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向重视人才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殉葬?

一向重视人才的秦穆公,为何临终强迫177位秦国人才殉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85 更新时间:2024/2/16 7:36:09

秦穆公之前,秦国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秦国地处东周列国最西,时时遭受西戎的侵扰,东边又有强大的晋国窥伺,南边和北边也都有敌人虎视眈眈。秦国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派强兵与西戎作战,而且还得分出重兵防守东边的晋国。

[var1]

后来,秦国四方征战,简直就像家常便饭一般。稍有懈怠,就会被敌人打到王城,秦人没有丝毫安全感。

公元前659年,即秦穆公即位的那年,秦穆公作为“王子”,还亲自带兵与西戎作战。

秦穆公即位之后,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主动拉拢晋国,并向晋献公提亲。

在春秋战国时期,一国国君向另一国国君提亲,就是一种明显的“示好”行为。这种示好,通常还有另一层意思,即示弱。不过,提亲的双方也要看实力,如果实力不济而提亲,被拒绝,是很没面子的事情。

可以想象,秦穆公为了争得国内发展的机会,鼓了多大勇气才提的和亲。

晋献公没有拒绝秦穆公的请求,还将自己的大女儿嫁给她。这以后,秦国暂时没有了东疆之患,只需将注意力放在西边,同时抓紧时间发展。

秦穆公发展实力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重视人才。

[var1]

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人有没有能力,并非看他脑子够不够聪明,而是看他的出身。如果一个人能力再强,他的出身不行,没有任何国君会重用他。

秦穆公偏偏就不信这个邪:能让国家强大的人都可以用,为什么非要看重出身呢?

秦穆公不分贵贱重视人才的典型,就是百里奚

百里奚本来是国大夫,因为虞国(假虞灭虢)被晋国所灭,被当做“陪嫁品”随着大公主嫁给了秦穆公。

后来,百里奚使用计谋逃脱,离开秦国藏到楚国去了(还是奴隶)。

秦穆公担心百里奚被楚国“慧眼识金”,特意派人到楚国,用极低的价格——五张羊皮将他买走。因为秦穆公原想,如果出价太高,会引起楚国的怀疑,如果给的价格很低,就没有人会在意了。

所谓闷声发大财,大抵如此罢。

百里奚重又回到秦国之后,受到了秦穆公的重视。

作为一名奴隶出身的百里奚,能够受到国君的如此重视,这在之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因此,百里奚对秦公非常卖力,还不断向秦公推荐和他一样出身的人才,比如说著名军事家蹇叔。

[var1]

秦穆公对人才的重视,完全不拘一格,而且能够容忍他们犯错。

有一次,秦穆公命令三军出函谷关攻打晋国,结果,秦军还没走出函谷关大门,就被晋国给暴打了一顿,三军主帅孟明视(百里奚之子)还被活捉了!

通常情况下,打了大败仗,三军全军覆没,主帅就算不被杀,也少不得一顿皮肉之苦。

可是,孟明视被晋国放回(为了羞辱秦公)秦国之后,秦穆公非但没有任何则被他的意思,还亲自跑到郊外迎接他回来。值得注意的是,秦穆公迎接孟明视的时候,特意穿了一身素服,而且还将战败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

在这情况下,如果你是孟明视,你会怎么想?肯定是死心塌地追随秦公,披肝沥胆为秦公卖命了!

果然,孟明视经过此败,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三年后,即公元前624年,孟明视邀请秦穆公一起去攻打晋国,此前,孟明视已经被晋国打败了至少3次!换做别的国君,就算没有骂他个狗血喷头,也会找个借口推脱,可是,秦穆公答应了孟明视的邀请。

这一战,孟明视不仅拿回了被晋国攻占的城池,还夺了晋国数个城池。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王官之战,这也是秦国第一次战胜晋国。

假若秦穆公不能容忍人才犯错,又怎能成就一方霸主呢?

[var1]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去世。秦穆公死后,有177人殉葬,开秦国殉葬之风。《左传》记载:

“秦伯任好卒,以子车氏三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

翻译过来就是:秦穆公任好死了以后,将奄息、仲行、针虎三人殉葬;这三人都是秦国非常有才华的人,他们的死,让秦国人非常悲痛,并特意为他们写了一首《黄鸟》,祭祀他们的在天之灵。

很难相信,一向重视人才、容忍人才的秦穆公,在临死前会殉葬三良?

还是大学士苏东坡说的好:

“昔公生不诛孟明,岂有死之日而忍用其良。乃知三子徇公意,亦如齐之二子从田横。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

苏轼是说:想当年,秦穆公活着的时候不杀孟明视,又怎会在死后杀死三良?古人因一顿饭的恩情,尚可自杀报销;谁知三良是不是因为要报恩,才会主动殉葬?现在的人没有如此忠义之士,就怀疑古人也没有,这是怎样的哀叹呢?

