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心腹大臣,兵部尚书齐泰,如何辅佐建文斗朱棣?结局如何?

建文帝心腹大臣,兵部尚书齐泰,如何辅佐建文斗朱棣?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3/12/15 6:57:04

力主削藩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临终时,齐泰被招去接受顾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很快齐泰就被晋封为兵部尚书。当时明太祖遗诏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丧,各藩王所在的王国无论官吏还是平民都要听朝廷的节制。诸王听了之后都说齐泰在矫诏,离间皇族骨肉亲情,都不非常高兴。

之前,建文帝为皇太孙之时,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权,个个手拥重兵,时间长了必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于是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他们秘密谋划削藩。削藩伊始,齐泰打算“擒贼先擒王”,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建文帝召齐泰说:“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这可怎么办呢?”齐泰说:“如今北方边境有强虏窥测,我们以防边为名,派兵将戍守开平,把燕王的护卫兵全都调到塞外,削去他的羽翼,就能缓缓削平他了。”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 [3] 。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朱元璋的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现在想要问罪,应该先从燕王的胞弟周王朱橚开始 。

建文元年(1399年),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被削。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得到了朱棣将要举兵的反状,于是发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投降了朱棣,朱棣随即做了举兵的准备。 谋划伐燕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 事情传到朝廷之后,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声罪致讨。齐泰说:“公开指出朱棣是乱臣贼子,才可以攻克他。”于是定下计来大举伐燕,并且布告天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重要辅政文臣不谙军事,也低估了燕王的能 。当时明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还健在的人非常少,老将中仅剩耿炳文和郭英,于是建文帝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燕军,不料到了真定就被燕军所败。于是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齐泰极力阻止,认为不可。黄子澄不听,最终建文帝还是命李景隆为大将 。

当时,建文帝派出五十万军队交给李景隆指挥,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说燕军指日可灭。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大喜说:“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击败他的兵马将为我立威!”同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败。建文帝非常惊惧,适逢燕王朱棣上书诋毁齐泰、黄子澄。于是建文帝解除了齐泰的职务,但是背地里留他们在京师,仍参与密议。李景隆给燕王朱棣书信,说齐泰和黄子澄已经被罢免了,请求朱棣息兵。燕王朱棣不听。 建文二年(1400年),盛庸在东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庙,命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到了夹河之战失败之后,建文帝又解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官职请求燕王罢兵,燕王朱棣说:“这是建文帝的缓兵之计啊。”于是进攻更加激烈 。 不屈被杀 自从削藩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但是燕王起兵之后南军屡屡失败,建文帝非常后悔听从了齐泰等人的削藩之议,以导致进退为难。等到燕军步步紧逼之后,建文帝又将齐泰召回京师。

齐泰还没有回到京师,就已经被燕军攻破了,齐泰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当时燕军非常急切地抓捕齐泰。齐泰将白马涂成黑色出逃,走出很远之后,白马出汗导致墨色脱尽。燕军士兵见了之后说:“这一定是齐泰的马。”于是被擒拿到了皇宫。齐泰同黄子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杀害。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

嘉靖年间,知县谢廷茞设祠祭祀。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赠太保,谥号“节愍”。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李逵死得并不冤?如果宋江不毒死他,他迟早也会被自己玩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逵是宋江故意毒死的吗,宋江临死前为何要把李逵毒死,李逵被宋江毒死真是活该

    其中《水浒传》主要写在北宋时期,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由被逼落草上梁山进行反抗,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水浒传》中有很多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及绰号,比如呼保义——宋江,他不能文不能武,趋炎附势,主要事件有杀阎婆惜;豹子头——林冲,他忠厚老实、武艺高强,主要事件有风雪山神

  • 南宋抗元名臣文天祥,被俘之后如何威武不屈,最后被元朝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文天祥为什么抗元失败,文天祥在南宋是个什么样的人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进士第一,成为状元。一度掌理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直言斥责宦官董宋臣,讥讽权相贾似道而遭到贬斥,数度沉浮,在三十七岁时自请致仕。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南下攻宋,文天祥散尽家财,招募士卒勤王,被任命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在援救常州时,因内部失和而退守

  • 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不让百姓纳粮,那他靠什么来养活军队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败落,李自成征粮,闯王李自成是什么年代的

