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桧想拉拢岳飞打压韩世忠,遭拒后怒下杀手,韩怒斥:何以服天下

秦桧想拉拢岳飞打压韩世忠,遭拒后怒下杀手,韩怒斥:何以服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540 更新时间:2024/2/16 21:13:35

张俊贪财好色,很没有骨气地投靠了秦桧,岳飞却根本不屑与这二人同流合污,他在得知两人的计划后,就写了一封信告诉了韩世忠秦桧等人要害他的事情。

韩世忠在得知此事后,心灰意冷,他意识到宋高宗并不想北伐和金国开战,如今秦桧既然已经开始对他们这些主战派下手,那必然就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面对这无力回天的局面,韩世忠选择了急流勇退,在岳飞写信告诉韩世忠秦桧的计划后不久,韩世忠便主动找到宋高宗,希望“以所积军储钱百万贯,米九十万石,酒库十五归于国。(《宋史韩世忠传》)”来换取一个隐退活命的机会。

在苗刘之乱中,韩世忠曾救过宋高宗的命,加上韩世忠主动交出财富、权力的举动,等同于是做了表率,放弃自己的立场,因而宋高宗对韩世忠的杀心也就没有那么坚决了。

韩世忠靠着认怂退休的方式,摆脱危机后,三位抗金大将中,就唯独岳飞还力主抗金,加上他破坏了秦桧除掉韩世忠的计划,因而秦桧一党便将岳飞当作了新的目标。

岳飞被捕后,满朝文武齐声沉默不敢发声,本已脱身而出的韩世忠却找上秦桧质问道:“岳飞父子犯了什么事,你要将他们关押起来?”

秦桧面对失去权势的韩世忠是一点忌惮都没有,他直言不讳:“岳飞的儿子岳云与岳飞部将张宪写谋反书的事情,虽没有证据,但这件事也许有(莫须有)呢?”

韩世忠万万没想到,秦桧竟然如此无耻,他毫不留情地怒斥秦桧:“‘莫须有’三字能服天下吗?”

韩世忠的朋友连忙拉住他劝阻说,秦桧势大,得罪他,恐怕会遭到报复。

韩世忠却说道:“今天我因为畏惧报复,就附和他的意思,他日死后,岂不是要遭受太祖赵匡胤的铁杖?”

下面,就让笔者来带您回顾一下韩世忠的传奇一生吧。

一、参军报国,屡立战功。

韩世忠年轻时,有一次下河洗澡,遭遇了一条大蟒蛇。韩世忠单枪匹马,一路打斗,最终杀死了大蟒蛇。韩世忠斗蛇的事情传开后,有人就劝说韩世忠:“小韩啊,你既然有一身好武艺,为何不去参军报国呢?”韩世忠得到高人指点,于是就报名参军了。在宋军与西夏的作战中,韩世忠表现得十分英勇,斩杀了不少西夏军士兵。在一场战斗中,他还曾经杀死了西夏的一位驸马爷。(因为韩世忠是陕西人,所以他参加的是北宋西军。)

后来,江南爆发了方腊起义。韩世忠率部开赴江南,镇压起义军。此时的韩世忠,已经是军中的一位偏将了。有一次,韩世忠所部遭遇了大队起义军。敌众我寡,但是韩世忠毫不畏惧。他带着一批勇士扯着大嗓门,朝着起义军冲杀过去。起义军不明所以,还以为大批官军打过来了,于是掉头就跑。韩世忠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北宋官军一路进剿,打到了方腊的根据地清溪洞。在清溪洞一战中,韩世忠带着一批勇士,殊死力战,连连杀败了起义军。最终,韩世忠生擒了方腊。虽然韩世忠的顶头上司辛兴宗听闻此事后,直接自己带走了方腊,意图抢功劳。不过幸好,韩世忠生擒方腊一事还是最终被人上报了朝廷。朝廷论功行赏,韩世忠得以升迁。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北宋与金国结盟,相约一同攻辽。宋军挥师北上,兵发燕云之地,北伐辽国。但是,大部分宋军在与辽军的作战中表现不佳。而韩世忠所带领的部队,正是在此次伐辽之战中表现出彩的少数宋军部队,是此次宋辽之战中宋军难得的闪光点。

二、起兵勤王,顺利平叛。

辽国灭亡后,金国撕毁盟约,兴兵南下侵宋。这就是著名的“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了北宋的国都汴京,掳走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北宋王朝灭亡。

