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吗?

明朝时的倭寇屡屡犯境,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64 更新时间:2024/1/19 13:33:51

其实倭寇最早诞生于元朝时期,当时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报复元朝与属国高丽联军对于日本本土的征伐。忽必烈时期元朝发动了对日本的进攻,战争双方都得损失惨重。高丽军队对日本对马、壹岐、松浦、五岛等岛屿进行了杀伐,这些地区残存的武士对高丽沿海以及元末的东南沿海进行袭击。此时倭寇的主要特征是以日本人为主,以复仇为主兼具掠夺财富。

按照《元史志·卷五十二》的记载:武宗至大二年七月,枢密院臣言:“去年日本商船焚掠庆元,官军不能敌。江浙省言,请以庆元、台州沿海万户府新附军往陆路镇守,以蕲县、宿州两万户府陆路汉军移就沿海屯镇。

但是明朝中后期倭寇的主要特征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倭寇中真正的日本人的比例并不高;目的以掠夺财富为主。所以在明朝中前期沿海各省都设置了备倭军,在于谦京城保卫战时就曾经抽调山东备倭军御敌。到明朝中后期随着倭寇犯境频率增大,明朝诞生了专门的戚继光、俞大猷等对抗倭寇的大将。究其原因,倭寇盛行与明太祖朱元璋的以下政策存在较大关系。

在日本骜不驯的时候列其为不征之国

明朝统一初期万国来朝,大明顺利的接管了元朝的藩属纳入自己的宗藩体系。但是日本桀骜不驯,对待大明王朝远没有隋唐、宋朝时期的恭顺和推崇。日本抵御中原王朝的推崇似乎随着宋末那场崖山海战结束了。““元之盛时,外夷外贡者,至千余国,可谓穷极天地,罔不宾服,唯有日本,倔强不臣。”明朝初年日本仍是“不服王化,冥顽如初”,日本天皇对明朝使者出言戏耍并予以杀害。

虽然明朝由于统一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元朝忽必烈远征日本的前车之鉴确实对征战日本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弄一个不征之国来自欺欺人就不合适了。况且由于长期的战争锤炼出就一批虎狼之师,源于江南的大明的水军也很发达所以对打日本未尝没有一战之力。徐达北伐需要的很多物资,不少都是通过海运完成的。所以当时明朝的水军并不像后世那么弱,否则也不会孵化出郑和那样庞大的海外舰队。

况且日本只臣服强者,白江口之战唐朝击败倭寇和百济联军,让倭寇数百年不敢西望中原。所以才有倭国对唐朝的推崇和臣服,唐朝的文化、习俗在日本广为流行。和平从来不是靠躲避或者自欺欺人的不征之国,没有任何惩罚才让倭寇逐渐袭扰东南沿海。

断绝朝贡贸易

明朝实行的事禁海政策,所以大明与国外贸易基本上由宗藩体系中的朝贡贸易方式进行。而丝绸之路在明朝时期严重衰败,所以各国与大明王朝的贸易更加依赖于海路。所以变相的贸易方式朝贡贸易就成为各国与大明的主要贸易形势。但是由于胡惟庸案后暴露出“通倭叛国”,况且日本不想称藩所以朱元璋中断了日本的朝贡贸易形势。

《明史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二百十·外国三》记载:胡惟庸谋逆,欲藉日本为助。乃厚结宁波卫指挥林贤,佯奏贤罪,谪居日本,令交通其君臣......贤还,其王遣僧如瑶率兵卒四百余人,诈称入贡,且献巨烛,藏火药、刀剑其中......乃族贤,而怒日本特甚,决意绝之,专以防海为务。

失去贸易权力的日本,从大明获取必要的物品和财富的渴求客观上推动了倭寇寻衅的出现。贸易收益远大于农业生产,这在两宋时期就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是朱元璋还是认为农业是明朝的根本杜绝了民间海外贸易,这就是著名的朱元璋禁海政策。

朱元璋的禁海政策

由于元末几个割据政权争夺天下时,盘踞江浙的张士诚方国珍等政权获得过国外商团的支持。再加上部分张士诚、方国珍的余部撤到海外,隐隐有与倭寇合流的趋势。一方面为了消除隐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胡惟庸案牵扯出的“通倭叛国”的大案;第三为了防备沿海奸民与倭寇勾结,所以朱元璋干脆实行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禁海政策。

从两宋开始海外贸易就已经非常发达,海外贸易的赋税更是支撑了元朝的经济的繁荣。所以明朝的禁海政策相当于自缚手脚,完全依赖农业税收客观上使明朝赋税始终处于捉襟见肘的地步。所以禁海政策其实与禁止日本朝贡贸易如同两个互为补充的规定,从官方和民间两个层面关闭了对日贸易的大门。

而明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在日本有巨大的需求,这个可以从日后日本为争夺向明朝的朝贡权大打出手就可以看得出来。正常贸易通道被关闭自然会催生倭寇的走势贸易。当走私无法获取足够的利润时,倭寇就开始操起老本行,开始劫掠东南沿海。所以从这方面说朱元璋的禁海政策确实对于防止倭寇来说有点饮鸩止渴的意思。虽然大明在建国初期暂时压制了倭寇的袭扰,但是也导致中后期倭寇的屡屡犯境。

小结:

无论处于什么目的,朱元璋实行的禁海政策和阻断日本朝贡贸易确实造成了对日本的打击。正常的贸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上日本战国时代造成了生存困境都催生了明朝中后期的倭寇屡屡犯境。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宋朝最强美男,只要外出城门就会被堵死,但很少有人见过其真面目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朝十大美男,宋朝最痴情公子哥,宋朝的神秘人物

