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为何不禅位给雍正,自己做几年太上皇,避免九子夺嫡的悲剧?

康熙为何不禅位给雍正,自己做几年太上皇,避免九子夺嫡的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41 更新时间:2023/12/14 10:28:1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很多雄才大略的君主,赵武灵王绝对算是一个,梁超曾经评价赵武灵王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完全是可以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相提并论的一个人。

为什么对赵武灵王的评价会如此之高呢?就是因为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改革,使得战国时期的赵国从弱国一下子变成可以和秦国比肩的二号强国,并且对此击败北方的匈奴,是当时战国七雄中最有才能的君主之一。

当时赵武灵王基于战国时期复杂政治、军事、外交形势,采取了壮年退位,自己负责赵国对外的军事外交,而让自己的儿子赵何负责国内的政治,这种二元政治开创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发展趋势的一个另类案例,也就是最早形势的太上皇。

计划听起来很完美,在此期间赵何将国内政治整理的很好,而赵武灵王也攻灭了中山国,取得赵国建国以来最大的军事成就,赵国也一下子发展到了巅峰时期。

都说术业有专攻,专业一点确实更精通。

如果后面不是赵何活活饿死了赵武灵王,估计他们俩个人的政治合作还会被传为千古佳话。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因为赵武灵王后来后悔了,不希望赵何担任赵王,而是希望自己的大儿子赵章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谁都有后悔的时候嘛!问题的关键,赵何已经是赵王,你再想废立就由不得你了。结果在沙丘平台,被赵何活活饿死,断粮断水三个月后才去给他收尸,一代君主雄才大略如赵武灵王者,历史上还是有几个的,但是死相像他这么难看的,也当真是没有别人了。

无论是哪一个皇帝,都不会愿意当太上皇的,比如李渊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逼迫他当太上皇的,唐玄宗是马嵬坡兵变后,被唐肃宗遥尊为太上皇的。

最有意思的太上皇应该是北宋末年的宋徽宗,害怕金兵打来自己逃不了,就把皇位传给了宋徽宗,以方便自己的跑路,结果宋钦宗掌权后,又把宋徽宗从南方给迎了回来,靖康之变的时候还是被金兵给一锅端了。

在有了如此多的经验教训后,清朝的唯一的太上皇,应该就是康熙的孙子乾隆了,大家都知道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雍正能够在九子夺嫡中杀出,被康熙立为皇帝,就是因为康熙喜欢乾隆,想要把皇位传给乾隆。

结果乾隆真的活到了85岁,因此传位给了嘉庆,自己当了三年太上皇,但是乾隆不同于以往的那些悲惨的太上皇,乾隆是把所有的军国大权牢牢把持在手里,可以说是让位不让权。

康熙作为千古一帝,自然不会走以前那些悲惨太上皇的路,自己当个太上皇,然后给自己找不必要的麻烦。

另一方面,康熙的儿子太多,也出现了选择困难症,就康熙的儿子来说,能够符合君王标准的,三五个皇子是不在话下的,无论是太子,老三,老四,老八,老十四都是很有能力的。

前期康熙一直想要立太子胤礽为皇储,精心培养三十年,应该是清朝将近三百年唯一一个太子,结果遭到群起而攻之。康熙也是心灰意冷了,最终采取了秘密立储的方式,应该算是封建皇位继承方式的一种进步。

康熙大概也是在最后一刻才下定决心要立雍正为皇帝的,毕竟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好几个皇子还是有机会跟雍正叫板的,以致有说法称雍正是改了诏书,抢了老十四的皇位,直到这几年历史专家把康熙的遗书拿出来,这种说法才逐渐烟消云散。

从雍正对康熙的感激程度来看,对这个皇位的得来也是有一点意外的,正因为如此,雍正在针对康熙庙号的评定上,力排众议,坚持要上祖号,使得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依然庙号可以为祖,并且还是圣祖。

雍正的意思是:“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符丰功。”

有意思的是,乾隆以十全老人自诩,如果死后能整一个祖号,那自然是十分完全的,乾隆死后嘉庆和大臣商议“继统绪则为守成,论功业则兼开创”想要给乾隆立祖号,结果以“万年之后,当以称宗为是”。

其实根本就是嘉庆对于乾隆当太上皇的行为深恶痛绝,嘉庆要是像雍正一样,我就要给我爹立个祖号,你们这帮臣子敢拦着,实际上还是父子感情浅,在乾隆死后15天之内,嘉庆就把乾隆在太上皇期间建立的以和珅为首的政治集团给清算了,让你丫当太上皇,让位不让权。

更多文章

  • 她是乾隆最宠爱女儿,差点将皇位给她,却因不齿之事成为和珅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最宠的女儿,和珅乾隆经典对话,乾隆十公主喜欢和珅吗

    在古代女子地位较低,尤其是在国家大事上没有自己的发言权,就算是公主也被这样的世俗压制,所以才有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说法。但是乾隆却有想法让自己的女儿继位。可见乾隆对这个女儿的疼爱不是皇子能及的。这位独宠的公主就是乾隆的十公主,因为是在乾隆65岁的时候出生,属于晚年得子。所以乾隆非常宠爱她,究竟是怎样的