在金军南下期间,韩世忠所部投入了抗金斗争之中,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终究没能挽救北宋覆灭的命运。而就在同年,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称帝,即宋高宗。南宋王朝的历史就此开

然而,宋高宗赵构虽然登上了皇帝宝座,却不思抗金,而是一路跑跑跑,从应天府跑到了扬州,又从扬州跑到了建康,再从建康跑到了临安。

而正是在临安,发生了一件大事!两员大将刘正彦、苗傅突然发动兵变,囚禁了宋高宗,逼迫他传位给年幼的太子,自己做太上皇。

宋高宗的伯母孟太后与宰相对叛军虚与委蛇,一面表面上逢迎苗、刘二人,一面暗中下诏,急令韩世忠、张浚等将领速速前来勤王。韩世忠等人接到了命令,立即起兵赶赴临安。苗、刘二人见勤王军逼近,于是拥立宋高宗复位,向他讨了一份免罪的诏书(宋高宗在其中暗中做了手脚),便匆匆离开了临安。

韩世忠部队进城,宋高宗终于恢复了自由。韩世忠在拜见宋高宗之后,又设计帮助他除去了叛附苗、刘二人的叛将吴湛。

随后,韩世忠带兵前去讨伐苗、刘二人,最终将其擒杀。此次兵变平定,韩世忠功不可没。事后,宋高宗为韩世忠加官进爵,手书“忠勇”二字,赐予韩世忠。

三、大战金军,保家卫国。

苗刘兵变结束了,但是宋高宗爱跑路的老习惯还是没变。没多久,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率领大军南下,意图擒拿宋高宗。宋高宗听闻金军来袭,马上准备出逃。

韩世忠上书反对:“中原已经沦陷,我们不能再失去江南了!”但是宋高宗不听,执意逃跑。他所做的,仅仅是在出逃前命令韩世忠带兵前往长江北岸的镇江驻防。韩世忠带领部下八千名将士走海路开赴镇江,准备在金军北还的时候对其进行打击。

为了躲避金军,宋高宗登船逃到了海上。由于金军多为北方人,下海之后被晕得颠三倒四,毫无战斗力。在这种情况下,完颜宗弼只好放弃追杀宋高宗,带着劫掠来的金银财宝北还。

公元1130年,在完颜宗弼准备北渡长江的时候,韩世忠已经等候多时了。完颜宗弼要求韩世忠让金军过江,韩世忠严词拒绝。完颜宗弼心想:区区八千宋军,也敢与我十万大军相抗衡?真是可笑。于是,宋金两军就这样约定好了交战日期。

韩世忠敢以不足一万的兵力迎战十万金军,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爱国热情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手里有件大杀器。

先不说大杀器。镇江西北有座金山,山上有座龙王庙。韩世忠在开战之前,料定金军会事先勘察地形。于是,他派出数百名战士在龙王庙附近设下了埋伏。

宋军设下埋伏的第二天,一员金将果然带着数十名士兵前往龙王庙。宋军见金军中了埋伏,立即杀出去。那员金将在几名贴身卫士的保护下拼死杀出,而其他的金兵,不是被宋兵杀死,就是被俘了。宋军审问了金军俘虏,才知道金将就是完颜宗弼。可以说,开战之前,宋军就先给金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次日,宋金两军在长江爆发了大战。现在,是时候介绍宋军的大杀器了,那就是宋军的战船。

宋军虽然兵力不及金军十分之一,但是宋军战船高大。而金军的船只很多都是临时抢来的小船,不是宋军大船的对手,再加上金军又不善水战。开战之后,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亲自擂鼓挥旗,宋军士气大振,奋勇拼杀,大败金军,连完颜宗弼的女婿都做了宋军的俘虏。

完颜宗弼无法过江,很是着急。他灵机一动:虽然我水上打不过宋军,但是我可以求和啊。于是,完颜宗弼在阵前请韩世忠答话,表示愿意献上随身所有的金银财宝,恳求韩世忠放自己走。

然而,韩世忠不为所动,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番贿买,答曰:复我疆土,还我二宫!(归还国土,释放徽钦二帝。)韩世忠的这番豪言壮语,与岳飞的“还我河山”一样激昂澎湃。

