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有少林13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没那么弱,和尚们也没那么强

历史上真有少林13棍僧救唐王?李世民没那么弱,和尚们也没那么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097 更新时间:2024/1/18 21:59:46

电影除了打斗镜头逼真精彩,叫人目不暇接,故事情节也非常精彩,扣人心弦。

故事的背景发生隋朝末年,那个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年代。

因为父亲被军阀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杀害,小伙子躲到少林寺当了和尚,苦练武功报仇。

这时候,秦王李世民被王世充追杀,少林和尚站在了正义一边,被少林和尚救下。

王仁则追到少林寺让住持交人,少林众僧坚决不理睬。

后来众武僧和唐朝军队联手打败了多行不义的王仁则一伙,觉远也手刃王仁则,为父亲报仇。

少林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少林武术也驰名中外,被天下英雄仰慕向往。当年我和初中同学约好也准备偷偷逃课到了少林寺,想练就一身武艺,行走江湖,除暴安良,当一个大侠,但我跟他到了村口就打退堂鼓了,他也没走到乡政府。这可不是就我和他两个人这样想,当时的少年都热血激荡,王宝强不是后来也去了打着少林名号的武术学校了嘛。

但是,电影《少林寺》的素材来源于传说,传说毕竟是故事。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不是也是。

无论是宋史还是元史,都没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片言只语。

在真实的历史上,少林棍法的传说起源于明朝,更没有少林武功的相关记载,而且是为了从王仁则手中夺回少林寺的产业,这才助李世民的唐军攻打王仁则的。于是当唐军攻打王仁则,王仁则的部队节节败退的时候,少林寺的和尚便群起而攻之,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协助唐军顺便夺取了自己的田产。

自古以来出家人是不问政治的,寺院更是如此。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家人不问政治,一个是佛学的要求,一个就是避祸,不想惹祸上身,招惹是非。

他们躲避还来不及,岂能去主动参与尘世争斗,凭借他们那几十个几百个和尚,还能干得过千军万马?

这就是说,少林寺在唐朝的时候,既没有十三棍僧,也不会主动去救唐王李世民。

他们只是在王仁则快完蛋的时候,协助李世民的军队攻打了他的部队,目的是要回被夺取的财产。

人没有利心不起早,和尚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少林寺不是武术学校,也不是军校,它的主要职责是弘扬佛教的,不是传授武艺的,真要以习武为主,那就是不务正业,太功利化了,玷污了佛门净地。

我们不妨来看看,有关史料上关于少林寺和唐王的交集,到底是怎样的。

在唐史中没有关于少林寺和尚帮助李世民脱险的记载,如果真有的话,应该是有记载的。

也许唐史是唐朝的公务员记载的,端的是李世民的饭碗;而李世民是一代杰出军事家,武功盖世,文武双全,让十几个和尚救了,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为尊者讳,唐朝史官就把这一段史实给隐去,把少林寺和尚的丰功伟绩给抹杀了。

但我们不妨看看少林寺碑碣中的铭文和有关资料,看上面是怎么写的。

《唐太宗赐少林寺教书》、《少林寺牒》以及《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对此都有记载。

我们先了解此事的背景:义宁二年(618年),李渊建立大唐,但天下还没有统一,次年王世弃在洛阳称帝,立国号"郑"。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于是,李渊派李世民领军讨伐王世充这个大逆不道的郑国,王世充的侄子王仁则一马当先,带领军队在柏谷坞构筑工事,跟洛阳形成犄角之势,企图阻击李世民的大军。

当时由于战争需要,王仁则离要塞不远的少林寺也纳入了军事禁区,并且以此为借口,侵占了少林寺的上千亩良田,少林寺的和尚心里一定是一百个不服,但又敢怒不敢言。

对此,出家人只能忍,等待时机。

后来战场形势急转直下,王世充的军队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少林寺维护阻击合法权益的时刻到了。

