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于右任题额“诸葛庐”:诸葛亮精神遗产,提振民族抗战士气

于右任题额“诸葛庐”:诸葛亮精神遗产,提振民族抗战士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21 22:26:57

❉2020年6月13日,是文化遗产日。南阳市博物馆、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在卧龙岗举行了《文化遗产日:纪念于右任题额“诸葛庐”八十周年》座谈会。(以上文图来源:笑傲风月美篇)

作者/风行卧龙

首发/文化影响力

今年,是民国元老于右任先生为南阳诸葛庐题额80周年。为此, 诸葛躬耕地 、 南阳卧龙岗举办了纪念活动。

80年前的南阳是个什么情况?炮火连天。因为当时的大背景是日本侵略,中国军民抗战。从1939年5月开始,到1940年1月结束,日本侵略者先后对南阳地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袭击,南阳军民英勇抵抗,成功击败日军。因为这两次战役多以南阳的新野、唐河为主战场,所以被称为“新唐抗战”。

图/《唐河文史资料》收录拙作

新唐抗战,是河南正面战场抗战的第一个胜仗,意义重大。为了鼓舞士气,河南省教育界提议在南阳卧龙岗树碑纪念,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唐抗战胜利碑》。这通碑立于1940年,碑文是由于右任题写的。

图/于右任像。图源/网络

图/《新唐抗战胜利碑》正面为草书“新唐抗战胜利碑”大字,正面右侧为行书“河南全省教育界为孙总司令连仲、汤总司令恩伯敬立”,左侧为“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三原于右任书”。

也就在题写《新唐抗战胜利碑》的同时,于右任为南阳诸葛庐题额。现在到南阳卧龙岗诸葛草庐看,里面悬挂的“诸葛庐”匾额,就是于右任先生题写的。该匾额为木质,长方形,长190厘米,宽55厘米,黄底黑字;上款题“廿九年”,下款署“右任书 罗震立 ”。“廿九年”就是民国29年,即1940年。此时,于右任还为南阳武侯祠题额。“诸葛庐”刻制悬挂于卧龙岗草庐内,“武侯祠”则刻制镶嵌于武侯祠山门上。

▲于右任题额“诸葛庐”,“罗震 立”。

▲于右任题额“武侯祠”。

于右任题写“诸葛庐”“武侯祠”额,和当时树立《新唐抗战胜利碑》一样,都是为了提振民族抗战的士气,给抗战提供精神食粮。——这,还要先从“罗震 立”说起。

立“诸葛庐”匾额的罗震,是南召县人。这个人很有能耐,治军为政,都很有成就。抗战爆发前,罗震任河南第六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南阳县县长;抗战爆发后,罗震被调往郑州,任专员。前前后后,罗震一直在做抗日工作,唤醒民众,组织民众,训练民众。1940年,罗震又转任河南省政府委员兼保安处长、省干训团教育长。

图/罗震像。图源/《南阳历代郡守知府》

罗震非常仰慕诸葛亮,他在南阳卧龙岗还立了其他一些匾额、碑刻。他对诸葛亮的仰慕,并不是文化的小情调,他是跟时局结合起来的。这,在他1935年书写的《五岳祠盟记》跋语中能看到:他认为,当时的抗战形势和诸葛亮主政蜀汉时类似,“当国难严重危急存亡之秋,强敌威胁于前,权奸阻挠于内,壮志难伸,其遭遇亦复相似”;罗震明确指出“景仰先贤”诸葛亮的目的,在于“救亡图存”。

知人论世。把当时的背景搞清楚了,把人物的思想讲明白了,就知道当时于右任书写、罗震立“诸葛庐”匾额的意义所在。

1940的“诸葛庐”匾额,有一定寄托意义,也是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迹勉励时下的抗战。诸葛亮辅政蜀汉政权时,坚韧不拔,矢志不移,六出祁山,不断北伐,希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把汉朝的国祚延续下去;抗战时的中国,也面临着收复失地,再造河山的历史使命,同样需要诸葛亮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两者都是一种复兴的需求,举措上很一致,心理上很暗合。呼唤诸葛亮的精神,就是重整抗战的旗鼓,对诸葛亮这样“忠志之士”的旌表,就是对保家卫国抗战将士的鼓励和宣导。

在这个意义上讲,诸葛亮所留下来的精神遗产,发了以于右任、罗震为代表的知识阶层,鼓舞了抗战。

作为民国元老的于右任曾说过,身逢乱世时,最重要的是头脑清醒、懂得大局。抗战,就是那个时代的大局。他不管是在《天净沙·谒成陵》中的“大问我:几时收复山河?”,还是在《仙吕·寄生草》中的“……新唐惨惨无名的英雄葬。惜则惜,少陵挡驾武侯忙。惜则惜,江山寂寞何人唱。”中,他都发出了抗战的强音。于右任题额、罗震立“诸葛庐”,也都是为了振奋抗战精神,服务时代主题。

于右任在南阳卧龙岗留下的墨宝还有楹联“大文出师表,圣地卧龙岗” “诗本天随子,人如地行仙”等(如下图)。

图源/《中原文物》

于右任为南阳卧龙岗所题写的“诸葛庐”等墨宝,已成为南阳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份“文化遗产”是物质的,更是非物质的,在精神层面起到的作用更有意义,启发更大。——在过去,诸葛亮精神提振了抗战士气,增强了必胜信心;在当下,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精神,仍然能激励为政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更多文章

  • 《三国志14》全新剧本:若关羽麦城不死,蜀国能否北上拿下大魏?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三国志14关羽分析,三国志14刘备守城,三国志14蜀国后期弱

