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毛遂:那个敢用剑威胁楚王的人,结局却让人唏嘘……

毛遂:那个敢用剑威胁楚王的人,结局却让人唏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4/1/16 15:38:33

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流传着很多从历史事件中演变出来的成语,遂自荐就是其中一个啦,而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毛遂也就成了我们家喻户晓的人物啦。

虽然我们对毛遂自荐的故事很熟知,可是你知道毛遂最后的结局吗?说起来可是很让人为之欷吁呢!

[var1]

公元前257年,秦昭派兵围困邯郸,赵王派遣平原君如楚国求救,相约合纵抗击秦军。平原君想带着他手下的二十个食客一起去,可是选来选去只挑选出来十九个人。这时候毛遂就自己推荐自己,想要一同前往楚国。

平原君问毛遂:先生来赵国几年了?毛遂回答说:三年。平原君又说:有才能的人处世,就像把锥子装进袋子里,他的锋芒会立刻刺破袋子。您来赵国三年毫无名声,恐怕是先生的才能不足吧,您还是留下吧!毛遂却说:您如果早早地把我装进那个袋子中,恐怕不止是锋芒显露了!平原君心悦诚服,于是就带着毛遂一起来到了楚国。

[var1]

平原君一行人来到楚国,受到了楚王的接见,可是一谈到合纵的事情楚王就回避,平原君和除了毛遂以外的十九个人说了整整大半天,也毫无进账,众人没有办法,就对毛遂说:先生你上吧!

毛遂不慌不忙的起身,却猛然拔剑楚王走去。厉声说道:合纵如此利害分明的事为什么还犹豫不决,楚国持戟百万却只是如此胆小之辈么?今秦国围困邯郸两年,寸步未进,楚国发兵则秦军必败,再联合韩魏攻秦,纵使秦是虎狼之国,又有什么好怕的呢!今天十步之内,大王的生死由我决定,您是选择合纵还是不合纵呢?

[var1]

楚王这时早已经吓得魂不守舍,慌忙同意了合纵的事,毛遂却回过身来,对着那十九个人说:你们不过是碌碌无能之辈,只能因人成事罢了。于是歃血结盟,合纵而还。

回到赵国,平原君对毛遂说: 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毛遂为上客。

毛遂这段出使楚国的故事可以说是精彩至极了。毛遂以三寸之舌加上三尺之剑迫使楚王结盟,颇有侠士之风。但是历史上关于毛遂的记载却戛然而止了。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

[var1]

那么毛遂的结局到底如呢?有人说毛遂在出使楚国的第二年就自刎而死了。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之后燕国攻打赵国,赵国没有合适的将领出征,于是大家一致推举毛遂,可是毛遂知道自己不擅长带兵打仗屡屡推辞,但是却没有效果。最后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可是毛遂虽然身先士卒,但他还是只适合搞外交,战场上却是节节败退,毛遂满腔羞愤又觉得愧对赵国,无奈之下自刎而死。

[var1]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从历史资料上来看,这多半是后人编故事了。

首先燕国攻打赵国并不是在赵楚合纵的第二年。而燕赵之战赵国派出的将领是廉颇,而当时赵国强而燕国弱,燕赵之战的结果是赵国大胜,甚至包围了燕国的国都蓟城。

所以从历史上来看,毛遂并不是自刎而死,只不过是像毛遂这样的人物,在风云际会的战国时代,还不足以让惜字如金的史学家为他大书特书,所以只在历史上就下了如此短暂的流星般的一段事迹,不得不让人唏嘘。

?

[var1]

虽然这件事在历史上只有寥寥数笔,但是其人风采,至今想来还是让人神往!

更多文章

  • 齐国的稷下学宫,在齐国统治时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稷下学宫为什么叫稷下,齐国稷下学宫灭亡原因,齐国真的有稷下学宫吗

    [var1]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稷下学宫是古代官学的开始,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产生又促进了私学的发展。春秋战国时代,西周官学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要求,官府垄断文教的局面被打破,由此私学兴起,并影响和推动了当时诸侯各国公室养士用士制度的发展。齐国富有收揽贤士的光荣传统,田齐夺取政权后,随着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扩大

  • 为什么蜀国和吴国不以联合外族或外来势力的方式来抗魏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塞北民族中,最初能威胁华北的是乌桓,但乌桓在曹操的征讨下,已经全然瓦解,再也无法威胁华北。此后只有鲜卑足以强大到威胁中原帝国的北方边防,但自曹魏初年至西晋末年之前,统一塞北的鲜卑领袖轲比能被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刺死后,鲜卑便走向分裂,而各部鲜卑俱未能形成有力的联盟,以威胁华北。[var1]

  • 为什么刘备得到蜀地后,不把荆州还给吴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为什么要归还荆州,吴国为什么有荆州,刘备吴国关系

