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英雄亦有后悔处,曹操一生最大败笔是什么?临终前他含恨吐露心声

英雄亦有后悔处,曹操一生最大败笔是什么?临终前他含恨吐露心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4/2/20 18:30:16

人生没有后悔药来吃,无论是怎么样的人,在选出一个选择之后,如果没有达到想要的结果的话,恐怕都会在心中暗自后悔,要是当时不这么干,不选择这条路就好了。这一点,无论是一般人,还是英雄人物,别无二致。对曹操而言,他一生之中做过的错事不少,但是在他的人生之中,唯一一个让他在死前都感到后悔的事,是什么呢?

在《三国志》之中曾记载,在曹操病死之前,曾经在病床上,留下了自己的遗言。在遗言之中,他将自己的人生进行了一个总结,然后感叹到,我一生都不曾经感到后悔,可假如真有灵魂这种事物的话,我的儿子曹昂在地下问我,他的母亲现在怎么样了,我该怎么回答啊。

可见在他的心中,一直都对197年发生的宛城之战念念不忘。或者说,在他的人生里,他只对那一场战感到后悔,准确的说,是对曹昂之死有着内疚之情。在宛城之战当中,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把马让给了他,自己却战死在了混乱之中。

而这件事,对于曹操,还有此后的曹魏政权,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最直截了当的,就是继承人之战。曹昂本是最大的孩子,虽然说不是丁夫人亲生的,但是从小就是由丁夫人带大的,可以说是视如己出。并且在宛城之战前,曹昂是被曹操作为接班人来看待的,在三国志之中就曾经提到过,曹昂一直跟随在曹操身边南征北战,颇得士兵们的支持。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就连文官代表荀彧,都对曹昂的内政能力赞誉有加,可见如果曹昂不死,那么数十年之后的继承人之战,根本没有曹丕和曹植什么事了。

可是曹昂之死,给曹操的打击,绝不只是自己牺牲了一个儿子这么简单。纵观三国的历史,无一例外的情况,就是老子打下了地盘,却因为没有选好继承人,结果让儿子或者孙子给丢了。比如说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没有战胜曹操,除了军事上的错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废长立幼,使得自己的儿子和将领分成了几个派系,彼此都在拖后腿。刘表病死之前没有选好继承人,结果自己辛辛苦苦守住的荆州,被曹操一吓,就拱手交给了他。老年的孙权更是在自己的儿子之中选来选去,最后大开杀戒,逼害功臣,晚节不保。

而继承人能力的不足,直接就导致了此后的魏国被司马氏篡夺,在曹丕上位之后,开始逐渐脱离了曹操的想法,再一次走上了士族把控朝政的道路。最后更是被士族大家司马氏抓住了机会,从内部侵吞了曹家的胜利成果。如果换成是曹昂的话,作为从小就在曹操身边历练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曹操的想法,也不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在登基之后,必然会对士族大家进行遏制,这样一来,或许此后的晋朝、亦或者五胡之乱,都根本不会发生吧。

其次,作为一方霸主的曹操,早在群雄割据的时候,就认知到了刘备的恐怖。为此,更是在官渡决战的前夕,还要特地带兵南下,把刘备打得流离失所,很大原因就是害怕他有个落脚点,能够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此后的天下大势,也很好的证明,曹操的担心是对的。而这一切,都和曹操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曹昂有关。早在215年,曹操就拿下了汉中,离刘备的蜀地不过数百里。诸葛亮既然能在此后从这里多次北伐,那曹操也可以从这里南下。但是他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个原因就在于,曹操的后方统治并不安稳。在曹操218年加封九锡,成为魏王之后,是个人都知道曹操的心里是什么想法。因此在这个时候,不少人更是抓住了机会,开始起兵反抗得位不正的曹操。只在短短一年之内,许昌太守起兵,宛城太守被杀,起义军占领了此处、邺城的士兵也开始响应起义。而这些地方都是曹操的大本营,可见在民间,不少人都很不同意曹操,这也正是曹操没有及时向其他两国用兵的原因。

曹操分身乏术,要想击败其他两国,那自己的后方就要安稳,但是待到后方安稳,自己又会失去击溃其他两国的时机。如果这个时候的曹昂还在世的话,正好也是四十岁左右的年龄,正值壮年。这样在父子的合作之下,无论是谁出战,谁坐镇后方,在处理事情都能轻松许多。那可能有生之年内,曹操就可以统一天下了。

所以说,失去曹昂这件事,绝对是曹操这辈子最大的败笔,也是莫大的遗憾了。

三国演义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老少皆宜,所以一直被大众奉为经典,那是因为名著的内容很厚重,可以沉淀千年,长久不衰。

对于学生们来说,四大名著内容一直是语文考试重点,从小学到中学贯穿始终。最近几年的中高考,有关四大名著的内容考察力度很大,占比趋势越来越高。

四大名著虽然老少皆宜,但也要分什么版本,让初中生读四大名著原版,既耽误时间,还晦涩难懂,读起来相当吃力,原版本有些内容太暴力血腥、或封建迷信,的确不适合学生阅读。

今天格给大家推荐了一套《四大名著演播版》,这套书是央视推荐的,专为学生群体打造,书中增加了导读、注释和生僻词注音的辅助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出版社特邀国内四位知名艺术家,历时四年为全套书录制了300多个小时的高水准音频,学生们能一边看书,一边听音频,一边享受学知识的过程。

现在购买,还有一份很实用的赠品——四大名著考点分析与习题+人物关系图谱!

