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让人头痛的“匈奴”,是今天的哪个民族?

古代让人头痛的“匈奴”,是今天的哪个民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520 更新时间:2024/1/19 1:44:17

众人皆知,

秦朝不惜牺牲人力物力所修筑的长城是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南下。实际上,除了秦长城,

更早之前的赵长城也是为了抵御匈奴。

能够让中原费尽心力焦头烂额的匈奴,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匈奴的起源

匈奴人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算是夏朝的遗民。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玁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由此可以得出,

匈奴在先秦有很多别称,如山戎、荤粥等,他们居于北方,是典型的游牧民族。

《史记》有记载道:

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匈奴的习俗便是生活闲适时畜牧打猎,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生活难以维持,便会选择

攻打其他民族和部落以获得物资,这是他们的与生俱来的习性。

而先秦时期确实曾多次遭受匈奴的袭击与侵略。

西周之时,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博褒姒一笑,失去了诸侯国的信任。申侯与犬戎(此时匈奴的别称)联手攻破镐京之时,没有一个诸侯国前来支援,

最终迫使周平王东迁,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代。

东周时,周襄王想要攻打郑国,因此取戎狄女为后,其后被废的戎狄女与惠后等人联手,为戎狄广开门路,使得戎狄长驱直入,在中原肆虐横行。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采取不同的措施抵御匈奴。

武灵王更是改易胡服、修筑长城来抵御匈奴,终使得匈奴十年不敢南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北方最大的隐患仍然是匈奴。

故秦始皇命蒙恬踞兵北方以压制匈奴。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多万秦军北抗匈奴,收复河套地区: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

之后,

秦始皇在北方修筑长城,以此抵御匈奴的南下。

匈奴的起源

秦政引起六国遗族不满,内乱不止,匈奴因此有了喘息的机会得以进一步发展。

是时,

匈奴王为头曼单于,其子冒顿为太子。头曼单于欲废太子冒顿立阏氏小儿子为储,将冒顿送到月氏为质子。

冒顿用鸣镝之计杀死头曼单于,自立为王。其后吞灭东胡王国,并趁秦之乱收复蒙恬所占匈奴之地,使匈奴进一步强盛。

汉初之际,匈奴已是汉朝最大的威胁。刚结束战争的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故与匈奴采取交好措施,选取宗室女与匈奴和亲,并缴纳岁供。

汉武帝时期,经过休养生息以及文景之治的西汉,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匈奴之间的攻守之势发生了转变。

因此,

汉武帝决定派兵攻打匈奴。在这期间,产生了三次著名的战役。

河南之战:公元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征河南,成功击退匈奴收复河南地区;

河西之战:公元前121年,霍去病成功收复河西走廊,并在此设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将河西走廊纳入统治范围之内;

漠北之战: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合力击溃匈奴单于,封狼居胥。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霍去病)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

此三次战役使得匈奴再次退居漠北,无力进犯中原大地,而由于北方战线过长加之邻国众多,汉武帝也无力再将匈奴一举歼灭。

分裂与衰败

汉宣帝时,中原对匈奴的打压加剧。

公元前71年冬,匈奴对乌孙进兵,因大雪导致军队损失惨重。加之北面丁零来袭、东西两面乌桓与乌孙两面来攻,匈奴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公元前60年,内乱开始。

匈奴掌管西域事务的日逐王与新任单于发生权位之争,而后降汉,从此西域尽归汉朝掌握。

内乱不止的匈奴,

逐渐分化为南匈奴与北匈奴两脉。

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南匈奴占据漠北王庭,南下向汉朝称臣;以郅支单于为首的北匈奴则退居中亚一带。

公元前36年,西汉为清楚北匈奴对西域的影响,派军远征康居,

北匈奴郅支单于败亡。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贡,自请为汉朝女婿请求联姻,

汉元帝将王昭君赐予单于,为宁胡阏氏,此后汉朝与南匈奴维持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友好关系。

新朝建立后,王莽将匈奴为了15个地域以此树立威信,激起匈奴不满,矛盾再次激化。

东汉时期,南匈奴因天灾及内乱等原因,再次分化为两支:

留居原地漠北的为北匈奴;而率军南下朝汉称臣定居河套地区的为南匈奴。

留居漠北的北匈奴因天灾战事等因素不断骚扰东汉北部边塞,东汉开始征伐北匈奴,然残支仍留。

之后经历了东汉战乱,至两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日益密切、日趋融合,从此,

南匈奴与北匈奴融入各民族的血液之中,“匈奴”之名消失于历史长河。

结语

在我们今人的认知中,“匈奴”一词似乎更像是由北向南侵犯中原大地的一个存在。

他们是中原外忧的主要原因,也是历代朝廷动荡的因素。

很少有细细思考,匈奴究竟是哪个民族?

