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这件事,肯定认为朱元璋乱杀人,实际上不是,朱元璋是个有底线的帝王,个人认为之所以处死两个儿媳,是因为儿媳们做了有损皇家颜面的事,不然谁也不会甘愿主动当个恶人,自然是因为儿媳触碰了朱元璋的底线。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儿媳汤氏,汤氏出身高贵,是开国功臣汤和的女儿,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是个知名的大家闺秀,汤氏十几岁时嫁给鲁王朱檀,朱檀时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母亲郭氏被封为宁妃,史书上评价朱檀,为人博学多才,礼贤下士,同时又爱好诗文,朱元璋对他十分宠爱,与汤氏结为夫妻,也算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朱檀是个幸运的皇子,仅仅两个月大,就被朱元璋封为藩王,封地在兖州,一开始朱檀在封地上名声不错,当地百姓在他治理下,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消逝,朱檀开始信奉黄老之术,期望自己能延年益寿,活得久一些。在鲁王府内,朱檀招大批道士入府炼丹,整个王府终日焚香念经,朱檀与汤氏性格也发生变化,以前还可以说是正常,如今已经偏离正常人轨迹了,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古代所谓的炼丹,其实都是一个个化学反应,所谓的仙丹妙药,其实都是化学物质,比如水银、朱砂等,人一旦大量接触,轻者有损身体,重者要丧命,自从朱檀与汤氏服用丹药后,身体各种机能开始损坏,人也不精神,可夫妻两人仍像疯了一样相信丹药。
当然了,这两人痴迷于丹药,朱元璋是没理由处死他们的,真正让朱元璋狠心下手的,是因为一件事,当时有个道士告诉朱檀夫妇,说如果想要飞升仙界的话,那么需要一百个阉割过的男童作为药引,和丹药一起炼制,才可以完成,照一般人的思维,早就把这个道士赶出去了,可朱檀极为相信,同时付出行动,他命人大肆购买八岁男童,如果没有卖的,那么就去抢、抓,一时间兖州百姓人心惶惶,甚至滋生出了罪恶,人贩子为和王府做生意,开始偷八岁男孩去贩卖,那些被抓紧王府的孩子,几乎全被阉割。由于事情闹得太大,最终捅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大怒,命人前去捉拿,朱檀到底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他没有狠心将其杀死,于是重罪全丢给了鲁王妃汤氏,汤氏被凌迟处死,后面因为汤和是的原因,凌迟改为斩首,朱檀则为其量身定做了一个刑法髨型。
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不可以轻易剪头发,不然视为不孝,在这里还有个故事,当初曹操在行军过程中,定下一个规矩,如果谁的马敢践踏麦田,直接斩首示众,结果曹操自己的马踩了麦子,但因为法不加于尊,最后他决定削去头发当成惩罚。朱檀的刑罚有些类似,只不过当初曹操是削头发,朱檀则是要把全身上下的毛全部剃光,在现代人看来毫无感觉的刑罚,在古代是一个非常具有侮辱性的惩罚,朱檀没有被处死,被放回封地以后,依旧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一年后郁郁去世。
朱元璋对他也是从喜爱到厌恶,甚至将其谥号封为鲁荒王,认为他做事情荒诞且荒唐。说完了第一个儿媳汤氏,我们再来说第二个儿媳邓氏,同样是开国功臣之女,邓氏父亲名为邓愈,长大后嫁给秦王朱樉,邓氏没有汤氏那么疯狂,而她犯的错也很常见,就是野心太大了,邓氏嫁给朱樉时,并不是他的正妻,正妻时王氏,王氏性子比较软,邓氏常常给正妻脸色看,最终把王氏气出了王府,自己一个人生活着。
王氏离开后,邓氏更加变本加厉,王府的婢女们经常遭受她的责罚,朱樉对邓氏不严加管教,导致邓氏的野心越来越大,甚至有逾越行为,她私下找人定做了皇后专门穿的衣服,一个人在王府内偷穿,幻想着自己某一天能母仪天下。结果此事被人告发,朱元璋得知后震怒不已,邓氏则被赐死,朱樉渐失帝心,后在征伐叛番中得瘴疠后不久而死。
总的来说,朱元璋这两个儿媳,死的是罪有应得,一个过于残暴,另一个野心太大,无论哪一个都不是朱元璋可以容忍的,两个儿子也没成什么大气候,多少和妻子有关,古人常说娶妻娶贤,全部是经验之谈,一个不好的妻子可以毁掉三代人。皇家最注重颜面,两个儿媳做出了这种事,又不是皇帝亲生,结果自然是善终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