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他知道真相后是如何处理的?

清朝名臣陶澍娶妻时被骗,他知道真相后是如何处理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88 更新时间:2024/1/20 6:50:55

陶澍之前,湖南人才究竟有多凋零呢?

引用一组数据:正史24部书中,被立传之人共有4000余人,其中湖南籍仅有55人(排名第一的河南有900多人)。与后世湖南籍大才的繁星闪烁相比,陶澍之前的湖南,真真是人才的“荒原”。

陶澍之后,湖南人才辈出,与他有直接关系的有左宗棠(亲家)、胡林翼(女婿)、曾国藩魏源;与他有间接关系的人才,比如彭玉鳞、罗泽南、郭嵩焘、唐才常、陈天华、杨昌济等等,都受或多或少受到陶澍学说的影响。

清史专家萧一山,对陶澍有如此评价:

“不有陶澍之提倡,则湖南人才不能蔚起,亦赖陶澍之引喤尔。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固皆标榜经世,受陶澍、贺长龄之薰陶者也。”

从萧一山的评价里,可以看出,陶澍对湖南人才蔚起局面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陶澍之“引喤”尔;二是陶澍所彪炳的“经世致用”。(引喤,古代权贵出行时,侍从在前高声呼喊开路)

陶澍能“经世致用”,是他的学识所致,这点无需多论;而他能够“喤引”,则是因为他有一双识人的慧眼。

关于陶澍的这双“慧眼”,他和原配黄德芬之间,还有一则小故事。

1779年,陶澍出生于安化县一个落魄的书香世家,父亲陶必铨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大概是运气差、亦或是实力不济,陶必铨屡试不第,只能在家教书为生。陶氏父子在当地人看来,就是一对穷酸书生。

不过,好歹这是一份“体面”的职业。

19岁那年,安化当地有一个大户黄姓人家觉得,即将参加乡试的陶澍是一潜力股。既是潜力股,就应先下手为强,在别家下手之前,先跟陶家结尾儿女亲家。

于是,两家约定:陶澍参加完乡试,儿女便可晚婚。

实际上,黄家也在打自己的小算盘——如果陶澍真的是潜力股,那么,此次乡试对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如果失算走眼,那么,就要另想办法了。

谁知,陶澍果真“不负众望”地落榜了!

黄家人得知陶澍落榜的消息,心中便起了“悔婚”的念头。

可是在那个时代,悔婚二字着实不是什么好字眼。因为,不论男方女方,一旦提出悔婚的要求,对待嫁姑娘的名声,有极大的损失。

于是,黄家想出一个“绝妙”的注意,以“狸猫换太子”之法,用黄家丫鬟替换黄家小姐,嫁妆物什一切如旧。

如此,不仅能保住黄小姐的名声,还能让她另谋夫家;陶家那边,自然也没有伤了和气,万一陶澍真的是“大才”,还多了一座靠山。反正,陶家人都没有见过黄小姐,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

新婚之日,两家燕尔。

唯有两位新人,似有不喜之色。新娘子黄德芬端坐床前,心如万蚁噬心。一旁站着的新郎官陶澍,则一言不发,似有心事。

大喜之日为何如此呢?

原来,善于识人断物的陶澍,一眼就看出,面前的新娘觉不是“黄家小姐”,谁家的大小姐会有一双大脚呢?只有终日做粗活的丫鬟,才会有这样的大脚嘛!