当李世民的唐军打到柏谷坞时,少林寺的和尚积压在心头的怒火爆发了,他们奋不顾身加入到了唐朝的军队中去,向王仁则的军队发起进攻。

如果少林寺的人选择袖手旁观,少林寺的千亩良田就可能被充公,李世民就会把这些战利品分配给自己的大臣或者李姓子弟。

以上就是史实。

但经过文学家的加工,在武侠小说里,锦上添花,故事变得更加精彩:

少林寺的和尚不仅作战勇敢,运气也不错,公元621年4月27日,对王仁则军队的部署了如指掌的少林寺僧兵们,经过了精心策划,打算向其发起致命一击。

这时候,王仁则的内出了"叛徒",州司马赵孝宰反水,跟少林寺的和尚里应外合,一举攻破了柏谷坞(城)要塞,并且将王仁则生擒活捉,送到了李世民的营帐。

同时,此举对于李世民击败窦建德的援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李世民大喜之下,派李安远前往少林寺,赏赐13位僧人僧袍各一袭,即:上座僧善护、寺主僧志操、都维那僧惠玚、大将军僧昙宗、僧惠普、明嵩、灵宪、普胜、智守、道广、智兴、满、丰等十三人。

整个故事取材于民间传说十三棍僧救唐王,不过这事肯定不太靠谱。

王仁则的大将怎么会跟少林寺联系,少林寺能有多少僧兵,僧兵多了朝廷也不允许啊。

事实上,少林寺那时还没有成立实业公司,也没有团队运作,更没有资本介入,只有弘法主持,没有法人代表,上市更是想都不敢想。

因此少林寺没有千亩良田,只有百十亩薄地。

由于少林寺和尚确实旗帜鲜明站到了大唐军队一边,唐朝天子给予了表彰,具体的赏赐是:隋朝大业年间被土匪烧毁的寺院和佛塔这次予以重修,然后赐予土地若干。

少林寺现存的碑文,据考证是来自后人的《金石录》,不是原版。

少林寺和尚有没有救过李世民,其实属于一个历史悬案,不能否定,但也没有有力证据支持。

不管事实到底如何,但不影响少林武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也不影响少林寺成为一个产业,带来了巨大收益;更不影响大师们开着奥迪出现在公共场合,成为新闻人物。

更多文章

  • 帝王收割机刘裕如何从落魄皇族的穷二代逆袭成为南朝第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朝战神刘裕,刘裕是怎么建立南朝的,刘裕简介南朝皇帝

    平凡的出身刘裕如果算出身的话还是西汉皇室后裔,当然到刘裕父亲这一代已经相当落魄了。刘裕出生后不久,母亲就生病去世。刘裕家里连给孩子请乳母的钱都没有,日能寄养到别人家。这个寄奴的名字也是根据这段经历而来。由于家境贫寒,成年以后的刘裕做的工作和普通穷人没有什么区别。正常时间下地干活,农闲时间打点零工、卖

  • 历史上唐德宗没能做到的削平藩镇,为何能在宪宗一朝得以实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德宗时期的关东藩镇,唐德宗与藩镇之战,唐德宗如何评价藩镇

    这样的情况,到了唐德宗的孙子宪宗李纯继位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逆转。这是因为,唐宪宗在位的元和年间,各地藩镇纷纷选择归附唐王朝,这段历史也因此被史书称为“元和中兴”。要知道,从德宗到宪宗仅隔了一代皇帝,而顺宗在位的时间,也仅仅只有几个月而已。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便能发现,唐宪宗实际上接过的是唐德宗的衣钵

  • 让李世民爱恨交加的突厥,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有没有和突厥和亲,李世民是怎么劝退突厥的进攻,李世民为何要收留突厥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突厥在隋朝时,一直都是跪在地上唱征服,他为什么到了唐朝就开始当爸爸(债主)了呢?子曾经曰过“小孩姓王,说来话长”,这一切还要从很久以前说起。在北方的广阔草原上,一直都有一群以游牧为生的族群存在,不过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组织都很松散。直到秦始皇统一了六国,首次把整个中原都团结了

  • 李世民喝下李建成给的毒酒本该丧命,为何却没被毒死?此事有假!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建成是被李世民亲手射死的吗,李建成怎么会被李世民杀了,李世民如何杀了李建成

