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为何搞不了?他的九品中正,迎合了士族利益

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为何搞不了?他的九品中正,迎合了士族利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1 更新时间:2023/12/16 13:51:29

曹操选拔了那么多人才,在军中和朝中都占据了重要地位。所以曹操有恃无恐,公然和士族集团决裂。

曹丕所遇到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他的江山是继承得来的。他的老父亲打下了江山,他只是坦然地继承了这一切,所以说他在朝中和军中都没有真正的心腹,必须要慢慢培养。

而他本人又不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无法带兵打胜仗,所以必须要寻找其他力量来支持自己做皇帝,于是他就想到了士族集团。

01九品中正制,是向士族集团妥协的一种策略。

曹操讲究唯才是举,其实这一点也没错,反倒是可以选拔出许多在民间的人才。但是他这么做侵犯了士族集团的利益。

士族集团不管皇帝是姓刘也好,姓曹也罢,只要皇帝别侵犯到他们家族的利益,那一切都好说,可是曹操偏偏就是要这么做。

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待以交友之礼,常叹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以亲”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三国志》

曹操是宦官曹腾孙子,从小就被士族集团瞧不起,他父亲曹嵩花钱买官一路高升到太尉,就是为了摆脱这种身份,能够尽快融入到士族集团之中。

曹操前半生的努力也是希望朝着士族集团的目标前进,可惜士族集团始终看不上他们家,总是拿他爷爷曹腾说事儿。这么一来曹操对这帮士族子弟可谓是恨之入骨。

等到曹操掌权以后,他就是不让士族子弟高兴,所以提出了唯才是举。士族集团咬牙切齿,但是不敢嚣张啊,因为孔融杨修这样的士族子弟曹操都敢杀,袁绍一大家子也都被曹操给端了,其他士族就更别提了。

曹操的这一选拔人才的方略,使得士族集团的孩子们,无法再顺理成章地做官了,他们必须有才能才可以做官,这不是要难死这帮士族了吗?

为此士族们一直在抵制这件事,直到曹丕上位以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主动向士族集团递出了橄榄枝。

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其实就是曹丕向士族集团妥协的一种态度。因为选拔官员的权力,再次落在了士族集团的手里,那他们自然是笑呵呵地支持曹丕了。

02换汤不换药的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贵族垄断官场。

九品中正制说得好听,是换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来选拔官员,和汉朝的察举制度完全不同。其实我们仔细看,这和察举制度根本就没区别。

过去察举制度,也是由官员们在地方上做考察,找出一些孝顺、廉洁有才能的人做官,其实大部分都是士族子弟做官。

初陈群为吏部尚书,制九格登用,皆由于中正,考之簿世,然后授任。---《晋阳秋》

最初每个有资格选拔人才的官员,都主动推荐自己家的人,后来觉得太露骨了,所以就开始绕一个大圈。你推荐我儿子,我推荐他儿子,他再推荐你儿子,这么一来大家都开心,而且还不会被皇帝训斥。

汉朝的察举制度,就是这么被这帮士族们给玩坏的。这导致东汉后期的官场,全都被这帮士族子弟给垄断了。

不排除士族子弟里有贤才,但是肯定也有弱智。让这帮弱智来做官,这天下能管理好也就怪了。所以说老袁家、老杨家四世三公这些事情,其实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反倒是他们家利用察举制的漏洞,为自己争权的一种表现。

曹丕上台后实行的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的一种制度。和察举制一样,选官的权力依旧在士族集团手里。

虽说把人才分为九品,可是决定人才品级的中正,恰好就是士族集团成员。他们会把自己家的孩子或者朋友家的孩子分到下品去吗?显然不可能。

这就直接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集团的孩子们,依旧垄断着上层官场,只留了那么一个小小的缝隙给寒门子弟。

03如果继续在民间选拔人才,曹丕的皇位坐不稳。

曹操在民间选拔人才显然很成功,他三次下达求贤令,希望广罗民间人才。这段时间,的确是寒门子弟上位的一个好机会,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去曹操那儿办公。

王戎为左仆射,领吏部尚书。自戎居选,未尝进一寒素,退一虚名,理一冤枉,杀一疽嫉,随其沉浮,门调户选。好营生,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聚敛积实,不知纪极。---《晋书》

于是大量寒门子弟涌入朝堂,这引起了士族集团的强烈不满。为此曹操杀了四世三公的杨修,以此震慑天下。杨修的老爸杨彪还在朝中位居三公,曹操随便就敢杀了,其他士族哪里还敢多说一句?

