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成吉思汗索要两物,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成吉思汗索要两物,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325 更新时间:2024/1/22 9:56:17

西夏灭亡,就是一个例子。公元1209年,西夏向蒙古人投降时,在蒙古人获得大量金银财宝、布匹和女人的时候,成吉思汗却向西夏索要两物,让西夏从此陷入困境中。

成吉思汗索要的这两物是什么?我们得从西夏的富庶开始说起:

西夏这个朝虽然如昙花一现,不过,它也有辉煌的时候。在其实力最为鼎盛时期,敢与宋朝、辽国较量,并依托丝绸之路,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非常富庶的王朝。

西夏的富庶,是几代统治者不断经营的结果。

一是在外交上,采取了委曲求全的策略。

十一世纪初,党项人李元昊在对北宋的战争中占据优势后,审时度势地建立了西夏。西夏的面积不大,仅仅只有今天的宁夏、陕西北部和甘肃西部,加上其土地大部分都是一些荒漠山地,因此,谁也没把西夏放在眼中。

李元昊见好就收,建立西夏后,立即就向周围强大的国家俯首称臣,比如,辽国强大的时候,就依附辽国,金国强大的时候,就向金国俯首称臣。这种委曲求全的方式,让西夏有了一个和平发展时期。

二是贸易繁荣。

西夏无论是养殖业还是种植业,都很薄弱,但由于是丝绸之路的要道,贸易十分繁荣,吸引了大量波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前来经商。

在商贸来往中,西夏的物流、餐饮等都得到了空前发展。

富庶的生活,也让西夏的统治者们逐渐奢靡,忘记了战争的残酷,忽视了军事力量的发展。

在成吉思汗攻打西夏的时候,西夏的常备兵力仅仅只有6至7万左右。他这点兵力,和周围的国家相比,微不足道。成吉思汗的兵力是13万左右,金国的兵力有30万左右。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西夏虽然富庶,却常年对军需的投入不足,武器陈旧,士兵缺乏操练。这也为后来成吉思汗攻打西夏埋下了伏笔。

领袖之所以称为领袖,就是他们的目光总是与众不同,成吉思汗就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人物。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后,混乱的草原秩序得到调整,整个草原都处于和平状态,不过,成吉思汗却看到了危机。金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的霸主,一直将草原上的部落作为自己的附属,显然不想看到成吉思汗一枝独秀,独占草原。也就是说,如果成吉思汗不去攻打金国,那么,金国迟早都会攻打他。成吉思汗的祖先被金国所杀就是一个教训。

与其让敌人先来攻打自己,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正是在这样的战略考虑下,成吉思汗将攻打的目标放在西夏身上。一是西夏是金国的附属国,攻打西夏可以试探金国的反应;二是西夏和金国一样,是一个正规建制的国家。在此之前,从成吉思汗攻打的国家或部落,都不是完全定居国家,因此,攻打西夏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

西夏就这样成了成吉思汗的牺牲品。在经过多次试探后,成吉思汗于公元1209年秋,攻打到了西夏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

蒙古人虽然未能攻下中兴府,但西夏的皇帝已经被吓破胆了,向成吉思汗俯首称臣。

在索要财物的时候,成吉思汗并不要金银财宝,却索要两物:马匹和骆驼。

蒙古人打仗就是为了财物,可成吉思汗为何仅仅要这些牲口呢?并不是成吉思汗对牲口情有独钟,他目光长远,从此让西夏陷入困境中。

在古代的战争中,能否取得战争的先机,速度占据绝对优势,而速度需要战马来支撑。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能纵横欧亚大陆,就是靠战马。

西夏投降后,成吉思汗几乎将整个西夏的战马全部夺走,也就等于解除西夏的武装力量了。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地方,成吉思汗最为厉害的手段,是将中兴府里的所有骆驼牵走。

骆驼是西夏运输货物的工具,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就是靠骆驼来运输。西夏没有了骆驼,其贸易就无法开展,直接导致西夏的经济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恢复实力了。

成吉思汗对待西夏的方式,是他驾驭敌人的一种方式,他不仅要让敌人在军事力量上无法和他抗衡,也要让其在短期内,甚至更为长远的时间内无法恢复经济和军事力量。

我们在了解成吉思汗的时候,不要只看他杀伐的一面,也要看他谋断的一面,尤其是对敌人的驾驭程度,非常铁血,也非常有效。如果你对成吉思汗的故事同样感兴趣,建议看看《成吉思汗:要驭天下,必先驭人》,该书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成吉思汗。

购买方式简单,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试读,如果符合你的胃口,就可以购买了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史智库

更多文章

  • 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为何不愿投靠成吉思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西夏是一个盛极一时的王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非常发达。西夏的繁荣,得益于历代皇帝的智慧,他们审时度势,谁强大就依靠谁。这种委曲求全的策略,让西夏一直在夹缝中生存,投靠辽国和金国,让西夏得到了和平和发展,可是,西夏为何偏偏不愿投靠成吉思汗,落得一个亡国灭种的凄惨下场呢?当一个处于安逸生活中的人或者