是呀,今人不复见此等,乃以所见疑古人,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更多文章

  • 精明绝顶的吕不韦为什么会选择自杀了却余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吕不韦的最终结局表面看是自杀,实际却是被逼杀,而他之所以走到这般境地,还得从头说起。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是卫国濮阳人,祖籍今河南安阳。吕不韦一生的传奇,乃是从他遇见嬴异人开始。嬴异人,又名子楚,他便是后来的秦庄襄王,也就是秦王嬴政名义上的父亲。吕不韦遇见他时,他仅仅是秦国放在赵国的质子(人质)

  • 春秋五霸算啥?两个霸主是他的手下败将,还有一个霸主是他的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五霸的各个下场,春秋五霸是怎么称霸的,春秋五霸谁死了后无人管

    [var1]甚至其中有两个是他的手下败将,还有一个是他的孙子,他便是楚国雄主楚成王熊恽。先说一说楚成王和春秋第一霸齐桓公展开的恩怨纠葛。齐桓公尊王攘夷争霸天下的时候,当时就有一个人对此表示非常的不服,这个人就是楚成王。齐国位于北方,楚国地处南方,两国之间南北争霸。争霸前期,齐国稍占上风,齐桓公率领的

  • 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李牧出师面对强秦,为何却连战连胜?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长平之战虽然赵国战败,被秦军“”杀神白起”坑杀降卒四十余万人,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也损失了二三十万的兵力。为了咬下这块肥肉秦国难免会崩下几颗门牙。[var1]这门牙一崩吧,就容易漏风,这不,紧接着长平之战之后的邯郸之战赵国又成功取得魏国和楚国的支持,在他们的支持下成功击退了秦国,随后韩国也加

  • 古代历史上的高端局,齐国管仲堪称套路王,只用一招击垮鲁国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管仲经济谋略,管仲历史资料,管仲有何历史功绩

    管仲经济局——齐国管仲堪称套路王,只用一招击垮鲁国经济据说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叫管仲的文官,他才华出众善于管理经济,于是被齐王器重。齐国的周边有一个鲁国,该国有一种叫鲁缟的织布,做工分精美备受欢迎,当地权贵富商都喜欢购买鲁缟来缝制衣装。后来,鲁国这种小热潮被管仲熟知,于是就建议齐王跟官臣贵族们穿用鲁缟

  • 伐蜀战争的最后幸存者——魏国后期第一谋士卫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卫瓘是怎样死的,三国卫瓘简介,魏国伐蜀

    单独看魏伐蜀的片段,像极了电影版《仙鹤神针》的设计,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攻守之中奇谋诡计、兵来将挡,最终结局却是孤单一人残旗瘦马,凄凉收场,不过伐蜀史实是把电影中的马君武换成了卫瓘。[var1]伐蜀前奏及人员组合卫瓘,字伯玉,史载其为河东安邑人,为官有道,“在位十年,以任职称”,并被傅嘏认为

  • 中国古代政权不断采用战国七雄国号,为何“韩国”却单单被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国韩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吗,战国七雄国号是怎么来的,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的关系

    [var1]第一类:从部落名称而来,如夏。第二类:从发迹地名而来,如商、周、秦等。第三类:取名称霸时的地方属于战国时期的国名,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在河北一代,河北春秋战国的时候是赵国的地盘;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地盘也在战国时期的燕国一带。西秦,陇西鲜卑族(一说属赀虏)首领乞伏国仁所建,都苑

  • 刘备会输给吴国,就是因为策略失败,为何随军前去的马良不指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打了20年败仗怎么过来的,刘备在正史中打过多少次败仗,吴国哪位将士抵挡刘备的进攻

    对方的军师陆逊非常有才干,可是以刘备的能力最终会面临这样的一个结局,也是让很多人特别意外。最重要的是这场战争结束之后,对蜀国的打击真的是非常大,军队实力逐渐下滑,刘备没过多长时间还去世了。[var1]其实刘备当初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策略上出了问题。当初刘备边打边向前冲击,陆逊就决定带着吴国的军队向

  • 商朝青铜酒器上的古代猛兽,3000年后已雄风不再,堕落到任骑任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朝早期青铜器,商朝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商朝青铜器有何变化

    今天我们给大家侃侃另外一件萌系牺尊——亚长牛尊。这件牛尊来自殷墟花园庄东地的M54墓葬,在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墓葬中,它是那是保存得最好、面积也最大、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种类也最丰富的,而且还是贵族墓葬。这件牛尊它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墓的主人又是什么来头?他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人生?又是因为什么死去的?

  • 姜太公识人的六种套路 发现你身边的靠谱人才做一个成功的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职场必备的十大识人术,领导打压你的5个套路,识人用人的五步法

    姜太公是不相信天命的,他说:“国家领导人如果非常的贤明睿智,那么国家就会安定,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果国家领导人是个白痴愚人,老百姓不能够安居乐业,老百姓就造反,那么国家就会走向灭亡衰败的边缘。国家兴盛和衰败的根源都在于国家领导人,和天命没有任何关系。”现在很多人失败之后,喜欢把失败归结于运气和宿命,我

  • 三国时期最大搅屎棍,跟谁合作谁就倒霉,最终自己也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三国十大搅屎棍,三国最倒霉的十个悍将,三国中的搅屎棍级别

    在我国历史上,其实也有许多这样的人,尤其是在乱世,他们就更加突出了。三国时期,最大搅屎棍的名号非吕布莫属,作为一位武力值爆表的猛将,他在人品方面却并不令人称道,与他合作的人基本都被他连累而倒霉,最终,他自己也落得身首分离的下场,算是恶有恶报。东汉末年,生于汉朝北方边境的吕布登上了历史舞台,因为从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