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国展出一份遗书,揭开唐朝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法国展出一份遗书,揭开唐朝灭亡原因:李隆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50 更新时间:2023/12/14 16:05:51

是907年的朱温篡唐,还是878年的黄巢起义,又或是宦官专权?或许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法国展开的一份遗书,揭开了唐朝覆亡的真实命运。这封遗书便是《封常清谢死表闻》,后来不知为何流落到了法国巴黎,正是它揭露了唐朝灭亡的真相。《封常清谢死表闻》是唐代名将封常清写给唐玄宗李隆基的临终表章,揭示李隆基才是大唐灭亡的罪魁祸首。

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第二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了基础,接着唐高宗李治继父亲的位开启永徽之治。李治的老婆武则天是个能干的,执政期间较贞观时期有更大的发展,史称贞观遗风。唐中宗、唐睿宗在位时间都不长,影响也不大,至少他们所带来的动荡不足以动摇国家的基础。

因而到唐玄宗手里时,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李隆基的前半生也称得上是英明果断。雷霆手段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称帝又迅速整治太平公主,取得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并注意拨乱反正,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此时的唐朝国力达到鼎盛,所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天宝年间人口达到八千万人,商业十分发达。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内,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然而在繁荣强盛的背面深刻的社会以及政治危机也在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逃亡,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调制都濒临崩溃。李隆基后期又逐渐怠政,宠信的大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大多是奸臣,政策也出现了失误。

比如说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来试图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可其实在安史之乱中他是有机会挽救的。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第二年便占领了东都洛阳。首都的最后防线便成了潼关,潼关一破,长安必然沦陷。

当时驻守潼关的是高仙芝与封常清,这两人能征善战,在他们的有力固守下叛军久攻不下。甚至有了回撤的打算,万没想到的是监军边令诚(宦官)向高仙芝一再索贿不成,竟然跟李隆基进献谗言: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利令智昏的李隆基不经过仔细调查,竟信了,要将二人斩首。

封常清与高仙芝无端遭此劫难,百口莫辩,可他们到死都还想着国家。他与叛军交战多日,深知叛军情况,遂上了《封常清谢死表闻》给李隆基。这是他的遗书,里面表达了自己对帝国的忠诚和兵败的不甘,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说明洛阳失守的理由。本来洛阳失守他想要死节军前,但怕长逆胡之威,以挫王师之势便苟活下来。

最后给出了自己的担忧: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他明白安禄山率领的是身经百战的渔阳铁骑,唐朝临时组建的军又多是缺乏战斗训练和战斗经验的市井子弟,更不能掉以轻心。所以他着重强调,千万不要轻此贼,江山社稷才能安稳。如果唐玄宗听了封常清的话,仔细思索了这份遗书,也不会有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了。

可他没听,哪怕后来郭子仪哥舒翰等人进谏,也是一意孤行。结果安史之乱一打就是八年,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绝不仅唐玄宗一朝。广大人民都出于无家可归的状态,藩镇割据严重,还是去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控制。劳动不足增加税收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使得唐中后期长期陷在农民叛乱的高潮中,一场安史之乱导致内忧外患朝不保夕。

本来以唐朝的实力,即使再混乱,也是有很多次机会可以阻止这场危机的。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皆为能守之辈,可惜的是晚年的唐玄宗太糊涂了,因而说他是唐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不过纵观整个历史,似乎每一个王朝到了中期,皇帝都会与唐玄宗一般晚年昏聩。比如说汉朝的武帝,清朝的乾隆等等。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正的隋唐第一猛将,一人横扫三国,李元霸只能靠边站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四大猛将李元霸,李元霸是隋唐第一猛将吗,隋唐第一好汉真的是李元霸吗

    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隋唐第一猛将是谁呢?他就是一代名将苏定方。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烟四起,苏定方的父亲苏邕为保护乡里,也拉起一支千余人的队伍,负责讨伐当地的起义军。苏定方虽然才十几岁,但他“骁悍多力,胆气绝伦”,跟随父亲作战,每

  • 唐朝一将领被乱箭射死,李世民得知后用4个字评价他,让人心寒!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有没有被箭射中眼睛,李世民被箭射中眼睛是真的吗,李世民单枪匹马一箭射死

    此人便是郭孝恪,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郭孝恪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跟自己老实巴交的兄长不一样,郭孝恪从小就喜欢结交当地的游侠剑客,因为重义,所以在当地小有名气。当时正值隋朝末年,瓦岗军的声势一时无两。郭孝恪在当地拉起了一支武装队伍投奔了瓦岗军。在郭孝恪投奔瓦岗的时候,李密已经赶走了翟让,自己成为了瓦岗军的

