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赶忙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

康熙刚驾崩,雍正就赶忙处死了父亲60年的心腹,他知道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44 更新时间:2024/2/9 2:44:41

提起清朝,人们便会想到那个封建腐朽愚昧的年代,可清朝在历史上也曾有过盛世,史称“康乾盛世”。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人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各个行业发展欣欣荣。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就是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去世后,雍正继位,虽然在“康乾盛世”四个字中没有雍正的名字,但不可否认的是,雍正也为为康乾盛世的推动,出了不少力气,算得上明君。雍正在康熙去世前为人毫无槽点,可偏偏在康熙去世后,雍正连夜就将陪伴康熙六十年的心腹处死,引得外人遐想纷纷,雍正是否心里有鬼?

九子夺嫡的胜利者

康熙十四年,康熙立二皇子为皇太子,当时二皇子年仅两岁,根本不懂的父皇用意。二皇子在长大过程中,由于身份问题,总是受到一群人巴结,渐渐的,心态逐渐放肆,对于朝廷禁忌也开始不重视起来,竟然干出结党私营之事。要知道一个朝廷崩溃的前兆,正是结党私营。

于是康熙二话不说就下令废掉二皇子。其他皇子见到太子之位空缺,纷纷陷入争夺当中,只有一个人例外,这个人便是大皇子。大皇子一直不受待见,要不然康熙也不会跳过他立二皇子为太子,所以大皇子只能通过支持其他皇子,来给自己谋取一条光明之路。

在一干皇子中,只有八皇子与大皇子关系最好,于是大皇子就向康熙推荐八皇子,还说可以帮忙除掉二皇子。怪不得康熙不喜欢大皇子,这种对兄弟都如此狠毒的人,哪一个父亲会喜欢呢。于是康熙更加讨厌大皇子,连带着八皇子都一同厌恶起来,毕竟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除了大皇子以外,其他皇子也在这个时候花招频出,看得康熙感慨万分,看来看去,原来这些皇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又再次立二皇子为太子。其他皇子见状纷纷傻眼,好在二皇子不吸取教训,当太子之后继续结党私营,被康熙发现,随后又被废。这次,二皇子是凉的偷偷的,再也没机会了。

二皇子彻底被废的消息传出,其他皇子纷纷抱团,逐渐形成两个大党派,分别是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党派,例如三爷党等,但都翻不起什么风浪。后来康熙去世后,隆科多宣布遗诏,四皇子胤禛继位,为雍正皇帝。

雷霆手段

雍正继位并非偶然,很多人以为雍正对权势无欲望,因此受到康熙宠爱,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一开始雍正没有参与九子夺嫡当中去,是因为他太过聪明,他打算隔岸观火,等到太子党个八爷党拼个你死我活,到时候再来个渔翁得利,岂不美哉。

而康熙看在眼里,还以为四皇子对权势没有兴趣,反而对他大家赞赏。除此之外,雍正还利用隔代亲的心理,把儿子巧妙安排于康熙见面,康熙看到可爱的小孙孙,爱屋及乌之下对于雍正更加信任。雍正正是靠着这些手段,走向了成功。

康熙驾崩,雍正上台后,性格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与之前那个“不好名利”的形象完全不一样,他先是采用雷霆手段扼杀掉八爷党全部人员,来了个秋后算账,随后改变立储制度,从公开立储转变为秘密立储,他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来一次九子夺嫡。

除了几位能威胁到自己皇位的皇兄,朝廷之上不少朝臣都被雍正以雷霆手段的方式清除,纷纷换上了自己信任的人,这些人当中,甚至包括跟随了康熙六十年的太监赵昌。雍正的做法令人诟病,替换朝中大臣尚且可以理解,太监赵昌又不负责国家大事,把他杀掉,岂不是说明雍正心中有鬼?

人们对此猜测纷纷,有人认为康熙的死说不定是雍正所为,这一切被赵昌得知,因此赵昌才不得不死,还有人说赵昌知道雍正能继位是因为遗诏被更改,总之说什么的都有。那么真想到底如?难道雍正心里真的有鬼吗?

合理猜测

真相如何已经无人可知,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只能进行合理猜测。雍正大概率就是心里有鬼,说不定他的皇位,并非采用正当方式获得,篡改遗诏也不无可能。原因有三,请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雍正前期受到康熙青睐,是因为他装作对权势不感兴趣,这就使得他不能光明正大投入到结党私营中去。因此,后来与他争斗的八爷党和十四爷党,比起他来说,势力更加强大,人数至少多了一倍,这样的势力差距,不足以让雍正获胜。

其次,雍正继位的遗诏,是康熙近臣步军统领隆科多宣布的,而隆科多,早就是雍正的支持者了。此时的八爷党远在西北,这就给雍正篡改遗诏提供了方便,而且八爷党成员不在,遗诏真假根本没人能看出来,也不会有人较真,等到八爷党回过头来,早就尘埃落地。

最后,修改诏书这件事,似乎在雍正身上还有后遗症发生。雍正即位后,立马把公开立储转变为秘密立储制度,即皇帝将诏书放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牌匾后,自己手里也预备一份,等到皇帝驾崩后,御前大臣将两份进行对照,如果两份诏书一样就宣布遗诏。这看起来不就是康熙遗诏被篡改的后遗症吗?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雍正杀掉赵昌确实心里有鬼,以上三个原因便是证据。

反之,如果他心里没鬼,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一个陪伴了父亲六十年的老太监,不看僧面看佛面,父亲身边的红人,雍正有什么理由将其杀害?难道不应该为表对先皇的尊敬,连带着尊敬赵昌吗?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和珅赈灾时在粥里放沙子, 得乾隆赞赏, 数百年后被世界肯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为什么往粥里撒沙子,和珅为什么不能丢沙子,和珅在赈灾粥里放沙是不是真的

