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赵云:不是出色的战将,却有着非凡的政治眼光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不是出色的战将,却有着非凡的政治眼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51 更新时间:2024/1/17 10:39:27

在小说中,赵云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并且“五虎上将”,排位还在马超黄忠之前,实际上当我们去细看《三国志》赵云救刘禅一事之后得到“牙门将军”一职就能看出,赵云身上的定位更多的是“谋士”,牙门将军定位是——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可见历史上的他是和关、张、黄、马四人不同,充其量不过是贴身侍卫长,身份、地位是不可与关羽等人同日而语。

小佛生活在成都,武侯祠去了次数并不少,在祠中,赵云身穿文官服饰,列于武将之首,所以赵云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将?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回到《三国志》去了解史学家陈寿笔下的赵云,毕竟,《三国志》再怎么说也比《三国演义》靠谱。

《三国志》卷36对赵云记载所用笔墨并不多,但是对其人生也有一个大概的记录。赵云最先跟随公孙瓒,在公孙瓒的授意下开始追随刘备,跟随刘备之后,赵云所做之事也就不过后面这几件:刘备被曹操追到长坂坡,赵云一人护少主刘禅和甘夫人周全,事后被封为“牙门将军”;刘备得荆州之后,赵云与关羽等人一起留守荆州,以赵云为留营司马(军营中的文职官员)、掌管内事;刘备攻益州时受阻,赵云随诸葛亮前往援助,赵云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刘备得以执掌蜀中,赵云被封翊军将军,此时不过是地方官自己封的杂牌将军;刘备称帝之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分别被封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而赵云仍旧是原职,直到刘备伐东吴,他才下放到地方都督江州。

可见,在刘备心中给赵云的定位并不是出色的战将,不然也不至于称帝之后,赵云仍旧是一个杂牌将军。而由前面赵云的履历大概也能看出他的确不算是出色的战将,但是在《云别传》中,赵云给刘备提的两个建议可以看出,赵云是一个有远见、有非凡政治眼光的人。

刘备经过千辛万苦占领成都之后,想把成都的大宅院分给各个出力极多的武将们,赵云却极力劝阻刘备千万不要这样做,毕竟才刚刚占领成都,百姓们刚经历了战乱想要的是安定的生活,而刘备抢夺别人家产的事必然会受到百姓厌恶,不利于日后控制成都。

后来,关羽战败被杀,刘备愤而起兵要替关羽报仇,孙权主动求和,刘备断然拒绝,赵云再一次站出来劝阻刘备的莽撞行为,晓以大义与大利,希望刘备能够考虑全局,放弃进攻东吴:

赵云如此有政治远见的劝阻,并没有能够阻止刘备,刘备甚至可能是不想听赵云在耳边呱噪,干脆出行没有带赵云,不久之后,刘备中东吴计策兵败,亡故与白帝城。

赵云给刘备提的两个意见都是非常具有远见的,他的政治远见非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等战将可比,甚至在他提建议时,刘备也没有他考虑的这么多。

参考资料:《三国志》

更多文章

  • 明朝官员有多穷?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级别工资不到西汉官员3%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官员俸禄真的低吗,明朝官员收入有多少,历史上真实的明朝官员

    顾炎武没有直说明朝官吏贪腐成风是因为工资太低,但是言语之中的怨愤,仅从这十余个字里就彰显无遗。那么,明朝百官俸禄到底有多薄?明朝正一品官员月俸87石,从一品官员月俸72石;正二品官员月俸61石,从二品官员月俸48石;从三品官员月俸35石,从三品官员月俸26石…一级一级往下降,到了正九品、从九品官员,

  • 刘邦霸气无比,开创大汉帝国,为何8子只有1个真正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是最厉害的帝王吗,刘邦为什么四年就取得了天下,历史上刘邦的最后一个儿子

    在中国古代史上,每逢两个朝代交替之际,便会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有的以智谋登上历史舞台,有的以武力,但最牛之人,还是那些能够指点江山的人物。秦汉之际,出现了多位牛人,比如气吞山河的项羽,比如力挽狂澜的章邯,比如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的陈胜吴广等,但“龙种”只有一位,便是刘邦。刘邦在枭雄丛生的乱世,经

  • 曹操当年掘了谁的陵?所得供养全军3载,原来挖出这么多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一共盗了多少帝王墓,曹操一共挖掘过几位皇帝的墓,曹操都盗了哪些墓