这个时候曹丕继位以后,如果延续曹操的用人方针,那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呢?我认为他的皇位会不保。

第一,曹丕没有曹操那种识人之明。曹操唯才是举,那是因为他本人很会看人,知道哪些人可以委以重任,而曹丕做不到这一点,继续实行唯才是举,会导致官场鱼龙混杂。

第二,曹丕没有足以依靠的力量保住皇位。曹操能够为所欲为,那是因为他亲自打下了江山,不少功勋之臣都是他一手提拔。可是曹丕对这帮人没有恩惠,士族集团必然是要跟曹丕唱反调的。

一来人才选拔上来不合格居多,二来手握大权的士族集团,始终在跟曹丕唱反调。那曹丕这个皇位还能坐得稳么?

总结:科举制才是寒门子弟的出路。

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这都是中国古代非常宝贵的选拔人才方式,但是这两种制度,无疑都比较倾向于士族集团。

最开始察举制还是相对公正的,但是时间长了,总归会有人钻空子,此后基本上每个士族家庭都会为了子孙钻空子。

九品中正制也是一样,是为了方便士族子弟入朝为官,专门设立的一种制度。一直到隋朝以前,寒门子弟都没有太多机会做官。

隋朝以后,科举制度的出现,完全改变了这一现状。士族集团中的某一部分人,的确可以凭借先人的功勋做官,但是从科举中考上来的人才,更有资格做官。

从此寒门子弟有了出路,他们奉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想法,努力读书练武,希望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只有这样选拔出来的人才,才有利于治理国家。

所以说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阻碍了他选拔真正人才的道路。不过当时也没有科举制,如果继续奉行唯才是举,不仅不能一统天下,反而会让自己提前丢了江山。

更多文章

  • 曹魏可以豢养死士?司马师如何豢养3000死士的?帮司马懿夺取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司马懿如何夺取曹魏政权,司马师与曹魏的关系,司马师为什么篡夺了曹魏的政权

    那么司马懿是怎么在高平陵击败曹爽的呢?这还真的多亏了他的好儿子司马师。司马师给司马懿在民间养着3000人的死士。平日里好吃好喝供应着,关键时刻,司马师一声令下,这帮亡命之徒就全部跑出来为司马家族效力了。所以说司马家族真正夺权的,其实是司马师。01养死士,在任何时期都是死罪,司马师比较聪明。司马懿被罢

  • 曹操自己没登基,他心里是否会后悔?汉献帝还活着,刘备为何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称帝是存在一个误区的,当时刘备集团得到的消息,是曹丕篡汉自立,把汉献帝刘协给弄死了,刘备是在得知刘协死了以后,为了保住大汉旗帜,这才称帝登基的。而且刘备是刘家子孙,有称帝的资格,曹操是老曹家的后代,就算功劳再大,想要篡汉,也必须要做好被人痛骂的心理准备。01.曹操是汉臣,曹丕不是,所以曹操希望做

  • “长坂坡之战”中,在历史上赵云比演义当中更加凶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长坂坡真实历史,赵云长坂坡之战含金量,新三国赵云战长坂坡

    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名扬天下,他单枪匹马地冲入曹军阵中,救出了后主刘禅。但在实际的历史上,长坂坡之战中赵云比《三国演义》中写得更加凶险。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八十万大军进攻荆州,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刘备为了使百姓不受战乱之灾,带着新野、樊城两县十余万百姓南下,前往江陵逃难。行到当阳县时,被曹操

  • 吕雉开始报复刘邦后宫的时候,为何偏偏厚待薄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狠毒的吕后为何只厚待薄姬一个人,刘邦与薄姬吻戏,吕雉对刘邦的后妃好吗

