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回家丁忧期间,咸丰皇帝为何要解除他的兵权?

曾国藩回家丁忧期间,咸丰皇帝为何要解除他的兵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80 更新时间:2024/1/21 19:17:10

关于咸丰皇帝解除曾国藩兵权的原因,大部分学者偏于这两种看法:

一是曾国藩向咸丰皇帝要权,惹恼了咸丰皇帝。

二是清朝自入关以来,就禁止汉人掌握兵权,而曾国藩的湘军,逐渐成长为大清朝的唯一劲旅,让咸丰皇帝内心不安,担心曾国藩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因此,乘机剥夺了他的兵权。

以上这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忽视了咸丰皇帝作为统治者,他对权力的把控和对时局的判断。如果我们结合当时清朝面临的实际问题来分析,咸丰皇帝解除曾国藩兵权的原因,完全在情理中。

主要有两点原因:

一是咸丰皇帝始终将地方团练作为备用力量。

太平军从广西北上后,由于清朝的军队节节败退,一击即溃,导致咸丰皇帝不得不想其他办法。他命令各地成立团练队伍,也仅仅只是为了拖住太平军北上的步伐,自始至终,他都没有对这些民间武装力量抱有希望。

这不仅是咸丰皇帝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当时的武大臣们,对各地的团练队伍也不看好。朝廷的军队是正规军,正规军都无法与太平军抗衡,何况民间武装力量呢?

在咸丰皇帝当时任命的43个地方团练大臣中,只有曾国藩坚定地认为,重新组建一支军队,代替纪律松弛、缺乏操练的绿营,才有可能将太平军消灭。

不过,这仅仅是曾国藩的想法,并不能代表咸丰皇帝的想法。曾国藩带领湘军出省作战,先是收复湖北全境,后在攻打九江时失败后,对咸丰皇帝来说,这一切,就好像是他预料到的一样,也就是,湘军能打败太平军更好,即使不能取胜,也无伤大雅。

曾国藩一心效忠朝廷,他被困江西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后,认为是自己手中无地方实权的原因,因此,屡屡上折,希望咸丰皇帝给予他一定的权力。

而咸丰皇帝之所以不给曾国藩实权,是对他不重视。

二是当时的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内讧,曾国藩的作用已经不大了。

曾国藩回家为父丁忧守孝后,战场上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那就是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内讧,让咸丰皇帝一手打造的江南大营暂时占据上风。

由于咸丰皇帝始终将地方团练当成后备力量,因此,当太平天国内斗不断,实力被削弱的时候,咸丰皇帝看到,消灭太平天国,已经指日可待了,也就是说,他完全可以不要曾国藩这颗棋子了。

和偏偏这时,曾国藩好像故意和咸丰皇帝过意不去一样,以丁忧为名,拒绝回到军营,咸丰皇帝索性顺水推舟,同意曾国藩要在家守孝三年的请求,并顺势解除了他的兵权。

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恢复元气,摧垮江南大营,让朝廷的军队彻底瓦解,曾国藩根本没有复出的机会。

经历了被剥夺兵权的遭遇后,也让曾国藩看到,他要想彻底驾驭善变的咸丰皇帝,靠自己的要挟根本无法实现。为此,他改变了策略,那就是处处示弱,处处以咸丰皇帝为尊。

曾国藩的这种改变,让咸丰皇帝看到了他的忠心,最终,在请他第二次出山不久后,就任命他为两江总督,给予曾国藩一直想要的地方实权了。

以上仅仅是曾国藩与咸丰皇帝打交道的其中一个方法,关于曾国藩更多的驭人技能,在《曾国藩驭人术:用最简单的方法驾驭人心》中有详细讲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去“专栏”中系统阅读。

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大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

更多文章

  • 曾国藩首次打胜仗,毙敌近万,咸丰皇帝为何不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如何赢得咸丰皇帝信任,咸丰8年曾国藩多少岁了,咸丰皇帝为何重新启用曾国藩

    湘潭大捷,是曾国藩事业中的一个新起点,他靠这次胜利,正式成为大清王朝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也为他“立德、立功、立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春,曾国藩经过一年时间的操练后,带着一万七千名水陆湘军正式出征,与日渐强大的太平军鏖战。在湘潭之战中,曾国藩首次打了胜仗。这一战,毙敌近万

  • 曾国藩心学:如何抓住机会?记住这4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是如何抓住机遇的,曾国藩心态修炼法,曾国藩的人生智慧30条

    人生中,会错失很多机会。曾国藩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从他的人生历程来看,好像很顺利,30岁入朝为官,不仅得到了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赏识,也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器重,从此一帆风顺,仅仅37岁就成为正二品侍郎,成为朝中重臣。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人生才会顺利。曾国藩对心学思想有非常深的研究,他利用心学,让自己立于不败

