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国历史上所有的大一统王朝中,得国最容易的就是隋文帝杨坚。在北周快要完成统一的时候北周武帝宇文扈病逝,主少国疑之下杨坚轻松的篡位建立了隋朝。当然得之容易失也易,隋朝二代而亡。所以相对来说,大清王朝从建立政权到完成统一并不容易,时间跨度甚至大于汉唐等王朝。
满清统一过程中最容易的两年
如果仅仅是从满清入关到席卷江南这一段历史来看,确实非常容易仅仅耗时一年多。这里面多亏了带路党吴三桂、李自成以及南明的内斗,才让大清赢得如此轻松。清军还不清楚北京发生的具体情况,带路党吴三桂主动写信邀请清军入关;李自成替满清推翻大明王朝;没有经过激烈战争,华北就纳入了大清版图。以下这张图是1644年李自成进京前的地图,对比上一张1646年的地图就可以看出仅仅一年多清军就从关外席卷江南。这是满清统一过程中最容易的一段过程。所以说得国容易,大概说的是这段历史阶段吧。
李自成从北京溃败的速度太快,着急退回陕西老家中间还被明军截杀。虽然在怀庆战役中李自成雄起了一把,但是明白过来的清军重点围剿李自成。李自成被迫向南溃逃,满清轻松收获富庶的黄河流域。当南明内部还在争论谁是嫡系的时候,满清已经杀到江南。结果弘光小朝廷一触即溃,满清席卷江南。
满清入关以前对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吸收,所以在版图逐渐过大的过程中可以完美、平和地进行衔接。这也是得国容易的表现形式
在努尔哈赤时期,后金的体制还是以女真旧的习俗为主。到皇太极继位定都沈阳的时候,随着治下的汉人逐渐增多开始仿照大明王朝的三省六部制设置六部等机构。在皇太极统治时期,政权的政治制度是由三省六部制、八旗制度双轨并行逐渐过渡到以三省六部为主的过程。这套政治体制在清军入关前就已经熟练地运行了多年。所以清军入关完成迁都后,才能无缝衔接的对新占领的土地进行有效治理。
大清王朝的这种提前预热的方法比当年的金国、蒙元要先进很多。历史上金国入主中原20余年金熙宗时期才用三省六部制替代女真勃极烈制度。所以这中间中原百姓肯定会很不适应,这对稳定统治非常不利。而元朝时期虽然较早地实行了中书省、尚书省以及枢密院、御史台等中原王朝制度,但是依然保留了深刻的草原旧制。
清王朝政治制度的提前预热为入主中原后顺利、没有任何障碍地完成王朝的转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清朝相对元、金国等前辈来说得国也是比较容易的。
清朝以儒家正统自居,迅速赢得读书人和士大夫阶层的认可
在清初以武力威胁受到强烈抵制后,清朝统治者迅速调整策略以捍卫儒家正朔自居。这个套路最终获得了文人士大夫集团对其华夏身份的认同。与明朝没有差别的八股科举制迅速吸引读书人到清朝做官。大清王朝保证了官员的待遇,甚至隐形的官绅不纳粮当差的潜规则也一并接受。所以士绅阶层没有任何损失,所以他们积极地融入新朝当中。士绅的这种特权到雍正推行新政的时期才逐渐的削弱。
而老百姓要求则朴素得多,他们只要吃饱穿暖。说白了还是明朝末年黑暗腐败的官场给老百姓造成的压力。饱受明末军阀、官吏欺压的老百姓,急需休养生息吃饱饭。不要指望饿肚子的老百姓有太高的觉悟,只要不比明末更腐败就行。清朝没收了大量无主的土地可以分配给老百姓,只要求交税服役就可以。所以社会迅速安定下来。
用读书人维护官员阶层的稳定,给百姓土地保证底层的稳定这才让大清王朝迅速安定下来。这也是大家认为大清能轻易取得天下还能顺利治理天下的又一个理由。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