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送他一枕头,次日才明白其中玄机

刘伯温请求告老还乡,朱元璋送他一枕头,次日才明白其中玄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4/2/7 8:38:27

在唐朝,对于功臣的态度是最为人所赞扬的,李世民给功臣们建了一个凌烟阁,以此纪念他们的功绩,至于和之相反的例子则是明朝,朱元璋对功臣们紧紧盯住,从朱元璋手上活下去的功臣实在是少之又少。刘伯温这位明朝著名的谋臣在请求归家之后,朱元璋虽然是同意,却是在不久之后,送了他一个枕头,刘伯温对于这位猜忌的主子很是了解,但是对此举依旧是不解,直到第二天,他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吓出一身冷汗。

刘伯温作为明朝著名的谋士,对于明朝的建立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人喜欢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因为传说中,诸葛亮便是算到了在自己之后,有刘伯温这么一人的存在,但是他也算到了刘伯温的死。在明朝的世人看来,刘伯温就是半仙,可以算人命运的存在,据说,刘伯温留下的烧饼歌算出来自己死后清朝民国的建立,连慈禧都被他预见。这虽然有后人编造的可能,但也可以说明在当时刘伯温的影响力之大。

这么一位出名的谋士,有野心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请他出山的机会。当初诸葛亮便是类似刘伯温的地位,才被刘备请了三次出来平定江山。但是,朱元璋请他却是用了一些武力,最初朱元璋请他的好友去游说,但却遭到了全部否决,最后他派人拿了一顶宝剑,说这把剑应该献给太子,用来斩杀一切不听话的人,在生命的威胁之下,刘伯温才被迫拜见朱元璋,最终在这一次谈话之后,刘伯温归于朱元璋旗下。

其实,刘伯温对于朱元璋并不是那么看好,在他看来,朱元璋多的是匪气,而不是帝王之气,这样的人更像是项羽,而不是刘备这样最终夺天下的人,所以才一直到被逼才出山一见。可是,在见面之后,刘伯温却是大为改观。在两人相伴随行的一路上,刘伯温发现朱元璋的每一个士兵都不能卸甲,虽然天气酷热,但是因为朱元璋的要求,每一个人不敢与众不同,刘伯温因此感叹朱元璋治军有效。

在两人谈论一番之后,朱元璋派手下拿了西瓜过来解渴,一块西瓜朱元璋竟然全部啃了个干净,从这里开始,刘伯温对朱元璋印象已经大改,他已经习惯了当时人的奢侈风尚,对于这些人的作风,刘伯温是不齿的,朱元璋却是可以做到身居高位却依旧保持自己的节俭作风,这让刘伯温很是敬佩,他觉得如果朱元璋拿下江山,天下一定会变得不一样,所以这一次见面之后,刘伯温决定辅佐朱元璋平定江山。

这之后,刘伯温真的是尽了自己半仙的名声,他先后帮着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一路出奇策让朱元璋接下来的路顺畅无比,可是,在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对刘伯温却是起了戒心。朱元璋在继位不久之后,便是开始屠杀功臣,当时不少重要臣子便是被其杀死,但是,刘伯温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猜忌心,所以在朱元璋刚刚继位之后,刘伯温便是果断远离朝政,选择了隐居,他向朱元璋请求归家。

对于这位曾经重要的谋士如今的选择,朱元璋倒也是没有拒绝,直接同意了下来,这之后,朱元璋动不动就派人给刘伯温送去财物,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毕竟这样君臣都可以保持亲密又不至于生出猜忌,可是在一次朱元璋送来的礼物中,刘伯温却是嗅出了一些不寻常,当时前一天他的靠枕破了,皇帝却是第二天就送来了珍贵的枕头,但是,刘伯温枕头破了自然不可能大肆宣传,所以这也是透露出了朱元璋想要传达的讯号。

刘伯温当晚并没有想出原因,但是在第二天醒来之后,刘伯温却是暗暗发冷汗,明白了枕头的深意,朱元璋的意思是,既然刘伯温执意要退隐,那么就要小心一点,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眼中,而另外一层意思则是,我对臣子是这么关切,一直都想着你,你却是抛弃了我,所以你自己也是明白的。

在他选择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太过挽留,当时他以为这是朱元璋想要让自己远离朝政,但是现在刘伯温才明白,不论自己选择远离朝政还是隐居,朱元璋都不会就这么忘记自己,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猜忌,所以功臣被弃是常态,但是,功臣自己选择抛弃帝王,也不会有好结局。

最终,刘伯温离奇死亡,很多人都是认为这是朱元璋的下手,那么,在大家看来真相又是如何呢?朱元璋真的对他下手了吗?

