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赵云的处境可谓是漂泊无依,用他的原话是“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处”,身怀武功却无施展之地,愤懑之情可见一斑。
巧不巧的是,赵云途经卧牛山时,卧牛山的二当家裴元绍看中了赵云的马,有眼不识泰山地非要来抢。
赵云的武功自然远在裴元绍之上,“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赵云废话不多说,只一枪便取其性命。
武功高强,又杀了山贼头,自然而然得到了那些山贼喽喽的敬畏。由此赵云占据卧牛山,成功找到落脚之地。
其实赵云本意不是当山贼头头,武功加身怎能甘做一介莽夫。他只是暂时屈居卧牛山,寻找等待着心仪的主公(可以说就是刘备)。
因此在周仓愤怒地前来报仇时,赵云是自知理亏的。因为周仓并未事先对赵云做什么不敬之事。
反倒是赵云本来只是出于反击裴元绍,却没想到占领了周仓的卧牛山。
此时,周仓实际上站在了道德的上风,赵云堂堂八尺(据说赵云身长八尺哈)男儿面子上是挂不住的,与周仓动武时也不好使尽全力。
但赵云礼让并不是唯一原因。周仓本身实力就不容小觑。《三国演义》中曾详细描写周仓样貌。形容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
甚至有专门写周仓生擒庞德的的故事情节。虽然一部分原因是周仓水性非常好,水战对于他来说有很大优势,相反对于庞德却很吃亏。
但庞德好歹是曹魏名将,也曾立功封侯。周仓能够活捉他,那么和赵云对战也不至于三招之内轻易被杀。
书中还写到后来,周仓在关羽手下担当他的左膀右臂。所以说,周仓本身实力不弱。赵云固然武功高强,也不一定回回制胜。而周仓武功不弱,扛赵云三招是非常有可能的。
况且周仓不仅武功过人,还有情有义,略知礼仪,和鲁莽粗俗的裴元绍不同。赵云在和他打斗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也手下留情,大有赞赏之意。
私以为,赵云在此后一直追随刘备。而刘备的人设就是一个忠厚的主公,俗话说气味相投,赵云本性里一定有一点优柔寡断,仁厚的成分。(或者说伪善?)
赵云刚把卧牛山的二当家裴元绍杀了,之后又占领了别人的山寨,谦谦美男子的名声可不能被他自己轻易坏了。
在周仓前来报仇的时候,赵云是没有要杀他的打算的。一来,性格使然;二来,赵云为了自己的名声,也不能随随便便杀人。
赵云甚至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罕见的完美人物。首先,他身材颀长,英姿雄伟;同时,忠心耿耿,正义凛然。
再加上武功高强,军功卓著。自带光环的人物向来就惹人注目,所以今人仍对他的事迹津津乐道。
赵云当初三枪没有刺死周仓,而周仓后来跟在关羽左右办事,也曾立下不少功劳,甚至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一起打江山。这可能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
因此,罗贯中写赵云三枪都未杀死周仓,追根究底有以下几点:
第一,赵云杀周仓兄弟,占领他的山寨,自知理亏;
第二,周仓自身实力不弱;
第三,赵云对周仓有赏识之意;
第四,赵云有偶像包袱,断不会轻易杀人。
周仓也是幸运,与裴元绍不同,优秀的人自然会有好结果,赵云没有杀他,而他自己后来也遇到了伯乐,即关羽。
在他的手下,建功立业,名流至今。现在关羽祠庙里关羽的两侧也供奉着周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