便宜。

第二次是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执意要讨伐孙权,诸葛亮反复劝阻,劝告刘备不能与东吴开战,结果刘备就是不听。在夷陵之战大败后,诸葛亮还说,如果法正在的话,刘备可能会听,言下之意就是没听自己的。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诸葛亮根本不可能在刘备生前掌握军政大权,真正到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是在刘备白帝托孤之后,也就是公元223年,这时距离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时间已经长达16年。

之所以刘备会在白帝城快要咽气的时候,把诸葛亮当作托孤大臣,就是因为在这十六年里面,诸葛亮为刘备集团作出了很多的贡献,而在以后的岁月里,蜀汉集团还需要诸葛亮。

诸葛亮给刘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为刘备量身定做了著名的“隆中对”就是其一。

所谓“隆中对”,就是诸葛亮送给刘备的见面礼,简单来说,就是让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以此二州为根据地,与东吴的孙权联合,进而共同对抗曹操。

这个宏观战略是很强大的,都说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后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夺得荆州大片领土,后来又入蜀多了益州,跟当初诸葛亮的谋划是一样的。

在刘备夺取汉中,关羽进行北伐的时候,如果孙权能够策应一下,刘备再从汉中进取关中,天下形势还不知道怎样发展。

可以说,在宏观战略这块,诸葛亮的眼光是看得很远的,这也是刘备欣赏诸葛亮的一点,当然,诸葛亮擅长战略,未必实操也在行,嘴上功夫了得,不代表样样精通,在带兵打仗这一块,诸葛亮其实就欠点火候。

为什么诸葛亮会感叹,如果法正在的话,刘备会听法正的,就是因为法正和庞统才是刘备信任的军中谋士,这跟诸葛亮是两个专业方向。

既然刘备这么不看好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时候从来都不领他,为何最后还要托孤给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蜀汉集团在夷陵之战后,不得不在外交政策上做出改变。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促成孙刘联盟,其作为外交官到孙权处走动,不但为刘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奠定了孙刘两个集团之间的联合趋势。

然而孙刘联盟开始瓦解,是因为孙权为夺荆州,背地里下死手,还杀死了关羽,真正破裂则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

在夷陵之战大败后,刘备也意识到,蜀汉集团想要存活,必须从新与孙权确立合作关系,在这一点上,一直是诸葛亮所主张的,而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且深受孙权的信任。

刘备也是希望通过诸葛亮,来缓和与孙权的矛盾,最终将蜀汉集团的势力收缩在益州一带,不求刘禅能够再进取,只要保留这份家业也就可以了。

可以说,诸葛亮并不是一开始就从刘备手里得到实权的,而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刘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托孤给他的,这一点,大家是要搞清楚的。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我相信很多人都对诸葛亮在投靠刘备后的这段历史很模糊。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最早得到的谋士是徐庶,后来徐庶因为曹操将其母亲挟持,最终迫使徐庶进曹营,在徐庶临走的时候,将诸葛亮推荐给了刘备。

随后,曹魏大军南下,诸葛亮临危受命,以军师的身份在新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大军,因此,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诸葛亮出道就是巅峰,直接掌握了刘备集团的实权。

《三国演义》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一部小说,和真实的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以《三国志》等真实历史情况来说,刘备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定位就是一个谋士。

诸葛亮给刘备提了很多的计策,有的刘备压根就不听,第一次是刘备被刘琮出卖,走到荆州治所的时候,诸葛亮就建议刘备直接攻打刘琮,以夺取荆州,然而刘备以时机不到为由撤退了。

以历史马后炮的角度来说,还是刘备的计策好一点,以当时刘备的实力想要一举打败刘琮,只能是两败俱伤,被后追来的曹操捡便宜。

第二次是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执意要讨伐孙权,诸葛亮反复劝阻,劝告刘备不能与东吴开战,结果刘备就是不听。在夷陵之战大败后,诸葛亮还说,如果法正在的话,刘备可能会听,言下之意就是没听自己的。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来,诸葛亮根本不可能在刘备生前掌握军政大权,真正到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是在刘备白帝托孤之后,也就是公元223年,这时距离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时间已经长达16年。

