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非川之战:670年爆发的一场对决,让唐王朝遭遇了史上最大的败绩

大非川之战:670年爆发的一场对决,让唐王朝遭遇了史上最大的败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3/12/7 2:11:59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洁净的土地,却在公元7世纪崛起了一个震惊亚洲的强大政权-吐蕃,它与正处在鼎盛阶段唐军在公元670年爆发了一场巅峰对决,让唐朝遭遇了建国以来的最大的败绩。

吐蕃人的野望

图/吐蕃军队

早在大非川战役之前,吐蕃就基本完成了对于吐谷浑故地(青海北部地区的占领),独霸青藏高原。咸亨元年(670)吐蕃又攻“陷白州等一十八州”,所有降唐诸羌,尽为吐蕃吞并。

当年,天山以北的两厢十姓突厥部落又臣服吐蕃。由此可见,在大非川之战前,吐蕃人已经充分占据了战略主动,将青藏高原附近的势力全部纳入麾下。

大非川战前,吐蕃人已经裹挟有周边附庸势力军队相呼应,从而造成了唐军在战略上的孤立无援。

当时的吐蕃以噶尔·赞聂多布为大相,由其弟赞卓噶尔·钦陵赞卓统兵,该家族人才辈出,皆有大才。

当时的吐蕃在唐蕃前线的军队数量众多,号称四十万(实际应该也不低于二十万),而唐军参战部队仅有五万左右。大战未开,双方的兵力对比已见高下。

唐军的窘境

当吐蕃人已经完成了对于吐谷浑、羌等周边缓冲地带的占领之后,唐朝才后知后觉地发动了被命名为逻娑道行军的对蕃反攻,大有直捣吐蕃都城逻娑(即逻些,拉萨的古译)的意图。唐高宗“诏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大举讨伐吐蕃。

唐军方面,主帅薛仁贵出身行伍,历东征高丽、北伐铁勒诸恶战,素有大将之风,所统步骑五万,数量虽不算多,皆精兵劲卒,本应胜算极大。

然而,其副将郭待封乃功臣郭孝恪之子(唐朝平定西域战役中阵亡的安西大都护),该将自持勋爵,并不服从薛仁贵的指挥,从而为唐朝指挥层的混乱埋下了隐患。

唐军进入青藏高原之后,唐军就采用了精兵突进的战术,薛仁贵自率三万轻骑与阿史那道真所部东突厥兵急进乌海(今托索湖),一度进攻至玛多(黄河河源附近),将战线深入吐蕃腹地,给敌人造成了重大威胁。留郭待封统辎重,筑栅为后应。这支后勤部队虽然战斗力不强,却是唐军在高原行军的生命线,因此极其重要。

薛仁贵初战告捷后,在玛多城驻扎,以图后举。然而,作为名将之后,“尚待封赏”的郭待封却是缺乏耐性,竟然舍弃了本应当坚守的营寨,令子重继进。这时的吐蕃大将抓住时机,率领20万大军包夹这支孤军,“军粮及辎重并为贼所掠”。

危重尽失之后,薛仁贵被迫还师大非川救援后勤部队,这时的薛仁贵一无城寨,二无粮草,后路也被截断,而此时的吐蕃四十万大军早已集结完毕,薛仁贵回天乏术,正面战败,遗恨吐蕃大非川,最后仅仅带领少数残兵回到鄯州。

图/共和县切吉平原(大非川古战场)

唐军在大非川战场上的惨败主要是由于吐蕃在战争早期就取得了较大的战略优势,并充分利用的青藏高原的有利地形与气候条件,而唐军用人不明则最终葬送了这支远征高原的唐朝精锐。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选择了一位平庸的李治,背后有怎样的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治和他的亲姐姐,李治是如何给后世留下仁慈的印象,帝王李治

    但是这位杰出帝王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很耐人寻味,他选择了一位在诸子中颇为平庸的李治为储君。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隐情呢?史书记载,唐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其中有资格继承大统的当属长孙皇后亲生的三个嫡子,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其中李承乾作为嫡长子,又生性聪敏,自然是最有资格的人选。李世民继

  • 扮演武则天的女星:贾静雯妩媚,潘迎紫迷人,她最不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潘迎紫版武则天剧照,贾静雯武则天剧照,贾静雯版武则天叫什么名字

    由贾静雯扮演的武则天想必是最温婉的了,在《至尊红颜》里面扮演的武媚娘可以也对得起这个剧名“红颜”。这部剧里面的武媚娘是和李世民的侄子李君羡情投意合,两小无猜。然而最终被皇帝李世民看中成为武才人,之后又嫁给李治,一步步走上皇权至尊的道路。这里的武媚娘没有别的版本里面那么多宫斗戏份,武侠剧成分偏多,看着