金军求饶不成,被宋军逼入了黄天荡。完颜宗弼试图突围。宋军战船以钩子钩住金军小船。小船翻了,金军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

就这样,金军被困黄天荡一个半月。后来,金军挖通了一条老河道,又趁着天晴无风、宋军帆船难以追击的机会,总算是冲出了宋军的围追堵截,狼狈逃走。

黄天荡之战,宋军没能全歼金军。然而,韩世忠以不到一万的兵力,屡次击败十万金军,还将其围困了一个半月,这与先前宋军败多胜少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宋军民士气大振,宋高宗也因此加封韩世忠为检校少保。

金国在中原地区扶植了伪齐政权。公元1134年,金齐联军南下侵宋。韩世忠带兵迎击。然而,宋高宗却派人去向金军求和。使者路过了韩世忠的防区。

韩世忠见使者路过自己的防区,决定将计就计。他对使者说:既然朝廷准备求和,那我就撤军回镇江了。使者信以为真,来到金营后就把消息告诉了金将。

事实上,韩世忠并没有回镇江,而是赶到了扬州西北的大仪镇。当地有一片沼泽地。韩世忠设下埋伏,将得到错误情报的金军诱入了沼泽。金军大败,伤亡惨重。金军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此时的金国后方,金太宗已经得病。听闻前线失利的消息,金太宗急火攻心,病情加重,不久就死了。金太宗一死,金军更无斗志,只好撤军回国了。

韩世忠得胜的消息传回临安,南宋朝廷喜气洋洋。宋高宗称赞大仪镇之战是宋金战争爆发以来最漂亮的一仗,并给韩世忠加官进爵。

此后,韩世忠带兵驻防楚州。他安抚百姓,厉兵秣马,多次击退了金军的进犯,与岳飞携手打出了好几个胜仗。

四、壮志难酬,郁郁而终。

然而,虽然岳飞、韩世忠等人力主抗金。宋高宗却一心求和,任用秦桧。公元1140年,宋军在多条战线取得大捷,直逼故都汴京。可是宋高宗却为了不影响和议,将岳飞、韩世忠等人从前线召回,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

和议签订后,秦桧决定迫害主战派。秦桧的第一个目标,其实不是岳飞,而是韩世忠。韩世忠从岳飞那里得知了秦桧要迫害自己,于是亲自面见宋高宗求情。宋高宗回想起了韩世忠昔日救驾的功劳,遂以好言抚慰,表示自己很信任韩世忠。韩世忠这才躲过了杀身之祸。

但是,虽然韩世忠逃过一劫,他的内心却是很痛苦的。韩世忠免于一死,但是岳飞却还是被秦桧害死了。韩世忠也很想帮助岳飞,不顾危险去质问秦桧,但是最终还是没能救下岳飞。战友含冤而死,朝廷丧权辱国,无不刺痛着韩世忠的内心,可是他却无法改变这一切。韩世忠的内心十分悲愤。他只能写词消愁,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十年。公元1151年,63岁的韩世忠带着壮志难酬的痛苦离开了这个世界。

将军虽去,威名永在。宋孝宗即位后,追封韩世忠为王,追谥“忠武”。时至今日,人们依旧把岳、韩两位将军相提并论。历史,终究会给出最好的证明与答案。

文/正在努力的小Z同学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朋友们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觉得文章好的朋友们,记得给文章点个赞,关注一下,每天都会给您带来好文章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九宫山被杀后,高皇后下场如怎么样,也许你永远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九宫山李自成死因,李自成退出湖北九宫山,李自成打败过九宫山吗

    李自成作为大明王朝的推翻者,在历史上关于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英明神武是有机会建立新王朝的,有人说他残暴无比,在攻破京城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李自成无疑是失败的,在他失败后,还导致了他的家人受到了牵连,那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后,高皇后下场如何?可能你永远不会相信。 攻破京城

  • 刘备手下两员大将,一个赛吕布一个胜关羽,为啥都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最厉害的24位大将,吕布与关羽谁厉害,刘备手下六大名将排名

    刘备手下两员大将,能抗衡吕布的自然是张飞了,而能胜过关羽的也是马超了。张飞说起张飞,那可是演义中巅峰武力的代表,虽然很多人都分析谁谁谁的武力不在吕布之下,然而真正让他去和吕布单挑却又不敢了。在整个演义中,真正能和吕布单挑一百回合不落下风的人就只有张飞一人,其他人再怎么说,也没有实际行动。说张飞能抗衡