    其实,美男子在北宋也有,每每提及北宋的美男,狄青似乎必被点名。那么,狄青美到何种程度呢?有资料说,他只要一上战场,必戴面具,就是怕敌军看见其真面目,笑话宋军作战的将士太过秀美。狄青戴面具不假,而且,还是很骇人的那种,说是青面獠牙的铜制面具,还披头散发。光看这文字描述,怎么也不像单纯遮住面容,更像是震

  • 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纵横天下,他是如何组建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吉思汗的骑兵多厉害,成吉思汗蒙古骑兵图片,成吉思汗手下的蒙古勇士有多厉害

    其实,成吉思汗的手下并无兵马,他的蒙古骑兵都是别人的。成吉思汗的成功,和善于驭人有关。从成吉思汗青少年时期的成长来看,他并无任何实力。在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由于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尔人毒死后,他的人生彻底发生了改变。也速该作为乞颜部的首领,是草原上英雄,而乞颜部也是一个比较有实力的部落,可是,也速该死后

  • 都说得中原者得天下,为何金国完全占据中原,却没能把南宋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金国为什么不灭南宋,金国是南宋的宗主国吗,金国南宋边界

    历史上中原地区指的是河北、河南、山东等开发较早,财富和人口都比较富庶的地区。所以入主中原或者定鼎中原成为创建王朝或者统一天下的代称,但是除了东汉、北宋以及西晋之外基本在中原建都的都是割据政权。所以得中原者得天下,只是建立政权后统一天下凭借中原的战争潜力。所以往往通常政权抢先占据中原地区后才完成了天下

  • 元朝时期疆域有多大,能囊括西伯利亚不?画地图是一门学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疆域地图全图大图,元朝末年地图,元朝疆域面积有多大图片

    相比较于汉唐时期,最不能精确的是元代疆域,汉唐时期疆域虽然也很广博,但是按照中央对地方设置行政机构看的话,汉代时期西域都护府也一并算在汉代版图之中,所以就形成了汉朝疆域在地图上极为特殊的显示方式,同样唐代也通过丝绸之路和中亚一些国家相互联系,所以连同中亚一些地域也都应该算入中国版图。元代疆域不好确定

  • 成吉思汗打下横跨欧亚的庞大汗国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四个汗国的关系,成吉思汗征服欧洲后建立三个汗国,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亚洲吗

    这几个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政权中窝阔台汗国国祚最短,只有五十八年;察合台汗国存在时间最长,长达300多年;影响力最大的当然还是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而窝阔台一系最悲催,由于成吉思汗当时传汗位给窝阔台所以给予老三一系的直属封地最小。这也好理解,因为原则上蒙古帝国都是大汗窝阔台的要那么大的封地干嘛?结果谁想

  • 北宋的一块石碑,揭开“关羽崇拜”的演化过程,但却对三国很不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关羽石碑,关羽为什么被崇拜,关羽历史上真实的样子

    《三国志》是中国“二十五史”中的一部,记载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中国的历史,算是一部正史。当时,有许多文人都在编写三国的历史,却只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连夏侯湛都自愧不如。那么,在《三国志》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关于《三国志》背后的故事,要从一块旧石碑说起。旧题“沁县

  • 朱棣迁都北京的利弊如何,如果没有迁都大明国祚会不会更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不迁都的后果,朱棣有没有完成迁都,朱棣要迁都哪里

    南京本就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理想建都之地一个王朝定都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军事安全、政治、经济以及长治久安的需要都要考虑到。明太祖朱元璋崛起于江南,虽然扫平群雄后在南京称帝但是并不太情愿在南京建都。当时长安、洛阳、北京都在考虑范围内,太子朱标去世前还曾详细考察过迁都长安的可能性。所以对于朱元璋来说,南京

  • 元明亡后有北元、南明,清朝亡后为何没有西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看清朝崛起的老家白山黑水间的大东北,已经是日俄、地方军阀以及多如牛毛的土匪乐园。没有任何武装力量的清朝遗老遗少没有力量回到老家在建立偏安政权了(新军都在袁世凯手里),再说国情也不允许割据政权存在。东北日俄、地方军阀云集,没有任何清朝遗老遗少延续政权的可能清朝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即便入关以

  • 22岁的徐达为何要跟随25岁的朱元璋造反?跟高利贷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上的徐达是朱元璋杀死的吗,朱元璋与徐达真实关系,朱元璋没杀徐达吗

    大家熟知的徐达、汤和等大将,其实都是朱元璋同一个村子里的伙伴。朱元璋和他的伙伴们相比,是最为贫困的一个,家里不仅弟兄姊妹多,而且还没有一寸土地,即使自己的父亲、母亲和哥哥饿死后,就连找一块安葬的地方都没有,可见什么叫真正的家徒四壁。徐达和朱元璋相比,家庭条件要稍微好一点,至少家里还有几亩贫瘠的土地。

  • 大明王朝为什么始终未能摆脱蒙古的威胁和袭扰?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王朝衰败的根源,鼎盛时期的大明王朝,大明与蒙古的融合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相对普通的大一统王朝,由于是最有一个汉人王朝所以被无数明粉喜爱。而蒙古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政权:一般游牧政权的生命周期和中原王朝差不多,或者更短;而蒙古则突破这个规律延续了数百年。并且在经过短暂的蛰伏后迅速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明朝被迫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构筑九边重镇防备蒙古。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