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一生造了18个字,其中17个已废除,剩下的一个字却无人敢用

武则天一生造了18个字,其中17个已废除,剩下的一个字却无人敢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26 更新时间:2024/2/15 13:27:08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的女帝,而且还是唯一一位,如今她虽然已经去世多年,但传奇故事依然还在,并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比如,武则天的一生曾创造了18个字,其中17个已经被废除,现在还有一个字残存,只是无人敢用而已。

仓颉造字

在我国历史上,谈起“造字”这个话题,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仓颉。在《淮南子·本经训》中有这样的记载:“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这句话清晰地记载了仓颉造字的历史,而且他造完字后天降大雨、鬼怪哭泣。为何会如此呢?根据一些民间的传言,仓颉造字后很多鬼怪所作的恶事就会被记录下来,他们害怕所以哭泣。

当然,这仅仅是民间对仓颉的一种神话。仓颉,又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他造字的地方叫“凤凰衔书台”。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仓颉造字并不是“造字”,而是整理字。

就如司马迁整理史料一样,仓颉把当时社会中流传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规范和使用,这在我国的汉字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为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不管仓颉是“造字”,还是整理字体,因为他的贡献巨大,所以被后人称之为“造字圣人”。回看我国的历史,能与“造字”一词有牵连的人不多,仓颉算是一个,而另外一个则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坎坷人生

武则天出生在唐朝的一个官宦家庭中,因母亲是隋炀帝杨氏的后裔,所以父亲去世后,她就被家族的兄长赶了出来,而后随着母亲来到了长安生活。

14岁时,武则天就长得“容止美”,唐太宗在位期间听到有这样一位美人,便将她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之中。入宫后,武则天被封为了“才人”,名号“媚娘”。

可惜的是,她有着一个高光的开始,却没有一个高光的过程。此事过后,武则天在才人之位上呆了11年,都没有任何寸进,唐太宗死后她还被下放到了感业寺,青灯古佛、渡过一生。

冥冥之中似乎有定数,唐高宗李治继位后,因早年与武则天有私情,父亲在时他无法左右,如今父亲不在了,他便可以将这段感情公之于众。

就这样,经过李治的一番操作,武则天二度进宫。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她也知道了权力的好处,于是开始了宫斗的生涯,一步步除掉萧淑妃王皇后,登临了唐朝后宫之主的地位。

与此同时,武则天的野心不止于此。李治犯头痛病时,武则天趁机开始处理朝政,并深得李治的信任,先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稳固了李治的地位。

可以说,武则天的手段在这时就显现了出来。李治去世后,他虽然将皇权交给了儿子,但武则天却是辅政之人,军国大事都出自她手,为后来的取而代之埋下了伏笔。

太子李显称帝后,不听武则天的话被废,李旦成为下一任皇帝。李旦过于软弱,唐朝的政权一步步落到了武则天的手里,后来李旦听信他人之言,干脆将皇帝传给了武则天。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武周,她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唯一一位女皇帝。称帝后,武则天做了很多的功绩,比如轻赋薄赋、重用寒门子弟,但也留下了诸多的传奇故事,比如豢养面首、造字等。

武则天造字

对于武则天造字,很多人不理解其中的意义,毕竟一个字能有多大的作用。其实,现代一个字的意义不大,但放到古代来说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唐朝时期,天下的权力基本都是由各大门阀世家把控,他们不仅掌握着天下的财富,更掌握着天下的文化,普通人想要学习、入仕必须以靠着这类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武则天造字的意义,她或许是为了向天下人传达一种“我是正统”的政治思想,也相当于宣布她君权的正规性。

纵览武则天当政的那些年里,她所创造的字体基本发生在前几年,先后创造了18个字,严格来说是在原有字体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前后一共涉及到了17个字、18个版本(有一个字改动了两次)。

这17个字分别是人、臣、初、日、月、天、地、星、证、授、载、圣、国、年、正、君、曌,可惜的是,随着武则天的退位,以及时代的演变,很多的字已经消失了,唯有一个字遗留了下来。

其实,武则天所造的这些字消失也在情理之中,她所造的字并不是为了方便民间百姓,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这样的东西自然没有生命力,她不再了,字也自然就消失了。

另外,武则天的字大部分笔画都比较的繁琐,不方便日常生活使用。不过,即使如此,也依然有一个字流传了下来,这个字就是“曌”,只是无人敢用而已,为何会如此呢?

“曌”这个字分解开来就是日、月、空,其中所代表的意思就是日月当空。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天子代表着天上的太阳,皇后则代表着天上的月亮。

日月当空就等于乱了地位、乱了尊卑,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不允许存在的,皇帝也比较忌讳这样的说法,自然没有人敢说、敢用,尤其是长达500多年的明清时期。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统治者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文字狱非常的盛行,不小心说错一句话,都有可能被缉拿下狱,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危及生命。

“曌”这个字更是敏感的一个字,每个人唯恐避之不及,更别谈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现如今,这些所谓的“君权神授”思想虽然没有了,但“曌”这个字因为笔画繁琐、用处不大,用的人也不多了。

俗话说得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样的东西才具有生命力,武则天的字大部分都是政治意义,而且她的存在、她的身份也让历史上的很多皇帝忌惮不已。

如上述所言,这样的东西(武则天的字)消失也很正常,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神与仙有何区别,周朝金文揭开秘密,难怪姜子牙封神不封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姜子牙是道教正神吗,姜子牙封神后为什么就没有神仙了,姜子牙为什么能封三教的神