之所以刘备会在白帝城快要咽气的时候,把诸葛亮当作托孤大臣,就是因为在这十六年里面,诸葛亮为刘备集团作出了很多的贡献,而在以后的岁月里,蜀汉集团还需要诸葛亮。

诸葛亮给刘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为刘备量身定做了著名的“隆中对”就是其一。

所谓“隆中对”,就是诸葛亮送给刘备的见面礼,简单来说,就是让刘备夺取荆州和益州,以此二州为根据地,与东吴的孙权联合,进而共同对抗曹操。

这个宏观战略是很强大的,都说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说的就是这么一回事,后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夺得荆州大片领土,后来又入蜀多了益州,跟当初诸葛亮的谋划是一样的。

在刘备夺取汉中,关羽进行北伐的时候,如果孙权能够策应一下,刘备再从汉中进取关中,天下形势还不知道怎样发展。

可以说,在宏观战略这块,诸葛亮的眼光是看得很远的,这也是刘备欣赏诸葛亮的一点,当然,诸葛亮擅长战略,未必实操也在行,嘴上功夫了得,不代表样样精通,在带兵打仗这一块,诸葛亮其实就欠点火候。

为什么诸葛亮会感叹,如果法正在的话,刘备会听法正的,就是因为法正和庞统才是刘备信任的军中谋士,这跟诸葛亮是两个专业方向。

既然刘备这么不看好诸葛亮,带兵打仗的时候从来都不领他,为何最后还要托孤给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蜀汉集团在夷陵之战后,不得不在外交政策上做出改变。

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促成孙刘联盟,其作为外交官到孙权处走动,不但为刘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奠定了孙刘两个集团之间的联合趋势。

然而孙刘联盟开始瓦解,是因为孙权为夺荆州,背地里下死手,还杀死了关羽,真正破裂则是刘备发动夷陵之战。

在夷陵之战大败后,刘备也意识到,蜀汉集团想要存活,必须从新与孙权确立合作关系,在这一点上,一直是诸葛亮所主张的,而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正效力于东吴,且深受孙权的信任。

刘备也是希望通过诸葛亮,来缓和与孙权的矛盾,最终将蜀汉集团的势力收缩在益州一带,不求刘禅能够再进取,只要保留这份家业也就可以了。

可以说,诸葛亮并不是一开始就从刘备手里得到实权的,而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刘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托孤给他的,这一点,大家是要搞清楚的。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鼓动刘备赐死战神儿子刘封,留下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杀刘封的原因,诸葛亮为何劝刘备赐死养子刘封,诸葛亮当时为什么要执意杀掉刘封

    第一个从刘备自身方面分析,刘封只是一个养子,如果刘备在世,他倒是不用担心刘封会从中做出什么幺蛾子,但是刘备要是去世之后,刘封有什么异动他也没办法,毕竟刘禅可降不住他。第二个是刘备想要为关羽报仇,关羽当时守荆州腹背受敌的时候,曾经要求过刘封和孟达出兵相助,但是刘封和孟达拒不出城,导致关羽战败被斩杀。刘

  • 司马懿临终一计,千年后竟被老农破解,为何时人笑输给了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之死,司马懿的墓是如何被老农发现的,司马懿女装吸引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就早就已经是算计好了。他致死也是比司马懿技高一筹,死的时候都能够吓走司马懿。到了下葬的时候,自然是不会让别人找到自己的坟墓,或者说诸葛亮是已经修仙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位置。而司马懿是一个凡夫俗子,因为他恶劣的名声,所以很多人都惦记他的坟墓。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原因。诸葛亮的真实坟墓还没有被

  • 项羽分封了十八个诸侯,与刘邦的楚汉战争时,为何无人相助?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楚汉战争中项羽为何会被刘邦打败,楚汉争霸项羽为什么败给刘邦,刘邦与项羽楚汉争霸说明了啥

    今天,我们来说说项羽的分封诸侯。在结束了秦的严苛统治之后,项羽分封了十八个诸侯,把既得利益分配给了各路诸侯,但是在他和刘邦的楚汉战争时,为什么没有人出来帮助他呢?公元前209(秦二世元年)九月,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天下呼啦啦刮起了抗秦大风。浙江会稽太守殷通心底一阵荡漾,他也计划起兵,希望项梁和桓楚能够

