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身份象征的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清朝身份象征的黄马褂,为何到了晚清成了烂大街的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15 更新时间:2024/3/7 14:46:50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在包龙星最后要对常威上刑的关键时刻,李莲英慈禧太后那里给常威带来了黄马褂。据说这份黄马褂有很多特殊的功效,类似免死金牌的特效。

剧情发展到了这里,包龙星的母亲祭出了前朝的尚方宝剑,颇有一种“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的气势,最后搞出了乌龙,原来是崇祯年间发的尚方宝剑。

最后包龙星用诈口供的方式才收集到常威的证据,将常威绳之以法。

那么,黄马褂在清朝的时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封建王朝时期,黄色是皇权的颜色,寻常百姓是不能乱穿的,如果衣服上再有点图案,搞不好就弄死你了。

因此,能够穿上黄马褂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在清朝前期能够穿上黄马褂的一般是皇帝身边当差的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御前侍卫,他们都代表着清朝皇家的威严。

黄马褂是明黄色的褂子,也是最接近龙袍的颜色,只有皇帝皇后的袍子才能够是明黄色,而嫔妃以及皇亲国戚只能用深黄色, 百姓顶多能使用红黄色。

当然,黄马褂也就是皇帝身边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只有在盛大典礼随皇帝出行的时候才能够穿,目的就是为了彰显皇家的威严,在离岗的时候并不能随便穿。

这种褂子除了颜色跟龙袍像之外,没有任何的图案,其实说白了,黄马褂除了颜色扎眼一点外,做工并不精美,没有任何黄色之外的其他价值。

当然清朝统治者在前期将这种黄色的褂子当做是一种恩典,也是一种别有用意的,那就是彰显统治者对赏赐臣子的认可。

在清朝中前期皇亲国戚之外的能够有“赏穿黄马褂”殊荣的只有寥寥数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清朝赏穿黄马褂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则是行围褂子,就是皇帝在校场围猎时赏赐给表现出色者的黄马褂,以此鼓励世家子弟不忘游牧民族骑射之本。不过这褂子只能在陪皇帝狩猎时穿,平时只能供着,擅自穿着就是大不敬,要治罪的。

二则是赏赐给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以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严。咸丰年间,受赏者都要穿着黄马褂,骑着高头大马绕紫禁城一圈。李鸿章在代表清廷去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遇刺,鲜血染红了黄马褂,迷糊中的李鸿章还不忘叮嘱左右保存好染血的黄马褂,发出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可见黄马褂在臣子心中就是家国朝廷的缩影。

三则就是武功褂子,是对有重大军功臣子的奖赏,成为了荣誉、功绩、权利的象征,我们平时说的赏穿黄马褂基本等同于这个意义,受赏者可以在任何盛达隆重的场合穿着。黄马褂是皇家的象征,可以作为皇命的信物,必要时见物如见圣上。穿着黄马褂,奉皇命执行任务,见官大三级,便宜行事。

然而太平天国崛起后,清朝统治者为了拉拢汉族地主阶级以及为了表彰忠于清室的大臣,开始将黄马褂作为赏赐物品。

通过相关资料来看,黄马褂清朝中后期的时候,呈现越来越多的情形,比如胡雪岩在1881年因为协助左宗棠收复新疆有功,被赏穿黄马褂,所谓红顶商人的巅峰也就如此吧!

当然,越到后来黄马褂也就越不值钱了,到后来据说给慈禧开火车的司机都能够得到黄马褂,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慈禧逃到西安,大内侍卫,慈禧的保镖宫宝田还因护驾之功赏赐黄马褂一件。

清朝后期的时候,卖官买官现象严重,只要有钱,爵位都可以买,黄马褂自然更加烂大街了。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手握重兵,为什么敌不过没有实权的洪秀全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太平天国杨秀清是被谁害死的,杨秀清和洪秀全,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被杀哪一集

    太平天国的发展基本分为三个阶段:1、洪秀全创办“拜上帝教”,聚集信众,发展组织阶段;2、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到定都天京阶段;3、天京事变,南京城破到全面覆灭阶段。这三个阶段中,洪秀全最大的作用其实很有限,最大的功劳就是创建了“拜上帝教”,创立了一块招牌,至于后来的一系列操作是他手下一众“军师”干的,比

  • 洪秀全杀了杨秀清,为何杨秀清弟弟不报仇,还死心塌地为洪卖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洪秀全密谋杀杨秀清,杨秀清杀了洪秀全会怎样,历史上真实洪秀全杀了杨秀清