  • 成吉思汗创业初期,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吉思汗创业,成吉思汗的经营之道,成吉思汗创业团队有多强大

    成吉思汗的成功,我们不用去评价,也不容怀疑,更不容反驳。可是,让我们十分关心的是,他首次创业时,是如何寻找合作伙伴的呢?成吉思汗9岁的时候(当时还是铁木真,为了方便阅读,本文统称成吉思汗),由于父亲被塔塔尔人毒死后,部众纷纷离去,成吉思汗一家人生活异常艰难,而且,直到他成家后,虽然获得了他岳父的一些

  • 朱元璋问询犯人祖先,得知后大喜:“名臣之后,免死五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叮嘱子孙,朱元璋与名臣,朱元璋后期有哪些名臣

    如果实事求是地说,朱元璋虽然不算民族英雄,但史上第一暴君还轮不到他,说他性格狂躁、喜怒无常,患有杀人爱好症,倒是符合历史事实。为什么说朱元璋不是民族英雄呢?史学家都知道朱元璋是靠元朝发家的,他造反后,矛头对准的都是反元的友军,曾是元朝不折不扣的在编公务员。至于说朱元璋喜欢随便杀人,这是跟他的出身相匹

  • 易中天为何认为“明朝是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为什么是最黑暗的朝代,易中天说明朝完整版,易中天对明朝的评价

    想当年易中天老师在百家讲坛,讲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三国的时候,可谓是每天准时准点的守候在电视机旁。而易中天老师却曾说过,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那么大明王朝为什么会被人这样评价呢?易中天曾经说过,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是我国千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这一番评论让

  • 乌台里的“文字狱”——苏轼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苏轼在乌台诗案中承认的罪行,乌台诗案对苏轼影响,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心态

    清军入关,打败明朝,一统中原之后,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得这些满清统治者感到自卑,信心不足。而一直在民间活跃的反清团体,高喊的"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次次的挑衅着这些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他们畏惧,畏惧汉族的士大夫一直怀念大明王朝,畏惧他们对新王朝的异族统治不满,从而产生反清的思想。所以,面对这种

  • 如果郑和船队是以殖民为目的,是否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郑和船队能跨洋吗,郑和船队是否可以征服亚洲人,郑和的船队会征服世界吗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舰队。由商船、战船、补给船等等全功能的组成的庞大舰队。无论是船舰数量和先进程度来说,都是世界顶尖的。当时的大明国力正是上升期,国民素质和自信心都处于爆棚阶段。确实是非常好的武装开拓时期,但是随着永乐大帝的西去人亡政息下西洋也进本进入倒计时了。国策的非延续性是郑

  • 明朝科举南北榜事件,究竟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背后大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初年,就发生过一起关于科举考试的南北方之争。考试自古就是一大热点,考试公平难以把握,平衡难以保持。无论是地域还是身份方面的差距,都可能影响考试的结果,考试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公平,它受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在不公平中又保持着相对公平。当科考遇到南北差异,势必会引起巨大的化学反应,长久存在的矛

  • 都知道李清照是千古才女,却不知道,李清照和秦桧是亲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清照秦桧蔡京关系,秦桧李清照是同时代的人吗,李清照和秦桧谁厉害

    提起宋朝的大奸臣,我们就不得不想到遗臭万年,臭名昭著的秦桧。秦桧作为一个背叛者,大奸臣,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直到现在他的石像依然跪拜着。李清照和秦桧,一个是诗词界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大奸臣,在我们看来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但这两个人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今天就让我们去了解了解,这看似毫无交集的人到底有何

  • 乖宝宝朱翊钧想为建文帝翻案,翻来翻去,翻到了自家的痛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文的视频,建文当了几年皇帝,建文皇帝朱允炆

    明神宗朱翊钧登基时还是一个10岁的未成年,对于很多事情都懵懂无知,而且还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乖宝宝。朱翊钧年幼之时,他的母亲和老师张居正对他的管教都十分严格,可以说是苦口婆心。但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幼年的朱翊钧也确实是个聪明好学的好孩子。有一天,他在学习本朝的历史时发现书中记载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的记

  • 朱元璋一生节约,可为何要调用10万军工耗时25年修建明孝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营建孝陵,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朱元璋清除了多少功臣

    朱元璋自幼生活艰苦,即使当了皇帝,依旧十分节约,哪怕就是一粒米饭掉在桌子上,他也会用筷子夹起来吃干净。如此一位省吃俭用的皇帝,为何要调用10万军工耗时25年修建明孝陵呢?这得耗费多少钱粮?明孝陵是中国古代皇帝最大的陵墓之一,仅占地面积就达170余万平方米。而且陵墓修建得十分牢固,虽然历史更迭,但60