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清门抬进的皇后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会刺激到了慈禧呢?

大清门抬进的皇后有什么讲究吗?为什么会刺激到了慈禧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14 更新时间:2024/2/7 8:39:00

梃杖是对宫女、太监的刑罚,现在慈禧要用在贵为皇后的阿鲁特氏身上,这时阿鲁特氏哭着哀求:“请太后少说一点啊,媳妇好歹是大清门抬进来的。”结果这句话更是深深地刺激了慈禧。病榻上同治帝看着一出家庭闹剧,病情加重,婆媳关系也跌至冰点。

那么从大清门抬进的皇后有什么讲究吗?

一,大清门是国门。

大清门,始建于于明朝朱棣永乐年间,当时被称为“大明门”。后来明朝灭亡,李自成将其改成“大顺门”,只是门头没有来及的换,清兵就被吴三桂带入关了。清兵攻占京城后,将门头改为“大清门”。

大清门被清朝统治者视为国门,平时从不打开。只有重大节日或才祭祀时,皇帝和皇后、皇太后从此门进入。一般官员和嫔妃都只能走神武门。从大清门抬进去的皇后,是无上的尊荣,其他嫔妃只能从神武进。享受这种荣誉的机会非常稀少,并不是因为你是皇后就有机会,从大清门抬进来。在整个清朝,从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也只有5位,顺治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继后孝惠章皇后、康熙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同治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光绪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

清朝总共有12位皇帝,也只有5个人才从大清门抬进来,可见其荣誉稀有。其他皇后多是早在皇帝做亲王就娶过门的嫡福晋,或者从嫔妃一步步靠奋斗成为皇后的。

二,清朝曾立祖制。

什么祖制呢,就是非大清门入者,不能处置大清门入者。什么意思呢,就是不是非大清门抬进的皇后,没有权利处理大清门抬进来的皇后。这样才显示大清门抬进去皇后的尊贵。

慈禧对阿鲁特皇后的厌烦到达了极点,意图废后时,与醇亲王商议,醇亲王说道:“祖制规定,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然后以这理由拒绝了慈禧的要求。

可见,大清门抬入皇后,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除非皇帝。

那么为何就刺激到了慈禧呢?

一,慈禧是从神武门进皇宫。

慈禧最初只是咸丰皇帝的兰贵人,入宫走的是神武门。在宫里凭着非凡的歌声吸引咸丰的注意,才得到咸丰的宠幸。在这之后慈禧凭借过人的手腕,一步步努力,一步步的奋斗,最终成为大清王朝背后的主宰者。虽然,慈禧手握实权,但这些并不能弥补她未过大清门的遗憾。所以,她对这一点耿耿于怀。

二,阿鲁特氏在讽刺慈禧的出身低。

别看慈禧在阿鲁特氏耀武扬威的,其实从心里就瞧不起慈禧的出身。从清朝档案中可以看出,慈禧的上三代都是清朝中级官员,算不上显赫,只是普通官宦之家,在入宫前,慈禧一直居住在北京劈柴胡同。其父亲只是安徽省一个道员,这样的出身怎么能从大清门抬入呢。

而阿鲁特氏出身名门,蒙古正蓝旗,爷爷赛尚阿是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父亲崇绮是《清史稿》所记“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试汉文”唯一状元公。外祖父端华是当年咸丰皇帝顾命八大臣之一。与慈安皇太后还有拐弯的亲戚,这样的出身才能从大清门抬进去当皇后。

三,慈禧害怕失去权势。

阿鲁特氏的出身,还有是从大清门抬进的皇后,再加受慈安太后的喜欢。慈禧明显感受到了阿鲁特氏潜在的威胁,对权力有着特别迷恋的慈禧,决不任何人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她要把权力牢牢地抓在手中才放心。而自己的儿媳,无论表现的多么温顺,多么知书达理,都解除不了慈禧内心的恐慌。

因为,阿鲁特氏太强大了,她必须要压制。在她听到,阿鲁特氏说道:“请太后少说一点啊,媳妇好歹是大清门抬进来的。”时,仿佛在听到阿鲁特氏在向她宣战,在嘲笑她,在挑战她权威。慈禧恨之入骨。

不久,体弱多病同治病逝。阿鲁特氏人生悲剧了,同治死意味着她唯一的靠山倒了,更糟糕的是同治没有子嗣。阿鲁特氏想当皇太后,除非慈禧为同治立嗣,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慈禧当然明白,如果给同治立嗣,再扶上皇位,也就意味她只能做太皇太后了,那就永远失去了权力,为了继续把持朝政,她将同治的堂弟载湉继承给咸丰为子,这样就保证了她皇太后之位。

这样的结果,阿鲁特氏却成了新皇帝的皇嫂,做不了皇太后,又不能再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处于极尴尬的地境地。慈禧彻底报复阿鲁特氏那句“从大清门抬进来的”之仇。慈禧在暗暗地嘲笑着阿鲁特氏,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怎么了,我让你永无出头之日。

阿鲁特氏自知以后生路渺茫,每日在惊惧和悲伤中常常哀哭不止。有一次,阿鲁特氏的父亲崇绮试探性问问慈禧该如何处置自己的女儿,结果慈禧冷冰冰地说:“即可随大行皇帝去罢。”意思是赶紧死,殉葬。

阿鲁特氏得到父亲的消息后,也深知自己活路不多了,于是自尽而死,同治皇帝死后短短75天,阿鲁特氏一并西去。22岁的阿鲁特氏在两年皇宫中得到是无尽黯然神伤和精神折磨,从大清门抬进的皇后,也逃不出宫门里深似海皇宫生活,完败于从神武门进入皇宫的嫔妃。

