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国藩: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发达,全靠这三点!否则将面临一败涂地

曾国藩: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发达,全靠这三点!否则将面临一败涂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18 22:25:21

提起曾国藩的大名,相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这个左右了清朝命运的大人物用自己的力量,成就一番事业,也让我们记住了他的伟大。不仅在官场和外交中有过人的地方,在治理家业方面颇有心得的他也让人佩服他的才能。

学素养极高的他是一个很愿意用文字记录和表达的人,于是流传至今的家书,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于很多领域的见解和思想,以及对于家庭的管理信条。在这些家书中我们能获得许多的信息,也能学到十分必要的知识,或许在书本上我们都能够听到过那些简单而美好的信条,但是在曾国藩的笔下我们似乎更加多了一重认识。

在他的眼中一个家族的兴旺并不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如何让一个家族更加兴旺,这就成为一门学问了,让我们看看他理解下的治家之道。

曾国藩认为,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发达,全靠这三点,缺一不可,否则会一贫如洗,一败涂地!

一、孝以治家

二、和以治家

三、勤以持家

这三点其实不光是对于一个官宦家庭十分重要,放到如今的社会都是十分实用的。

孝顺

首先他认为在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人都遵守孝悌之道,每一个人都信奉这样一个信条,整个家庭就会十分和睦。如果你翻看曾国藩的家书一定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大多数人都觉得他写给子女的文字书信会很多,但是事实上他写给兄弟姐妹的才是最多的。

其实孝顺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对于父母之间的关爱,还能够体现对于兄长之间的服从与友爱。他对自己的弟弟也是十分的重视,在他的眼中认为只有全面发展与兄弟之间的情感才不至于只有一代人的辉煌,就走向没落。

曾国藩曾经写过很多家书,据整理大概有430多通,看得出他对家庭的重视。他有四个弟弟,所以做大哥的总是会有很多的感悟和教诲传给弟弟们。一个家庭很难保证不发生财产分割的纠纷,但是曾国藩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他也教育弟弟学会孝顺父母的同时也要保证对兄长的尊重和对弟弟的关怀,他也确实做到了。

在财力物力上他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弟弟们,也在精神上努力地影响着他们。这样一个好哥哥用自己的言行传授了什么叫做孝悌,也让其他人看到他的胸怀气度,只有兄弟们相互友爱,才会在赡养父母方面更加尽职尽力,而他的行为也让弟弟们在战场中对曾国藩伸出援手,并且用最大的力量进行帮助,这也是一个和睦家庭最关键的一部分。

家和

相信很多家庭中都会挂着一个叫做家和百事兴的字画,这是每一个家庭最美好的愿景,也是每一个家庭所应该有的样子。曾国藩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夫妻之间十分和睦的两个人简直就是所有夫妻的典范。而做了高官的他时刻对夫人进行教导,告诉她虽然自己身居一个十分受人尊敬的位置,但是千万不要摆出阔太太的姿态,并且让她时刻想着要为儿媳妇们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而到了晚年的时候曾国藩曾经写下了遗嘱,叮嘱后人要将自己与夫人进行合葬,不仅体现出两个人感人的感情,也让我们体会到夫妻和睦的重要性。

家庭和睦不仅要靠着这两位的坐镇,其膝下的儿女们也要担起身上的责任,有两个儿子的曾国藩在挑选儿媳妇方面可以说十分的慎重,因为这关系到未来曾家的教育方向和荣辱,所以他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开始为两个儿子寻觅合适的人选了。

在他眼中出自于一个同样孝悌之家的女孩最重要,这也是能将自己的优良理念对下一代进行传播的关键。在这件事上不敢松懈的他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对儿媳妇日常的教导也不难看出他的殷切期望。

勤俭

第三点就是勤俭持家,这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十分受用,我们如果生活富裕,但是也要有勤俭的意识,现如今的社会不至于让人吃不饱肚子,但是老祖宗们的传统不能随便丢了,这一条曾国藩也在家书中对妻子提及。