    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封建王朝皇位的继承者就是立长不立幼,所以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毫无疑问就是太子的人选,而且在李渊看来,李建成有能力有仁德,他做太子是理所应当的事。但是如此一来,李世民自然就不满,这大唐的天下如果不是他在前方披荆斩棘怎么可能会打下来?稳坐中军帐的大哥李建成又有什么功劳可言?所以两人之间便生

  • 杨贵妃的容貌复原图:撞脸女明星,看了才明白唐玄宗为什么宠她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图片,唐玄宗杨贵妃形象,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史

    西施也好,王昭君也罢,貂蝉也罢,他们要么为国,要么为朝政而死。只有杨贵妃,才能做到“春至春,夜以继日,君王不早起”,杨贵妃与另外三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杨贵妃和褒姒、妲己、赵飞燕都是一伙的,怎么可能只有她一个人被选中?依我看,她的长相、优雅的性格、多姿多彩的才华,都是无可比拟的。我们都知道,杨贵妃

  • 居功自傲的尉迟恭,就因李世民一段话,吓得赶紧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尉迟恭装疯躲避李世民,李世民怎么评价尉迟恭的,尉迟恭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自从尉迟恭在玄武门事变中替李世民射死李元吉后,李世民对他更是信赖有加,不仅封他为吴国公,还将他名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显庆三年(658年),七十四岁的尉迟恭在家中溘然长逝。唐高宗得知之后极为悲痛,还亲自下旨追谥他为“忠武”。作为大唐开国元勋的尉迟恭,可谓是辉煌了一生。尤其是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

  •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甚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之乱对唐代百姓有什么影响,唐代为什么发生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改变了唐代吗

    安史之乱之前,一切政令皆出自朝廷;朝廷具备无与伦比的权威,即使是玄宗时期的几大节度使也是由朝廷一言可决。而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几乎成了节度使一家一姓的小朝廷,形成了对朝廷的反制。安史之乱以前大唐自信、开放,而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变的小气、敝帚自珍。安史之乱以前,大唐版图幅员辽阔横跨中东亚、睥睨天下;安史之乱

  • 民国是否与秦、隋朝一样,在短命的同时也开启了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和民国相似吗,民国有强盛的时候吗,民国王朝真实历史

    其实民国和秦、隋两朝相比最相像的只有两点:第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第二存在的时间较短。秦朝孕育了四百年的汉王朝;隋朝虽短,但是响彻世界的大唐随后启动;而新生伟大的共和国,正在朝着伟大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其他方面,民国要和秦、隋两朝根本没法比。秦隋都是结束长期分裂统一天下,如同透支一般开

  • 杨贵妃发明的美容方法,没有任何特点,为何影响后世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美容养人秘诀,杨贵妃怎么使用黄金美容,杨贵妃是怎样美容的

    事实上,由于受封建文化思想影响,古代的女子即使很漂亮,贵为后宫妃子,但在一个皇帝的眼中,地位都不是太高。皇帝如果对妃子不满意,只要一句话,就能将其废黜。因此,古代后宫的女人,为了讨好皇帝,就必须各显神通,杨贵妃也不例外。由于唐玄宗有一特殊嗜好,让杨贵妃投其所好,不仅喜欢泡温泉,还染上一习惯。正是杨贵

  • 梅妃样样胜过杨贵妃,为什么反倒是杨贵妃更得宠?有一样她比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梅妃与杨贵妃,为何梅妃争宠争不过杨贵妃,梅妃和杨贵妃谁更有才

    实际上,李隆基在遇见杨贵妃之前,还曾宠爱过一位叫梅妃的女子。相传,梅妃的容貌尚在玉环之上,恰似天宫仙女下凡。可惜的是,杨玉环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梅妃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致使梅妃成了李隆基生命中的过客,被弃置于冷宫,晚景凄凉。那么,为何杨玉环姿色不如梅妃,反倒比梅妃更加得宠呢?可能有朋友会觉得,杨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