    太平天国从上到下大部分人都是底层的农民,不善管理,没有接受过先进的文化教育,所以在很多的事情上面规划是远远不够的。在太平天国小有势力的时候,内部就开始发生矛盾,领导者洪秀全不满部下的风头越来越大,生怕对方萌生反义,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暗下了杀心。杨秀清在军中的呼声很高,引起了洪秀全的忌惮,所以洪

  • 清朝对中国有何贡献?除了奠定疆域基础,还有两项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的十大贡献,清朝疆域变化完整版,假如中国拥有清朝疆域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屈辱丧权辱国,割地、赔款,慈禧太后的骄奢,也终于让大清王朝走向灭亡。1912年,当辛亥革命爆发,隆裕太后下诏宣布宣统帝溥仪逊位,大清王朝结束。而在大清王朝的276年国祚之中,后期大清王朝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使得它备受诟病,即便连“康乾盛世”也让众多人

  • 甄嬛流产,皇上不杀华妃真是因为年羹尧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甄嬛为何不杀华妃,甄嬛传皇帝为什么不杀华妃,甄嬛传年羹尧和华妃谁先死的

    甄嬛的第一个孩子看上去是因为华妃的原因流产的。所以甄嬛、皇上都格外憎恨华妃。可是皇上对于华妃的处置,让人头疼。按理来说,谋害皇嗣罪不容诛,肯定是要杀头的!不杀头也要受到极大的处罚。可是皇上对于华妃只是不轻不重的处罚。这是为什么?1-华妃是真心爱皇上的。皇上深知华妃是真心爱慕自己的,所以华妃所做的种种

  • 康熙为何不禅位给雍正,自己做几年太上皇,避免九子夺嫡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临终前给雍正说的四个字,为什么康熙非要传位给雍正,康熙为什么光明正大的传位雍正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雄才大略的君主,赵武灵王绝对算是一个,梁启超曾经评价赵武灵王是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完全是可以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相提并论的一个人。为什么对赵武灵王的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就是因为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使得战国时期的赵国从弱国一下子变成可以和秦国比肩的二号强国

  • 她是乾隆最宠爱女儿,差点将皇位给她,却因不齿之事成为和珅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最宠的女儿,和珅乾隆经典对话,乾隆十公主喜欢和珅吗

    在古代女子地位较低,尤其是在国家大事上没有自己的发言权,就算是公主也被这样的世俗压制,所以才有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说法。但是乾隆却有想法让自己的女儿继位。可见乾隆对这个女儿的疼爱不是皇子能及的。这位独宠的公主就是乾隆的十公主,因为是在乾隆65岁的时候出生,属于晚年得子。所以乾隆非常宠爱她,究竟是怎样的

  • 清朝灭亡108年,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资谁发?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死了多少人在守皇陵,清朝皇陵有没有守墓人,清朝没被盗掘的皇陵

    其中清东陵始建于1661年,中间历史二百四十七年方才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五座帝陵:孝陵、景陵、裕陵、定陵和惠陵。除此之外,清东陵中还埋葬了十四位皇后和一百三十六位嫔妃。清西陵和清东陵这两座规模庞大且保存完善的陵园,于2000年11月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如此庞大的清朝陵园,自然离

  • 女娲灭商只是因纣王骚扰她吗?真实原因却是纣王动了众神的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什么女娲不敢动纣王,纣王用何手段胜过女娲,纣王开局剑斩女娲

    比如纣王残暴不仁那些历史,既然是讲的封神,那么肯定有人好有人坏。而纣王就成为了作者笔下那个坏人,甚至作者把他的残暴和坏尽量的夸大,使得后世的人对纣王印象都停留在《封神演义》里面。在《封神演义》这本书里,第一回讲的是纣王去给女娲进香,后来他贪图女娲美貌亵渎神灵,于是为殷商埋下了灭亡的祸根。世人都觉得纣

  • 《封神演义》主角,历史上的姜子牙,如何辅佐周武王反商伐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伐纣路线,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厉害吗,封神演义姜子牙战力排行榜

    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 也开

  • 姜子牙也曾三顾茅庐请一高人出山,高人不从,结局十分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72岁才出山是真的吗,姜子牙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姜子牙人生低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在周朝时期,当朝君主是周武王,辅佐他的亲近大臣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尚、姜子牙。姜太公辅佐的第一个帝王是周文王,他们之间的相遇还有一个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相传姜太公在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但是姜子牙依旧勤奋刻苦学习,不甘落后,但是七十岁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