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宾阳人没见过的老照片:消失在历史中的芦墟镇民国赶墟时的盛况

宾阳人没见过的老照片:消失在历史中的芦墟镇民国赶墟时的盛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620 更新时间:2024/2/6 12:19:27

芦墟镇,就是现在的广西宾阳县城宾州,经也叫芦墟,是广西四大名镇之一,也是广西人口最多的乡镇。

根据明万历《宾州志》卷3:芦墟在“城南八里”的竹围村。

传原本那里是一块杂草丛生的坡地,没有几户人家在那里居住。后来陆续又卢、、伍、谢、胡等姓陆续迁入这里定居,再加这里本就是周边地区通往南宁的必经之路。随商贸的增加,往来客商越来越多,不少人都选择了在这里歇脚。于是村里便有人看准商机在这里开饭店为人们提供餐食,后来随着居民越来越多,不少人便在当地做起了贸易,自然而然的便发展成了一处墟市。因这里最早开门做生意的人家姓卢,于是便被称为了“卢墟”。

等到了民国时候,1933年广西政府要求各地设立区、乡,卢墟也正式改为了卢墟镇。但当时卢墟有位姓伍的乡绅伍良桥,对各种姓氏均有的卢墟之名被卢姓独占心有不满,在书写镇所牌子的时候,故意将“卢墟”写成了“芦墟”。在被人发现后便解释说,现在卢墟人口越来越多,各种姓氏都在此居住,不能再用“卢墟”之名,似由卢家独占一样,因此在卢字上面加一个草头更为合适。伍良桥的这个提议当然受到了“卢墟”除卢姓以外其他居民的响应,于是“卢墟”也就此改名为了“芦墟”。

抗日战争期间,芦墟一度成为了中日双方桂南会战的重要战场,镇内房屋在炮火中炸毁严重。

抗战胜利以后,国民政府对芦墟进行了重建。在北部建设了新市区,先后建成了临浦街、枫江街、永武街,并由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后来的芦墟镇。

解放以后,1950年宾阳县政府由新宾镇迁往芦墟城区面积进一步获得了扩大。随着1984年芦墟镇新宾镇进行合并,改名为宾州镇后,芦墟这一地名也就渐渐的退出了历史,已经很少为外人所知。

芦墟作为广西四大墟镇之一,曾经每到赶墟的日子,广西各地甚至周边省份的客商也会前往这里,参与的群众人数多达数万人,盛极一时。

而今我们再看这些照片,相信已经很难有人能够辨别出它们在现在宾州的具体位置,但这些照片承载的却是经历了战火之后,芦墟人迅速的恢复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

更多文章

  • 若没有此人,鸦片战争本可以避免,中国人待他不薄他却成了白眼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深度揭秘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细节资料,三分钟了解鸦片战争

    1840年4月,英国的议院正在进行一场重要的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英国本土要不要向中国派遣远征军。”在漫长的辩论过程中,小斯当东表现突出,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每当轮到他发言时,其他人都会特意安静下来,只为能听清楚他的表达,大家都听得特别认真。小斯当东非常果断地说:“这一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征服

  • 乾隆清楚知道永琰是继承人,为何嫡妻选家世不高的喜塔腊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永琰登基谁做太后,永琰和惢心女儿,永琰出生在乾隆哪一年

    老谋深算的帝王之术清朝的皇帝没有一个省油灯,一个个都是人精。从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让老皇帝康熙心力交瘁;也让新皇帝雍正惴惴不安。关于继承人的重压之下,还真让雍正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秘密立储”制。不公开立太子,写好遗照收好死后公布。虽然方法不错但是也避免不了弘时和弘历的夺嫡之争,因为有些不是想隐藏就能

  • 当时的蒙古离大清国境接壤,为何不趁机跟清朝开战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蒙古与清朝真实的关系,蒙古为什么臣服于清朝,蒙古为何忠于清朝