不过这种思考在某些程度上面确实没有必要。例如南北朝时期响彻一时的鲜卑族,如今也不复存在。中国历史中,因民族融合而消亡的民族不少,诞生的新民族也不少。

那些消失的民族还能用今天的五十六个民族作为考究的依据吗?显然不能。我们能从今天推导出过去的源头,却无法从过去揣测不可知的未来。

匈奴究竟是什么民族?

可能是蒙古族,可能是满族,也可能在座你我的身上都流淌着匈奴的血液。

更多文章

  • 古代让人头疼的“匈奴”,是现今我国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原来的匈奴现在是哪个民族,古代的匈奴是现在的哪个种族,匈奴指的是当时哪些民族

    翻开历朝史书,始终逃不掉是匈奴的名字;如秦代面临的外敌冒顿,汉代面对的外敌单于。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多数被周边民族同化,名义上来说我国已经没有匈奴了,但各个王朝的统治者仍然要预防西北地区敌人的侵扰。匈奴最厉害的本事在于能征善战,他们出生在马背上,打起仗来个个都能冲锋陷阵,让古代帝王们非常头疼。那你知

  • 项羽自杀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而是他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勇猛的将军之一,关于他的传奇至今都流传在人们心中,时至今日关于项羽的功败垂成,仍然被人们议论纷纷,人们佩服他勇武过人,同时也理性的分析他性格的缺陷,但最让人想不通的还是项羽乌江自刎的原因,项羽自杀也不肯过乌江?并不是因为蠢,而是他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 项羽的身世 项羽来自楚国的贵

  • 三国时期名气很大的六个降将,魏蜀吴各有两个,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蜀吴谁厉害,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十大战将,三国魏蜀吴十大名将

    魏国:张辽、张郃张辽:虽然跟着吕布多次易主,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等人混,但是最后归顺了曹操,找到了归宿,彻底“洗白”,成为三国时期屈指可数的名将。吕布由于多次叛变,先后跟随丁原、董卓,被张飞讥笑为“三姓家奴”,在世人面前永远抬不起头来。如果张辽在白门楼,没有归顺曹操,在世人眼中很可能也是“

  • 《封神演义》中,真实的姜子牙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封神是真实的吗,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厉害吗,封神姜子牙最后的地位

    关于夏商时期的历史。文字记载不多,我们也仅仅能从太史公的文章中看到蛛丝马迹。姜子牙一出场就是80岁高龄,在渭水河畔钓鱼。但是他用的是直钩,而且悬空三尺,号称“愿者上钩”。为什么姜子牙80岁才出来钓“文王”呢?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姜子牙有学问,应该是做过官。但是他80岁还出来闯荡,说明他的官

  • 假如纣王没有题诗亵渎女娲娘娘,商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三月十五日是女娲娘娘诞辰,纣王到女娲宫进香,可是一股狂风掀开了遮挡女娲圣像的帷幔!栩栩如生的女娲圣像让纣王心动,于是,他在女娲宫粉壁上题诗一首!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这首诗在我们现在看来,写的还

  • 先秦: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背后疑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典故,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与谁有关,中国古代周朝时期的周幽王

    01史记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传播最广的恐怕就是《史记》里的记载:“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其后犬戎入侵的时候,周幽王命人点燃烽燧后,便没有诸侯带兵来援。这便是烽

  •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权势地位多厉害?难怪想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何急于登基,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

    李世民很有才华,精通政治跟军事攻略。他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和军事家。李世民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无疑是光辉而伟大的。但就是这样一位百姓们认为的开明仁厚的君主,有着可怕的权势跟地位,更是曾经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就是在这场变动中,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哥哥李建成,还强迫父亲退位做太上皇,可以说是“弑兄逼父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皇位,为什么最后李世民还是杀了他的两个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李世民为什么赢玄武门之变

    自古以来,为夺得皇位,兄弟相残已是家常便饭,就拿玄武门之变来说。虽然李世民因为总要''出差''不常在首都长安,可他却在东都洛阳的军政要员中建立了一定的威信和基础。李建成和李元吉为了削弱李世民对他们的威胁,进行了种种''运作''。他们先''开除''了李世民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然后派人暗杀李世民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要是失败了,就会沦为安史之乱后越王那个德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全部过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安史之乱和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之所以战绩高除了自身军事水平高,其它的就是己方军事实力的强大和所处形势占优势。在政治上,唐军占了大义名分,是名义上的正统,相当多的敌对政权地方官员不战而降,如虎牢关(守将暗通唐军,不战而降);同时也有大批人才投奔(如李绩,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寒门士族),由于李渊本身也出身于世家大族,又是皇亲

  • 唐朝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的家事,为什么引起那么多人的热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解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夜晚,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什么事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要算起来,都有亲戚关系,还是非常亲的那种。杨坚取代了北周建立了隋朝,而李渊取代了隋朝建立了唐朝。而唐朝时期虽然是最繁盛的朝代之一,却也是最乱的朝代之一,关于他的继承人问题一直很乱。很多人都说唐朝的继承人问题是李世民带坏的,其实李世民是被杨广带坏的,毕竟杨广也是老二,后来却直接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