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蜀吴三国面积差不多,为什么有人说曹魏占天下十分之八?

魏蜀吴三国面积差不多,为什么有人说曹魏占天下十分之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06 更新时间:2024/1/27 8:57:12

一、为什么魏蜀吴看起来差不多?

根据边城玫女的《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在公元262年,魏灭蜀前夕,三国的疆域面积分别为曹魏291万平方公里,蜀汉106万平方公里,东吴145万平方公里。

按照这个疆域对比,三国的总面积为542万平方公里,而曹魏独占53.6%,而蜀汉和东吴分别占19.5%和26.7%。

但就这个数据对比,曹魏相比于吴蜀两国仍然有绝对优势,为何在地图上的直观感觉,曹魏和吴蜀连这个差距也没有呢?

这是因为曹魏的疆域由本土和西域两部分组成,而我们习惯将西域当做附属国来看待,而只拿曹魏本土与吴蜀进行对比。

是不是这样呢?

根据相关考证,西汉时西域都护府最大辖区的面积约为202平方公里,东汉魏晋以降,除去天山以南的部分地区和乌孙国,西域都护府辖区也应该不少于120万平方公里。

如果我们将曹魏的面积中除去西域,曹魏本土就只剩下不到17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面积,与吴蜀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事实上,无论两汉魏晋,对西域的控制的确只在于小国的臣服和商路的控制,并没有像本土十三州建立郡县、征收赋税。军事方面还要从本土派兵屯田,所以更不用说征发徭役和兵源。

换句话说,这样对比曹魏和吴蜀面积本来也无可厚非。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只对比本土面积,曹魏和东吴蜀汉的面积差距非常微小,但我们看当时的人们对三国实力差距的描述:

“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

这是刘备孙权说的话,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刘备不会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可见这是刘备真实的看法。

而且当时不止刘备这样说,著名的谋士、政治家如刘晔司马懿周瑜鲁肃等人都有过曹魏占天下之八/七等类似的说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究竟是地图错了还是他们说错了呢?

二、东汉十三州

除了疆域面积,关于三国的地图,还有另外一种呈现形式,那就是以东汉十三州为基础的三国州郡图。

从东汉十三州的划分来看,曹魏几乎独占了十三州之中的凉州、并州、司隶、豫州、兖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九州,以及荆州和扬州的一部分;而吴国占据了荆州和扬州的大部以及交州全部,仅仅3个州不到;蜀汉仅仅占据益州一州之地。

魏蜀吴之间的对比,接近于9:3:1。

根据三国各自划分的州郡来看,魏国划分了约十三个州,加上西域共有14个一级行政区划;而吴国分出交州的一部分,有4个一级行政区划;蜀汉分益州北部为梁州,南部拆分出庲降都督府,共有3个一级行政区划。

也就是说,魏蜀吴的对比接近于14:4:3。

虽然行政区划并不能完全代表实力差距,但从东汉十三州沿袭下来的这一行政区划的对比,却与曹魏占其八、天下三分有其二这样的评价,有着惊人的吻合度。

那么,这两种评价哪一个更加接近真实的历史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东汉十三州的划分标准。

有一点可以肯定,一直到今天,行政区划的划分标准都不是面积而是综合实力。比如上海的面积连新疆和田地区下属的一个县都不到,但却和新疆处在统一行政级别,是因为它的人口、经济等综合实力很强。

同样,在秦汉时代,划分州郡也不全是面积的因素,而是要考虑人口、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是不是足以支撑设置一个州郡,要设置怎样的行政区划来管理。

东汉和三国划分州郡的标准也大致与此类似,也就是说,要对比魏蜀吴的实力强弱,州郡的数量的对比,要远远大于面积的对比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所以,相比于地图上的面积,刚刚提到的9:3:1,或者是14:4:3,才更加接近魏蜀吴真实的国力对比。

然而,州郡毕竟存在主观因素,通过这个数据,我们仅仅可以知道的是,曹魏的实力远在吴蜀之上。

而要知道曹魏的实力究竟是占三国总体的十分之八或是其他比例,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三、实力的标准

在当今世界,要评判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困难的,我们要衡量科技、经济、军事、人口、文化等等多方面因素。

