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宣宗宅心仁厚,却为何把亲叔叔朱高煦放在缸里,做了炭火烧烤?

明宣宗宅心仁厚,却为何把亲叔叔朱高煦放在缸里,做了炭火烧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10 更新时间:2024/2/8 3:32:02

皇帝这个位置太诱人,拥有无上的荣光和权威,谁都想当穿上龙袍坐上龙椅。可皇帝只有一个,想当皇帝别无选择,只能靠抢。

因此,围绕着皇位而进行的明争暗斗可谓是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上世纪15世纪20年代,因为皇位继承,明成祖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之间开展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这场较量是怎样进行的,结局如何呢?

在朱高煦和朱高炽争夺皇位之前,大明已经爆发过一次窝里斗。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了巩固政权,向自己的叔父们开刀。燕王朱棣奋起反抗,兴兵造反,经过一番血战,夺去了皇位。

在这场你死我活的较量中,朱棣的次子汉王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觉得论才华、论功劳,接班人的位置都应该考虑一下自己。

在危难的时候,朱棣对这个次子说,你太子大哥身体不好,你要好好干,父王不会亏待你的。朱高煦内心深处就更痒痒更活泛了。

同时朱高煦在朝中的人缘不错,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等不少大臣经常在朱棣跟前夸赞朱高煦,提议把朱高煦立为接班人。

可是按照祖上立嫡长子长子为太子的老规矩,长子朱高炽是法定的接班人。而且人家在于靖难中也没有闲着,不仅负责后勤供应,而且在留守北京的时候,把北京城打造得固若金汤,用万人的守军,抵挡住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50万大军,的确也功不可没。

因此,经过各方激烈较量,胜利的天平倒向了朱高炽。

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明成祖朱棣宣布立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十年之后,朱高煦的儿子朱瞻基又被立为皇太孙,太子地位进一步巩固。

虽然说朱棣立了太子,心里并不踏实,他知道自己的次子朱高煦不是个省油的灯。为了避免次子对太子形成威胁,朱棣把他封为汉王,安排到云南去工作。

朱高煦这下火了,心说自己为父王夺权立下这么大战功,不但没有能当接班人,而且还被父王安排到云南这个蛮夷之地,怎么看都像发配犯人。因此他怨气冲天,跑到朱棣那抱屈。

手心手背都是肉,看到次子这么伤心,朱棣心也软了,只得将朱高煦留在京师。

朱棣的三儿子朱高燧一看二哥留在了京城,所以自己虽然被封为汉王,也不去上任,留在了京城。

永乐22年,成祖远征班师回朝途中病逝,为了政权平稳过渡,朱棣身边大臣对朱棣去世的消息进行封锁,等到太子一切安排妥当,才公布朱棣死讯。

朱高炽是生性比较宽厚,史书上说,爷爷朱元璋让他凌晨阅兵,他却往后推迟了一个时辰,原因是心疼将士们,不忍心让他们起那么早。

因此朱高炽登基后对自己的弟弟们还比价客气,不断进行赏赐,来安慰弟兄们。

但朱高煦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也没有死心,他还在等待时机,向皇位发起冲击。

苍天不负有心人,机会马上就到了。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登基才9个月的仁宗朱高炽,在京城去世,而此刻太子朱瞻基还在南京。对想上位的朱高煦来说,真是天赐良机。

于是朱高煦当机立断,派出特种部队从乐安直奔运河,打算在途中对皇太子进行斩首行动。

可是朱高炽生前早有安排,病危的时候,就通知了皇太子程返京。因此,太子先于朱高煦的特种部队到达北京,斩首计划功亏一篑。

就这样,太子朱瞻基有惊无险登上皇位,朱高煦再次跟皇位擦肩而过。

朱瞻基即位后对皇叔朱高煦继续采取宽大政策,朱高煦也以退为进,暂时安生下来。

而且朱高煦还假装忧国忧民,对国家大政方针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而宣宗朱瞻基全部采纳,对朱高煦进行表扬。

朱高煦一看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这个侄子不过是个草包,自己为什么不取而代之?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朱高煦在乐安正式起兵造反,跟山东都指挥使靳荣联手向朝廷发难。

宣宗得知朱高煦造反,不忍用兵,派人去劝降,但他一意孤行,执迷不悟。不得已,宣宗朱瞻基亲自带兵平叛,兵临城下。城中叛军都是乌合之众,见到皇上亲自来到,纷纷倒戈,朱高炽众叛亲离,出城投降。

按说发动叛乱是十恶不赦的死罪,换了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容忍,但宣宗朱瞻基宅心仁厚,对昔日皇叔还下不去狠手,选择对他网开一面。

虽然宣宗将朱高炽的随从全部处以极刑,但并没有加罪于他,只是把他废为庶人。

不久后,宣宗特意去探视朱高煦,还给他带去不少生活用品,可是朱高煦并没有半分悔改的意思,还伸腿将皇帝故意绊倒。

这下宣宗勃然大怒,叫卫士把朱高煦捆绑起来,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他扣在缸下。

谁知朱高煦力大无比,竟然把缸顶得左右晃动。宣宗慌忙叫人弄来木炭,放在四周点燃,缸上压伤大石头,朱高煦就这样被做了烧烤。

朱高煦为了争夺皇位,一意孤行,最后被活活烧死,表面看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但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错,如果大明王朝如果能推行一套现代化的科学、民主的接班人选拔制度,朱元璋的后人就不会同室操戈,骨肉相残了。

