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藩王之乱,为何七国之乱很快平定,八王之乱让国家灭亡

同样是藩王之乱,为何七国之乱很快平定,八王之乱让国家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710 更新时间:2024/2/14 6:33:36

不过,这两场大战,结局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七国之乱”,中央政权很快就平定了。而且平定了以后,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也因此迎来了稳定与强盛。“八王之乱”,中央政权不但没能平定藩王之乱,藩王还轮流进入中央政权,挟持皇帝。最后,在藩王们的一番折腾之下,好不容易统一的西晋王朝,很快就土崩瓦解。

(藩王之乱)

那么,同样是藩王之乱,为什么两次藩王之乱,结局这么不同呢?

一、领导者不一样。

“七国之乱”的领导是汉景帝。汉景帝是一个比较强硬,比较强势,比较聪明,甚至有一些冷血的领导。

说他强硬,是绝不向藩王低头,虽然藩王的势力很强大,但依然坚决削藩,根本不考虑谈判的问题。说他强势,是整个朝廷被他牢牢地掌控着,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大臣无法左右朝政。说他聪明,是战争刚开始,他就杀掉晁错,从而让那些所谓“清君侧”的藩王,一下就失去了起兵的理由,道理迅速到了朝廷的这一边。说他冷血,是因为晁错积极帮他削藩,但是他却第一个杀了晁错。梁王是他的弟弟,但是他为了战争的大局,不顾梁王的求情,把梁王置于危险之中。

朝廷中有这样一位英明睿智的领导,“七国”怎么乱得起来呢?

“八王之乱”时候的领导可就不一样了。“八王之乱”最先之所以爆发,表面是因为贾南风祸乱朝廷,藩王们不满。实际上是因为藩王们看见皇帝是一个白痴,好欺负,想取而代之。

平定“八王之乱”的领导,本来该是皇帝司马衷。但司马衷是个白痴,根本就没有领导的能力。而实际的领导贾南风又无法获得朝廷及地方上的支持。本来嘛,她的乱政正是地方上藩王造反的一个理由。要像汉景帝杀晁错一样,让地方藩王没有造反的理由,就得杀掉贾南风。而贾南风是领导者,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因此,平定“八王之乱”和平定“七国之乱”刚好相反,地方上的藩王显得理直气壮,中央政权当然就打不赢了。

(汉景帝剧照)

二、将军不一样。

指挥平定“七国之乱”的将军是周亚夫。周亚夫指挥作战的能力非常高强。从他在打仗的过程中,所制定的战术策略来看,他确实是深通谋略的人。他明白自己的军队力量比较弱,因此让梁王死扛刘濞的大军,自己率军攻击联军的薄弱环节,最终围歼刘濞,达到全部消灭的目的。

另外,周亚夫能打赢这一仗,还在于他自身具有崇高的威望。首先他是名将之后,这本身已经让他有很大的光环了。其次,他在“细柳阅兵”时,让军队只听将军的,哪怕皇帝来了都不听。这一事件,让他轰动一时,威名远扬。这样一来,周亚夫在军队中就有了极大的威望,将士们都听他的,因而他能打胜这一仗,

但是在“八王之乱”中,却几乎没有什么将军涌现出来,而且历史上对将领的情况也很少记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是西晋有名的将领,在三国末期的时候,就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司马氏杀了一部分,钟会邓艾这样的将领互相残杀,又去了一部分,因此有名的将领很少传到西晋。二是司马炎建国后,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因而上行下效,新一代的将领没有培养起来。三是“八王之乱”是藩王之间的混战,将领们也不愿意去趟浑水。而皇帝又是个白痴,就算为朝廷作战,皇帝也记不得你的功劳,因而没人愿意出力,自然就没有名将出现。

(周亚夫剧照)

三、目的不一样。

平定“七国之乱”,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削藩。不管“七国”是否发难,中央政权都会打这场战争,因而实际上中央早就有准备。包括军队、粮草、舆论各方面的准备。打起来,相对容易得多。

但平定“八王之乱”,并不是为了削藩,纯粹就是藩王的作乱。藩王自身是有准备的,但是中央政权却毫无准备,被迫仓促应战。这样一来,中央政权自然就打不赢那些藩王了。接着,又是藩王之间互相混战,所以结果打得很乱,也把国家打得很烂。

(参考资料:《史记》《晋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在曹操心中,能抗衡关羽的只有4人,每一位都实力不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和关羽谁厉害,曹操关羽历史上谁更厉害,曹操的五虎上将与关羽谁厉害

    导语:关羽是三国时期最受欢迎的武将,他亡命天涯的时候学会了一身强悍的本领,投军之后把黄巾贼杀得片甲不留,在虎牢关下秒杀西凉猛将华雄,在河北战场上诛杀无双上将颜良文丑,堪称打仗好手。曹操也知道,虽然曹营里面人才济济,但能和关羽关羽抗衡就这么四个人而已。尽管他们实力都不俗,但对于人才自然是多多益善,为此