更多文章

  • 岳钟琪到底有多大的权力?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策反他,推翻雍正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岳钟琪为什么被处死的,岳钟琪为啥被雍正废弃,雍正与岳钟琪什么关系

    岳钟琪手握兵权,手下兵力大约有十几万,清朝入关后历经顺治、康熙两帝的治理,反抗力量已经减弱,基本上没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了,在康熙晚年,发生了准噶尔叛乱,康熙派十四阿哥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统帅驻防新疆、甘肃、青海等省的八旗、绿营部队,号称三十余万,实际兵力十几万人,这些军队在平叛的过程中又得到了锻炼,成为

  • 清朝皇家明黄色、杏黄色、金黄色朝服,分别什么人能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什么人穿红色朝服,清朝的朝服为什么有黑色和蓝色,清朝官员朝服颜色怎么划分的

    什么人能用明黄色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明黄色是绝对的禁忌!清王朝规定,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才可以穿着明黄色朝服,即便是仅仅低皇后一级的皇贵妃也不行。至于其他人,就更加不能使用明黄色了……据末代皇弟溥傑回忆,他儿时穿着一件明黄色的内心去紫禁城看已经退位的胞兄溥仪。开始兄弟二人玩得相当高兴,可当

  • 康熙皇帝驾崩时候,为什么雍正要立刻处死随侍康熙60年的心腹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何时决心立雍正为帝,康熙和雍正皇帝是什么关系,康熙是怎么样传位给雍正的

    在跟他长期接触的过程中康熙遇到许多烦恼事情的时候,都会跟赵昌诉说来排解自己的烦恼,两人已经算是真正的好朋友。雍正在康熙一去世就立马杀掉赵昌,依我看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私人秘密来讲康熙作为一个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是历史不可抹杀的,在他治理下的清朝,当时被人称为“康熙盛世”。但即便再

  • 雍正皇帝除掉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什么没有收拾张廷玉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张廷玉画像)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张廷玉的戏份很多,特别是九子夺嫡的紧张时候,张廷玉总会金句频出,发挥出不一样的作用,因此深得康熙帝的信任。可是在历史上,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才考中进士,其父张英是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居相位三年深受康熙帝器重。张廷玉初入官场即得父荫,但

  • 一样都是依靠宗教,白手起家,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洪秀全就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洪秀全与朱元璋个人素质比较,洪秀全和朱元璋关系,洪秀全对朱元璋的评价

    历史上有很多开国皇帝,大都出身贫寒,衣食无着。他们对社会底层有着深刻的理解,知道如何去笼络人心,收服民众;更是能够隐忍不发,而后借机起事,遂成不世之功。48岁之时,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遥望着巡幸的秦始皇嬴政,大丈夫当如是也,谁也不会想到7年后,摇身一变他已是汉高祖刘邦。当1328年,朱重八呱呱坠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被高估的历史人物?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乾隆皇帝不聋不瞎不配当家,乾隆评价最高的人物,乾隆最主要的功绩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被时人和后世成为“乾隆皇帝”。他的身上有两个人人皆知的标签:命最好的皇帝和被演绎最多的皇帝。其实客观地说,他还是历史上最被高估的皇帝,而且,没有之一。乾隆皇帝全身像命最好的皇帝弘历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而且不是嫡子,按理说轮不到他做皇帝,然而清初顺治、康熙、雍正都不

  • 清朝一直有人想反清复明,为什么在元朝很少有人想反元复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为什么有反清复明没有反元复宋,元朝没有反元的组织吗,清朝末年有反清复明势力吗

    很多人通过一些艺术作品中了解到经常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来反抗清朝的统治,而没有反元复宋的事情发生。让人很疑惑为啥感觉在清朝一直有人反清复明,为啥在元朝没多少人反元复宋?我们要知道任何事有因就有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肯定是与两个朝代的统治有着莫大的关系,元朝虽然在当时是外族入侵,用武力的方式灭宋统治中原

  • 他被雍正帝用来扳倒年羹尧,年羹尧倒台后,下一个倒台的却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许羹尧,年羹尧在雍正上位起了什么作用,雍正是怎么除掉年羹尧的

    但是当时朝堂之上,派系林立,尤其是九子夺嫡之时的皇兄皇弟,胤禩、胤礽、胤禵等势力犹存,而他则一方面启用与自己关系匪浅的胤祥,另一方面则打击其他皇子,尽皆圈禁削籍。而在对待臣属上,对于手握西北军政大权,时任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的年羹尧也着手开始清算。于是一个臣属便由此而被逐步启用,他便是蔡珽。蔡珽乃是

  • 年羹尧被罢免大将军后,担任杭州将军,这个官职到底有多大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羹尧担任过哪些官职,年羹尧有多大权力,年羹尧被封什么职位

    说到杭州将军,我们可以先来简单了解下清朝的驻防将军制度。清朝以八旗兵分驻各省要地,便于监视汉族绿营兵,称为“驻防”。顺治二年(1645年),派八旗兵驻守济南、德州、临清、徐州、潞安、平阳、蒲州等地,此为八旗兵驻防之始。此后,驻防地扩大到各省险要之地,至雍正年间,全国共设驻防将军十四人,分别驻守盛京、

  • 李秀成在太平天国最后时刻,献出救命奇计,为什么洪秀全没采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天国李秀成之死,李秀成真实长相,洪秀全李秀成结局

    “让城别走”的历史背景英王陈玉成和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最受倚重的两员大将。(安庆失陷,皖北形势逆转)1862年,太平天国在安徽最重要的城池安庆被清军攻陷,陈玉成坐守庐州,企图集中兵力夺回安庆,但清军却调集大量人马欲困死陈玉成。不得已,陈玉成只得放弃庐州北走寿春,结果被叛徒苗沛霖诱捕出卖,惨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