    其实和珅是个十分有才能的人,他童年过得很悲惨,父母早亡,自己的兄弟姐妹也相继去世,和珅为了活下去,曾经沿街要过饭,后来他发愤图强,立志要好好读书,出人头地,和珅如此爱钱,跟他悲惨的童年不无关系。和珅不但善于处理各项朝廷事物,但凡是乾隆交给他的事情,他一准早早置办妥当,有一年,城内发生了灾荒,百姓饿殍

  • 看看北洋水师和日本海军的差距,就知道甲午海战为何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甲午海战北洋水师解析,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能打过日本吗,甲午战争北洋海军视频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可惜曾经排名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在黄海海战中一败涂地,失败的原因当然包括清政府的腐朽、李鸿章企图避战自保,又或是北洋水师制定的战术失败。但绝不是因为北洋水师官兵贪生怕死,相反,此战中北洋水师全体官兵都表现得十分英

  • 身前怼天怼地对空气,死后只身去拜祭,诸葛亮给周瑜吊孝的底气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周瑜死后诸葛亮为啥还敢去吊孝,诸葛亮为周瑜吊孝说了哪些话,孔明吊孝周瑜完整版

    在周瑜死后,东吴君臣上下不免悲痛交加,对诸葛亮更是恨之入骨,甚至很多曾经的周瑜亲信都要为周瑜报仇,势必要杀掉诸葛亮,而就在这时,蜀汉方面传来消息说诸葛亮要前来吊孝,当时刘备是全力劝阻,诸葛亮却也是全力要一意孤行前去吊孝。那么诸葛亮明知道东吴群臣对他虎视眈眈,恨不得吃了它才好,为什么他还是要去给周瑜吊

  • 三国时期,结局最凄惨的四位猛将,姜维名列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姜维有多厉害,三国人物姜维著名事件,蜀国猛将姜维高清照片

    导语:三国这乱长达100年的乱世中虽然上演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比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等也活跃了无数名将。他们或天下无双,或忠义无双,或神勇无双,或威震敌胆,但生在乱世也是他们的不幸,战死沙场已经是最高的选择了。但在当时有这么四位猛将,死的最为凄惨,姜维更是名列榜首,这些人都有谁呢?第四

  • 曹魏五子良将的不同死法:一个羞死四个中箭,其中一个死因至今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五子良将之首是于禁还是张辽,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答案:按照陈寿在《三国志》中的排序,是张辽第一,但于禁却是五人中最早受封四方将军并假节的大将,他统领七军三万人驰援襄樊的时候,地位曾仅次于诸夏侯曹。于禁晚节不保,谥号“厉侯”也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愎狠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 汉宣帝刘病已后宫佳丽三千,为何抵不过一个死去多年的许平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许平君的女儿,汉宣帝真的爱许平君吗,刘病已怎样评价汉宣帝

    自古传统文化中有君子和小人之分,有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也有人发达了就变脸,就像“考公热”背后的许多调侃,如“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认为自己高贵了,原本的配偶就不再配得上自己,这种现象好像慢慢变得普遍,甚至总给人一种错觉——见异思迁、富贵变脸好像是正常的,专心和专情才是罕见的。可是普遍了

  • 孙权的儿子被关羽以虎女焉能嫁犬子所拒绝:那虎女最后嫁给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孙权的妹妹离开刘备后又嫁给了谁,孙权的七个夫人结局,孙权他有过哪些事迹

    都说虎将无犬子,一代武圣关羽曾被孙权提过亲,想要让他的儿子娶关羽的女儿,但是关羽果断拒绝了,认为孙权的儿子配不上自己的女儿,那么最后关羽的女儿嫁给谁了呢? 武圣关羽 中国历史上一直有着“文圣孔子,武圣关羽”的称号,从中足以看出关羽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 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一时之间天

  • 魏晋之后,史书上不能提司马懿,否则不是有人被杀,就是有人倒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晋人物谈司马懿,司马懿正史记载,司马懿在魏晋南北朝中实力如何

    论名将风采,关羽和张飞是最著名的万人敌,以至于后世不断碰瓷这两人。尤其让人发笑的是西晋,都达到了“关羽、张飞遍地走”的程度。如苻飞、邓羌等,至少有五六位,都号称“关张之流”,但问题是有几人,听说过他们?尤其是关羽,最后还一屁股坐在武圣宝座,跟文圣孔子平级。无论是谁,服也好,不服也罢,反正关羽应该是最

  • 大秦最后的名将,亡陈胜、破项梁,手握40万大军仍难阻王朝崩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大秦二十大武将排名,大秦将领有哪些,刘邦与陈胜的反秦之路

    然而这些名将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或过早亡逝,或隐居田园,或被奸臣所害,所以在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揭竿而起时,秦国甚至出现无将可用的尴尬境地。最终,章邯扛起大任,率领苏角、王离等年轻一代将领出征,灭陈胜、破项梁,手握40万大军在巨鹿和项羽对峙,手中掌控着大秦最后的希望,但最后仍难阻止王朝的崩坍,实在

  • 商鞅变法,为何能够让弱秦走向强秦?商鞅把人性看的很透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鞅主要是怎么变法的,商鞅变法对秦国的最大影响,商鞅变法为什么能使秦国迅速崛起

    [var1]不统一才会战乱不断,当时各路诸侯,不会因为你或者其他人反对侵略而放弃,固守养民只是一厢情愿而已。确切来说,当时并不是侵略,而是内乱。不统一则连年战乱,比如战国、三国、南北朝,而统一至少每个朝代前中期都能过点好日子。秦统一六国之后,一是统一货币度量衡,二是书同文,这两大卓越功绩也是基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