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战神杨业,在宋朝为何得不到重用?一个原因最关键

一代战神杨业,在宋朝为何得不到重用?一个原因最关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1/24 14:02:28

杨家将说的是:北宋初年,辽国对中原土地虎视眈眈,曾数次南侵,而杨家满门忠将,为保大宋江山,誓死抗辽,威名远扬。此外,杨老令公杨业更是战功显赫,得到了宋太宗的大加封赏和重用。然而,演义终归是演义,从来都是虚实参半,对史实有虚构和夸张的成份,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历史史实。

历史上,杨业是大宋名副其实的名将不假,但是,在真实的史实中,杨业归宋时并没有得到宋朝的封赏和重用。作为北汉的降臣,宋太宗只对北汉国主刘继元和将领马峰、郭万超等人进行了重赏,而对于同是将领的杨业,根本不在重赏之列。直到降宋几个月后,因为边防需要宋太宗才想到了合适人选杨业。

此时,宋太祖给了他一道密赏,至于赏赐了多少便不得而知了。并且,杨业在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过很高的官职,也从来没能成为手握大权的主将。当初,归宋时,宋太宗对能收服这么一位猛将,虽颇感欣慰,但却没有封杨业很大的官职,只给了他一个“左领军卫大将军”的官衔,属于“环卫官”,卫队的副将,没有什么实权。即使后来授予他的“郑州刺史”也是个虚职,比起朝廷的重臣来,实在相差甚远。

然而,杨业在北汉时曾被重用,官至二品节度使,归宋后却颇受冷落,前后反差太大,真是可惜了一代心怀抱负的将才了。之后,杨业做了宋朝的边防官,短短几年就战死边关,始终没有得到北宋的重用,这与演义小说里的杜撰大相径庭。

那么,杨业归宋后究竟是什么原因才使得其不被重用呢?

究其原因,不仅与杨业的家庭背景有关,还与宋朝的军事体制有关。杨业的父亲杨信,原本是手握重权的麟州刺史,名震一方。不过,当时所处的背景正是天下分裂割据之时,各地政权不断更迭此起彼伏。杨业在20岁时,被父亲送到了刘崇手下,小小少年不仅胆识过人,还能力非凡,这让刘崇刮目相看。

公元951年,刘崇在晋阳自立为帝,建立北汉政权。

而当时,父亲杨信已经追随了后周,并且,后周和北汉却成为了敌对政权。这样的局面,让杨业父子处在了一个非常难堪的境地,一个效忠北汉,一个效忠后周,父子二人处在了截然对立的两个立场上。由于,当时正处于混乱时期,或许杨业父子的选择也是身不由己。

父亲杨信死后,杨业弟弟杨重勋接替父亲的职位做了麟州刺史,麟州地处北汉和后周的交界地带,两国都想将此地据为己有。然而,杨重勋的军事力量极其有限,为了保全自己的实力,杨重勋见机行事,时而投靠北汉,时而归降后周,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

有了这样的家世背景,杨业再怎么勇猛无敌,北宋皇帝对这个降臣,也是始终心存芥蒂的。在宋太宗眼里:“你杨业作为一个誓死效忠主子的忠将,最终不也投降我了吗?既然你会投降我,那么,说不定会在关键时刻投降别人,当然,我不会在你身上煞费苦心去下赌注。”

不过,话又说回来,杨业虽有这样不太光彩的父亲和弟弟,但是,作为杨业本人,他确实是忠心无二。在追随刘崇30多年的日子里,不管北汉怎样变化,他都始终忠心效力,矢志不移。可是,北宋皇帝却不管你这些,再怎么说你也是杨氏血统,杨家人永远与你有着扯不清的关系,将影响你一生。

此外,北汉和北宋多年征战,积怨很深,且杨业又是北汉主将,能征善战,声名远扬,曾是宋太宗重金悬赏的对象。如今,虽然杨业降宋了,可是,即便是这样也难免会受到北宋一些朝臣的讥讽和嘲笑,排挤打压更是少不了的,所以,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杨业再想成为宋太宗的重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且,杨业不被重用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北宋的军事制度。宋朝自从建立以来就开始大大削弱武将手中的权力,重文轻武的风气愈演愈烈。一个身居高位的武将,往往手中都没有一点实权,只是徒有官名而已,更不用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降将了,对朝廷来说,这样的人更是要时刻防范的才对。

都知道,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武将的地位就不断受到打压。

赵匡胤陈桥兵变,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深切体会到武将权力对朝廷造成的威胁,所以,不惜用杯酒释兵权来解除开国大将的兵权,并为限制武将权力制定了种种措施。此外,宋太宗继位后,对朝廷大臣的疑心更是有增无减,即便是身边的亲人他也不信任。以至于,每次大战前他都要亲自给大将安排阵图,让他们不得擅自更改。对亲信大将尚且如此,更不用提一个降将了,态度自然是很明确的。

因此,杨业作为降臣,显然会受到北宋武将们的排斥,也不会融入朝廷之中,更谈不上建功立业,真可谓是怀才不遇了。

参考资料:

【《宋史·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续资治通鉴·宋纪十三·雍熙三年》、《銮坡别集·杨氏家传》】

更多文章

  • 大一统王朝有标准可以界定吗?北宋算不算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算不算大一统时代,北宋是大一统王朝吗,北宋属不属于大一统

