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八年出现“最热夏天”,究竟热到啥程度?12天死亡11400人

乾隆八年出现“最热夏天”,究竟热到啥程度?12天死亡11400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627 更新时间:2024/1/22 4:56:28

乾隆八年最热的

据史料记载,乾隆八年的高温,覆盖面很广,包括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武汉等地。光记载这起高温事件的史料,就有48处。当时法国有位传教士来到中国,用他所带的老式温度计对气温进行了测量。古气候研究室专家通过研究换算发现,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气温值,都超过了40℃。尤其以25日气温值最高,达到了惊人的44.4℃。

大家都知道,人体的温度在37℃左右,超过这个温度,身体就会出现明显不适。而44.4℃,直接让很多人脱水而亡。据当时的官方数据统计,仅京城京城周边的郊区,在7月14日至7月25日的时间内,就有11400人死亡。而实际死亡人数,应该要远远超过官方数据。

而在地方,同样出现了热死人的情况。据《浮山县志》记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浮山县位于今天山西临汾,可见山西在那个夏天也一样酷暑难当。河北《高邑县志》则记载:“(乾隆八年)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就连躲到阴凉处,依旧炎如火灼,中午时分,连铅锡都会被热化。

古人认为天降异象与执政者处理国事的好坏有关,所以年轻的乾隆皇帝只好下罪己诏,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他的圣旨是这样写的:“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细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

乾隆的举措

在殿中享受着冰块带来的凉爽时,乾隆又忍不住赋诗一首:“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啥意思呢?就是说,我虽然享受着冰盘与雪簟带来的凉爽,但心中依旧苦闷烦热。为什么呢?因为我牵挂着烈日下头的子民啊!当时乾隆刚当皇帝没几年,还没那么自恋和刚愎自用,懂得为老百姓办些实事。

所以他一方面派人在城门口发些去暑的草药和剂,一方面打压囤积粮食和水源的奸商。由于天气炎热,一时间水比油贵,一些商人便派人将水囤了起来。这也是很多人被热死的原因之一。而土地受天气影响,粮食大大减产。为了防止引发旱灾,乾隆又让朝廷拿出了救济粮,帮百姓渡过难关。除此之外,他还参加了祈雨仪式,不管是否管用,都给百姓带去了希望。

而这次高温天气,死的大部分都是底层老百姓。因为公贵族不仅衣食无忧,能喝得到水,还有很多避暑的办法。除了上提到的冰块降暑外,还有专门用来纳凉的“凉屋”,以及手摇风扇,和冰激凌等饮品。所以他们的生活基本影响不大,只是苦了底层百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十岁还被乾隆翻牌子的是哪位妃子?她有何魅力能如此吸引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乾隆最恨的三个女人,乾隆最钟爱的女人是谁,乾隆41个妃子谁最受宠

    人们常说,帝王的后宫是佳丽三千人。虽然只是一个虚数,但也证明宫廷之中的女子不在少数。运气好的,可能为嫔封妃,运气差的不仅得不到皇上的宠爱,还会因为份位的关系被其他妃嫔所排挤欺负。然而在乾隆时期,有位妃子已经七十八岁高龄却还受到乾隆召见,这又是为何呢?要知道近些年来乾隆又得了一个“渣渣龙”的称号,这位

  • 日本发现吴三桂反清檄文原版,揭露降清的原因:难怪清朝要抹黑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吴三桂反清是哪一年,在日本发现吴三桂原版反清檄文,吴三桂为啥反清失败

    清朝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王朝,他们不尊重历史。总是喜欢用丑化敌人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功绩和贡献。比如朱元璋就在清朝遭到了严重的摸黑,清朝的画师手中的朱元璋都是奇丑无比的长脸形象。但事实上根据明朝人在书籍中对于朱元璋的记载却可以发现朱元璋是一个相貌堂堂的人。清朝这么做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仅朱元璋被摸黑

  • 年羹尧被处决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七个大字,雍正知道后口吐鲜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雍正年间被抄家的官员,雍正处死年羹尧片段,雍正处死年羹尧后怎么处理的

    自古以来,统兵大将都是一个敏感的位置。因为手握重兵的人,在政治上的优势是很明显的,甚至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政权更替往往和兵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乱世之中,带兵将领通常成为有意逐鹿天下的人拉拢的对象;而在和平年代,他们又成了君主提防忌惮的存在,非皇帝真正的心腹不能胜任。对这种统兵将领的又爱又恨,可以