然而,在三国时代,魏蜀吴在科技水平、军事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十分接近,又同属于一个大的文化群,都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耕帝国,因此衡量他们国力的主要因素其实就两个方面-人口和耕地。

而在那个还没有完全开发的时代,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呈现出十分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人口数量能够很好的反映国家的实力强弱。

所以,要衡量魏国是不是占了八分天下,相对精准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直接对比三国的人口数量。

这是一张三国人口分布图,三种颜色分别代表了魏蜀吴的人口密集地区,而空白地区则属于人烟稀少的待开发地区。

相比于三国疆域地图,这张图上魏蜀吴的实力对比呈现出很不一样的差距。曹魏所在的地区几乎都是人口密布,连偏远的河西四郡也不例外,而东吴的东南沿海和西部地区呈现出大量的空白,蜀汉更是除了成都平原和长江沿岸以外,只有零星的人口集中区,更多的都是空白。

从这一点来看,魏蜀吴的实力差距的确比疆域地图要明显得多。

另外,虽然战乱频仍,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口普查,但我们仍旧可以通过一些数据来相对精确的知道魏蜀吴的人口。

根据史料记载,蜀汉投降时,总人口(百姓+官吏+军队)大约是108万口;东吴降晋时,总人口大约是256万口。

而魏景元四年(263年),原魏蜀合计的总人口大约是537万口,根据这个数量来估算,灭蜀之前的曹魏总人口大约是443万口,几乎相当于两个东吴、四个蜀汉,比东吴和蜀汉总人口之和还要多90余万。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曹魏和吴蜀的实力对比接近于9:5:2。

而且,由于西域长史府的特殊性,这个人口数量应当是不包含西域的。但西域也是曹魏的治下,虽然不如曹魏本土控制那么全面,但帮助曹魏作战、贡献经济收入这些不在话下。

也就是说,曹魏和吴蜀的真实实力差距,不仅不是面积上看的差不多,而是比9:5:2这个差距还要夸张。

其实为什么诸葛亮北伐总是那么难以成功,而曹魏伐蜀、东晋伐吴却能一举成功?战争的胜负背后,也反映了三国真实实力的差距和对比。

由此看来,刘备们从州郡的数量和人口的数量做出的评价,远远比面积对比更加贴近于事实。曹操占了整个天下的十分之八,似乎并不夸张。

所以,真实的历史是,刘备和孙权还能够与曹操分庭抗礼,守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已经是非常出色的枭雄,至于诸葛亮北伐难以成功、孙权连合肥都打不过去,也是因为实力差距面前的无可奈何,而不完全是诸葛亮孙权不够优秀。

更多文章

  • 三国颜值最高的四位男子:周瑜榜上有名,榜首太帅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四大美男子周瑜,三国周瑜到底有多帅,历史周瑜有多帅

    第一位,赵云赵云这个人物在正史中是否存在一直有争议,但是抛开正史不算,看演义中赵云的形象,他堪称是一个完美的男人。赵云身高八尺,银枪白马、白盔白甲,想想就觉得赵云应该是一个非常英武的形象。正所谓始于颜值、终于才华,赵云被称为常胜将军,一生都少有败绩,在长坂坡七进七出一战成名,乃当时之名将,受到曹操的

  • 袁绍麾下的谋士中,有两人多智近妖,智谋比肩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袁绍十大谋士,袁绍手下十大谋臣武将,袁绍旗下最厉害的谋士

    田丰田丰是袁绍手下的谋士,他曾经多次向袁绍提出很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都没有被袁绍采纳。其中最可惜的就是在曹操进攻徐州的时候,田丰认为应该趁现在进攻许都,让曹操首尾不能相顾,然而袁绍却没有把曹操当回事,错过了最佳战机。官渡大战的时候,田丰认为此时应该坚守,不适合与曹操开战,袁绍不听,最终导致了大败。沮

  • 曹操为啥在赤壁大战之前连斩大将,是周瑜的功劳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周瑜赤壁之战,曹操为何败给周瑜,赤壁之战曹操斩了哪些大将