  • 糜芳害死关羽,最后叛逃投降东吴,诸葛亮为何不敢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糜芳如果不投降关羽会败得惨吗,关羽什么时候要斩糜芳,关羽要杀糜芳历史记载

    吕蒙袭取荆州之时,南郡太守糜芳投降了东吴,害死了关羽,荆州也落入了东吴手中。因为关羽的死,引发了张飞的死,刘备为了夺回荆州,也为了给两位兄弟报仇,于是率领大军御驾亲征讨伐东吴,夷陵之战却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而归。由于糜芳出卖关羽,引发了这一系列的事件,对蜀汉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刘备彻底失去了一统

  • 项羽勇猛异常、势力强大时, 一个不出名老女人却精确预测到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勇猛的事迹,解密项羽力量有多大,项羽本人打仗勇猛吗

    今天就说一个小人物的故事,一个准确预言了项羽必然失败的老女人。这个女人没有留下姓名,她是汉初做过宰相的王陵(?-前181年)的母亲。说起王陵,也许很多人没有听说过。他是沛县的县豪,年龄比刘邦要大。秦始皇统治中国的时候,他是沛县大哥级的人物,刘邦也在他的手下干过事。《史记》中说,刘邦曾“兄事王陵”,意

  • 项羽可以活,但他有非死不可的理由,他若不死,得多出数万个冤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项羽一生震撼人心的四大事件,项羽生平真的只有一败吗,项羽一生事迹及评价

    李清照在诗中曾说,“至今思项羽,不敢过江东。”当年项羽在与刘邦的垓下之战中失败之后,被韩信带领的军队逼到了乌江边上。当时项羽的部下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因为感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项羽一口气杀掉了几百个汉军之后,自己在乌江边挥刀自刎,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根据历史上的记载,项羽在乌江边上的时候碰见

  •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复杂多样,应从长计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真正原因,赤壁之战是曹操最惨烈的失败吗,赤壁之战对于曹操有哪些影响

    三国时期虽然局势纷繁复杂,各路诸侯的势力也犬牙交错,但是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小打小闹,只有那几场大战才是具有决定性的战役,而恰恰是这几场决定性的战役对三国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三个国家可以北南西相互鼎立成为了这样的一种局面。而赤壁之战自然是三国时期的第一战役,后世有许多史书和历史学者穷尽一生来探索这

  • 赤壁之战,面对弱势的孙刘联军,为何曹军会大败而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怎么打败曹军,赤壁之战孙刘联军获胜的主要策略,赤壁之战曹军真正兵力

    江中火光刘备与曹操早就有过节,长期以来对刘备穷追猛打。刘表病逝后,蔡瑁与蔡夫人立刘表次子刘琮为荆州牧,并将刘备排挤到边远地区。面对曹操的南下,刘琮根本无力阻挡,便在部下的劝说之下慌忙投降。这一投降,本来依附于刘表势力的刘备便知道向南撤退。刘备虽向南逃跑,但并不远就此退出天下的争夺,而是打算逃到江陵。

  •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聪明一世的刘备为何犯下如此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陆逊火烧连营,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在哪里,陆逊火烧连营破了刘备多少个营

    陆逊,继吕蒙之后的东吴大都督。本名陆议,是孙策的女婿,出身江东大族、儒学世家。他的叔父陆绩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家族的熏染使他与一般的武将不同,自称"书生"。他二十一岁时,孙权为将军,他参为幕府,后为海昌屯田都尉兼领县事。那时,吴郡、会稽、丹阳一带很乱,不少人占山为王。陆逊经得允许,找募兵马,深入深山

  • 项羽坑杀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为何章邯死心塌地跟随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章邯败给了项羽吗,章邯为什么会输给项羽,项羽为何收降与自己有仇的章邯

    也就是在起义军节节败退的时候,项羽带领几万人马,打败了二十万秦军精锐部队,这支部队是有名将王离带领的。这一战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巨鹿之战。项羽就是因为巨鹿之战成名的,章邯也是从这时候对项羽另眼相看的,但是,这时候的章邯并没有惧怕项羽,他们之间又开始对峙了几个月的时间,结果是不分上下。也就是在他们对峙

  • 项羽宁死都不愿过乌江,不是因为他傻,而是因为他发现这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为什么宁愿死也不过乌江,项羽为什么要渡过乌江,项羽为何没过乌江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项梁于是又教项羽学习兵法,项羽非常高兴,但是只学个大概,不肯深

  • 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古至今有很多说法,只有韩信分析最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为什么会输给韩信,韩信评价项羽原文,项羽的失败过程及原因

    除了他们以外,相对更加出名的就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西楚霸王项羽。刘邦与项羽的故事,到现在社会也是经常被人提到。谁都知道,秦朝会灭亡,项羽的功劳当数第一。在当时不管是论兵还是论将,项羽都是最强的。可是项羽虽然把优势都占完了,最后还是没能使国家安稳,甚至自己都没有得到善终。现在很多说起楚汉,就会说到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