虽然自己是一个高官,但是时时刻刻都要绷紧勤俭的弦,一旦自己家道破败了,还不至于过不得清贫的日子,只要能够过得了苦日子,哪怕没有官,家里也会是兴旺的。这一点其实应该值得我们每个人记在心头,因为大家都能享的了福,而一旦进入到困苦中却都觉得自己受不了,所以日常的勤俭持家十分必要。

如果你足够的了解曾国藩,并且熟读他的各种文章和见解,相信一定能够在其中找到治家的好方法,作为一个别人眼中的完人,他或许也会犯错误,但是他的自我反省和不断完善自我,都是让人佩服他品行的地方。

一个家庭如果想要发达,那么就离不开家庭的和睦,兄弟友爱以及对父母的孝顺,只有这样才是做人的标准,而勤俭持家的美德则会帮你更好的发展整个家庭,这也是老祖宗留下的十分重要的理念,相信对于现代的我们来说一定会受用无穷的。也希望能看懂这些的年轻人能够不断反省自我,为家庭的和睦做出自己的贡献。

有人说曾国藩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些?为何如此厉害?其实他参悟出了人生中的许多哲理,这也成为他成功的关键。

能力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智慧!

那么曾国藩的智慧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人说是天生的,其实并不是,通过对曾国藩的了解,他一开始并不聪明,反而有点笨。

其实他的智慧大多来源于一本书,可能很多人都看过,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这本书就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智囊全集》。

每到深夜,点一盏灯,泡一壶茶,反复品读,吸取古人的处世之道,这是曾国藩每日必做的一件事,诠释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智囊全集》出版后,深受民众喜爱,影响深远,在每个时期都有刻印之人,受到许多历史名人的喜爱和推崇。

例如清代才子纪晓岚,他读此书,已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面对事情临危不乱,面不改色。

曾国藩更称:“每当夜深入静时,方翻此书,细细品味。”

就连现在的万达总裁健林,他不仅自己看了数遍,还在每次会议中将这部书推荐给自己的员工。

有人问,这部书自问世以来,为何能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爱?

《智囊全集》上起先秦,下迄明朝,共计历代智慧故事1238篇,集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谋略于一身,就连普通老百姓也能从中学到其中的经验。

冯梦龙说“天下无余智”,也就是说普天下所有的智慧都在这部书中。

作为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自然供不应求。

不过以前都是文言文,所以一般人,如果没有古文功底的话,很难读懂。

但是现在不用担心这些,这套《智囊全集》都有白话文注释,还有冯梦龙点评,可谓一举两得,在学到智慧的同时还能加强自己的古文功底。

购买链接如下:书不贵,两本共79元,夜深人静时品读,受益终身!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史上有人总说清朝得国太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一统王朝中,得国最容易的就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快要完成统一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扈病逝,主少国疑之下杨坚轻松的篡位建立了隋朝。当然得之容易失也易,隋朝二代而亡。所以相对来说,大清王朝从建立政权到完成统一并不容易,时间跨度甚至大于汉唐等王朝。满清统一过程中最容易的两年如果仅仅是从满清

  • 《康熙王朝》中阿密达要砍掉康熙的头,康熙为何还把佩剑送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背景康熙在晚年千叟宴上总结自己自己功绩的时候说的是: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噶尔丹,也仅仅是平定噶尔丹而已。住噶尔汗国作为一个地方政权与大清王朝对抗了68年之久。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趁明朝和后金都无暇顾及的时刻,抓紧时间并吞统一卫拉特蒙古。到噶尔丹时期,虽然清朝已经入关统一了中原但是葛尔丹趁清朝

  •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他知道真相后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清末名臣陶澍,中国通史清朝名臣陶澍

    陶澍之前,湖南人才究竟有多凋零呢?引用一组数据:正史24部书中,被立传之人共有4000余人,其中湖南籍仅有55人(排名第一的河南有900多人)。与后世湖南籍大才的繁星闪烁相比,陶澍之前的湖南,真真是人才的“荒原”。陶澍之后,湖南人才辈出,与他有直接关系的有左宗棠(亲家)、胡林翼(女婿)、曾国藩、魏源