    当然,以上这些多半是小说和影视润色过的盗墓者形象。不过,这四大派中的“摸金”和“发丘”两派,倒是确确实实的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根据相关的历史文献记载,这两派最开始其实并不是民间的盗墓门派,其本身是属于古代军队中的一支。关于这一点,我们从这两派在史书上的官称“摸金校尉”和“发丘中郎将”,便能够看出一二

  • 关羽在阵前通名时,为何从不说自己的籍贯,只因他有难言之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羽是唯一的阵前斩将么,关羽的籍贯和原名,关羽在正史中到底有多强

    而且,尤其是在武将这一方面的人才,更是遍及全国各地。譬如,西凉的马超、常山的赵云、燕地的张飞、河北的颜良和文丑等。因此,三国时期每当两军对战主将在阵前叫阵时,凡是稍有一些名望的武将皆会率先自报家门。譬如,类似于“我乃常山赵子龙”和“燕人张翼德在此”等这样自报家门的方式,在三国时期可谓屡见不鲜了。而这

  • 韩信年轻时没钱没人脉,也没打过仗,为何横空出世就纵横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韩信为何只活到三十二岁,韩信早年为什么落魄,韩信年轻时有多少岁

    韩信在横空出世之前,钻过流氓的裤裆、蹭过朋友的干粮、忽悠过洗衣服的大娘,却并没有表现出惊人的智慧,也没有展示过财力和人脉。可是,韩信加入刘邦的队伍之后,马上就表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韩信在军事上有多厉害呢?请看他的对手: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摧枯拉朽一路平推到秦都咸阳,所遇秦军无不望

  • 曹操路过一女子墓碑上书八个字,走出30里后才明白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这个小故事曾经在杨修被杀的时候,人们在总结杨修恃才傲物的时候的一条内容。杨修聪明不知收敛反而到处卖弄。最后终于因随曹操征伐汉中的时候,妄加揣测鸡肋的号令而酿成杀身大祸。把小命弄丢了。事情经过曹娥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孝女。其父曹盱在端午节江边祭祀的时候失足掉入水中,从此活不见人死不见尸。14岁的曹娥就

  • 中国最常见的5个姓氏,很可能是匈奴后裔,看看里面有没有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匈奴后人姓氏对照表,现在哪些姓氏是匈奴人后裔,匈奴族姓氏大全

    匈奴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史记》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可见匈奴与华夏族同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战国时期的林胡、楼烦,西周时期的犬戎等部族都慢慢汇入了逐渐崛起的匈奴,匈奴曾经是中原王朝最强大的敌人之一。自周朝伊始,匈奴便一直不断侵扰边境,试图入侵中原。中原各个王朝或与

  •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获胜,三国形式将会如何演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能打赢夷陵之战吗,夷陵之战刘备有多难,刘备夷陵之战失败的真正原因

    刘备作为蜀汉的帝王深知天下形势,无论是卧龙先生的隆中对还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荆州都是绕不过去或者说不可或缺的支点。所以所谓替二弟报仇只是蜀汉东征孙吴的一个旗号而已,甚至为这个把三弟张飞都搭进去了也必然要发动东征。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荆州的得失关系着蜀汉的未来。只是结果没有达成,夷陵之战的失败让孙权把荆州基

  • 刘邦有首鸿鹄歌,北大校长误读一个字,世人误解整首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邦的代表诗句鸿鹄歌,刘邦的鸿鹄歌和大风歌哪个早,刘邦的鸿鹄歌拼音原文

    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北大原校长在一次讲话中,鼓励学生要立鸿鹄志,但他不小心把鸿鹄志读成了鸿浩志,曾引起一阵议论。鸿鹄等同于远大的志向,几乎是共识。因此,许多人把这首《鸿鹄歌》当作豪气冲天的励志诗,立志诗,大多是这样转译的:鸿鹄飞向天空

  • 曹操是一个标准的“人妻控”,那么,他为什么不娶了蔡文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不娶蔡文姬的原因,曹操太史慈蔡文姬,曹操跟蔡文姬是夫妻关系

    曹操的出身并不好,后人没少拿这事嘲讽他,但是,他并不介意这些,他看的很远,董卓一死,他很是果断采纳了荀彧和程昱的建议,快人一步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于是,后人就以此事抨击曹操,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和自己做皇帝相比,当然是后者更畅意。那么,曹操为何不称帝?这个问题,各路学者已经讨论过无数遍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