  • 朱祁镇复辟的时候,兵部尚书于谦在干什么?为何不阻止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祁镇兵变的时候于谦在干嘛,于谦导致朱祁镇被俘,朱祁镇尊重于谦的句子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体弱多病,朱棣逝世以后,朱高炽即位,在位不到一年便猝然去世,朱瞻基随即继位。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并且任用蹇义、夏原吉、于谦、周忱等贤才良将,开创出仁宣之治。不过,朱瞻基却英年早逝,年少的朱祁镇即位。朱祁镇年龄尚小,于是太后张氏掌权,但她不偏袒自家人和外戚,明朝兴盛得以延续。

  • 元朝的十一位皇帝都是谁,其年号、谥号、庙号、汗号又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朝皇帝庙号一览表,元朝庙号及谥号,元朝最后一个皇帝谥号

    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取“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大都(今北京),1368年明朝军队攻入大都,元顺帝退出中原,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朝共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下面丸子为大家细细讲讲元朝十一位皇帝的顺序和年号、谥号、庙号和蒙古汗号。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拖

  • 明英宗朱祁镇丧师辱国,大臣们为何还都支持他?只因嫡庶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英宗朱祁镇一生,如何评价明英宗朱祁镇,明英宗朱祁镇最新消息

    然而,在太上皇朱祁镇归国后,在朱祁镇之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作为朱祁钰即位的交换条件下,朱祁钰想要巩固自己皇位,甚至排斥朱祁镇父子,将帝位传给自己子孙,面临着诸多恶劣局面,非现代人可以轻易想象:明朝是个极端注重理学、宗法和嫡庶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年)发布《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

  • 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何要骗朱瞻基,说自己不后悔?因为怕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明风华孙若微为什么要骗朱瞻基,大明风华孙若微爱过朱瞻基吗,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

    说虐恋,因为这对情侣的感情是单箭头的,朱瞻基对孙若微一见钟情,而孙若微一心只想报仇,她有自己所爱的人,这个人就是徐滨,为了3万靖难遗孤的生命,两个人注定无法在一起,而朱瞻基因为深爱孙若微,可以说是抢过来的。虽然孙若微不爱朱瞻基,但她嫁入皇宫后也一直安守本分,孝顺公婆,为朱家生下太子,特别在朱瞻基落魄

  • 大明风华:朱瞻基娶两个老婆,内心独白不一样,只有她是真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和他母亲说的话,大明风华朱瞻基个人资料,大明风华朱瞻基御驾亲征

    被逼无奈下,朱瞻基递上了所有人期待的如意,却是正眼没瞧胡善祥一眼,等胡善祥接下如意那一刻,朱瞻基早早就把手给抽开了,生怕被对方碰到,还没胡善祥说完感谢的话,他径直往自己心爱的女孩孙若微走去。对于两个老婆,朱瞻基的内心独白是不一样的,他似乎在对胡善祥说:“你虽然拿了我的如意,这只是我家里人的意思,但你

  • 大明风华:朱瞻基将自己封闭起来,孙若微的话,直戳心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与孙若微最后对话,大明风华朱瞻基和孙若微的感情,大明风华孙若微想射死朱瞻基

    皇太孙也向往自由,可以自己做主,娶自己喜欢的姑娘,所以没事的时候,他喜欢去诏狱里待着,什么都不用想,仿佛死去了一样,但现实很快又让他惊醒过来,处在那个位置,一旦没有野心,全家性命都将不保。他曾哭哭啼啼地请求爷爷饶了孙姑娘一命,自己可以替她去死,甚至可以放弃皇太孙之位,爷爷骂他被一缕情丝挡住了眼睛,骂

  • 朱元璋“重典治吏”,“狠劲”超越前代,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是如何重典治吏的,朱元璋重典治吏为什么效果不好,朱元璋重典治吏导火索

    明初的法律条文中很多是专门针对贪官污吏的,旨在对其进行严厉打击,朱元璋这股子治理官员的“狠劲”超越前代,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罕见,他“重典治吏”的思想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首先,明初的形势所需。朝代交替之际,有些官员还蹈袭元朝之弊,擅权枉法,贪赃受贿,额外剥削农民,增加农民的负担。官员的这一类行为极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