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清东陵始建于1661年,中间历史二百四十七年方才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五座帝陵:孝陵、景陵、裕陵、定陵和惠陵。除此之外,清东陵中还埋葬了十四位皇后和一百三十六位嫔妃。清西陵和清东陵这两座规模庞大且保存完善的陵园,于2000年11月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如此庞大的清朝陵园,自然离不开守陵人的保卫。
在清朝,守陵人的挑选不容小觑,需要经过层层筛选,细细考察才能将其人选敲定,更为严格的是,守陵人的身份只高不低,大多只能从拥有龙血凤髓的八旗子弟们中挑选。
直至如今,守陵人这个职业依旧存在,但是他们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不再为封建势力服务,而是为了人民所服务,但是工作内容却并未大改,他们依旧担当着类似于''保安''的工作。
不要小看这些护陵大臣,虽然他们的工作仅仅是负责守护皇陵,但是他们的武秩品级却非常高,都是正三品的朝廷大臣。按照清朝的官员品级来算,知府的品级也才是从四品,而一个区区守陵大臣都能是正三品,由此可见清朝对皇陵的重视程度。
在1912年溥仪退位的时候,就宣布了''大皇帝辞位之后,其皇室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共和国选设卫兵妥慎保护。''当时,清政府与民国政府签订了条约,原先清政府的很多开支,都是由民国政府来买单的。而在宣布退位之后,他们仍然需要安排人来保护皇陵,当时的守陵人的工资便都是由民国政府发放。
在没有钱财的情况下,皇室后裔们也只能够自己筹钱,去找守护皇陵的人,而这时候的皇陵守护者也只剩仅仅几个人了。直到了1928年,发生了孙殿英盗墓的情况,此举让溥仪以及清朝贵族的后代们坐立难安,于是他们又开始加强管理。之后,一些满清的后裔,也陆陆续续的来到陵墓的周边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