    在如今的中国文化语境中,“神”与“仙”合一为神仙,指法力无边、长生不老的人物,“无所不能,超脱轮回”。但在古代文化语境中,神与仙各有所指,并非同一个类型,周朝金文揭开两者关系的秘密,也解开了姜子牙封神为何不封自己的缘故。神与仙含义截然相反至少在商朝时期,中国已有“神”的概念,甲骨文中的“申”即为“神

  • 齐国的国号有何由来?甲骨文卜辞显示:商朝还有一个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齐国为什么要叫齐国,齐国的国号有何由来,齐国历代国号

    鲜为人知的是,随着甲骨文的出土,通过甲骨文上的斑驳文字,人们发现原来商代时期还有一个齐国,由此也揭开了姜子牙齐国的国号由来,原来并非周代首创,而是“套用”了商代齐国之称呼。01:甲骨文中的齐国甲骨文中多条卜辞提到齐国,商王经常巡游齐地,卜辞中多有“王……在齐”的记录,显示出齐国与商王室的密切关系。商

  • 陕西出土一面铜镜,还原西周太阳能技术,学者:颠覆了传统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陕西考古发现的铜镜,陕西宝鸡西周铜镜,中国早期铜镜基本特征

    1995年,陕西扶风黄堆60号西周古墓遭到盗掘,为此国家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尽管遭到盗墓,但在这座古墓中,考古专家还是出土了不少重大文物,比如在墓主手臂下方发现的龙纹玉璧、玉鉞、一面凹面的铜镜等。玉璧、玉鉞广为人知,但凹面的铜镜到底有何用处,考古专家一时不解:说是镜子吧,但整体类似一个茶杯盖儿的形状,

  • 秦始皇死因被揭开?郭沫若指出:不是正常死亡,被人拿铁钉钉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死因大揭秘,秦始皇死因真的假的,秦始皇死因至今成谜

    虽然秦皇功大于过,但是他的过也是不应该被忘记的,在他统治期间忙于战事以及修建大型工程。所以,在当时的大部分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暴君形象。在秦皇死后,可以说是普天同庆。可是,对于秦始皇究竟是怎么死的,一直以来都是众议纷纷,给不出一个准确答案,有的人认同秦始皇就是简简单单的病死,也有人认为这和赵高有关。今

  • 如果刘备获胜,他会成为另一个曹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刘备和曹操谁更厉害一些,刘备跟曹操论个人能力谁更强

    刘备改为曹操,虽然这是影视剧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感受。但它不禁让人想象。如果刘备一开始就赢得曹操,刘备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曹操?白居易有一首诗,上面写着:周公对谣言的恐惧,以及王皓的谦逊。至于身体的死亡,谁知道真相?历史是如此令人尴尬和如此有趣。当靖康改变时,作为金帅皇帝的秦蜀不是忠诚的牧师;清朝以前的吴三

  • 三国大小乔美若天仙,孙策死后二十岁,大乔是怎么度过余生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策死后大乔小乔结局,孙策与大乔小乔秘史,三国中的小乔和大乔

    大乔乃是绝世美女,没有男人看了会不心动。孙策死后一代美女若就此凋零启不是太可惜,很多人都非常关心大乔的结局,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孙策死后大乔怎么样了。大乔乃绝世美女,可惜一代绝世佳人随着孙策的死而变得红颜薄命。孙策死后,他的弟弟继位。由于害怕孙策的儿子夺位吗?大乔孤儿寡母似乎不太被待见,史文中并没有

  • 三国时期,每年都在战争,人口稀缺,那打仗的时候哪来的80万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时期真正的兵力,三国时期的各种战争,三国时期靠什么支撑如此多的战争

    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能不愁吃喝。这时何等的不公平。而更不公平的是,穷人就必须要当兵,而富人则不需要。所以说古代的封建奴隶社会是多没黑暗而不公的了。其实和平年代对于老百姓们来说还能说的过去,而国家总是合久必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群雄割据,抢夺资源的一幕出现。这个时候老百姓们将迎来他们最悲惨的时刻。先

  • 诸葛亮最致命的弱点,却是刘备最强的地方,可用四个字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为何死心塌地的被刘备统治,刘备对诸葛亮怀着怎样的态度,诸葛亮对刘备有什么智谋上的帮助

    所谓捏合能力,就是对蜀国各个派别的整合,让全国人民一条心,全心全意对抗魏国复兴汉室,套用现在的话说,叫做“建立复兴汉室统一战线”。对政治家而言,相比其他才能,捏合能力才是关键,刘邦不就是靠这一点赢得天下?不过,捏合能力的关键,未必需要有识人之明,但往往却能人尽其才,让人尽量满意自身职位,尽量让每个人

  • 如果刘备采用庞统的上计闪击成都下计退守白帝 他能一统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庞统给刘备上中下三策,刘备何时得到庞统,当时刘备对庞统的态度

    因为当时庞统在潞城攻坚战的时候,庞统为他出了上中下三个计策。然而当初刘备要是采用最的那一计的话,庞统就不会死,在蝴蝶效应下,关羽不会死,荆州不会丢,汉中不会攻不下。三国争霸的局面也会大为不同!可是为什么当初刘备没有采用庞统的计谋呢?这是因为当初刘备在进入蜀地的时候,采用的是不紧不慢的中计。所谓不紧不

  • 三国河北六大名将,他排在第一位,赵云屈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河北名将排行榜,三国河北名将谁最厉害,赵云打不过的六大名将

    河北自古出名将,在三国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河北也诞生了很多名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三国时期河北六大名将。六、张郃张郃起初是袁绍的手下,官渡之战后,张郃归降了曹操,从此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历经多年拼杀也是战功赫赫,到了曹魏后期,张郃成为为数不多幸存的老将,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司马懿都十分忌惮张郃,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