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棺材南抬,绳断便葬”,诸葛亮生前的最后一计,到底还是成功了

“棺材南抬,绳断便葬”,诸葛亮生前的最后一计,到底还是成功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083 更新时间:2024/1/20 14:25:37

这么厉害的人死后自然不愿意让人知道其陵墓的位置。像曹操死时为掩人耳目就动用了七十二口棺材。毕竟他自己身为盗墓界的鼻祖,没少干挖别人坟墓的缺德事,所以死后不仅要求一切从简还搞出七十二口棺材迷惑众人视线,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死后被别人挖出来鞭尸。

按照诸葛亮先生生前的起居习惯,自然希望死后也不被人打扰。在给刘禅的信中写道自己死后“棺材南抬,绳断便葬”。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

当时的蜀国一直致力于北伐,虽然缺少应有的实力,可是北伐对于蜀国来说是异常重要的,在这场北伐的过程中不少曹魏贵族死在了他的手里,在加上这场北伐过程中不少将士都为此丢了性命,诸葛亮作为这场北伐的发起人自然也是被不少将士的亲人所记恨。

如果让人知道他的坟墓所在地,估计少不了会被他的仇人或者被记恨他的人拉出来鞭尸的命运。

另外,诸葛亮生前作为蜀国的智囊,死后自然也希望成为蜀国的保护神。只要他死亡的消息不被透露出去,那么曹魏军团就不敢贸然的发动攻击,这样也可以给蜀国更多喘息的时间。

而如果一旦让人知道自己陵墓的所在位置,好处是肯定少不了被当地百姓的朝拜,坏处则是容易引来盗贼的光顾。

作为蜀国的丞相,你要说墓里一穷二白谁会相信?

这样的话,喜欢清静的诸葛亮肯定是受不了的。

看透人世的诸葛亮之所以布下此计完全就是个幌子。虽然刘禅看不懂他什么意思,但是只要一想到他的深谋远虑就觉听他的准没错。于是便找来四个壮汉,让他们抬着诸葛亮的棺椁上路,只要绳子断了就地掩埋之后便可回来领赏。

四壮汉一听,还有这等好事,便连忙带着棺椁上路了。一路向南走了多天发现绳子依旧没有断开的迹象后便动起了歪脑筋。想着自己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身后又没人监督时便用石头砸断绳索后回去邀功领赏去了。

其实这一切都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不管绳索是自然断裂还是人为破坏的,这四人其实都难逃一死,更何况他们四人是砸断的绳索。

盛怒下的刘禅以欺君之罪的罪名杀了他们,等到自己缓过神来想询问埋葬地址时,却反应过来,人早已被自己杀死,这下更是彻底失去了诸葛亮墓穴位置的信息。

在布下此计之时诸葛亮就已料定四人会因为缺乏监督就此匆忙了事,又根据刘禅的性格断定他会在一气之下立刻杀了他们,这样一来自己的墓穴就彻彻底底的无人知道了。

当然了,以上的事情是来自于野史,之所以这样描写还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神通广大。

但在《三国志》中,却是这样写到“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所以到目前为止,多数人还是信奉诸葛亮埋葬于定军山,将此定为武候墓。但是究竟是真是假,已经无从考证。

更多文章

  • 英雄亦有后悔处,曹操一生最大败笔是什么?临终前他含恨吐露心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一生最后悔的3件事,曹操最后悔的三个细节,曹操的一生三个败笔

    人生没有后悔药来吃,无论是怎么样的人,在选出一个选择之后,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的话,恐怕都会在心中暗自后悔,要是当时不这么干,不选择这条路就好了。这一点,无论是一般人,还是英雄人物,别无二致。对曹操而言,他一生之中做过的错事不少,但是在他的人生之中,唯一一个让他在死前都感到后悔的事,是什么呢?在《

  • 西汉权术计谋的高手——陈平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平一家人照片,陈平讲历史上最阴险的谋士,眉山剑客陈平个人资料

    现在就给大家讲讲陈平计策到底有多毒。别看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占了上风得了天下,可一开始刘邦混得很惨,刘邦起兵之前就是个小混混,一没有资历,而没有财力,所以也没有什么得力干将。而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家底殷实,有名望有资历,也有号召力。所以项羽身边能人很多,人才济济。尤其是项羽的谋士范增更是足智多谋,智慧超群

