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率兵二十余万南下,刘备和孙权集结五万联军,共同抗曹;曹军进入湖北赤壁,小战失利,不得不驻兵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因为曹军士兵来自北方,不习惯坐船,于是曹军将舰船首尾相连,如此,人马行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见此情景心生一计,孙刘联军火烧曹军战船,击败其水师;而后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大破曹军;曹操兵败赤壁,造成三分天下,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演义》之中还有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是为了表现其神机妙算,特别虚拟的。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情况又是如何呢?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和孙刘联军对峙已有多日,孙权派遣周瑜和程普等人与刘备并力抗击曹操,两军在赤壁遭遇;但是当战争一打,曹军之中很多人却无力举刀,曹操遂决定马上撤退;撤退之前,他下令一把火烧毁了所有战船;关于周瑜设计火烧战船这一说法,曹操是不承认的,他说战船是自己放火烧的,而周瑜只是“虚获此名”;曹操为什么这样说?按曹操的说法,赤壁之战是他自己主动撤退的,这又是为什么?当时曹军中发生了何种变故?
史学家从历史资料中找到了线索,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魏国大军主力正在征伐荆州,不料整支部队却遭遇到‘疾疫’;祸不单行,此时曹操又听说孙权率军围困合肥;紧急派遣张喜率领千余汝南骑兵,前去解合肥之围;谁知道这支增援部队走到半路上,也有很多士兵染到了疾疫”;《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中,更是对赤壁之战中的疫疾作了详尽描述:“曹公至赤壁,与刘备初战不利;而且此时部队中出现了大疫,众多吏士皆亡,曹操无奈决定撤军退兵;于是刘备遂乘机占领了荆州江南各郡;”历史资料表明,建安十三年在湖北赤壁、荆州一带发生过一场大疫病;这是一场怎样的疫病呢?
史料中并没有说明疫病的名称;只能从当时文字记录中看出,此瘟疫严重,曹军中得病的不是少数人,而是大部分;死者不止士卒,还包括文武官员;近年来有一些学者根据流行病学理论,对当时发生疫病的种类进行了推测;有专家认为,是急性血吸虫病流行;长江中游的赤壁战场是这病严重流行区;血吸虫病有一潜伏期;赤壁之战进行在冬天,而曹军转移、训练水军是在秋天;恰是血吸虫病的易感季节,士兵们秋天感染后陆续发病,急性血吸虫病发病时症状分外严重,当时条件下死亡率极高;至冬天在赤壁决战之时,整个部队已是疲病交加,软弱到不堪一击的地步了。
相反,孙、刘两军兵马长期生活在疫区,免疫力和适应性较强;他们虽然也经常感染血吸虫病,但多数是慢性;与急性患者相比,他们在行军、作战能力上都是比较强的;这一点也与赤壁之战的两军实际战斗力相符。
通过对历史资料研究,专家学者得出结论: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主要原因,不是周瑜等人巧施妙计,而是曹军遭遇疫病不战而败!瘟疫在历史上影响真的很大;赤壁之战如果没有那场瘟疫,凭曹操的能力和抱负,极有可能战胜孙、刘联军,历史也会是另外一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