尽管已经看出端倪,陶澍并没有说出来,他在等。

等啥呢?当然是等他的“夫人”自己说出来。眼把前端坐的新娘子,自然不知道她已经成为老公的男子,心中所想。可是,凭借女人敏锐的第六感,她感觉:他似乎已经看出她并非“原装”小姐。

再者说,她能瞒得了一时,还能瞒一世?要知道,为了圆一个谎话,往往要说无数谎话才行!避免这种局面出现的最佳方法,就是在圆谎话之前,将真话说出来。

思来想去之后,黄德芬最终道出实情,将黄家的安排和盘托出,并祈求陶澍原谅。

陶澍听了黄德芬的坦白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一洗阴云满脸喜色。他高兴地对黄德芬说:“我观你良久,早知你并非黄家小姐。我之所以不言不语,就是在等你将实话讲出来。不然,你我夫妻二人往后必生间隙。”

黄德芬原本还带着一丝歉疚,可是听了陶澍的话,她忽被一股暖意取代。从这一刻起,她暗下决心,要一辈子忠于夫君。

陶澍结婚之后,事业上,有如神助。

第二年,陶澍中举;第四年,再中进士,成为安化地区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

这下子,黄家人彻底傻眼了,令黄家人傻眼的还在后头。

因为陶澍为官清廉、治理有方,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道光十年,陶澍还出任两江总督。在此期间,陶澍还奏请道光皇帝,为他的夫人黄德芬赐封一品诰命夫人。

黄家小姐,则因遇人不淑流落街头,后来陶澍曾帮扶她一把。不过,两人往日并无什么恩怨,陶澍帮她,也仅仅出于道义。再后来,黄家小姐不知所踪,有人说她悬梁自尽,有人说她出家为尼。

1839年,陶澍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享年62岁。

陶澍死后,江淮盐商集资4万两白银捐赠给黄德芬,以便她晚年能过上好日子。可是,黄德芬拒绝了这一笔巨款,并说:

“夫君生无亏,死无欠,不要污染吾夫子。”

翻译过来就是:我夫君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亏待你们,死了也没有欠你们,请你们不要以这种方式玷污我夫君之清名。

1844年,黄德芬病逝,葬在陶澍陵园之陶澍墓旁。(2008年,黄德芬墓被盗)

陶澍明知“岳父”看不起他,还“调包”了他的老婆,却并不生气。大抵,他在那时已经看出,黄德芬是他一生的“引喤”。

更多文章

  • 东北是清朝的祖地,为何沙俄入侵黑龙江北部几十年后清朝才反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沙俄和满清东北的战斗,清朝东北抗击沙俄,东北三省是什么时间被沙俄占领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前后东北、外东北的形势分析:明中后期东北外东北地区的女真分布为建州、海西、东海三部。从北向南的分布是东海、海西、建州女真部,所以努尔哈赤代表建州女真部崛起建立后金的时候,沙俄的探险才刚刚到达远东的黑龙江流域。真正散居在黑龙江及库页岛一带的是东海女真,所谓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以建州女真为

  • 雍正真的杀了自己的兄弟吗?虽然不是他亲手所杀,但多数难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雍正为什么对自己兄弟那么狠,雍正为什么杀兄弟们,雍正为什么要杀他的亲兄弟

    为此,他被世人诬陷了很多罪名,其中,以十项大罪为主: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好谀、任佞。后来,雍正写了《大义觉迷录》为自己辩解,主要解释自己在这十方面的情况。可是,解释的效果并不好,欲盖弥彰、弄巧成拙,最后是越描越黑,无法收场。那么,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呢?上述指控的罪名,雍正

  • 为什么很多人都说慈禧是汉人?至今在山西一小山村还有慈禧母亲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跟慈禧太后有关系吗,慈禧真实历史照片,历史上慈禧的墓地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就是慈禧的老家。其实,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她就是北京人。不过,在她选秀前,其父亲惠征就过世了。那时,惠征在安徽任职道台,当时她和母亲乘船送灵柩回北京。据说,由于囊中羞涩,船家几乎一度要将她们母女撵下船,就在母女俩哭泣着不知如何是好时,突然天降了一笔银子。原

  • 这人是民国才女,婚姻关系十分不睦,丈夫经常裹着纱布讲课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十大才女的婚姻,民国哪位才女留学时做了小三,民国四大才女美女图片

