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郑和船队是以殖民为目的,是否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

如果郑和船队是以殖民为目的,是否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94 更新时间:2024/1/20 4:36:48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由商船、战船、补给船等等全功能的组成的庞大舰队。无论是船舰数量和先进程度来说,都是世界顶尖的。当时的大明国力正是上升期,国民素质和自信心都处于爆棚阶段。确实是非常好的武装开拓时期,但是随着永乐大帝的西去人亡政息下西洋也进本进入倒计时了。国策的非延续性是郑和船队武装开拓的最大的障碍。

成祖和仁宗、宣宗时期的国防政策的巨大差异

明成祖也许本来就英明神武,也许是通过靖难上位后和李世民一样更想证明自己才是最合适的帝人选。所以大明在永乐一朝的国防政策是积极开拓的,一点也不保守。

当然首先是大敌蒙古,在成祖继位的时候北元覆灭。蒙古分裂成鞑靼和瓦剌两部。明成祖的战略眼光和全局视野真不是盖的,远交近攻全力攻击黄金家族所在的鞑靼部。鞑靼削弱后,迅速亲征瓦剌马哈木和其他两王被迅速平定。其次是把庞大的东北、外东北纳入奴儿干都司的管辖。出兵平定交趾,在东南亚设置三宣六慰,势力直达印度洋。

郑和下西洋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开始进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宣传大明国威,增加藩属实现万国来朝。《明史》记载:“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第二、所谓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如果永乐大帝的国防政策能够得到两到三代的延续,郑和武装扩张还真有可能。因为无论是航海的补给还是航海人才培养,甚至是航海技术和海船的升级换代都需要庞大的国家力量才能完成。只有源源不断的国家支持,这些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把财富带回大明形成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

但是从明仁宗朱高炽开始,这个文人看好的新天子就逐渐转变了大明对外的扩张政策。其实这也不要紧,还有一个永乐大帝非常看好的圣孙朱瞻基呢。但是仁宗朱高炽仅仅在位一年就突然去世造成了太子朱詹基接掌皇权的手忙脚乱。

虽然之前作为皇太孙存在,但是有朱高炽这个太子在朱詹基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帝王继承人的锤炼。当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后,朱詹基才作为太子开始真正的接班人的历练。但是仅仅一年朱高炽就撒手西去,朱詹基为了平稳的渡过皇权交接的过渡期不得不与文官做了一定的妥协。大明的国防政策逐步调整成为收敛。

郑和下西洋也在宣德八年停止了长达20多年的海外探索之旅。所以说大明国防政策的不可持续性导致了郑和持续下西洋成为泡影,更别说武装扩张了。除非郑和在前七次中能够让国家获得数不清的巨额财富(下西洋获得的财富都进了皇帝的内帑,没有进入国库。所以大臣们激烈反对)。

新国土需要长时间的移民镇守,而移民与传统的乡土观念冲突

在退一步说即使开始了武装扩张,那么要想长治久安就得需要移民完成彻底的占领。但是中国旧社会时期的农民非常讲究宗亲乡土观念,只要不是被逼无奈非常难以接受移民。

别说海外移民了,就是洪武年间和永乐年间两次从山西移民河北山东都是强迫的。小编听老人们说似乎祖上也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徙过来的。在国内移民尚且如此艰难,如果大规模地向海外移民简直是不可能。

小结:

综上所述,除非获得国家的支持和对外政策的至少百余年的延续;在加上移民的配合才有可能。否则即使郑和船队打算武装扩张也没办法,除非打算海外建国。但是这样做就有两个结果,一个是有可能做大发展到现在。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沦为实力较强的海盗而已。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更多文章

  • 明朝科举南北榜事件,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背后大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初年,就发生过一起关于科举考试的南北方之争。考试自古就是一大热点,考试公平难以把握,平衡难以保持。无论是地域还是身份方面的差距,都可能影响考试的结果,考试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它受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在不公平中又保持着相对公平。当科考遇到南北差异,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化学反应,长久存在的矛

  • 都知道李清照是千古才女,却不知道,李清照和秦桧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清照秦桧蔡京关系,秦桧李清照是同时代的人吗,李清照和秦桧谁厉害

    提起宋朝的大奸臣,我们就不得不想到遗臭万年,臭名昭著的秦桧。秦桧作为一个背叛者,大奸臣,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直到现在他的石像依然跪拜着。李清照和秦桧,一个是诗词界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大奸臣,在我们看来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但这两个人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了解,这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到底有何