    要知道,崇祯年间原本就天灾人祸不断,土地歉收,但官府与乡绅的所收取的赋税并不少,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所在的河南地区,基本上处于十室九空的状态。在河南地界上,除了背井离乡待不下去的百姓之外,留下来的百姓也基本上只能靠一口气吊着,根本就无力缴纳朝廷分摊的赋税。 不少老百姓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因此在这种情

  • 陆游爱上表妹,被母亲强行拆散,重逢后写下一词看哭无数痴男怨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游跟表妹的故事,陆游一生放不下表妹,陆游娶了多少表妹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后人多将陆游评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是两宋留诗作最多的诗人,他自己也曾经说过“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不仅诗歌写得好,也很有仁慈之心,他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废除凌迟之刑,但未被朝廷接受。陆游出生在了北宋

  • 辛弃疾最悲凉的一首词,豪迈背后尽是柔肠,读罢内心尽是沧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辛弃疾豪迈倔强的词,辛弃疾振奋人心的诗,辛弃疾最绝望的一首词

    辛弃疾有着出色的个人能力,在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朝代,辛弃疾可以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即便是这样,早年就已经纵马几进几出金营的辛弃疾,依旧没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只能借助于诗词表达自己的感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做梦都想完成的事情,但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就是没能完成。可辛弃疾依旧以他特有

  • 辛弃疾妩媚型的《满江红》,开篇即经典,柔情不输李清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辛弃疾满江红完整版视频,满江红辛弃疾图片大全,辛弃疾 满江红

    在古代,有非常多诗人或词人,他们大多都经历了非常多,身上有不少的故事。今天要讲的这位,是词人也是将领,能文能武,在七年级的语文书中,还被称为“词中之龙”,和李清照合称为“济南二安”,他这一生致力于收复国土,恢复山河,他就是豪放派的代表人辛弃疾。 辛弃疾典型的文武双全型人才,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辛弃疾这

  • 赵匡胤被逼黄袍加身,他如果宁折不弯拒绝篡位,士兵们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得以与李世民并称“唐宗宋祖”,可见其在后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赵匡胤的一大功绩便是建立北宋,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当然彻底结束五代十国乱世是在赵光义时期了,但是在名义上,北宋的建立标志着五代十国乱世的结束。 赵匡胤称宋太祖,也就是说赵匡胤没有靠着祖上的荣光,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走到了皇帝的位置上

  • 宋朝最幸运的诗人,给上司拍马屁写下两句诗,如今却成为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诗人戴复古和戴敏什么关系,宋朝诗人一生只有两句诗,宋朝最会拍马屁的大臣

    当然,除了一些比较出名的诗人之外,人们还会记住一些不知作者,但是却令人惊叹的诗句,比如“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便是其中之一。此诗句来源于一个宋朝的诗人,此人名为宋麟,显然的,这是一个后世基本没有听过的诗人,但是他却为后世带来了经典。最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诗句背后的故事,其目的是为了向上司拍马

  • 赵匡胤去世后,留下了娇妻与幼子,赵光义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匡胤和赵光义是同父异母吗,赵匡胤和赵光义后人关系,赵匡胤年轻时干什么的

    赵光义登基之谜 公元976年,赵匡胤驾崩,赵光义灵前即位,是为赵太宗。自古以来,皆为子承父业,赵匡胤在有俩儿子的前提之下,竟然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此等操作让人看不懂。而流传下来的“斧声烛影”的故事,也是疑点重重。在众多的版本之中,还出现了一个叫做混沌大仙的人,预言了赵匡胤的死,增添了几分

  • 朱元璋薄情,为何却对马皇后不离不弃,马皇后什么地方让他着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为什么只听马皇后的劝的,马皇后对朱元璋有多重要,马皇后和朱元璋的感情有多深

    倘若说起朱元璋的话,世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薄情之人,尤其是他对开国功臣们的态度,卸磨杀驴这个词语用在他是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朱元璋性格多疑,对许多开国功臣都有所猜忌,唯恐他们居功枉法,图谋不轨。明朝开国名将廖永忠和朱亮祖先后死于非命。随后,朱元璋又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害胡惟庸,又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