    那么如果关羽当时打完襄樊之战,水淹七军后迅速回防请援,这样一来成功守住荆州、关羽又没有战死的情况下,蜀国会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阿鸯就看到有《三国志14》的玩家自己制作了一个IF剧本,来假想如果关羽不死,蜀国会是个什么情况。首先在关羽打襄樊之战的时候,玩家就需要让其他将士奔赴荆州麦城。接着关羽就

  • 曹操:有否本事,一看便知,有本事的人,往往具有这三种特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曹操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个聪明人,曹操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

    曹操统一北方之前,是一位成功者,他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他能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明白手底下跟着他的人,到底为了什么?曹操不光能驾驭人才,更重要的是,这个人是否有本事,曹操一看便知,今天咱们结合史料,为大家分析有本事人的三个特征。编辑搜图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不与世俗的人交流,有才华,会识别老板(不合群)

  • 关羽水淹七军斩了庞德,不想他的后人竟为庞德的后人杀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关羽水淹曹军抓庞德,关羽杀庞德,关羽后人为何不杀庞德

    《三国演义》中,庞德曾经抬着棺材和关羽决斗,誓要挫关羽三十年之锐气。与关羽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后庞德使暗箭伤了关羽,关羽用计谋放水淹七军,庞德被擒,不投降而死。但据《蜀记》记载,关羽后人最后竟然都被庞德的儿子所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庞会,魏将庞德之子。曹丕登王位后,思庞德忠烈,遂赐庞会等兄弟四人

  • 他恐怕是最想战胜关羽的人,虽失败,但武功恐怕还要略胜羽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战场打仗,带一口棺材的不多见,但是庞德就这样做了,当然他是为关羽准备的,同时也为自己准备,反正这棺材按照他庞德的意思是非得派上用场不可。听了庞德主动要战关羽,曹操大喜说:“关某威震华夏,未逢对手;今遇令明,真劲敌也”,可见曹操是知道庞德本事的,因为他知道关羽的本事。庞德也是斗志昂扬,决心要“挫关某三

  • 难怪刘禅不战而降,你看绵竹之战中,战死多少蜀汉开国功勋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禅投降后蜀汉有多惨,蜀汉刘禅期间有多少名将,蜀汉刘禅为什么投降

    刘备建立的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开国是最难的。当曹操官渡之战灭掉袁绍时,孙策已经打下了江东,而刘备却还在东逃西窜,无立锥之地。当曹操灭掉乌桓,准备向荆州刘表发起攻击时,孙权已经当了几年东吴大哥了,刘备却对刘表哭诉:瞅瞅我,半生蹉跎过,如今大腿上都长了赘肉,却还是一无所有。啥叫差距?这就是差距,好在刘

  • 刘备攻打西川地区,为什么把庞统带在身边,让诸葛亮镇守荆州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庞统死后刘备是怎么攻打西川的,庞统打西川视频完整版,刘备为什么先带庞统去西川

    小编觉得首先是为了能够成功地占领益州。刘备知道虽然益州的长官比较懦弱一些,可是在他的手下也是有着非常多有才能的人。如果自己贸然率领军队前去去攻打的话,肯定会遭到对方的积极抵抗,甚至还会给部队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至于能不能取胜也就变得很难说了。所以在这,带着一个比较出众的谋士在身边,就显得格外有必要了

  • 47岁才开始创业的刘邦,为何能在七年内成为一国之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邦的发迹史,刘邦为啥能当老大,刘邦为什么能成为统帅之才

    同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刚把都江堰建成,秦昭襄王提前破坏了周赧王姬延发起的联合六国抗秦的计划,这位周天子因此欠下巨额债务,留下了“债台高筑”的成语典故。西方迦太基人正在同罗马人展开海战,罗马人二连胜KO迦太基。此时,距离刘邦起义还有47年,建立汉朝还有54年。西汉版图从起义到建立西汉,他仅用了七年,而

  •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红楼梦刘姥姥一句话,道尽贾府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红楼梦刘姥姥二次进贾府,刘姥姥眼中的贾府有什么特点,红楼梦刘姥姥与贾府啥关系

    对于人情往来的处理,王熙凤是很在行,于是这一次刘姥姥想要和王熙凤要到钱还是不容易,可是刘姥姥毕竟还是很聪明的人,她最后用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让王熙凤笑而不语,这话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第一,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王熙凤早就知道来意,故意先哭穷因为贾府家大业大慕名而来的人很多,王熙凤只需要一眼就能够

  • 华妃真面目揭秘:生前包揽雍正所有子嗣,雍正府的受宠冠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妃死了雍正的反应,雍正时华妃简介,雍正与华妃真实名字

    雍正真正的心头爱究竟是谁?《甄嬛传》中华妃,骄纵跋扈,敢随便就把皇上的妃子赐死。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谁也不放在眼里。然而历史上的华妃果真如此吗?真实的华妃又是啥样的呢?剧中的华妃,拼尽全力也没有给皇上生下一儿半女,我们都知道是因为雍正忌惮年家的势力,不让她诞下子嗣。然而事实上,在华妃活着的时候,她

  • 乾隆73岁还要下江南,江南到底藏着什么,让乾隆接连6次南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的6次南巡,历史上对乾隆六次南巡的评价分析,乾隆一生有多少次偷偷下江南

    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在位时长60年,禅位为太上皇后仍继续训政,实际的掌权时间长达63年零4个月,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实际掌握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长寿的皇帝,更是大清唯一的太上皇。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清朝的国力达到了“康乾盛世”的最高峰,他在康熙、雍正两位皇帝文治武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