  • 新罗女王如何取得唐太宗父子的欢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的嫔妃一览表,新罗女王,新罗与唐朝的关系

    在朝鲜半岛之上,新罗的快速扩张招致了百济与高句丽的联合反对,两国开始携手对抗新罗政权。在新罗最危急之时,两代新罗女王通过朝贡、联兵、献书等方式积极拉近与唐王朝的关系,最终确立了“牢不可破”的唐罗联盟。新罗真平王死后无子,其女善德女王继位。这位女王早年深陷宫廷政变的黑暗角逐,在长期的斗争之中,这位公主

  • 武则天死后,为何不以大周皇帝身份下葬?跟这个原因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死后谁做了皇帝,武则天死后是皇帝还是皇后,武则天死后可以当皇帝吗

    ▲武则天临死前因罹患老人痴呆症,记忆退到唐朝皇后,因此决定以“唐皇后”礼下葬。(示意图/翻摄自搜狐网)其实,端看武则天这个人,才华出众,对于国家大事更是积极参与,但也显示出她的野心不在母仪天下,而是一统天下,当年14岁入宫时,成为后宫地位最低的“才人”,但她的美貌让皇子李治相当迷恋,纵使两人至少相差

  • 陈胜吴广与六国贵族有什么矛盾? 扩张路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陈胜为何要杀掉吴广原因,吴广陈胜祖籍,陈胜评价吴广完整版

    [var1]陈胜称王,国号为“楚”或“张楚”,吴广为假王,蔡赐(陈郡上蔡人)为上柱国。陈胜瓜剖棋布,再次布局,分多路出兵。陈胜坐镇陈都,兵分八路。第一路,陈郡阳夏人假王吴广率军两万,攻打秦朝三川郡。第二路,以魏国人周市为将军,率兵三千北上进攻魏国旧地。第三路,以陈郡陈县人武臣为将军,魏国人张耳和陈馀

  • 大半辈子没有亲政过的秦昭襄王,为何能带领秦国取得决定性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昭襄王几岁亲政,秦昭襄王实际掌权多少年,历史上秦昭襄王有没有实权

    [var1]历史上秦昭襄王继位之初,战国的第一个霸主魏国刚刚衰落,整个华夏大地上,一度形成了秦、齐、楚、赵诸国竞相逐鹿于中原的局势。而到了秦昭襄王离世的时候,秦国通过连年的征伐,秦国对山东列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正是在秦昭襄王死后,秦国灭亡六国的趋势更是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秦

  • “三家分晋”后,韩、赵两国为何唯魏国马首是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始末,韩赵魏为什么不相互兼并,赵魏韩三家分晋后谁最强

    [var1]在战国初期的时候,赵魏韩三家实际结成了一个“三晋同盟”。正是凭借着同盟的关系,三国平稳的度过了晋国刚刚分裂后,一个十分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也能够发现,在“三晋同盟”存在的这段时间里,韩、赵两国近乎完全听命于魏国。而魏国所以能够在战国初期成为霸主,同“三晋同盟”也有

  • 为了取得吴王的重用,“兵圣”孙武不得不如此对待吴王的宠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兵圣孙武对吴王说的话,兵圣孙武和吴王提议伐楚,兵圣孙武第一次见吴王

    我国古代由于经常发生战乱,涌现了大批的军事家,尤其是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著名的军事家更是数不胜数,比如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卒的白起,“围魏救赵”的孙膑,上演了“将相和”的廉颇,甚至连我们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都是带兵打仗的能手。[var1]孙武是齐国安乐人(今山东省北部),但是让孙武名扬天下的众

  • 鲜、萌、暖、忧,《思美人》中这样的屈原值得加一个鸡腿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屈原必背古诗10首,屈原图片大全高清图,思美人屈原

    端午节刚过,粽子也吃了、龙舟也赛了。只是,这原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人们在吃粽子、划龙舟的过程中,是否还记得屈原呢?!而此时此刻,吐槽与美誉齐飞,争议与收视共舞的《思美人》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过端午节,找到了一个情感释放的出口。基于以上的固有认知,当《思美人》以大事不虚,小

  • 因一碗羊肉,宋国总司令惨遭“司机”出卖,成为史上最窝囊的俘虏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千年前宋军的下场,宋国大将军吃羊肉,宋军狙杀辽国主帅

    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不管战争打得有多么惨烈,其指挥军队的总司令总会得到很好的保护。既使打了败仗,部队也会想方设法保证总司令的安全,总不至于让总司令成为对方的俘虏。可在春秋时期竟发生了这样一件奇葩事,宋国和郑国两军对垒,还没开打,宋国军队的总司令就成了郑国的俘虏。原因很简单,宋国军队总司令的司机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