    曹操‍其实,曹操作为一代奸雄,最是擅长阴谋诡计。并且,曹操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军阀,发展到了可以争夺天下的头号种子,如果曹操头脑简单,相信也无法把事业做如此之大。因此,这件事的背后,其实别有隐情。蔡瑁其实蔡瑁的身份,不只是水军将领那么简单。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荆州世家子弟。在东汉乃至后来的魏晋社会,世家子弟

  • 诸葛亮司马懿郭嘉庞统周瑜,按照实力该怎么排名,榜首无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诸葛亮郭嘉庞统,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庞统谁厉害,庞统郭嘉组合

    为什么说庞统和郭嘉排在群龙之尾呢?因为从他们对各自阵营的付出仅仅是在战术上。在各自阵营的战略发展与前途上,相比较而言他们所作出的贡献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可将他们排在了最末尾。如果还要细分将两者相比较,郭嘉的能力还是要强过庞统的。因为他给曹操出谋划策过许多计谋,在临终前还为曹操提议过一条现如今妇孺皆

  • 东汉末年是四国并存,为何罗贯中只写了三国?被忽略掉的是哪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罗贯中为何只写三国不写四国,东汉四国鼎立,罗贯中笔下的三国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其基于历史而进行的天下之争在三国争霸的进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本基于《三国志》而来的小说,让魏蜀吴三国深入人心,从而在罗贯中的笔墨中忽略历史的真相。就比如在东汉末年,除了三足鼎立的魏蜀吴,还有一个远在辽东的政权,应该算作四个政权的并立。但是这个长达五十多

  • 三国时期武力值超高的吕布,奈何没有遇到“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时期的群雄并起绝对榜上有名,并且名列前茅。这一时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到建安25年(公元220年),标志事件上也就是黄巾起义开始至曹丕称帝,大约36年的时间,天下纷争割据,英雄四起,直至天下三分,中原暂时太平。三国纷争在这一期间,君主、谋士、武将等人才辈出,最强大

  • 项伯是项羽的叔叔,为什么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后来刘邦如何待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鸿门宴刘邦是如何收服项伯的,鸿门宴项伯为什么要帮助刘邦,项羽为什么不杀了楚军叛徒项伯

    这个“临阵投敌”保护刘邦的人,就是项羽最小的叔叔项伯。项伯、项梁,以及项羽的父亲是亲兄弟,他们的父亲是楚国名将项燕。《史记》和《汉书》中都没有关于项羽父亲的记载,只记载项羽从小跟随叔叔项梁长大,项梁对项羽有抚养之恩。项羽的影视形象前208年,项梁战死,项伯就成为项羽在世上比较亲近的人,叔侄二人本应同

  • 东吴有六位“奋威将军”:一位被逼自尽,一位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奋威将军,也在三国时期的东吴得到较多的应用。对于东吴来说,历史上共有六位奋威将军,其中就包含了陆逊的儿子陆抗。一、孙瑜首先,东吴第一位奋威将军是孙瑜。孙瑜是孙权的堂兄,东汉末年,孙瑜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并且,孙瑜还喜欢读书,擅长安抚部下,这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了。建

  • 此人满腹心机,聪明权变,举世无双,影响了三国早期的政治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时期最狠毒的武将,三国正史最有谋略大智慧的人物,三国时期隐藏在暗处的强大势力

    其中的主角一是刘备、曹操、孙权这样的枭雄明主,二是关羽、张飞这样的绝世名将,三就是诸葛亮、司马懿、郭嘉这些谋臣。君臣文武,共谋天下,上演了一出轰轰烈烈的乱世大剧。而在三国的谋臣中有一位顶级谋士却常常被人所忽略,他就是多次影响历史走向的谋士贾诩。贾诩此人满腹心机,聪明权变,举世无双,极大地影响了三国早

  • 若刘备不打夷陵之战,能否一举击败曹魏?看懂这三点答案不言自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自从赤壁之战开始,刘备和孙权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不错了,虽然偶尔有小摩擦,但整体来看,双方还是合作的关系,毕竟曹魏实在是太强大了,刘备和孙权必须联合起来,否则会被曹操各个击破!然而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两件事情的发生,却让孙权对形势产生了误判,认为曹魏不行了!首先,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