    一、主要还是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先站稳荆州,再取益州,等待中原有变,委一上将由荆州取洛阳,刘备由汉中取长安,两京一定,中原传檄可定![var1]三、刘备与孙权皆枭雄也,表面上和平共存,相互联盟共抗北方,实际是暗潮汹涌,讹虞我诈!刘备采拖延政策,一方面与孙权虚与委蛇,一方面忙着处理新占领的益州与北方汉

  • 他用胸脯为刘备挡箭,他一出手让魏国两大将1死1逃,诸葛亮最服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亮帮刘备打赢了哪些仗,诸葛亮帮刘备打胜仗的故事,诸葛亮与刘备的战役

    [var1]蜀汉的人才储备库中,除了大名鼎鼎的诸葛孔明和关张赵马黄六人,其实还有很多。有一人智勇双全,智谋不输诸葛亮,勇气不输赵子龙,敢用胸膛给刘备挡箭,就是知名度不高。话说在刘备攻取西川之前,智囊团的主要骨干是诸葛亮,用兵理政,里里外外都靠诸葛亮。但西川到手之后,蜀汉的上层分工体制发生过重大调整。

  • 明代宗朱祁钰,临危受命拯救明朝,却输给了孙太后母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皇帝朱祁钰简介,朱祁钰个人简历,明代宗朱祁钰历史评价

    【奉书叔祖岷王楩曰:兹者大兄皇帝亲征虏寇,命侄孙居守京师,不幸大驾为奸臣所误,留陷虏庭。圣母皇太后欲慰安人心,已立皇庶子见深为皇太子,命侄孙代总国政。皇亲公侯、驸马、伯及在廷文武群臣,复以天位久虚,神器无主,人心遑遑,莫之底定,合辞上请皇太后,以太子幼冲,未遽能理万机,移命侄孙君临天下,又遇指挥岳谦

  • 鲜有人知:大明王朝创造的8个世界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还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那就是“铁血王朝”,自建国皇帝朱元璋起,一直到明末帝崇祯止,历任皇帝都遵循着“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尤其是崇祯帝,更是在国破家亡之时,自缢煤山,誓死与国共存亡,铮铮铁骨风范,让后人敬佩不已。除了铁血之外,明朝还有一个特点,

  • 新《倚天》:朱元璋建议无忌取消刺帝计划,赵敏却说他其心可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与赵敏关系,朱元璋和赵敏谁厉害,朱元璋怎么杀赵敏的

    虽然这部剧是虚拟的剧情,但是朱元璋这个人物是历史真实存在过的啊,明朝开国皇帝。所以既然把他写进了这部小说,肯定会写他作为未来皇帝身上所具有的性格特质。之前朱元璋几次出场,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勇有谋,心狠手辣的人物。而最近新《倚天》朱元璋的戏份,再次丰富这个未来帝王的形象。杨逍和范遥商量,利用赵敏和太

  • 无忌说赵敏救过朱大哥,朱元璋:确有此事,郡主把我当成了教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杀赵敏真相,朱元璋谈赵敏完整视频,赵敏为什么给朱元璋陪葬

    以周颠为首的五散人,叫嚣的最厉害。他们坚决反对教主把赵敏这“妖女”带回来。说已经上了妖女一回当了,不能再上一次当了。还说要不是教主袒护着赵敏,早就把她杀了。总之,他们表示绝不能接受赵敏这“妖女”,让她赶紧滚出去。言辞激烈,张无忌根本招架不了。突然他好像想到了什么,犹如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他说,

  • 文遗故事: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国药号,“庆余堂”三字为何是大奸臣秦桧的手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胡雪岩开胡庆余堂初衷,胡雪岩用了秦桧的字,胡雪岩的胡庆余堂为什么保留下来

    红顶商人胡雪岩于1874年(同治十三年)创办胡庆余堂,号称“江南药王”,与北京的同仁堂齐名在中国虽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中药号,但最有名的只有"两家半"——“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即为“两家”,广东的陈李济算半家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包括作坊已被全部拆掉,换成了新建的房子,失去了传统特色,只有胡庆余堂

  • 宋朝的两次覆国,小谈北宋的灭亡前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南迁北宋灭亡了吗,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正史中宋朝是如何灭亡的

    唐朝也是没有任何的外敌以及农民起义灭亡的国家,因为大部分的民族早已融合在唐朝的底下,成为唐朝的臣民,如果高丽三国的百济的黑齿常之,游牧民族的歌舒翰,都是外族入主唐朝服效,早也不被视为是外族了,李世民到李隆基这百年来,早已做好并融的准备了。藩镇你争我夺,唐朝到了末期,根本不被藩镇放在眼里,更甚者到了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