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刺马案”主角、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究竟死于何方势力之手?

“刺马案”主角、清朝两江总督马新贻究竟死于何方势力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14 更新时间:2024/2/7 2:12:24

刺马,刺马,这"马"可是大有来头,那就是当时的两江总督马新贻,那这马新贻在被刺杀前究竟在两江干了什么,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今天就来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要想搞清楚这些,先得让大家知道他当时坐的位子是个什么概念。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官居从一品。可见两江总督在当时的地位,这"两江"指的是江南和江西,江苏和安徽没有分开前,都属于江南省。这总督是来干嘛的呢?主要职务就是管理军务、兼管粮饷、盐政等行政事务,也就是和现在说的军政一把抓是一个道理。

清朝历史上的九大总督中,直隶总督和两江总督这两个总督是一北一南两个最有权势的地方大员,一般也兼署南北洋大臣,拿两江总督来说,他的地盘是清王朝的财赋重地,江南自不用说,从开发以来便有"鱼米之乡"之称,清朝每期科考的时候,江南一省上榜的人数接近全国上榜人数的一半,也就有了"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之说。

这种人杰地灵的好地方,GDP也是高到没边。江西虽然略逊一筹,但总的来说在这个职位上混着,生活可是比直隶总督还要滋润。而到了顺治九年,总督府一度迁往南昌,改名江西总督。这也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统治的稳定着想,不过到了康熙时期两省又同归两江总督管辖。

现在清楚了,这就相当于现代的一省之长,甚至比省长权力还要大,下辖三省上交的财政税收占到中央收入的三分之一。那大家就要想想,省长出行什么排面儿?处于清末时期的马新贻排面肯定更大,如此重要的一位人物,如此大的排场,马新贻居然被刺杀了?谁听了人都会觉得这肯定有猫腻吧。

随着案情的进展,主犯张汶祥伏法,三言两语地就交代了作案动机——报仇泄私愤。

如此大的案件,如此简单的理由,所以野史也就层出不穷:马新贻在剿匪一战中本是败军之将,他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是假报军功,又结纳权贵才得来的。他剿匪失败被俘后,后来为了保命,与匪首结为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导演一幕马新贻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就这样一步步爬上封疆大吏的高位。

飞黄腾达以后,那些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投靠。可马新贻此人不是那种与兄弟共富贵的人,不仅如此,他还设计杀了兄弟,霸其妻室。张汶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脱他的魔掌,才弄出这一出刺马的复仇大案来。

基于以上这些因素,导致很多人对历史上的马新贻了解的并不多,在这里我们还是要跟大家强调一下,文学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形象还是存在差别的,有些时候文学艺术形象很贴近历史人物,有些时候甚至呈相反的方向,所以大家要正确看待。

真实的马新贻肯定和大家所认知的不同。

马新贻人家是祖上就是做官的,而且自己天赋又好,所以27岁就考中进士,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新贻也就开始建功立业了,因为平叛有功而名声大震,先被提拔为泸州知府,后担任安徽按察使,安徽布政使,后担任浙江巡抚。因为政绩卓越,1867年马新贻升任为闽浙总督,随后仅仅半年后,又被调任为两江总督。

他在任职期间,不仅没有干那些所谓的坏事,而且还积极地发展当地经济,积极处理漕运、盐政和河工之弊政,在治理的一些方面,可谓是尽心尽力,同时他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为了百姓着想,解决了很多民生问题。

大家也都知道,刚刚经历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的洗礼,江南一带匪患猖獗,闹的是民不聊生,尽管有曾国藩的整顿,但是到了马新贻的手里依然是个烂摊子,所以他的任务就是收拾这个烂摊子。

首先,他整编训练军队。通过朝廷从江南湘军各营挑选精锐士兵二千五百人,亲自进行训练,由总兵刘发率领搜查捉拿犯法者;这些可是实打实的朝廷的军队,这一做法当然对湘军某些人势力造成了侵害。

而针对大量土地荒废,无人来种的问题,马新贻下令:先确定土地是谁的,之前撂荒的旧田主,必须配合官府确定所有权,否则治罪。而最后确定没有主的土地,由官府出面,对外招人开垦。规定不管是本省或是外省人,只要愿意耕地,官府会给予最大的优惠。

为了体现公平,马新贻规定:外省来江苏的军官,不允许开垦土地,这也最大程度将好处落实到农民身上。一系列举措出台后,很多原来提心吊胆的老百姓都放了心,原来土地的主人回来了,流民也有了种地的积极性。江苏农业逐步恢复元气和发展,客观来说,马新贻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另外,马新贻此人为官正直,到任江苏时到处弹劾办事不力的官员,丝毫不留情面。因为马新贻是两江总督,面子大,一弹一个准,官员们都怕马新贻,也都收敛了很多。但这也为他后来出事埋下了隐患。

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培养民生,减轻民众负担,经常发水灾的地方,马新贻及时赈济,颇得民心。在恢复农业生产方面,马新贻承袭曾国藩在两江时开坑荒田的政策,并且趁着丰收之年收取粮食,以备歉收之年赈济救助之用。马新贻还十分注意兴修水利。同治九年马新贻多次前去实地考察,"泄水多阻,议浚此河以利民",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被刺杀了。

所以说,马新贻在任职两江总督期间,不仅没有干啥坏事,反而是尽职尽责地为民做事。那就是这样一位好官为何会被刺杀,几乎可以肯定是,他的所作所为触动了某些当地集团的利益。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是如何处理兄弟感情的?一言一行,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兄弟相处之道,曾国藩如何化解兄弟之间的矛盾,曾国藩人际关系的秘诀