  • 一武将靠八个字从唐朝活到宋朝,侍奉13个皇帝,赵匡胤对他很看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赵匡胤资料,赵匡胤对唐朝的评价,宋太祖赵匡胤军事能力

    最后,安史之乱在节度使的努力下被平定了,但节度使也因此坐大,唐王朝陷入了一个大怪圈,也就是“边镇强大,中央无力。”本来就已经苟延残喘了,唐僖宗时期,黄巢起义爆发,黄巢虽然只是一介农民,但在战阵厮杀这方面却十分有天赋,屡屡击溃唐朝军队,巅峰时期甚至还占领了国都长安,建国称帝。唐王朝耗尽了自己最后一点力

  • 唐朝状元不愿意迎娶公主,宰相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状元: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最年轻的状元,唐朝娶公主的状元是谁,唐朝宰相顺序表

    历史上最不喜欢娶公主的朝代无疑是唐朝。几乎每个唐朝皇帝都有一个梦魇,连李世民都不例外,那就是世家大族。很多世家都有几百年的传承,在这些人的眼中,拥有胡人血统的李唐皇室,只不过暴发户罢了,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的,但暗地里,很瞧不起李唐皇室。唐朝强大的时候还好,这些世家大族只敢在暗地里嘀咕几句。但到了唐朝

  •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引发了五胡乱华的危机?八王之乱跟他有关系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懿征辽东杀了多少人,司马懿平定辽东是哪一年,司马懿平定辽东

    司马懿这个大兄弟不地道,他抢了曹家的江山也就算了,在平定辽东的时候,也做了一些惨绝人寰的坏事儿,比如说屠城。魏明帝还在的时候,辽东公孙渊造反,司马懿这哥们带着一票骑兵冲杀到辽东,把公孙渊摁在地方摩擦了一阵子,成功平定了辽东的叛乱。雨霁,起土山、脩橹,为发石连弩射城中。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

  • 她没有武则天的魄力,却想颠覆李唐江山,竟毒死唯一爱自己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杀李唐皇族,唐朝有哪六个女人想效仿武则天,李世民与武则天的历史记录

    李显并非一个贪恋美色的帝王,他这一生只钟爱一个人,然而,他深爱的女人却和情夫一块毒死了自己。这个女人便是韦皇后,她一直想成为武则天第二,用“野心家”来形容此人最合适了,可是她并没有武则天的政治魄力和眼光,也没有相应的政治才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却想以一己之力颠覆颠覆李家的江山。尽管没有成功,但却

  • 唐高宗4个女儿什么下场?两个被武则天幽禁,一个差点成了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高宗真的很爱武则天吗,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儿女,武则天唐高宗是什么关系

    由此可见,最小的太平公主,其实有3位姐姐,分别是义阳公主、高安公主以及安定公主。而且安定公主跟太平公主还是一母同胞,都是武则天的女儿。那么这几位公主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01安定公主成了武则天上位的工具。很多人不太清楚安定公主这个人,因为这小娃娃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至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

  • 唐朝趣闻:本来一朝一部史书,为什么唐朝是双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的历史常识,唐朝的鼎盛时期的历史事件,唐朝历史演变解说

    从名字上来看就可以知道这两部写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先说说《旧唐书》这个吧。旧的这个上面写的作者名是后晋时候的刘昫等,这本书一共用了四年的时间,但是因为这个刘昫是当时宰相,所以这个作者名才写了刘昫。但是其实真正的作者是张昭远、贾纬他们,监修是赵莹。再说说另一本新的。这本是北宋的时候宋祁、欧阳修、曾公亮

  • 唐朝在位时间第二的皇帝,陵山高大巍峨,日本有座山改为同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皇帝的陵简介,唐朝最著名的皇帝陵墓,唐朝共有几座皇帝陵

    唐德宗李适是代宗皇帝的长子,出生于天宝年间,正逢大唐盛世。出生的时候,因为是长子,享尽荣华富贵。但是好景不长,14岁那年经历了“安史之乱”,饱尝了战乱和家国之痛,也亲身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考验。在马嵬驿,他的爷爷李亨,决定和唐玄宗分道行动。唐玄宗去蜀中,李亨去灵武。李适自然跟着爷爷去灵武。到了灵武,李

  • 赠书丨“边缘人”李白凭什么是唐朝文化的象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白身上的中华文化特质,李白的精神特征,李白哪首诗描写了唐朝盛世

    但事实上,李白一生仕途不顺,就其身份而言,他只不过是整个唐朝主流社会的一个边缘者。那他何以成为 整个唐朝文化的象征?答案就是:诗歌。诗就是唐朝文化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再也没有一个朝代,能像唐朝这样文化发展得如此迅猛繁荣。 年度重磅中国史巨著 《五万年中国简史》中,详尽介绍了唐朝文化为什么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