更多文章

  • 明宪宗一登基,就宣布给于谦平反,明英宗:正合我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别的能耐有没有,手腕一定得有。自己退休的时候,让大臣蒙冤和把大臣贬职,然后让继任的皇帝给他们平反,或者提拔重要被贬职的官员,让新皇帝轻松收买人心,就是其中一个高明手腕。所以历朝历代的新天子登基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赦天下和平反冤假错案,这样可以团结一切团结的力量,弥合社会裂痕,树立新皇帝英明

  • 古代著名离婚案件——王太祝生前嫁妇,王安石思想为何如此超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太祝和王安石的关系,王安石休妻的故事,王安石生前照片

    而王安石为了儿媳后半生的幸福,还是义无反顾地将儿媳想办法改嫁出去了。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等等,这里一堆头衔就不多说了,而虎父无犬子,他的儿子自然也是人中龙凤,王雱作为王安石的儿子,仅仅二十三岁就进士及第,被世人称为“小圣人”,家世显赫,又有功名在身,自然是不少大家

  • 夺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复位,徐有贞和石亨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祁镇和石亨,朱祁镇夺门之变后做皇帝好吗,明英宗如何除掉石亨和徐有贞的

    当皇帝必须要具备执行力、决断力和过人的度量。等于说一个皇帝要够"狠"、够"毒"、够"虚伪"。俗话说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概莫如此。但朱祁钰不仅不够狠、不够毒、不够虚伪,也不是那种憨厚仁义的君子;严格说来,他倒是那种很小人、气量和狭窄的人。从以下几件事就可以看出朱祁钰的人品。一、不够仁义。土木堡之变

  •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后,他是如何一夜成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阳明贵州龙场悟道,王阳明龙场悟道用了多少年,王阳明为什么在龙场悟道

    王阳明悟道的起点,是在贵州省修文县一个叫龙场的地方,在明朝时期,龙场是一个蛮荒之地,当地都是土著人,民智不开,经济、文化极端不发达。那么,王阳明悟道后,他是如何一夜成名的呢?有读者认为,王阳明虽然是一个被贬职的官员,但他毕竟是一个官员,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其理由是:越是落后的地方,当地的老百姓越惧怕

  • 北宋连北京和大同都没统治过,为什么能被认为是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北宋是否是大一统王朝,北宋为什么是大一统的王朝,北宋算不算大一统时代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秦朝估计不会有争议,嬴政灭了六国,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疆域扩展到岭南地区,那是妥妥的大一统,而且是第一次大一统。隋唐也是大一统,唐朝时期突厥臣服、海内归心、蛮夷来贺,当然也是大一统的盛世。后世的元明清也做到了疆域和政权的长期稳定,也是大一统。再看宋朝,虽然经济繁荣

  • 既攘外,也安内,矢志一统天下——北宋初年的内外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北宋的内忧外患是什么,总结北宋的治国方略,宋朝治国之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北宋初建政权建立之初,北有辽、北汉;南有南唐、后蜀、吴越等小政权,内有各地节度使藩镇叛乱,在平定国内叛乱,建立了强有力的集权政治后,赵匡胤开始着手剪除全国的割据政权。昔年柴荣的思路是先难后易,而如今赵匡胤却选择了先易后难,乾德元年(公元前965年),先是派慕容延钊和李处耘攻灭两湖地区,乾德二年(公元

  • 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宋朝对付金国骑兵,果真如此不堪一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王朝抗击金兵,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下一句,金国与宋朝以什么为界线

    意思很明确,就是金国的拐子马和金兀术,虽然厉害,但宋朝都有对应的克制方法,自有麻扎刀和岳飞来对付,唯独这狼牙棒只能用脑袋去硬扛。天灵盖再坚硬,当然也是扛不住狼牙棒的,这么说只是为了自嘲,充分表示了宋军在恐惧之下的无奈心理。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厉害的兵器,为什么宋军自己不配置上呢?这就要说到狼牙棒这个

  • 成吉思汗第一次指挥打仗,如何排兵布阵?胆怯也是驾驭敌人的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吉思汗为什么打仗总能赢,成吉思汗打仗常用战术,成吉思汗玩法技巧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公认的战神,他一生中,亲自指挥的战争有一百多次,但仅仅只失败过三次,这样的战绩,在历史上屈指可数。成吉思汗从参加第一场战争开始,每一场都是大型战争,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一个锻炼和实习的机会,一开始就是实战。那么,成吉思汗第一次指挥蒙古骑兵打仗时,是如何排兵布阵的呢?他胆怯吗?这个问题,

  • 此高丽国王痴恋元朝公主公主死后他三年不吃肉还变成了同性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公主远嫁高丽国王,高丽和元朝,古代高丽和元朝的关系

    古代历史上有不少朝代都跟外国有和亲政策或者姻亲关系,即便强大如汉唐都不例外。后来强大的元朝也沿袭了这个政策,跟藩属国高丽联姻。今天讲的这位元朝公主就嫁给了高丽国王当王后。一般这种两个国家之间的和亲多属政治联姻,当事人双方很难得到真正的爱情。不过这对夫妻除外。他们感情很真挚,爱情很美好。此高丽国王因为

  • 明朝灭亡时,号称明朝最强的锦衣卫在做什么?为何没有力挽狂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灭亡时15万锦衣卫在干嘛,明朝的灭亡和锦衣卫有关系吗,明朝灭亡时锦衣卫去了哪

    这一机构是明朝为了保护皇帝安全,搜集军政情报并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工作而设立的专有机构。之后在洪武十五年,把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都裁撤了,重新设置的锦衣卫。锦衣卫其实是朱元璋为了控制住那些不法群臣而设置,在《明史·刑法志》中就有记载:"胡惟庸、蓝玉两案,株连且四万。"所以说锦衣卫并非正规的作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