  • 清朝灭亡108年,为何清皇陵仍有守墓人,工资谁发?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死了多少人在守皇陵,清朝皇陵有没有守墓人,清朝没被盗掘的皇陵

    其中清东陵始建于1661年,中间历史二百四十七年方才宣告结束,其中包含五座帝陵:孝陵、景陵、裕陵、定陵和惠陵。除此之外,清东陵中还埋葬了十四位皇后和一百三十六位嫔妃。清西陵和清东陵这两座规模庞大且保存完善的陵园,于2000年11月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如此庞大的清朝陵园,自然离

  • 女娲灭商只是因纣王骚扰她吗?真实原因却是纣王动了众神的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为什么女娲不敢动纣王,纣王用何手段胜过女娲,纣王开局剑斩女娲

    比如纣王残暴不仁那些历史,既然是讲的封神,那么肯定有人好有人坏。而纣王就成为了作者笔下那个坏人,甚至作者把他的残暴和坏尽量的夸大,使得后世的人对纣王印象都停留在《封神演义》里面。在《封神演义》这本书里,第一回讲的是纣王去给女娲进香,后来他贪图女娲美貌亵渎神灵,于是为殷商埋下了灭亡的祸根。世人都觉得纣

  • 《封神演义》主角,历史上的姜子牙,如何辅佐周武王反商伐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伐纣路线,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厉害吗,封神演义姜子牙战力排行榜

    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时被封在吕地,所以又称吕尚。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有的封给旁支子孙,也有的后代沦为平民,吕尚就是其远代后裔。吕尚本姓姜,因为以其封地之名为姓,所以叫作吕尚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 也开

  • 姜子牙也曾三顾茅庐请一高人出山,高人不从,结局十分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子牙72岁才出山是真的吗,姜子牙为什么要三顾茅庐,姜子牙人生低谷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是只有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在周朝时期,当朝君主是周武王,辅佐他的亲近大臣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尚、姜子牙。姜太公辅佐的第一个帝王是周文王,他们之间的相遇还有一个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相传姜太公在出生的时候家境已经败落,但是姜子牙依旧勤奋刻苦学习,不甘落后,但是七十岁还是

  • 商朝灭亡后,纣王叔叔率族人逃亡海外,建立一个国家,至今仍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箕子,子姓,名胥余,是商纣王的叔叔,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一带)。箕子与微子、比干这三位商朝贤臣合称“殷有三仁”,据《淇县县志》记载,河南淇县有“三仁庙”。商朝灭亡之后,他选择了逃亡海外,还建立了一个国家,至今存在。我们都知道,商朝是科考发现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也是一个拥有了文字记录的朝代。

  • 苏妲己就寝前有一个习惯,深得纣王喜爱,现在的女孩却不敢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妲己来到纣王寝宫,苏妲己的什么癖好迷住了纣王,苏妲己晚年生活

    而宋朝以后,华夏传统文化内部融合完毕,儒释道合体下的新儒学,在科举制的助力下,将文教推向无以复加的程度,间接地,给皇帝加了精神层面的紧箍咒,所以后世再也没有君王之侧的红颜祸水。而宋朝之前的贵族社会,并没有将修身正己的儒学文化基因附加在皇帝身上。特别是在商朝那个奴隶主贵族时代,重淫祀的外衣下,裹挟着的

  • “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为什么李世民没有杀了武则天以绝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与李世民,李世民与武则天谁先谁后,李世民和武则天谁强势

    武则天开始废自己的儿子中宗,自己亲自走入皇权的中心。她太后7年,女皇12年,前后执政20年。可见武则天,已经把大权掌握得十分牢固。她掌权后,对唐朝李氏宗族进行大肆的杀戮。武则天是在贞观十一年(637年)入宫,当时的她只有十四岁,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的武则天宫中

  • 海瑞痛骂嘉靖,为何嘉靖帝非但不杀,还称之为比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海瑞真的骂过嘉靖吗,海瑞嘉靖对话完整版,大明王朝海瑞上书骂嘉靖

    这样一份奏疏的上陈,明世宗朱厚熜在见到之后登时便勃然大怒,随即命人将他逮捕下狱。但就在众人以为海瑞这个清流将万劫不复之时,事情却并未如人们预料的那般发展。海瑞在被嘉靖帝关押了十个月后,嘉靖帝去世,明穆宗朱载垕继位。随即,明穆宗朱载垕依明世宗遗诏,将海瑞等一干大臣宽宥。海瑞本人不仅没有被杀,甚至还在隆

  • 强大的商王朝统治了中原六百年,为什么会被周朝轻而易举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周朝怎么灭商的,周朝和商朝哪个强大,周朝是如何灭掉商朝的

    商朝是一个极度重视祭祀的王朝,我们现在看到的非常多的大型商朝青铜器,无一例外,全部用于祭祀,甚至是小如酒杯用具,都是祭祀用品,而且所有发掘的商朝鼎,全部用于煮食祭品,这些祭品大部分是人。商朝重祭祀,无论大小事务,首先就是祭祀问神,那么商朝的神权就很强大,有时候强大到了可以左右商王的意志,可以影响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