更多文章

  • 刘伯温神机妙算,与朱元璋一次谈话,真的准确预知到后世五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神机妙算刘伯温 朱元璋,刘伯温的奇谋妙计助朱元璋成功,刘伯温朱元璋画龙视频

    古往今来,人才济济,不管哪个朝代都出现不少杰出的帝王将相和英勇善战的战士,而那些才华横溢的历史人物流传至今,更是有很多人觉得他们聪明的像个神仙,如果世界上真有神仙,那他们肯定就是了,说到神机妙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处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蜀国为刘备付出了很多,才华更是毋庸置疑,而今天小编

  • 擒获明朝皇帝的瓦剌部,后来咋没了?其实还在,有一个人很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哪位皇帝被瓦剌抓了,明朝瓦剌之战死了哪些大将,明朝皇帝谁被瓦剌人带走了

    其实,瓦剌部并不是他们的本名,早在元朝的时候,他们的部落叫斡亦刺。这个部落居住在巴尔喀什湖附近,占据的面积也是十分可观。那么他们为什么改叫瓦剌部呢?这个名字又有什么意义呢?清朝有本书籍中有这样记载,说瓦剌是西海的一种鱼。这种鱼看见人离得远就假装哭泣,人离得近了,就会吃人。所以,瓦剌便被赋予了假慈悲的

  • 赵匡胤欲迁都洛阳,朱元璋欲迁都西安,为何两人全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391年,朱元璋命令太子朱标巡视关中,考证明朝都城事宜,其实就是想要迁都西安,所以才有太子朱标“病中上言经略建都事”。众所周知,北宋都城开封与明初都城南京,都不是理想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以赵匡胤与朱元璋的眼光,都能发现其中的弊端,所以才有迁都计划。但无论是宽容的赵匡胤,还是强硬的朱元璋,最终却

  • 秦桧后人想把祖先跪像拆除, 还不想跪岳母, 文物局这么回答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桧跪像真实照片,现存的秦桧夫妇跪像,秦桧后人看跪像

    历史上,秦桧的跪像有上百个,后来流传到现在,就只剩七个了,人们也都看的很过瘾,很多人还抓秦桧的脸,导致现在,秦桧的脸都是黑的,因为秦桧当时没受到什么处罚,所以他的后代都活在南京。因为他们搬家了,所以在南京大屠杀中,并没有受到影响,后来又回到了南京,这些人想到自己的祖先是秦桧,他们也很难受,在乾隆年间

  • 秦桧的老婆有多坏?不仅与金人苟合,她还与人密谋杀害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桧老婆最后的下场,金人对秦桧的老婆做过什么,秦桧怎么把岳飞害死的

    书里面写道,秦桧原本得了状元,然而就在和妻子王氏刚结婚没过多久,金人就攻破了开封府,徽钦二帝被掳走,而且很多皇室的宗亲、后宫的妃子、满朝的文武大臣等等也都被金人抢走了,当然秦桧也在这些人之中。到了金国之后,徽钦二帝就被金人丢到了枯井之中,受尽了折磨只能等死。而秦桧和他的妻子王氏则被赶到了贺兰山边上的

  • 精忠岳飞中的大元帅,差点把金兀术活活饿死,在历史上有两种死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精忠岳飞谁死得最惨,完颜兀术详细资料,精忠岳飞里金兀术是怎样死的

    先说说韩世忠在刚成名的时候所做的一件大事,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名著水浒传。在水浒里面,宋江付出了梁山上的巨大的代价终于剿平了方腊的叛乱,在梁山与方腊的最终交战中,鲁智深在一个和尚的指点下捉到了方腊,但是在历史上捉到方腊的是一个小校尉,这个小校尉就是韩世忠。当时朝廷差童贯剿灭方腊的叛乱的时候,方腊的

  • 明朝国姓是“朱”,百姓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因此改了一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继祖与朱元璋,朱元璋当皇帝后朱姓百姓改姓,明朝时有没有老百姓也姓朱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汉字,各种近义词反义词,还有同音字,所以不懂的很容易闹笑话,而太懂的又喜欢卖弄,就好比现在的评论区人才,不过在古代这个很忌讳,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最大,所以皇帝的姓氏就是国姓,只有皇家能用,一样的大多要赐姓,就是为了避讳,不过有时候这皇帝的姓氏也是一个大麻烦。朱元璋——大明皇帝

  • 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什么亲手杀了他的舅舅,其母:太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岳飞是谁的守护灵,岳飞精忠报国为何被杀,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缩写

    据《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了一件事:那时候岳飞驻军在徽州,他的舅舅靠着这层关系仗势欺人,久而久之,当地的老百姓再也忍受不住了,于是将这件事情告诉给了岳飞,希望他能处理好此事,而岳飞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没有处理只是一字不漏的告诉给了母亲,之后他的母亲姚夫人狠狠的教训了她弟弟。被骂了一顿之后,岳飞的舅舅

  • 考古研究徐达石碑,却发现一奇怪现象:朱元璋果然不可能毒杀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害死徐达,徐达有可能是朱元璋杀的吗,历史中朱元璋杀徐达了吗

    那么,徐达真是朱元璋毒杀吗?考古专家研究徐达石碑时,却发现一个奇怪现象,直接反映出朱元璋真不可能毒杀徐达。根据史书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转了一些。不久,徐达回到南京,但在南京的次年二月(1385年),病情加重,随后去世。需要说明的是,古代背疽却是一种非常

  • 明朝坚持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创造7个世界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明朝为什么不扩张领土不割地,明朝不割地不赔款是真的么

    明朝统治时期有7个世界第一。首先是人口总数是世界第一。易中天认为在明朝末年人口总量应该是在六千万人左右,但是其他的专家学者认为,明朝的巅峰时刻已经达到了1亿人左右。当然说明朝有八千人人口总数的专家最多。纵观世界,当时世界上才有4亿人口。明朝矿产产量第一。中国到了明朝时期就十分的注重火器,但是要打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