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居功自傲的尉迟恭,就因李世民一段话,吓得赶紧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居功自傲的尉迟恭,就因李世民一段话,吓得赶紧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1 更新时间:2024/1/23 16:33:04

自从尉迟恭在玄武门事变中替李世民射死李元吉后,李世民对他更是信赖有加,不仅封他为吴国公,还将他名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显庆三年(658年),七十四岁的尉迟恭在家中溘然长逝。唐高宗得知之后极为悲痛,还亲自下旨追谥他为“忠武”。作为大唐开国元勋的尉迟恭,可谓是辉煌了一生。尤其是他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完全可以作为古代君臣的典范。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尉迟恭和李世民的关系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好。

李世民称帝后,性子直来直去的尉迟恭,并没有将曾经的好兄弟当作是至高无上的皇上。他仍然像往常那样在李世民面前口无遮拦,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李世民虽然对尉迟恭的放肆行为有些不满,但回想起两人一同作战的时光,实在是狠不下心来对尉迟恭发脾气。

就这样,尉迟恭在皇帝的纵容下愈发骄横。贞观八年(634年),太宗李世民在皇宫中大宴宾客。为了好好地热闹一番,他将当年一同打天下的功臣们全部叫来,其中,自然有尉迟恭。尉迟恭来到皇宫后,就得意洋洋地坐下了,正想饱餐一顿,却发现丞相宇文士及的位子排在自己的前面。

平时,他自持功高,根本不把宇文士及这个丞相放在眼里。而此时,看到如此的座位顺序,更是怒不可遏。于是,尉迟恭不顾太宗的面子,当众对宇文士及呵斥道:“你到底立下了什么大功,竟然敢坐在我的前面!”宇文士及听后恼羞成怒,只是碍于皇帝的面子不好发作。

面对尉迟恭如此放肆,众位功臣也都愣在了一旁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太宗过来好好安慰了尉迟恭一番,才使得尉迟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让这次宴会顺利地进行了下去。

按理来说,尉迟恭在丞相面前耍够了威风,且没有受到皇帝的责怪,应该见好就收。但不料,尉迟恭回到座位后,不断地感慨自己待遇不公,这让在座的宾客都感到非常尴尬。大臣李道宗看到皇帝脸上露出了不悦之色,于是,站起来主动劝说尉迟恭,想让他安稳一点,不要再生事端了。

但是,尉迟恭听了李道宗的劝说后更加愤怒,甚至,直接抡圆了拳头打向李道宗。李道宗赶忙躲避,可尉迟恭久经沙场,出拳速度之快远超他的想象。就这样,尉迟恭将李道宗的眼睛打成了重伤,差点失明。当时,唐太宗见尉迟恭闹得如此不像话,就只好匆匆的结束了这场宴会。

之后,他命人将尉迟恭唤来,然后严肃地说道:“朕在读汉朝史书的时候,看到韩信彭越等人死于非命,心中不禁对汉高祖刘邦很是不满。如果他能够仁慈一些的话,这些功臣就能够得以善终。因此,朕在登基后一直告诫自己,万万不能忘了自己的功臣。但是,作为功臣的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是生非,实在是太过分了。现在,朕也明白了,韩信等人的死并不能全算在汉高祖的身上。”

尉迟恭听了之后顿时感觉后背发凉,他赶忙向太宗承认错误,表示一定会严格约束自己。回去之后,尉迟恭就变得谨小慎微了起来,再也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胡言乱语了。

后来,唐太宗看到尉迟恭的行为有所收敛,才放下心来。到了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忽然想到,自己已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尉迟恭了。于是,他令尉迟恭前来觐见。尉迟恭来到皇宫后,言辞之间尽显谦卑,一改往日的骄狂。太宗看在眼里,欣慰地说:“朕想把女儿嫁给你,你感觉如何?”

当时,尉迟恭已经五十四岁了,而李世民的女儿才不过二十多岁。太宗此举,可谓是皇恩浩荡。但是,尉迟恭听了赶忙说道:“臣的妻子虽然出身不好,但毕竟已经和臣相处很多年了。臣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是万万不敢忘记与妻子之间的情分。”太宗听了之后深受感动,便不再提这件事了。

之后,尉迟恭基本上就退出了人们的视野。

他的晚年生活大致可以分为两项:

一项是炼制丹药,延长自己的寿命;

另一项就是欣赏歌舞,美滋滋地享受生活。

所以,在尉迟恭去世后,唐高宗有感于他与太宗皇帝之间的情谊,特意下旨让尉迟恭陪葬太宗的昭陵。在封建社会,这可是天大的恩赐。

其实,纵观尉迟恭一生,自从归顺唐太宗之后,他便凭借着自己一身的本领,多次救唐太宗于危难之中,深得太宗的赏识。尤其是在玄武门政变之后,他建议太宗对跟随太子的人释而不杀。这样的举措,不仅很好地缓和了当时的内部矛盾,还为唐太宗吸纳了众多的栋梁之才。

可见,尉迟恭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

此外,尉迟恭虽然居功自傲,但从侧面来说,这样的行为不正是尉迟恭没有心机的表现吗?所以,这样的尉迟恭,唐太宗怎么能不喜欢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太宗本纪》、《十七史百将传·唐尉迟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甚至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史之乱对唐代百姓有什么影响,唐代为什么发生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改变了唐代吗

    安史之乱之前,一切政令皆出自朝廷;朝廷具备无与伦比的权威,即使是玄宗时期的几大节度使也是由朝廷一言可决。而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几乎成了节度使一家一姓的小朝廷,形成了对朝廷的反制。安史之乱以前大唐自信、开放,而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变的小气、敝帚自珍。安史之乱以前,大唐版图幅员辽阔横跨中东亚、睥睨天下;安史之乱