  • 溥仪陵园紧挨着光绪崇陵,又称“皇家陵园”,算不算入葬清西陵?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溥仪清西陵废弃墓地,溥仪移葬清西陵,溥仪私人陵园

    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可以说是相当的窝囊了,在他三岁的时候他就登基成为了皇帝,但是因为是个三岁小孩啥事也不懂,朝政大权完全是由其他人打理,而溥仪就是一个傀儡皇帝,每天象征性地坐在龙椅上,而且仅仅在他六岁的时候,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就将大清王朝给推翻了,而小溥仪也不得

  • 皇太极为何独宠27岁入宫的海兰珠?她有一个特质,别人都不具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海兰珠为什么26岁才嫁给皇太极,皇太极是怎么认识海兰珠的,皇太极为何一生独宠海兰珠

    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爱上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就是见到她那一刻起,心中便有了她,往后每时每刻都会想起她,皇太极对海兰珠可能便是属于这种情况。皇太极对待海兰珠可以说是宠爱至极,不管从哪个方面都可以看出皇太极对她的浓浓爱意。在封建社会女子嫁人普遍都比较早,例如海兰珠的妹妹就是十三岁便嫁给了皇太极,但是

  • 如何才能让贵人无私帮助你?曾国藩:要有君子的胸怀和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国藩如何与贵人相处,曾国藩说胸怀,曾国藩做事三大秘诀

    如何才能让贵人无私帮助你?事实上,这种状况几乎不会发生,晚清名臣曾国藩一生遇到贵人无数,从他的实践来看,要想获得贵人帮助,你一定要改变自己,在你的身上,你需要具有君子的胸怀,小人的手段。下面,我们结合曾国藩的运作方式详细讲解。在人际交往中,君子无疑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按照曾国藩的说法,并不是每个人天

  • 清朝入关前科尔沁蒙古与满清皇室联姻33次其中一女为孝庄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的蒙古后妃照片,清朝和亲蒙古的公主列表,清朝科尔沁有多大

    在中古历代皇室,联姻一直都是巩固皇权或加强实力的一种政治手段,这种表现在清一朝最为明显。清与前朝不同,前朝开国者的基础都是在浩大的农民起义力量带动之下,借力逐步崛起。而清的开创者努尔哈赤起家资本仅仅是“十三副遗甲”,力量微弱,之后因为其他小部落的加入,随着战功和威名的提高,力量也逐步壮大起来。其不同

  •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治军十大诀窍,曾国藩的带兵之道,曾国藩管理湘军的办法

    要了解曾国藩管理湘军将领的方法,我们先要了解他的用人标准。这个标准非常简单,只有12个字: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正是因为有了标准,才让曾国藩在选拔将领的时候,有了属于自己的范畴。能进入这个范畴的人,没有不听他指挥的。这12个字到底有何玄机,能成为曾国藩管理手下悍将的法宝?我们先来详细分析这

  • 龚自珍儿子带英法联军毁了圆明园,全是泼的脏水,真相究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龚自珍孙子真的火烧圆明园了吗,龚自珍儿子帮洋人火烧圆明园照片,龚自珍帮洋人火烧圆明园视频

    龚自珍出身于一个显赫的世家,其祖父都是高官,而他本人自不必说,原本作为一个高门大户,应该更注重教育的问题,但是到了龚自珍儿子龚橙身上,就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了?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名字龚半伦,半伦是龚橙晚年时期的的别号,之所以说这个儿子顽愚不堪,是因为后来有传闻说,龚半伦带着英法联军毁掉了圆明

  • 曾国藩首次获得升迁时,为何能连升四级?全靠与人打交道这套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曾国藩一夜之间连升4级,曾国藩10年连升七级,曾国藩升迁时间

    无论任何人,进入一个单位后,首次获得升迁都非常重要。获得第一次升迁后,只要善于总结,后面都会不断获得升迁。在历史上,有一个获得升迁次数非常多的牛人,他就是曾国藩。他从进入官场后的第三年开始,每年至少都会获得一次升迁。仅仅用了7年时间,曾国藩就从一名从七品(副处级)官员升到了一名正二品(副部级)的位置

  • 曾国藩:人到中年做事要有目的,记住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曾国藩人到中年身处逆境,曾国藩的做人三大原则,曾国藩谈做人的心态

    晚清名臣曾国藩到了中年,吃了一系列苦头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思,终于恍然大悟:人到中年后,做事一定要有目的,记住“低头”这两个字,能让自己变得强大。“低头”这两个字,虽然谁都能理解,却很难做到。即使曾国藩这样的圣人,他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心理斗争后,才彻底懂得如何低头。低头,是一门学问!每个人的心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