    为何有些家庭总是兄弟反目,形同陌路,甚至大打出手?这是家风出现问题了。如何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家风?曾国藩处理兄弟感情的方法,值得学习。在《曾国藩家书》中,曾国藩第一次提到处理兄弟感情的事情,发生在他刚刚进入京城为官的第二年。从曾国藩的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一言一行,都透着浓浓的兄弟情义。道光二十

  •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是什么?不是识人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并不是他认人识人的方法,也不是他的军事能力。曾国藩晚年的时候,他最信任的幕僚赵烈文,将曾国藩最厉害的本领,说得非常明白。赵烈文说:(曾国藩)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我们在了解曾国藩的本领的时候,要看他把主要精力花费在什么事情上了。从赵烈文的话中

  • 历史上的皇后那拉氏为何要断发?乾隆又是为什么这么狠心对待她?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野史乾隆为什么恨那拉皇后,乾隆以后的皇帝如何对待那拉皇后,那拉皇后断发视频

    皇后去世是朝廷的重要事件,但是一向喜欢讲排场的乾隆,一反常态,一没有举行隆重的哀悼仪式,二没有谥号,三没有牌位升附太庙,四没有让她合葬裕陵,五没有为她单独建造陵寝,只是把她被塞进了位于裕陵妃园寝内的纯惠皇贵妃地宫之东侧。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就连那拉皇后的画像,乾隆也吩咐太监将其付之一炬。曾几何时,辉

  • 曾国藩回家丁忧期间,咸丰皇帝为何要解除他的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曾国藩被咸丰拔掉兵权,咸丰7年曾国藩年龄,曾国藩为什么不受咸丰重用

    关于咸丰皇帝解除曾国藩兵权的原因,大部分学者偏向于这两种看法:一是曾国藩向咸丰皇帝要权,惹恼了咸丰皇帝。二是清朝自入关以来,就禁止汉人掌握兵权,而曾国藩的湘军,逐渐成长为大清王朝的唯一劲旅,让咸丰皇帝内心不安,担心曾国藩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因此,乘机剥夺了他的兵权。以上这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

  • 曾国藩首次打胜仗,毙敌近万,咸丰皇帝为何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8年曾国藩多少岁了,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湘潭大捷,是曾国藩事业中的一个新起点,他靠这次胜利,正式成为大清王朝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也为他“立德、立功、立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春,曾国藩经过一年时间的操练后,带着一万七千名水陆湘军正式出征,与日渐强大的太平军鏖战。在湘潭之战中,曾国藩首次打了胜仗。这一战,毙敌近万

  • 曾国藩心学:如何抓住机会?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是如何抓住机遇的,曾国藩心态修炼法,曾国藩的人生智慧30条

    人生中,会错失很多机会。曾国藩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从他的人生历程来看,好像很顺利,30岁入朝为官,不仅得到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赏识,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器重,从此一帆风顺,仅仅37岁就成为正二品侍郎,成为朝中重臣。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人生才会顺利。曾国藩对心学思想有非常深的研究,他利用心学,让自己立于不败

  • 溥仪陵园紧挨着光绪崇陵,又称“皇家陵园”,算不算入葬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清西陵废弃墓地,溥仪移葬清西陵,溥仪私人陵园

    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可以说是相当的窝囊了,在他三岁的时候他就登基成为了皇帝,但是因为是个三岁小孩啥事也不懂,朝政大权完全是由其他人打理,而溥仪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每天象征性地坐在龙椅上,而且仅仅在他六岁的时候,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将大清王朝给推翻了,而小溥仪也不得

  • 皇太极为何独宠27岁入宫的海兰珠?她有一个特质,别人都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兰珠为什么26岁才嫁给皇太极,皇太极是怎么认识海兰珠的,皇太极为何一生独宠海兰珠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爱上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见到她那一刻起,心中便有了她,往后每时每刻都会想起她,皇太极对海兰珠可能便是属于这种情况。皇太极对待海兰珠可以说是宠爱至极,不管从哪个方面都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她的浓浓爱意。在封建社会女子嫁人普遍都比较早,例如海兰珠的妹妹就是十三岁便嫁给了皇太极,但是

  • 如何才能让贵人无私帮助你?曾国藩:要有君子的胸怀和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如何与贵人相处,曾国藩说胸怀,曾国藩做事三大秘诀

    如何才能让贵人无私帮助你?事实上,这种状况几乎不会发生,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遇到贵人无数,从他的实践来看,要想获得贵人帮助,你一定要改变自己,在你的身上,你需要具有君子的胸怀,小人的手段。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的运作方式详细讲解。在人际交往中,君子无疑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按照曾国藩的说法,并不是每个人天

  • 清朝入关前科尔沁蒙古与满清皇室联姻33次其中一女为孝庄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的蒙古后妃照片,清朝和亲蒙古的公主列表,清朝科尔沁有多大

    在中古历代皇室,联姻一直都是巩固皇权或加强实力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表现在清一朝最为明显。清与前朝不同,前朝开国者的基础都是在浩大的农民起义力量带动之下,借力逐步崛起。而清的开创者努尔哈赤起家资本仅仅是“十三副遗甲”,力量微弱,之后因为其他小部落的加入,随着战功和威名的提高,力量也逐步壮大起来。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