    但也不得不说他们为了这些成就,还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在民国时期我们比较熟悉的才女,有林徽因,其实从林徽因的一生来看,未必就算是不幸福,相比起来陆小曼的结局更让人惋惜,但还有一些知名的女性,其风格也让人记忆犹新,比如张舜琴,她本身是知名的律师,长得也十分漂亮,但她的第一段婚姻却十分的不和谐。张舜琴的父

  • 他是虚构出的清朝人,有超能力还刀枪不入,100年前列强闻风丧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第一巨人,清朝虚构的风云人物,清朝军事奇才

    提到百年前的我国,绝对是一部惨痛的血泪史。自从1840年清朝大门被船坚炮利的英国轰开之后,先后经历了屈辱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让我国逐渐沦为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本期小编为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傅满洲,是一位小说中虚构出来的清朝人。他不光拥有超能力而且还刀枪不入,让一百年前的列强闻风丧胆。上世纪初期

  • 曾国藩官至七品时,在家书中透露一个信息,暴露出他的为官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国藩为官的秘密,曾国藩七品小官,曾国藩是怎样入朝为官的

    曾国藩官至七品时,在家书中透露出一个信息,充分暴露出他的为官思想。有些人当官,是为了光宗耀祖,有些人是为了高高在上,有些人则是为了做一番事业。曾国藩进入官场时,就很想做一番事业,可他的地位很低,很多梦想根本无法实施。因此,他的梦想,只能在家书中提及。我们先来看这封家书中提到的内容。道光二十二年(公元

  • 《康熙王朝》中蓝齐儿格格宁可背离大清也要跟随大汗葛尔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王朝蓝齐儿葛尔丹之死,葛尔丹和蓝齐儿的爱情,康熙杀了葛尔丹后蓝齐儿回去了吗

    其实蓝齐儿的一生也算是幸福的:少女时代有自己的额娘容妃和皇阿玛康熙宠着。虽然少女时代的对李光地朦胧的好感被打破并且被嫁给了准噶尔的大汗,但是葛尔丹并没有因为他是来自大清的公主就冷落她。反而非常喜欢她,宠爱他,并且很快他们就有了自己的孩子阿密达。一个古代的女人有宠爱自己的丈夫和喜欢的儿子,这就已经是幸

  • 为什么有人说唐朝鼎盛时期领土看着比清朝大,实则比清朝小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唐朝领土,唐朝和清朝谁的领土最大,唐朝最鼎盛时期领土

    根据史书记载,唐朝的版图空前辽阔四个方向的起止是: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也就是西部抵达咸海、阿富汗;北部在灭亡突厥后已经抵达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北部区域;南部把交趾纳入国土;东部占据朝鲜半岛的大部区域。而清朝版图的就比较具体了,在乾隆彻底平定西北以后版图达到鼎盛:东北与沙

  • 《康熙王朝》中卧底在索额图府中隶属十三衙门的老蔡到底是谁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王朝老蔡是谁安排的卧底,康熙王朝索额图府里的老蔡是谁,索额图老蔡之死

    《清史稿》记载顺治时期:祖宗创业,未尝任用中官。且明朝亡国,亦因委用宦寺。朕明知其弊,不以为戒。设立内十三衙门,委用任使,与明无异。致营私作弊,更逾往时,是朕之罪一也。也就是说十三衙门是顺治皇帝利用宦官势力培植出来的监察百官的势力,这个老蔡就是其中的一员官居四品。这样的实力当然不能为明珠之类的大臣所

  • 从“常败将军”到中华民国元勋,黄兴如何实现这种惊天逆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黄兴任命公示,民国黄兴为什么厉害,黄兴图片照片

    这是革命家胡汉民在评价常败将军、与孙中山齐名的中华民国元勋黄兴时说的一段话。“湖南骡子”用来形容人,意在说明黄兴非常倔,多少有几分贬义;可紧跟其后来一句“老子不信邪”,意思则明显反转,黄兴“越挫越勇”的形象也油然而生。这个不信邪,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黄兴从来越挫越勇,这也正是铸就黄兴“常败将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