  • 民国是否与秦、隋朝一样,在短命的同时也开启了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和民国相似吗,民国有强盛的时候吗,民国王朝真实历史

    其实民国和秦、隋两朝相比最相像的只有两点:第一、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第二存在的时间较短。秦朝孕育了四百年的汉王朝;隋朝虽短,但是响彻世界的大唐随后启动;而新生伟大的共和国,正在朝着伟大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上一路狂奔。其他方面,民国要和秦、隋两朝根本没法比。秦隋都是结束长期分裂统一天下,如同透支一般开

  • 杨贵妃发明的美容方法,没有任何特点,为何影响后世千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杨贵妃美容养人秘诀,杨贵妃怎么使用黄金美容,杨贵妃是怎样美容的

    事实上,由于受封建文化思想影响,古代的女子即使很漂亮,贵为后宫妃子,但在一个皇帝的眼中,地位都不是太高。皇帝如果对妃子不满意,只要一句话,就能将其废黜。因此,古代后宫的女人,为了讨好皇帝,就必须各显神通,杨贵妃也不例外。由于唐玄宗有一特殊嗜好,让杨贵妃投其所好,不仅喜欢泡温泉,还染上一习惯。正是杨贵

  • 梅妃样样胜过杨贵妃,为什么反倒是杨贵妃更得宠?有一样她比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梅妃与杨贵妃,为何梅妃争宠争不过杨贵妃,梅妃和杨贵妃谁更有才

    实际上,李隆基在遇见杨贵妃之前,还曾宠爱过一位叫梅妃的女子。相传,梅妃的容貌尚在玉环之上,恰似天宫仙女下凡。可惜的是,杨玉环后来居上,逐渐取代了梅妃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致使梅妃成了李隆基生命中的过客,被弃置于冷宫,晚景凄凉。那么,为何杨玉环姿色不如梅妃,反倒比梅妃更加得宠呢?可能有朋友会觉得,杨贵妃

  • 安史之乱本能很快平定,结果却打了八年,硬将大唐拖入了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初期大唐有可能胜利吗,安史之乱对大唐及后期的深远影响,安史之乱大唐的转折点

    既然如此,为什么叛乱八年之后才结束呢?会不会是唐军统帅郭子仪能力不够呢?既然,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起者,那就从他开始说起。虽然,安禄山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不可否认,他确实可以称作是一代奸雄。据历史记载,他精通六种语言,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在叛乱之前,安禄山曾经做过牙郎。在封建社会,这种职业主要是

  • 东北亚小霸主高句丽为何让隋唐两代强盛王朝持续不断的攻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为什么要灭掉高句丽,高句丽和唐朝谁厉害,唐朝为啥不吞并高句丽

    首先说明高句丽是我国扶余人在我国境内建立的政权,后来扩展到朝鲜半岛。民族以濊貊和扶余人为主,后又吸收了部分靺鞨人以及三韩人。高句丽从公元37年汉朝时期开始建国到公元668年被唐朝灭掉,前后存续了600多年。高句丽原来和中原并不接壤,在三国时期由于辽东公孙氏被曹魏灭掉后开始蚕食辽西领土。这下把曹魏惹恼

  • 杜甫年轻时曾游历三山五岳,为何后半生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甫哪时开始游历,杜甫为什么穷困潦倒,杜甫一生游历过哪些地方

    这句诗,出自杜甫所作《天末怀李白》,意思是说:命好的人,很难写出优秀的文章;那些害人精魑魅魍魉,则最喜活人犯错。杜甫这句诗简直就是他后半生穷困潦倒的真实写照!之所以会说杜甫后半生穷困潦倒,是因为,杜甫的前半生,并没有后人想象中的那边穷困;而杜甫后半生的穷困,恰如诗中所言:命不好。杜甫出身襄阳杜氏,祖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犹豫不定,幸亏此人一段话让他下定决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的罪行,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

    大唐开国元勋张公瑾的名字比较有意思,很多人都以为“公瑾”并非他的名,而是像“周公瑾”一样的字,实则不然。张公瑾生于魏州,年轻时曾在王世充手下担任长史。长史这一职务在隋朝时期仅相当于幕僚,并不算位高权重。由于王世充势力败局已定,所以,张公瑾与当地刺史崔枢决定投靠大唐。张公瑾是个聪明人,正所谓“良禽择木

  • 唐朝长安城繁盛无比,是谁将其毁掉?三个无赖一个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的长安城布局特点,唐朝的长安城具有什么特点,唐朝的长安城有多大面积

    城市最怕的就是战争,而到了唐朝中后期,战乱不断,长安城也成为战场,叛军、吐蕃军队多次攻陷长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是长安城毕竟规模宏大,几经修复,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可是到了唐朝末年,四个无赖加上一个宦官,彻底摧毁了长安城。事情还得从880年说起,这一年年底黄巢率领起义军兵不血刃,占领长安城。黄巢

  • 唐朝县令举办宴会招待下属 夫人吃醋大闹现场 沦为笑话丢了乌纱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时期长安城县令,唐朝县令的故事,唐朝县令权力有多大

    当时的广东桂阳(今广东连州市)县令名叫阮嵩,此人主政一方,执政能力倒也马马虎虎,没有什么大功也无大过,执政能力考核方面倒也在及格线上。但阮嵩却有着一个众人皆知的“秘密”,那便是家中有只醋意极浓的母老虎阎氏,时不时的就会河东狮吼,而且根本不顾及场合,说摔碗就摔碗,毫不给阮嵩一点面子。尤其见不得阮嵩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