    秦朝以后的两汉是大一统的王朝这个也毫无疑问,秦汉治国思想上的差别这个不是问题。难道法家治国有什么不对吗?汉朝早期还是黄老的道家治国呢,不过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延续了下来。咱们虽然称唐朝以后的这几十年为五代十国时期,也就是说是五个朝代。但是这个中原的小朝廷加上由原来藩镇衍变而来的十国共同

  • 他是成吉思汗帐下的第一位文人,却常被当武将使用,居然所向无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十大武将排名,成吉思汗时期著名的武将,成吉思汗的谋士有哪些

    #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骑兵团都没有文化,可为何当时的很多大文人都心甘情愿去辅佐他呢?比如儒家文化领军人物耶律楚材,会制造文字的乃蛮部丞相塔塔统阿等,都为成吉思汗征服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实,第一个去辅佐成吉思汗的文人,他的才学并未被发挥出来。他虽然是成吉思汗帐下的第一位文人,却常被当武将使

  • 所谓“黄袍加身”,不过是赵匡胤给自己设置的台阶罢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三下南唐”的野史故事虽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其真实性是有待考究的。在正史中,并无提及太祖南巡南唐的文字,所以,这极有可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野史。抛开故事内容中的法术、妖书等充斥着玄幻色彩的元素,故事本身仅剩一段太祖平定南唐的主线。在真实的历史中,太祖起初并没有用暴力手段征服南唐。在平定了后

  • 大明王朝时共有多少藩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大明有几个藩国,大明王朝全盛时的疆域图,大明王朝国家版图

    明朝奠基人洪武万岁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建立大明王朝,宗藩朝贡体系随之建立。随着大明王朝的国力蒸蒸日上辐射能力日益增强,藩属国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同时为了保证大明王朝的稳定和安全,朱元璋在大封功臣的基础上分封自己的儿子为藩王分镇全国的战略要地。所以明朝的藩国主要由内外这两部分组成。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分镇天

  • 最有个性的明朝皇帝们——不爱上朝爱炼丹,干木匠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40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明朝最有才干的皇帝,明朝最勤劳的皇帝是谁

    明朝皇帝向世人展现了自己炉火纯青的“帝王术”,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个国家在君主集权最高峰的时代是怎样一步一步陷入衰败的,然而正犹如小说家奥威尔描绘的“极权主义”小说《1984》一样,在近乎已经陷入极权主义的明朝,当一个皇帝荒于政事的时候,这个帝国不仅不会像秦始皇梦想的一代传一代,直至千秋万世一样传承下

  • 建文帝削藩为什么不采取“推恩令”的方式?历史没有你想的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建文不削藩,建文帝不削藩会怎么样,建文为何不等根基稳固就削藩

    废藩还是削藩当时的建文朝廷上实际有两种种针对削藩的不同声音,以黄子澄、齐泰为首的帝师们坚持废藩:比即位,命子澄兼翰林学士,与齐泰同参国政。谓曰:“先生忆昔东角门之言乎?”子澄顿首曰:“不敢忘。”退而与泰谋,泰欲先图燕。子澄曰:“不然,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时,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问罪,宜

  • 明宣宗朱瞻基作为有作为的帝王给大明留下了哪些潜在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宣宗朱瞻基是个好皇帝吗,明宣宗朱瞻基事迹,明宣宗朱瞻基动态相片

    朱瞻基命其实挺好的,从明成祖朱棣政变上台在父亲朱高炽被册封太子的同时他也被封为皇太孙。也有一种说法,朱高炽能当太子还是沾了朱瞻基的光。这就有点和康熙选择雍正继位的传说一样了,也是康熙通过观圣孙才决定传位雍正的(这就是传说,不要较真儿)。明宣宗朱瞻基盛年继位,在位十年后38岁壮年去世。从父亲明仁宗朱高

  • 南宋北伐时,为何中原居民会帮助金人攻打南宋?只因干了一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人为什么进攻南宋,南宋与金人战争,南宋主要与谁对峙

    其实实际情况还真不是这样,主要是宋朝根本就没把沦陷区的百姓当子民对待,沦陷区的百姓又凭什么对宋朝有好感呢?当然,中原汉人对南宋的感情是随地域和时间的推移,慢慢改变的。不能把整个北方百姓都一概而论。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幽云十六州被割让的时间很早,幽云地区的人对宋朝的感情最淡。用南宋抗金将领马扩的话说:燕

  • 大胖子朱高炽为何当了一年皇帝就驾崩?朱高炽:体重超标压断龙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高炽怎么驾崩的,朱高炽为什么突然驾崩,朱高炽为什么登基一年就死了

    其实原因是非常简单的,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继位时已经多少岁了呢?46岁,很惊讶吧,而46岁恐怕已经不能再称之为壮年吧。毕竟说“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40岁以后男人的精力就会慢慢的下降。而朱高炽继位时已经46岁,精力早已大打折扣,不能和二十几岁的精神小伙相提并论了。46岁似乎并不

  • 清朝的领土是继承明朝的吗?为何还有人说是清朝版图是自己开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为什么能控制这么大的领土,清朝政权是如何从明朝取得的,清朝的版图是怎么扩张的

    明朝版图范围和法统继承关系其实明朝在中前期的明成祖朱棣时期的国防政策是积极扩张的,所以大明的版图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鼎盛。领土主要在东北和西南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所以此时的明朝版图也突破了千万平方公里。当然与清朝不同的是,明朝在边疆地区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与清朝的直辖模式相比控制力上有欠缺。明朝到朱瞻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