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真正的心头爱究竟是谁?
《甄嬛传》中华妃,骄纵跋扈,敢随便就把皇上的妃子赐死。永远都是一副高高在上,谁也不放在眼里。
然而历史上的华妃果真如此吗?真实的华妃又是啥样的呢?
剧中的华妃,拼尽全力也没有给皇上生下一儿半女,我们都知道是因为雍正忌惮年家的势力,不让她诞下子嗣。
然而事实上,在华妃活着的时候,她几乎包揽了皇帝的所有子嗣,真实的历史与电视剧是截然相反的。
华妃的原型其实是历史上雍正的年妃,她是一个温柔大方、善解人意的女人,是绝对说不出剧中那句“贱人就是矫情”的。
她的娘家在当时是非常有实力的,她的祖上是汉人,父亲年遐龄当时是湖广巡抚。
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亲自赐婚,把年氏赐婚给了当时还是亲王的皇四子胤禛。
虽然当初求娶年妃有一部分是看重了她娘家的势力,但真正娶过来之后,雍正才发现这个女人简直符合自己对女人的所有期待。
年妃长得很美,用现在的话说,是女神级别的人物。不仅长得漂亮,还特别会做事。她知道自己娘家的势力大,可能会引起雍正的忌惮,每次娘家来信,她就让雍正先看,雍正看完了自己再看。
对待雍正的其他老婆也都很客气,妥妥的贤妻良母。
虽然当时年妃仅是侧福晋,不过雍正对他可不是一般的宠爱。在她嫁给雍正的十余年间,雍正的所有孩子都是年氏生的。
她先后为雍正生下了一女三子,这也足见雍正对她的宠爱。
可能荣宠过盛,年妃这四个孩子竟没有一个活得久的。她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生下来不到两岁就死了。
第二个是个男孩,雍正给他取名叫福宜,本来雍正的孩子是要从“弘”字辈,但因为对年妃的偏爱,雍正给他们的孩子从了“福”字。
可惜,叫福却没有福气,福宜不到一岁也夭折了。
第三个儿子,名字叫福惠,这算是年妃的孩子中活得比较长的了,可也没活过成年,八岁便病死了。雍正元年,年妃再度产子。
说来,也算是年妃怀这个孩子的时机不巧,她怀孕期间,恰好赶上了康熙驾崩。
但凡皇帝驾崩,不管是臣子还是后妃,都要磕头跪拜,甚至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本来身体就比较虚弱的年妃,在这种强度的叩拜下,就动了胎气,导致难产。
可不是因为端妃的那碗安胎药,孩子才没的!
这个孩子出生之后,按照惯例,后宫那些出生就活不了的孩子,最好的就是找个风水宝地下葬。但雍正却一定要给这孩子起个名字,叫福沛。
并且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修建了豪华的墓寝,陪葬了无数的金银珠宝。
以上种种足以看出雍正对年轻妃的宠爱。可惜年妃无福消受,在接连丧子的悲痛中,在雍正登基的第三年就香消玉殒了。
年妃对雍正到底有多重要?
雍正皇帝的种种表现无不显示着对年妃的珍视与偏爱。
年妃进了王府之后,她的家人都得以升迁。父亲年龄本来已经退休了,结果雍正又把他提拔了一级,享受正一品尚书的待遇,还加封了一等公爵,这种爵位在清朝汉人的待遇里算是最高的了。
哥哥年希龄,在雍正即位后,也被升为广东巡抚。
至于年妃最出名的那个哥哥年羹尧,更是不得了。本来他就在雍正九子夺嫡时期,就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下子凭借着妹妹年妃的宠爱,权力日盛。
雍正起初对年羹尧是非常信任的,把西北地区的治理和军务大权通通都交给了年羹尧。
然而处在权力中心的年羹尧就渐渐地分不清东南西北了,功高震主的他开始让雍正忌惮。
但那时,年妃因为接连产子又接连遭受丧子之痛,身体状况很不好。雍正皇帝就效仿民间的做法,在登基第一年就册封她为皇贵妃为她冲喜。
按理说皇后还在,这种做法是很不合时宜的,但谁让雍正爱年妃呢。
并且照顾到年羹尧的身体,当时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种种表现只是敲打了一下,并没有发落他。而是等年妃去世之后,才罗列出年羹尧的92大罪状,将他赐死,并没有过多的累及家人。
此时年妃已死,但雍正还念及家人对于年妃的故旧之情,这也足以看出雍正对年妃那是真爱。
很多影视剧中,都把皇帝塑造成一个冷血动物,眼中只有利弊权衡,什么人都要考虑他的利用价值。
像《甄嬛传》中,皇帝为了打压年家的势力,就想办法不让华妃怀上子嗣。
但从年妃死后,雍正的种种作为都显示,他是真的爱年妃的。
年妃死后,雍正皇帝悲痛万分,五天没有上朝,这对于工作狂雍正来说是很罕见的。不仅如此,他还追封年妃为敦肃皇贵妃,为了能够让年贵妃能够和自己合葬,他还破了祖制。
因为按理说,与皇帝合葬,这是皇后才有的特权。所以,雍正就抖了个机灵,他追封康熙爷的妃子,十四爷允祥的生母为贵妃,并把她与康熙合葬。
这就给自己和年妃合葬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在雍正死后,两人在泰陵再续前缘。
而且画作成画的时间刚好和年妃去世的时间非常接近。
从进王府,到雍正登基,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年妃几乎承包了雍正的所有子嗣。在那些朝夕相伴的日子里,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段怎样琴瑟和鸣的美好画面。
但生命注定有难以承受之重,在三十来岁的年纪香消玉殒,她绚烂的一生就如昙花,开放时极为绚烂,但盛开的时间却又那么短。
得了无尽的宠爱,也饱受失去孩子的痛苦,谁又知道她这一生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