    关于清朝跟蒙古的战争,我们的历史课本上没有讲述,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了解。实际上蒙古跟清朝一直都有战争甚至还打了100多年。直到最后,俄国跟清朝联合对蒙古国展开前后夹攻,蒙古不敌落得惨败收场,所以蒙古国被清朝跟俄国瓜分土地,其中一部分国土被划分给俄国,成为现今俄罗斯的国土,而被清朝吞并的部分国土就成了现

  • 清朝皇陵中,这座皇陵的故事最多,但二战后却已破败不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皇陵没有明朝皇陵建得好,清朝皇陵和明朝皇陵哪个大,清朝皇陵和明朝皇陵谁更奢侈

    都知道,清代皇陵规模宏大,其设计和规制基本沿袭了明代。根据确切的资料记载,清东陵共建有五座陵寝,分别为:顺治帝的孝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康熙皇帝的景陵、慈禧太后的定陵以及同治帝的慧陵。因为,距今年代并不久远,所以,坊间关于清皇陵的传说有很多。特别是大名鼎鼎的清东陵,似乎总有说不尽的历史故事。可是,若要

  •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迁都洛阳?因为不迁都的话,皇位很难坐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极富传奇色彩,她先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看中,而后又入感业寺为尼,若不是与唐高宗李治有了感情,说不定永远都会在感业寺出家。武则天被李治重新带回后宫,以高超的情商和手段斗败王皇后和萧淑妃,成为了皇后。公元660年,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朝政,便让武则天代为处理,从此武则天一发不可收

  • 历史上比靖康之耻更耻辱的西晋灭国,为何不为人所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灭国的原因,西晋王朝怎么灭国的,西晋靖康之难

    纵观历史,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不是什么强势的王朝。况且由于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势早早的自己就把王朝搞没了。北方的平民百姓在动荡和黑暗中躲过了颠沛流离的一百三十年。所以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对两晋没有什么好感,即使西晋灭亡再惨烈那也是西晋皇族自己作的不但不值得同情还让人非常痛恨。西晋的皇族是怎样把自己

  • 自古才子多命薄,王勃的人生虽然短暂,却足以惊艳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生必背千古名句王勃,王勃哪里人,王勃最著名的十句名言

    《滕王阁序》一出,惊艳的绝不止大唐一个时代。一篇值得称颂的作品,至少要能摘取一两句传世经典。然而,在王勃的这篇骈文里,我们随意找出一句,都足以让人侧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

  • 历史上真有少林13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没那么弱,和尚们也没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少林和尚救过李世民吗,历史上有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跟少林寺什么关系

    电影除了打斗镜头逼真精彩,叫人目不暇接,故事情节也非常精彩,扣人心弦。故事的背景发生隋朝末年,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年代。因为父亲被军阀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杀害,小伙子躲到少林寺当了和尚,苦练武功报仇。这时候,秦王李世民被王世充追杀,少林和尚站在了正义一边,被少林和尚救下。王仁则追到少林寺让住持交人

  • 帝王收割机刘裕如何从落魄皇族的穷二代逆袭成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朝战神刘裕,刘裕是怎么建立南朝的,刘裕简介南朝皇帝

    平凡的出身刘裕如果算出身的话还是西汉皇室后裔,当然到刘裕父亲这一代已经相当落魄了。刘裕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生病去世。刘裕家里连给孩子请乳母的钱都没有,日能寄养到别人家。这个寄奴的名字也是根据这段经历而来。由于家境贫寒,成年以后的刘裕做的工作和普通穷人没有什么区别。正常时间下地干活,农闲时间打点零工、卖

  • 历史上唐德宗没能做到的削平藩镇,为何能在宪宗一朝得以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德宗时期的关东藩镇,唐德宗与藩镇之战,唐德宗如何评价藩镇

    这样的情况,到了唐德宗的孙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逆转。这是因为,唐宪宗在位的元和年间,各地藩镇纷纷选择归附唐王朝,这段历史也因此被史书称为“元和中兴”。要知道,从德宗到宪宗仅隔了一代皇帝,而顺宗在位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几个月而已。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便能发现,唐宪宗实际上接过的是唐德宗的衣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