  • 魏蜀吴三国面积差不多,为什么有人说曹魏占天下十分之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魏蜀吴国面积多大,三国曹魏疆域图,曹魏与蜀吴哪个厉害

    一、为什么魏蜀吴看起来差不多?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在公元262年,魏灭蜀前夕,三国的疆域面积分别为曹魏291万平方公里,蜀汉106万平方公里,东吴145万平方公里。按照这个疆域对比,三国的总面积为542万平方公里,而曹魏独占53.6%,而蜀汉和东吴分别占19.5%和26.7%。但就

  • 三国颜值最高的四位男子:周瑜榜上有名,榜首太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四大美男子周瑜,三国周瑜到底有多帅,历史周瑜有多帅

    第一位,赵云赵云这个人物在正史中是否存在一直有争议,但是抛开正史不算,看演义中赵云的形象,他堪称是一个完美的男人。赵云身高八尺,银枪白马、白盔白甲,想想就觉得赵云应该是一个非常英武的形象。正所谓始于颜值、终于才华,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一生都少有败绩,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一战成名,乃当时之名将,受到曹操的

  • 袁绍麾下的谋士中,有两人多智近妖,智谋比肩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绍十大谋士,袁绍手下十大谋臣武将,袁绍旗下最厉害的谋士

    田丰田丰是袁绍手下的谋士,他曾经多次向袁绍提出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都没有被袁绍采纳。其中最可惜的就是在曹操进攻徐州的时候,田丰认为应该趁现在进攻许都,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然而袁绍却没有把曹操当回事,错过了最佳战机。官渡大战的时候,田丰认为此时应该坚守,不适合与曹操开战,袁绍不听,最终导致了大败。沮

  • 曹操为啥在赤壁大战之前连斩大将,是周瑜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周瑜赤壁之战,曹操为何败给周瑜,赤壁之战曹操斩了哪些大将

    曹操‍其实,曹操作为一代奸雄,最是擅长阴谋诡计。并且,曹操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军阀,发展到了可以争夺天下的头号种子,如果曹操头脑简单,相信也无法把事业做如此之大。因此,这件事的背后,其实别有隐情。蔡瑁其实蔡瑁的身份,不只是水军将领那么简单。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荆州世家子弟。在东汉乃至后来的魏晋社会,世家子弟

  •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按照实力该怎么排名,榜首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郭嘉庞统,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庞统谁厉害,庞统郭嘉组合

    为什么说庞统和郭嘉排在群龙之尾呢?因为从他们对各自阵营的付出仅仅是在战术上。在各自阵营的战略发展与前途上,相比较而言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可将他们排在了最末尾。如果还要细分将两者相比较,郭嘉的能力还是要强过庞统的。因为他给曹操出谋划策过许多计谋,在临终前还为曹操提议过一条现如今妇孺皆

  • 东汉末年是四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忽略掉的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罗贯中为何只写三国不写四国,东汉四国鼎立,罗贯中笔下的三国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其基于历史而进行的天下之争在三国争霸的进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本基于《三国志》而来的小说,让魏蜀吴三国深入人心,从而在罗贯中的笔墨中忽略历史的真相。就比如在东汉末年,除了三足鼎立的魏蜀吴,还有一个远在辽东的政权,应该算作四个政权的并立。但是这个长达五十多

  • 三国时期武力值超高的吕布,奈何没有遇到“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时期的群雄并起绝对榜上有名,并且名列前茅。这一时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建安25年(公元220年),标志事件上也就是黄巾起义开始至曹丕称帝,大约36年的时间,天下纷争割据,英雄四起,直至天下三分,中原暂时太平。三国纷争在这一期间,君主、谋士、武将等人才辈出,最强大

  • 项伯是项羽的叔叔,为什么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后来刘邦如何待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鸿门宴刘邦是如何收服项伯的,鸿门宴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项羽为什么不杀了楚军叛徒项伯

    这个“临阵投敌”保护刘邦的人,就是项羽最小的叔叔项伯。项伯、项梁,以及项羽的父亲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楚国名将项燕。《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关于项羽父亲的记载,只记载项羽从小跟随叔叔项梁长大,项梁对项羽有抚养之恩。项羽的影视形象前208年,项梁战死,项伯就成为项羽在世上比较亲近的人,叔侄二人本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