  • 什么叫“跨界打劫”?书生干掉三国3位智勇将领,结局是跨界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军师智谋排行,三国书生谁最厉害,三国军师计谋实力排名

    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乱世,魏、蜀、吴三国鼎立,但三国时期也是人才最富有时代,各类人才层出不穷,既有能征惯战的武将,又有谋略过人的文臣。这个时代虽然未实行科举考试,但适用于“丛林法则”,有能力的人都基本冒出来了,也让三国呈现出一段精彩的历史。在三国末期,在军事上有勇有谋的人,当属曹魏的邓艾、钟会和蜀汉的

  • 袁绍和袁术最大的政治资本“四世三公”究竟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绍和袁术的人品,袁绍和袁术谁是嫡长子,三国时期袁绍和袁术的关系

    “四世三公”是指袁绍和袁术出身的汝南袁氏四代都有人位居三公,即司徒袁安(一世)、司空袁敞(二世、袁安之子)、太尉袁汤(三世、袁敞之侄)、司空袁逢(四世、袁汤之子、袁绍和袁术之父)。那么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汉武帝登基后实行察举制,地方长官每年都要向朝廷或者上级推荐人才作为备选官员,

  • 惠王险没命,哀王错失帝位,浅谈西汉诸侯国齐国的传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齐国惠王,苏代是怎么说服惠王中止出兵的,齐悼惠王的儿子

    而等到了西汉的时候,这个时候齐国也还是仍然需要传承下去的。所以刘邦在公元前201年的时候,就把自己的长子刘肥封为了齐王。虽然我们知道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但是其实说真实的也是刘邦和外室生的。所以这个在以前的时候也只能说是一个庶长子罢了,所以要和他的嫡长子相比较的话。那么他们两个人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在

  • 巅峰吕布感叹没有对手可以与之对决,这三人表示:我们不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布打巅峰赛为什么不加战力,吕布巅峰数据,吕布巅峰赛完整版

    吕布和人单挑,从来都是简单除暴,可能是因为过于凶猛,没人能挡住几招,所以对他打斗的场景没有过多的描述,只是说他几回合将敌人斩下马,要不就是一刀要了谁的命,所以要是这样分析的话,那吕布直接摊牌不装了,他就是三国第一。可是,好比一件事越做越熟练,打仗也一样,一个武将的能力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经历战争的

  • 马超手下的名将,单挑许褚张郃徐晃,险杀关羽,其儿子很不光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郃和许褚谁厉害,张郃能打过徐晃吗,三国正史里面徐晃能打过张郃吗

    导语:关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作为三国里面最受欢迎的武将,他从年轻到年老一直都活跃在战场上,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争,而且都是胜多败少。孙权因为惧怕他前来和亲,曹操因为惧怕他差点要迁都,关羽也被后世尊称为武圣。但当时却有这么一位名将,要是曾经单挑猛将许褚张郃徐晃,而且差点杀死关羽。但他的后代却

  • 曹操爱才如命,为什么不招揽诸葛亮,还骂其为诸葛村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为啥不去请诸葛亮,曹操的谋士为何斗不过诸葛亮,曹操为什么没有招揽过诸葛亮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枭雄,作为曹魏的创建者,曹操在三国时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曹操一统北方之后,就开始了一统天下的征战。准备了很长时间之后,曹操发动了赤壁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曹操失败,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要说真正的汉贼,恐怕是不存在的。无论是魏蜀吴三国中的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

  • 街亭作为兵家要地,失守后诸葛亮为何下令撤军,而不是派人夺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派谁去守街亭,诸葛亮守街亭能守住么,街亭对于诸葛亮多重要

    章武二年(公元222年),蜀主刘备在夷陵一役中不幸败北,蜀国精锐也悉数折损。经此重创,刘备受到巨大打击,退守白帝城后便一病不起。临终之前,刘备特意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遗憾的是,诸葛亮并未把这一嘱托放在心上。诸葛亮后来举全国之力兴兵伐魏时,对马谡委以重用,令其镇守战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