  • 东北是清朝的祖地,为何沙俄入侵黑龙江北部几十年后清朝才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沙俄和满清东北的战斗,清朝东北抗击沙俄,东北三省是什么时间被沙俄占领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前后东北、外东北的形势分析:明中后期东北外东北地区的女真分布为建州、海西、东海三部。从北向南的分布是东海、海西、建州女真部,所以努尔哈赤代表建州女真部崛起建立后金的时候,沙俄的探险才刚刚到达远东的黑龙江流域。真正散居在黑龙江及库页岛一带的是东海女真,所谓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以建州女真为

  • 雍正真的杀了自己的兄弟吗?虽然不是他亲手所杀,但多数难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为什么对自己兄弟那么狠,雍正为什么杀兄弟们,雍正为什么要杀他的亲兄弟

    为此,他被世人诬陷了很多罪名,其中,以十项大罪为主: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后来,雍正写了《大义觉迷录》为自己辩解,主要解释自己在这十方面的情况。可是,解释的效果并不好,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最后是越描越黑,无法收场。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呢?上述指控的罪名,雍正

  •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慈禧是汉人?至今在山西一小山村还有慈禧母亲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跟慈禧太后有关系吗,慈禧真实历史照片,历史上慈禧的墓地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慈禧的老家。其实,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她就是北京人。不过,在她选秀前,其父亲惠征就过世了。那时,惠征在安徽任职道台,当时她和母亲乘船送灵柩回北京。据说,由于囊中羞涩,船家几乎一度要将她们母女撵下船,就在母女俩哭泣着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天降了一笔银子。原

  • 这人是民国才女,婚姻关系十分不睦,丈夫经常裹着纱布讲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十大才女的婚姻,民国哪位才女留学时做了小三,民国四大才女美女图片

    但也不得不说他们为了这些成就,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在民国时期我们比较熟悉的才女,有林徽因,其实从林徽因的一生来看,未必就算是不幸福,相比起来陆小曼的结局更让人惋惜,但还有一些知名的女性,其风格也让人记忆犹新,比如张舜琴,她本身是知名的律师,长得也十分漂亮,但她的第一段婚姻却十分的不和谐。张舜琴的父

  • 他是虚构出的清朝人,有超能力还刀枪不入,100年前列强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第一巨人,清朝虚构的风云人物,清朝军事奇才

    提到百年前的我国,绝对是一部惨痛的血泪史。自从1840年清朝大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国轰开之后,先后经历了屈辱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让我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傅满洲,是一位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清朝人。他不光拥有超能力而且还刀枪不入,让一百年前的列强闻风丧胆。上世纪初期

  • 曾国藩官至七品时,在家书中透露一个信息,暴露出他的为官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国藩为官的秘密,曾国藩七品小官,曾国藩是怎样入朝为官的

    曾国藩官至七品时,在家书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充分暴露出他的为官思想。有些人当官,是为了光宗耀祖,有些人是为了高高在上,有些人则是为了做一番事业。曾国藩进入官场时,就很想做一番事业,可他的地位很低,很多梦想根本无法实施。因此,他的梦想,只能在家书中提及。我们先来看这封家书中提到的内容。道光二十二年(公元

  • 《康熙王朝》中蓝齐儿格格宁可背离大清也要跟随大汗葛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王朝蓝齐儿葛尔丹之死,葛尔丹和蓝齐儿的爱情,康熙杀了葛尔丹后蓝齐儿回去了吗

    其实蓝齐儿的一生也算是幸福的:少女时代有自己的额娘容妃和皇阿玛康熙宠着。虽然少女时代的对李光地朦胧的好感被打破并且被嫁给了准噶尔的大汗,但是葛尔丹并没有因为他是来自大清的公主就冷落她。反而非常喜欢她,宠爱他,并且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阿密达。一个古代的女人有宠爱自己的丈夫和喜欢的儿子,这就已经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