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明朝的史书上,也记载着一则关于忠心耿耿的太监故事,此人的名字叫做云奇。
洪武十三年(1380年)五月,宰相胡惟庸在一次早朝之后,上报皇帝朱元璋:“臣的家中出现了一口泉水,专门出酒,还请陛下来日一同去赏玩品尝。”朱元璋十分感兴趣,同意了这个要求,第二天他便兴冲冲的驾着马车,打算前往胡惟庸的住宅喝酒。
那么胡惟庸真的是诚心诚意邀请朱元璋去赏泉的吗?答案当然不是,他早在府中埋伏好了刀斧手,就等朱元璋前来,然后举事造反。
而此时的云奇,是把守宫门的一处内使,他知道胡惟庸不怀好意,又得知天子已经出了东华门,急急忙忙的追过去,拦住朱元璋的车架。
过去臣子私自拦截天子銮驾,可是大不敬的罪过,朱元璋看见他慌慌张张的样子,急忙问起何事,然而云奇早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却依然死死的抓住朱元璋的车辕,不肯放弃离去。这让朱元璋十分愤怒,认为其目无王法,让左右用金瓜痛打。
很快云奇就受到了重伤,手也被打断了,然而奄奄一息的他,还是将手指向了胡惟庸家中的方向。这也让刚刚出门的朱元璋觉得有些不对劲,他没有继续前往,而是打道回府,等朱元璋登上城楼一看,果然发现胡惟庸家埋伏着密密麻麻的杀手,正在严阵以待,朱元璋又惊又怒,立刻下令抄了宰相家,并将胡惟庸满门抄斩。
这件事情过后,朱云章也没忘记云奇殊死相谏的功劳,将其追赠为了左少监,嘉靖皇帝期间,更是追念其忠勇,加封为司礼太监。
云奇拦御驾的故事,不但可以见他的墓志铭,同时也被记载在了《见闻杂记》和《明史纪事本末》当中,原文如下:
“正月戊戌,惟庸因诡言第中井出醴泉,邀帝临幸。帝许之。驾出西华门,内使云奇冲跸道,勒马衔言状,气方勃舌駃,不能达意。太祖怒其不敬,左右挝捶乱下,云奇右臂将折,垂毙,犹指贼臣第,弗为痛缩。”
不过虽然有着史书佐证,然而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却让人颇为怀疑,当年的胡惟庸案是明朝头号大案,受到牵连者更是高达数万,胡惟庸确实是在1380年被朱元璋诛杀,然而在此之前,胡惟庸和朱元璋之间,矛盾已经是越来越深,朱元璋是一个疑心很重的皇帝,怎么又会接受胡惟庸的邀请,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跑到他家中去看泉水呢?
也因此有学者认为,云奇此人,不过是明代统治者为了阐述杀胡惟庸的正统性,而编造出来的人物而已。至于历史上是否存在此人,还需要慢慢的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