    有人说在刘邦驾崩之后,吕后除了格外优待薄姬之外,大肆报复当年受宠的妃嫔,尤其是最受宠的戚夫人母子,戚夫人被做成了人彘,其子赵王如意也被毒死。实际上这并不准确,因为目前的史料记载当中,真正遭受到报复的,只有戚夫人母子,刘邦的其他妃嫔,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也不能说明她们受到了吕后的打击报复。作为刘邦的发妻

  • 刘邦封赏功臣,张良献计:先赏你最讨厌的人!结果发现此计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良献计刘邦平息封功之怨,刘邦对张良的封赏,史料上说张良给刘邦三计定天下

    公元前二零二年,刘邦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喜获龙椅一把,从刘亭长变成了刘皇帝。领导的位置坐稳后,自然要轮到给下面的论功兄弟们分红了。在刘邦眼中,萧何、张良等人的功劳是非常大的。因为他们的决策以及后勤供给,是刘邦得到天下的根本原因。于是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所受的食邑应该最多。不过,将士们不服了。他们认为

  • 明明什么都不会的刘邦,为何能够受到众人的支持,并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是怎么一步一步获得天下的,刘邦就靠这三句话夺得天下,刘邦是靠什么打天下

    《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在陈胜吴广起义后,天下大乱,各个地方都充满着前所未有的危险,此时的沛县县令担心沛县遭到起义军的攻击,为了保住自己沛县县令的官职,他下令将刘邦叫回。与此同时刘邦一行人便回到了沛县,沛县县令看到刘邦带领的百来号人吓都吓死了,以为刘邦是来杀自己的,紧闭城门门不让刘邦进来。面对刘邦浩浩

  • 蜀汉王朝水军最强战将,击败陆逊,横扫司马懿,却毫无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陆逊司马懿刘备三势阵,陆逊和司马懿的谋略实力,三国时期陆逊和司马懿两个谁厉害

    在第16期,我讲述蜀汉王朝一位名气很大的武将——向宠,他是刘备夷陵之战后活下来的,具有将才气质的武将,被刘备和诸葛亮非常的看重。在蜀汉王朝政治体制下,只要能够活到足够久,而且有足够的战争经验,无疑就是蜀汉王朝的瑰宝。很显然,向宠本来应该是蜀汉王朝难能可贵的瑰宝,可惜,却因一次领兵征讨蛮夷阵亡,在历史

  • 若三国时期曹冲不死,孙策尚在,蜀国刘封继位,历史又当如何书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策和刘封谁厉害,曹冲和孙策,三国时期的曹冲

    我一直向往着那个战火频繁,却也不缺似水柔情的年代。那个时代英雄辈出,董卓吕布为得貂蝉的虎狼相争,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蜀吴的赤壁之战逆转乾坤、三分天下,诸葛亮智斗百官,看孙权力斩桌角誓抗曹,查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赵云长坂波大义护阿斗和张飞的大吼退曹操。在这个危险而刺激的时期,我可以感受到曹操欲实现统一

  • 于右任题额“诸葛庐”:诸葛亮精神遗产,提振民族抗战士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于右任名言,于右任个人资料,于右任对联60副欣赏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遗产日。南阳市博物馆、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在卧龙岗举行了《文化遗产日:纪念于右任题额“诸葛庐”八十周年》座谈会。(以上文图来源:笑傲风月美篇)作者/风行卧龙首发/文化影响力今年,是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为南阳诸葛庐题额80周年。为此, 诸葛躬耕地 、 南阳卧龙岗举办了纪念活动。

  • 《三国志14》全新剧本:若关羽麦城不死,蜀国能否北上拿下大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志14关羽分析,三国志14刘备守城,三国志14蜀国后期弱

    那么如果关羽当时打完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后迅速回防请援,这样一来成功守住荆州、关羽又没有战死的情况下,蜀国会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阿鸯就看到有《三国志14》的玩家自己制作了一个IF剧本,来假想如果关羽不死,蜀国会是个什么情况。首先在关羽打襄樊之战的时候,玩家就需要让其他将士奔赴荆州麦城。接着关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