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对于功臣的态度是最为人所赞扬的,李世民给功臣们建了一个凌烟阁,以此纪念他们的功绩,至于和之相反的例子则是明朝,朱元璋对功臣们紧紧盯住,从朱元璋手上活下去的功臣实在是少之又少。刘伯温这位明朝著名的谋臣在请求归家之后,朱元璋虽然是同意,却是在不久之后,送了他一个枕头,刘伯温对于这位猜忌的主子很是了解,但是对此举依旧是不解,直到第二天,他才明白朱元璋的用意,吓出一身冷汗。
刘伯温作为明朝著名的谋士,对于明朝的建立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很多人喜欢将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因为传说中,诸葛亮便是算到了在自己之后,有刘伯温这么一人的存在,但是他也算到了刘伯温的死。在明朝的世人看来,刘伯温就是半仙,可以算人命运的存在,据说,刘伯温留下的烧饼歌算出来自己死后清朝民国的建立,连慈禧都被他预见。这虽然有后人编造的可能,但也可以说明在当时刘伯温的影响力之大。
这么一位出名的谋士,有野心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请他出山的机会。当初诸葛亮便是类似刘伯温的地位,才被刘备请了三次出来平定江山。但是,朱元璋请他却是用了一些武力,最初朱元璋请他的好友去游说,但却遭到了全部否决,最后他派人拿了一顶宝剑,说这把剑应该献给太子,用来斩杀一切不听话的人,在生命的威胁之下,刘伯温才被迫拜见朱元璋,最终在这一次谈话之后,刘伯温归于朱元璋旗下。
其实,刘伯温对于朱元璋并不是那么看好,在他看来,朱元璋多的是匪气,而不是帝王之气,这样的人更像是项羽,而不是刘备这样最终夺天下的人,所以才一直到被逼才出山一见。可是,在见面之后,刘伯温却是大为改观。在两人相伴随行的一路上,刘伯温发现朱元璋的每一个士兵都不能卸甲,虽然天气酷热,但是因为朱元璋的要求,每一个人不敢与众不同,刘伯温因此感叹朱元璋治军有效。
在两人谈论一番之后,朱元璋派手下拿了西瓜过来解渴,一块西瓜朱元璋竟然全部啃了个干净,从这里开始,刘伯温对朱元璋印象已经大改,他已经习惯了当时人的奢侈风尚,对于这些人的作风,刘伯温是不齿的,朱元璋却是可以做到身居高位却依旧保持自己的节俭作风,这让刘伯温很是敬佩,他觉得如果朱元璋拿下江山,天下一定会变得不一样,所以这一次见面之后,刘伯温决定辅佐朱元璋平定江山。
这之后,刘伯温真的是尽了自己半仙的名声,他先后帮着朱元璋灭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一路出奇策让朱元璋接下来的路顺畅无比,可是,在朱元璋得天下之后,对刘伯温却是起了戒心。朱元璋在继位不久之后,便是开始屠杀功臣,当时不少重要臣子便是被其杀死,但是,刘伯温早就看出了朱元璋的猜忌心,所以在朱元璋刚刚继位之后,刘伯温便是果断远离朝政,选择了隐居,他向朱元璋请求归家。
对于这位曾经重要的谋士如今的选择,朱元璋倒也是没有拒绝,直接同意了下来,这之后,朱元璋动不动就派人给刘伯温送去财物,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毕竟这样君臣都可以保持亲密又不至于生出猜忌,可是在一次朱元璋送来的礼物中,刘伯温却是嗅出了一些不寻常,当时前一天他的靠枕破了,皇帝却是第二天就送来了珍贵的枕头,但是,刘伯温枕头破了自然不可能大肆宣传,所以这也是透露出了朱元璋想要传达的讯号。
刘伯温当晚并没有想出原因,但是在第二天醒来之后,刘伯温却是暗暗发冷汗,明白了枕头的深意,朱元璋的意思是,既然刘伯温执意要退隐,那么就要小心一点,现在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眼中,而另外一层意思则是,我对臣子是这么关切,一直都想着你,你却是抛弃了我,所以你自己也是明白的。
在他选择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太过挽留,当时他以为这是朱元璋想要让自己远离朝政,但是现在刘伯温才明白,不论自己选择远离朝政还是隐居,朱元璋都不会就这么忘记自己,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猜忌,所以功臣被弃是常态,但是,功臣自己选择抛弃帝王,也不会有好结局。
最终,刘伯温离奇死亡,很多人都是认为这是朱元璋的下手,那么,在大家看来真相又是如何呢?朱元璋真的对他下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