  • 乖宝宝朱翊钧想为建文帝翻案,翻来翻去,翻到了自家的痛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文的视频,建文当了几年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时还是一个10岁的未成年,对于很多事情都懵懂无知,而且还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乖宝宝。朱翊钧年幼之时,他的母亲和老师张居正对他的管教都十分严格,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但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幼年的朱翊钧也确实是个聪明好学的好孩子。有一天,他在学习本朝的历史时发现书中记载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记

  • 朱元璋一生节约,可为何要调用10万军工耗时25年修建明孝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营建孝陵,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朱元璋清除了多少功臣

    朱元璋自幼生活艰苦,即使当了皇帝,依旧十分节约,哪怕就是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他也会用筷子夹起来吃干净。如此一位省吃俭用的皇帝,为何要调用10万军工耗时25年修建明孝陵呢?这得耗费多少钱粮?明孝陵是中国古代皇帝最大的陵墓之一,仅占地面积就达170余万平方米。而且陵墓修建得十分牢固,虽然历史更迭,但60

  • 他和朱元璋喝酒,醉后胡说8个字,酒醒回家立即剃光头逃过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几次死里逃生,朱元璋喝酒杀了谁,朱元璋兄弟犯了事打他毫不留情

    在朱元璋时期,能够善终的名将功臣不多,但是善终者基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贪官爵、不贪名利。比如我们上一回所说的袁凯,其人才华出众,被朱元璋任命为御史,后来因为祸从口出,以装疯避祸,朱元璋使人以官职诱惑,其不为所动,终于得以善终。普通大臣如此,那么皇亲国戚是不是会好一些呢?实则不然,情况也没好到哪里

  • 金国灭亡时,南宋是如何报复的?700万金人仅剩10万,几乎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南宋和谁灭了金国,金国灭亡时的情形有多惨,金国入侵南宋的后果

    唐宋这两个朝代被后人称作为“强唐弱宋”,事实上也正式如此。宋朝虽说绵延国祚319年,但事实上它只是当年中国并立两个政权之一。 只不过因为另一个政权是野蛮而残酷的异族统领,所以历史上一向是以宋朝为主。而南宋当年,是向这个异族政权俯首称臣的。而说到造成这个场面的导火索,就不得不提靖康之耻了。 靖康之耻,

  • 如果《永乐大典》全部书册重见天日并凑齐,那意味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永乐大典十大经典书籍,通过永乐大典找出来的书,永乐大典收录的都有什么书

    不得不说永乐皇帝在整个明朝的皇帝中都能算得上是出类拔萃的一位,他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而对于整个中国文化的传承,他做出了一件可谓是影响千秋万代的大事,那就是命人编修《永乐大典》。朱棣先后命内阁首辅解缙和太子少师

  • 成吉思汗攻打金国时,金国有30万大军,是战斗力差,无法抵抗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成吉思汗与金国大战,成吉思汗第一次讨伐金国视频,成吉思汗打金国40万大军

    金国的灭亡,其教训值得我们深思。金国是一个文明程度很高的王朝。文明程度无论有多先进,都不能拯救一个国家的命运。挽救一个国家,除了依靠强大的武力外,还有民心。任何一个王朝,失去民心,就必定失去天下。金国就是一个惨痛的案例,当成吉思汗来攻打时,不堪忍受金国压迫的老百姓,要么倒戈投降成吉思汗,要么袖手旁观

  • 千年莲子在杭州开花结果,种子来自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宋莲子成功苏醒,千年莲子开花,杭州莲子多少钱一斤

    他们来历不凡,乃是2018年时在河南开封市北宋地层挖出来的莲子,距今已过了千年。经过杭州的花圃专家培育,它们在一千年后的今天重新焕发出生命,这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这是今人和古人在灵魂和智慧上的碰撞和交流。据了解,一共有五个花苞,目前绽放的花朵有两朵,尚在成长中的花苞还有三朵,正是好事接二连三的寓意。生

  • 非洲出土明朝古墓,挖掘后专家感叹:600年前中国真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非洲发现明朝古墓视频,明朝古墓出土照片,明朝墓发掘全过程

    了解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丝绸之路的存在,这是一条极为遥远的年代,开发出的商业贸易路线。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当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各国,一条东起长安,西至欧洲的贸易路线也随之出现,当时这条路以如今的西安为起点,穿过我国境内的甘肃和新疆两省,向西延伸至中西地区,这条商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古代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