  • 曹操杀华佗,华佗冤不冤?曹操:医德差,医术又超前,不杀你杀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死后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曹操杀了华佗后又活了多少年,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三国的历史当中,除了谋臣武将的职业之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那便是医者大夫这个行当。古代的名人志士数不胜数,可是出名的大夫并不多见。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妙手回春之华佗。华佗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夫,曾替关公刮骨疗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科大夫。但就是这位神医,在纵横三国医场多年之后。在给曹操看病的过程中,

  • 刘备只有区区3万兵马,却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有这样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打败刘璋全过程,刘备以什么理由回过头来打刘璋,刘备如何战胜刘璋

    三国的纷纷扰扰,都要从东汉末年的宦官乱政说起。真正导致纷乱不止的,主要还是李淮和郭汜上演的京都之乱。汉献帝无奈逃出了京都,曹操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战局的另一方,同样是汉室后裔的刘玄德,依旧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着。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他的人生目标逐渐变得清晰了许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战略目

  • 在白门楼,吕布见到刘备后,赶紧求情,刘备为何选择了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白门楼斩吕布对不对,吕布让刘备求情刘备怎么说的,吕布和刘备的矛盾纠葛

    乱世之中为了保身,投靠对家甚至仇家的将领多不胜数。但即便是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经常换主这种事还是不太道德的,一次可以找个借口,但是三番两次的话,难免会落人口实。虽然古人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可想要不被天下人诟病,就必须有一个忠义的前提。比如说庞德这位,在自己投靠了曹操之后,为了避免

  • 刘备动不动为手下人封侯,但却唯独忘了这个人,难道是他故意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为什么不封侯,刘备一生中失去的三个大将,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真的忠于汉室吗

    身为帝王,臣子有功就得论功行赏。纵观中国历代统治者,成就霸业者,皆善用加官进爵这种手段笼络人心。譬如:西蜀刘备就没少用这个法宝,他前后给张飞、赵云、马超等多位将领封了侯,却独独留下了关羽。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刘备手下被封侯的人不在少数,前有张飞据水断桥,刘备将其封为了新亭侯。后有黄忠斩夏侯渊之功

  • 刘表坐拥荆襄九郡,为何不趁官渡之战的机会举兵袭击曹操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表是怎样占领荆襄的,刘表怎么评价荆襄九郡,刘表死后曹操攻打荆州的事情

    作为八骏之一的刘表,单人匹马定荆州岂是好相与的;坐拥富庶荆襄九郡处于四战之地,不知道多少豪杰曾今打过荆州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坐稳荆州牧岂能是佛系之主?所以无论是史书上是否记载,刘表肯定打过曹操的主意。那么官渡之战这么好的机会,刘表没有趁机偷袭是在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攻击距离远从荆州出

  •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是如何解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黄绢,黄绢是什么人物,曹操割须弃袍故事介绍

    屈原就不用说了,咱们先说说伍子胥。楚平王的时候,秦国和楚国和亲,秦国公主孟赢,和亲的对象本来是太子建,哪知道却被楚平王看好,楚平王偷梁换柱取了孟赢,并将太子建逼走,伍子胥的老爸伍奢,因为是太子建的老师,也因此被杀。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公子光当上吴王,就是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作为回报,让他带兵攻打楚国,

  • 秦始皇做兵马俑寓意何在?并不仅是去“极乐世界”,还有其他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的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秦始皇兵马俑的意义所在,秦始皇兵马俑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所以直到秦始皇在沙丘宫病逝,陵墓都没有修建完成,修建秦始皇陵墓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据悉,当初动用了七十万人修建此墓。虽然,此信息没有被完全证实,但足以看出秦始皇为修建陵墓花费了多少心血,可谓是耗时,耗力,又耗钱。陵墓之所以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完美!秦始皇对于陵墓的要求极高

  • 曹操有一大批优秀谋士,但在赤壁之战中,为何无人看出火攻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赤壁曹操五大谋士,曹操赤壁大战之前有哪些谋士,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谋士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下江南,原本他有着一统全国的机会,却在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惨败,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曹操手下大批出色谋士,为何在赤壁之战中,却无人看出火攻计呢?我们先来看下赤壁之战前曹操手底下著名的谋士,包括程昱、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等人,当时郭嘉已经病逝,荀彧在曹操出征的时候,一直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