四大名著中的精华,像作者简介、人物分析、艺术特色这些,都被浓缩入书中,更重要的还有全国中考、高考的应试真题,读完书就可以用真题进行测试,巩固孩子刚刚学到的书中知识点。

更多文章

  • 西汉权术计谋的高手——陈平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陈平一家人照片,陈平讲历史上最阴险的谋士,眉山剑客陈平个人资料

    现在就给大家讲讲陈平计策到底有多毒。别看刘邦在楚汉争霸中占了上风得了天下,可一开始刘邦混得很惨,刘邦起兵之前就是个小混混,一没有资历,而没有财力,所以也没有什么得力干将。而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家底殷实,有名望有资历,也有号召力。所以项羽身边能人很多,人才济济。尤其是项羽的谋士范增更是足智多谋,智慧超群

  • 曹操杀华佗,华佗冤不冤?曹操:医德差,医术又超前,不杀你杀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佗死后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曹操杀了华佗后又活了多少年,正史上曹操到底杀没杀华佗

    三国的历史当中,除了谋臣武将的职业之外。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那便是医者大夫这个行当。古代的名人志士数不胜数,可是出名的大夫并不多见。前有神农尝百草,后有妙手回春之华佗。华佗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大夫,曾替关公刮骨疗毒,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外科大夫。但就是这位神医,在纵横三国医场多年之后。在给曹操看病的过程中,

  • 刘备只有区区3万兵马,却击败拥兵10万的刘璋,有这样四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打败刘璋全过程,刘备以什么理由回过头来打刘璋,刘备如何战胜刘璋

    三国的纷纷扰扰,都要从东汉末年的宦官乱政说起。真正导致纷乱不止的,主要还是李淮和郭汜上演的京都之乱。汉献帝无奈逃出了京都,曹操有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战局的另一方,同样是汉室后裔的刘玄德,依旧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着。不过刘备在三顾茅庐之后,他的人生目标逐渐变得清晰了许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战略目

  • 在白门楼,吕布见到刘备后,赶紧求情,刘备为何选择了落井下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白门楼斩吕布对不对,吕布让刘备求情刘备怎么说的,吕布和刘备的矛盾纠葛

    乱世之中为了保身,投靠对家甚至仇家的将领多不胜数。但即便是以当时的社会风气来说,经常换主这种事还是不太道德的,一次可以找个借口,但是三番两次的话,难免会落人口实。虽然古人有言:"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可想要不被天下人诟病,就必须有一个忠义的前提。比如说庞德这位,在自己投靠了曹操之后,为了避免

  • 刘备动不动为手下人封侯,但却唯独忘了这个人,难道是他故意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为什么不封侯,刘备一生中失去的三个大将,历史上真实的刘备真的忠于汉室吗

    身为帝王,臣子有功就得论功行赏。纵观中国历代统治者,成就霸业者,皆善用加官进爵这种手段笼络人心。譬如:西蜀刘备就没少用这个法宝,他前后给张飞、赵云、马超等多位将领封了侯,却独独留下了关羽。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刘备手下被封侯的人不在少数,前有张飞据水断桥,刘备将其封为了新亭侯。后有黄忠斩夏侯渊之功

  • 刘表坐拥荆襄九郡,为何不趁官渡之战的机会举兵袭击曹操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表是怎样占领荆襄的,刘表怎么评价荆襄九郡,刘表死后曹操攻打荆州的事情

    作为八骏之一的刘表,单人匹马定荆州岂是好相与的;坐拥富庶荆襄九郡处于四战之地,不知道多少豪杰曾今打过荆州的主意;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坐稳荆州牧岂能是佛系之主?所以无论是史书上是否记载,刘表肯定打过曹操的主意。那么官渡之战这么好的机会,刘表没有趁机偷袭是在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具体原因如下:攻击距离远从荆州出

  • “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是如何解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黄绢,黄绢是什么人物,曹操割须弃袍故事介绍

    屈原就不用说了,咱们先说说伍子胥。楚平王的时候,秦国和楚国和亲,秦国公主孟赢,和亲的对象本来是太子建,哪知道却被楚平王看好,楚平王偷梁换柱取了孟赢,并将太子建逼走,伍子胥的老爸伍奢,因为是太子建的老师,也因此被杀。伍子胥逃到吴国,帮助公子光当上吴王,就是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作为回报,让他带兵攻打楚国,

  • 秦始皇做兵马俑寓意何在?并不仅是去“极乐世界”,还有其他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的兵马俑是活人做的吗,秦始皇兵马俑的意义所在,秦始皇兵马俑在当时有什么作用

    所以直到秦始皇在沙丘宫病逝,陵墓都没有修建完成,修建秦始皇陵墓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据悉,当初动用了七十万人修建此墓。虽然,此信息没有被完全证实,但足以看出秦始皇为修建陵墓花费了多少心血,可谓是耗时,耗力,又耗钱。陵墓之所以耗费这么长的时间,可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完美!秦始皇对于陵墓的要求极高

  • 曹操有一大批优秀谋士,但在赤壁之战中,为何无人看出火攻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赤壁曹操五大谋士,曹操赤壁大战之前有哪些谋士,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谋士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下江南,原本他有着一统全国的机会,却在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惨败,那么问题来了,明明曹操手下大批出色谋士,为何在赤壁之战中,却无人看出火攻计呢?我们先来看下赤壁之战前曹操手底下著名的谋士,包括程昱、郭嘉、贾诩、荀彧、荀攸等人,当时郭嘉已经病逝,荀彧在曹操出征的时候,一直承担

  •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都被三国演义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赤壁之战有哪些资料,赤壁之战是如何爆发的,历史上的赤壁之战详细史实

    在中国,他的故事上至倚仗而行的老人,下至流鼻涕的孩子,都能说出个一两件。不过,人们了解诸葛亮大多以《三国演义》为蓝本,而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却与《三国演义》中那个“半人半神”的形象,有些出入。说到《三国演义》,人们马上会联想到这本书里最有名的一次战役——赤壁之战。此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将曹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