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陵中,这座皇陵的故事最多,但二战后却已破败不堪

清朝皇陵中,这座皇陵的故事最多,但二战后却已破败不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286 更新时间:2024/2/2 10:55:14

都知道,清代皇陵规模宏大,其设计和规制基本沿袭了明代。

根据确切的资料记载,清东陵共建有五座陵寝,分别为:顺治帝的孝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康熙皇帝的景陵、慈禧太后的定陵以及同治帝的慧陵。因为,距今年代并不久远,所以,坊间关于清皇陵的传说有很多。特别是大名鼎鼎的清东陵,似乎总有说不尽的历史故事。

可是,若要论哪个皇陵背后的八卦最多,人们多半都会想到康熙帝的景陵。那么,景陵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何会成为八卦最多的清代皇陵呢?

康熙帝的景陵坐落于今遵化州西北七十里处的昌瑞山附近,其陵寝的建设规模十分宏大,仅陵内的神道就长达数千米。相较于清朝的历任帝王,康熙帝修建陵寝的时间明显早了很多。此外,关于其建陵的初衷,史学界也流传着很多说法。

相传,康熙在执政时期极为勤勉,每天都在为家国大事劳心费神。在一次前往南方平叛的途中,康熙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这个梦中,一位容貌倾城的女子向他哭诉委屈,称:“自己因为生前未选定墓地,导致死后灵魂只能四处飘零。”或是受此梦发,康熙帝决定开始准备自己的身后事。

于是,经过一番思虑,他将陵寝的位置选到了孝陵的东南面。虽然,康熙帝早早就为自己备下了陵寝,可是,第一个被葬入景陵的人却并不是他,而是他的皇后赫舍里氏。相传,赫舍里氏和康熙帝成婚时仅有十二岁,两人可谓是青梅竹马,婚后恩爱甚笃。可是,天妒红颜,赫舍里氏后来因难产而死,仅留下一子给康熙。

常言“最是无情帝王家”,可彼时身为帝王的康熙却为此悲痛欲绝,甚至,不顾当时吃紧的战事,辍朝五日,先后往返梓宫多次悼唁。可见,两人的感情之深。因为,思恋亡妻,康熙帝对两人的孩子十分宠爱,两岁便将其封为了皇太子。可后来因为这个太子自己不成器,康熙帝便不得不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相传,康熙废太子时,曾哭骂其“生而克母”。

可见,其对赫舍里氏的思念之深。

其实,景陵除了葬有康熙帝和他的皇后外,还埋葬着后宫多位皇贵妃、贵妃、答应和常在。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景陵的妃园内,便葬有约四十八位妃嫔和皇十八子胤衸。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康熙帝的景陵可谓是首开帝陵附葬皇贵妃的先例。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景陵中埋葬的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是康熙帝最宠爱的妃子。因为,其性情温良敦厚,且极善察言观色,所以,康熙帝每次微服私访,都会将她带在身边。

相传一日,章佳氏与康熙帝在宫中宴饮时,章佳氏说自己昨夜梦到被巨蟒缠身。当时,康熙帝听了不以为意,可是,没过多久章佳氏居然真的死在了宫中。于是,忐忑又难过的康熙帝,只好下旨将她葬入了景陵。虽然,接连失去了两位爱人,可帝王终究是帝王,他的感情依旧会分给其她人。

这一点康熙帝也不例外,根据《康熙全传》的记载,康熙帝后宫贵人以上者共有约四十九人,而登记在册的后妃则有六十七人。若是加上那些身份低微的答应和常在,人数恐怕要突破二百人。

虽然,后宫妃嫔众多,但是,康熙帝依旧能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感受。

据说,每次出宫微服私访时,康熙帝都会派人寄回书信和当地的土特产。若是在途中遇到一些趣事,康熙还会将其写入信中,让嫔妃们也高兴高兴。除此之外,康熙帝还破天荒地安排了后妃们的晚年生活,即:允许后妃在皇帝驾崩后到儿子的府邸居住,这一规定显然十分人性化。

其实,纵观历代帝王,皇陵安葬多位嫔妃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也不是什么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事。可是,不同于其他帝王陵寝的是,史学家和文人雅士总能从中找出许多遗留下来的香艳传说。而世人也总能从中找到满足感,使得景陵成了八卦最多的皇陵。

然而,不管是历史上的哪个朝代哪位皇帝,他们都得到过世人的关注,更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都知道,康熙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不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还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局面,使学者尊之为“千年一帝”。

所以,不管景陵有多少八卦,它都成为了过去。而那些安葬在景陵的妃嫔,也因为康熙皇帝受到了世人的关注。但是,历史上有太多的妃嫔无人问津,只能成为历史的尘埃,匆匆忙忙在人世间走一遭,看尽世事沧桑。

最后,笔者再说一下景陵现在的情况,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仍是动荡不安,清东陵附近的一些土匪掀起了继1928年7月孙殿英之后的第二次盗掘清东陵文物的狂潮。同年9月当地一个姓张的人纠集约300余人对景陵展开了大规模的盗掘,将尘封了200余年的景陵地宫打开把随葬珍宝全部盗走,康熙皇帝及四后一皇贵妃的骸骨散落在地宫之中,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参考资料:

【《昌瑞山万年统志》、《清圣祖实录》、《皇朝文献通考》】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为何一定要迁都洛阳?因为不迁都的话,皇位很难坐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极富传奇色彩,她先是被唐太宗李世民看中,而后又入感业寺为尼,若不是与唐高宗李治有了感情,说不定永远都会在感业寺出家。武则天被李治重新带回后宫,以高超的情商和手段斗败王皇后和萧淑妃,成为了皇后。公元660年,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朝政,便让武则天代为处理,从此武则天一发不可收

  • 历史上比靖康之耻更耻辱的西晋灭国,为何不为人所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晋灭国的原因,西晋王朝怎么灭国的,西晋靖康之难

    纵观历史,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不是什么强势的王朝。况且由于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势早早的自己就把王朝搞没了。北方的平民百姓在动荡和黑暗中躲过了颠沛流离的一百三十年。所以无论是史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对两晋没有什么好感,即使西晋灭亡再惨烈那也是西晋皇族自己作的不但不值得同情还让人非常痛恨。西晋的皇族是怎样把自己

  • 自古才子多命薄,王勃的人生虽然短暂,却足以惊艳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一生必背千古名句王勃,王勃哪里人,王勃最著名的十句名言

    《滕王阁序》一出,惊艳的绝不止大唐一个时代。一篇值得称颂的作品,至少要能摘取一两句传世经典。然而,在王勃的这篇骈文里,我们随意找出一句,都足以让人侧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

  • 历史上真有少林13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没那么弱,和尚们也没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少林和尚救过李世民吗,历史上有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李世民跟少林寺什么关系

    电影除了打斗镜头逼真精彩,叫人目不暇接,故事情节也非常精彩,扣人心弦。故事的背景发生隋朝末年,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年代。因为父亲被军阀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杀害,小伙子躲到少林寺当了和尚,苦练武功报仇。这时候,秦王李世民被王世充追杀,少林和尚站在了正义一边,被少林和尚救下。王仁则追到少林寺让住持交人

  • 帝王收割机刘裕如何从落魄皇族的穷二代逆袭成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朝战神刘裕,刘裕是怎么建立南朝的,刘裕简介南朝皇帝

    平凡的出身刘裕如果算出身的话还是西汉皇室后裔,当然到刘裕父亲这一代已经相当落魄了。刘裕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生病去世。刘裕家里连给孩子请乳母的钱都没有,日能寄养到别人家。这个寄奴的名字也是根据这段经历而来。由于家境贫寒,成年以后的刘裕做的工作和普通穷人没有什么区别。正常时间下地干活,农闲时间打点零工、卖

  • 历史上唐德宗没能做到的削平藩镇,为何能在宪宗一朝得以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德宗时期的关东藩镇,唐德宗与藩镇之战,唐德宗如何评价藩镇

    这样的情况,到了唐德宗的孙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逆转。这是因为,唐宪宗在位的元和年间,各地藩镇纷纷选择归附唐王朝,这段历史也因此被史书称为“元和中兴”。要知道,从德宗到宪宗仅隔了一代皇帝,而顺宗在位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几个月而已。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便能发现,唐宪宗实际上接过的是唐德宗的衣钵

  • 让李世民爱恨交加的突厥,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有没有和突厥和亲,李世民是怎么劝退突厥的进攻,李世民为何要收留突厥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突厥在隋朝时,一直都是跪在地上唱征服,他为什么到了唐朝就开始当爸爸(债主)了呢?子曾经曰过“小孩姓王,说来话长”,这一切还要从很久以前说起。在北方的广阔草原上,一直都有一群以游牧为生的族群存在,不过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组织都很松散。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首次把整个中原都团结了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此事有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建成是被李世民亲手射死的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如何杀了李建成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者就是立长不立幼,所以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毫无疑问就是太子的人选,而且在李渊看来,李建成有能力有仁德,他做太子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是如此一来,李世民自然就不满,这大唐的天下如果不是他在前方披荆斩棘怎么可能会打下来?稳坐中军帐的大哥李建成又有什么功劳可言?所以两人之间便生

  • 杨贵妃的容貌复原图:撞脸女明星,看了才明白唐玄宗为什么宠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图片,唐玄宗杨贵妃形象,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史

    西施也好,王昭君也罢,貂蝉也罢,他们要么为国,要么为朝政而死。只有杨贵妃,才能做到“春至春,夜以继日,君王不早起”,杨贵妃与另外三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杨贵妃和褒姒、妲己、赵飞燕都是一伙的,怎么可能只有她一个人被选中?依我看,她的长相、优雅的性格、多姿多彩的才华,都是无可比拟的。我们都知道,杨贵妃

  • 居功自傲的尉迟恭,就因李世民一段话,吓得赶紧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尉迟恭装疯躲避李世民,李世民怎么评价尉迟恭的,尉迟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自从尉迟恭在玄武门事变中替李世民射死李元吉后,李世民对他更是信赖有加,不仅封他为吴国公,还将他名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显庆三年(658年),七十四岁的尉迟恭在家中溘然长逝。唐高宗得知之后极为悲痛,还亲自下旨追谥他为“忠武”。作为大唐开国元勋的尉迟恭,可谓是辉煌了一生。尤其是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